具生物活性墨水的新型智能織物,通過顏色變化監測身體和環境狀況

2021-01-15 小材科研

可穿戴設備通過對人體參數和生物體液(如唾液、眼淚、汗水和呼吸)進行適形監測,對人體生理和表現進行無創監測,前景廣闊,在個性化監測和醫療保健領域引起了極大的興趣。在這個應用領域中,電化學、微流體,特別是柔韌的表皮電子學的結合為各種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和複雜的界面展示。儘管在這一領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但生理環境和生物/非生物界面的複雜性仍使研究人員面臨諸多挑戰。

塔夫斯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生物材料的墨水,這種墨水可以通過改變顏色來對從身體(比如汗液和其他生物體液)或周圍環境中釋放的化學物質做出反應並進行量化。這些油墨可以以複雜的圖案和高解析度用絲網印刷在紡織品上,如衣服、鞋子,甚至是口罩上,為身體對化學物質的暴露和反應提供詳細圖案。該項研究成果以「Large-Scale Patterning of Reactive Surfaces for Wearable and Environmentally Deployable Sensors」為題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Adv. Mater. 上。

圖1-它可以同時檢測和量化廣泛的生理狀況、分子,甚至可能是通過傳統的服裝和制服來檢測和量化身體表面的病原體。用pH敏感生物活性墨水列印的T恤可以提供使用者的pH反應地圖。不同的生物活性墨水可以檢測到身體或周圍環境釋放的其他分子。

傳感服裝的組成部分是生物活化的絲質墨水。這些油墨配方中的可溶性絲質底物可以通過嵌入各種「報告」分子來進行修改,這些「報告」分子包括pH敏感指標,或乳酸氧化酶等用於指示汗液中乳酸水平的酶。前者可以作為皮膚健康或脫水的指標,而後者可以表明佩戴者的疲勞程度。

由於絲素蛋白的多功能性,可以用化學敏感染料、酶、抗體等活性分子對其進行修飾,從而產生許多其他的油墨衍生物。雖然報告分子本身是不穩定的,但當它們嵌入到油墨配方中的絲素蛋白中時,就會變得耐貯存。

該油墨是通過與增稠劑(海藻酸鈉)和增塑劑(甘油)結合而配製的,用於絲網印刷應用。可絲網印刷的生物墨水可以像任何為絲網印刷開發的油墨一樣使用,因此不僅可以應用在衣服上,還可以應用在木材、塑料和紙張等各種表面上,產生從數百微米到數十米的圖案。油墨顏色的變化可以為分析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提供視覺線索,使用相機成像分析掃描服裝或其他材料可以在數量和高解析度亞毫米地圖上收集更精確的信息。

圖2-不同尺寸保形界面的絲網印刷。a)展示通過絲網印刷製作生物材料油墨和不同類型基質(如紡織品、紙張等)圖案的步驟的示意圖。b)雙縐絲網印花圖案的解析度(即:,範圍從1.25毫米到250焦距m)。c - e)以色塊(c)、圍巾(d)和掛毯(e)的形式絲網印刷的感應pH值紡織品的例子。

這項技術建立在早期研究的基礎上,這些研究人員開發了用於噴墨列印的生物活性絲綢墨水,用於創建培養皿、紙張傳感器和可以通過改變顏色顯示細菌汙染的實驗室手套。

通過絲網印刷將生物活性墨水集成在一起,為大規模生產反應靈敏、柔軟、可穿戴的分布式傳感界面開闢了一個前景廣闊的方向。基於生物活性生物材料的油墨配方可以以高度可複製的方式列印在各種表面上,包括紙張、聚合物基質或紡織品,覆蓋的面積從毫米到幾米,解析度在數百微米,實現了界面的分布式化學繪圖。可以用來獲取信息來評估佩戴者的狀態和/或周圍的環境,更好地提高運動性能和/或監視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通過選擇傳感墨水的特定組合,將這些分布式戰略擴展到人體之外,還可以為環境監測和多種應用的傳感提供新方法,包括空氣品質、流行病學或疾病跟蹤等。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1258

https://now.tufts.edu/news-releases/new-smart-fabrics-bioactive-inks-monitor-body-and-environment-changing-color

相關焦點

  • 新型智能織物:由生物活性油墨製成,可監測身體與環境狀況!
    導讀據美國塔夫茨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基於生物材料的新型油墨。這種油墨以複雜的圖案和高解析度的方式絲網印刷到衣服、鞋子、甚至是面罩等織物上,檢測與量化身體表面的各種生物條件、分子以及可能的病原體。背景可穿戴傳感設備在監測人類表現和健康方面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
  • 可穿戴設備的新未來:一種神奇的「變色墨水」,可檢測健康狀況
    pH值的變化一種新的變色墨水可以用於監測健康和環境——例如,當衣服接觸到汗水中時,衣服可以改變顏色,或者,當一氧化碳(CO)進入房間時,掛毯可以變換顏色。我們熟知的是,智能手錶和傳感貼片等可穿戴傳感設備利用電子技術來監測心率、血糖等。現在,塔夫斯大學的蠶絲實驗室(Silk lab)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的新型絲質墨水可以對身體上或周圍的化學物質的存在做出反應,並對其進行可視量化。
  • 科學家利用一種變色的墨水來檢測人身體健康和環境變化
    一種新型墨水被研發出來,它是一種能夠隨著環境變化而變色的墨水。科學家將它們應用在健康和環境檢測。例如,當印在衣服上的墨水暴露在汗水下,衣服可以改變顏色;或者當室內有一氧化碳的時候,掛毯可以變色等等。這種墨水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印在任何東西上,從t恤到帳篷都可以。
  • 印在可穿戴紡織品上的生物活性油墨可以繪製出整個身體表面的狀況
    塔夫茨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基於生物材料的墨水,通過改變顏色來響應和量化從人體(如汗液和潛在的其他生物流體)或周圍環境中釋放的化學物質。這種墨水可以以複雜的圖案和高解析度的方式絲網印刷在衣服、鞋子、甚至面罩等紡織品上,提供人類反應或暴露的詳細地圖。
  • 神奇紋身墨水可測血糖、鈉濃度等身體監測數據
    科學家研發出了一款新型變色紋身墨水。它含有生物傳感器,能夠對身體變化作出反應,如血糖濃度、鈉濃度。科學家希望將人體皮膚表面變成「人機互動顯示屏」。這類科技可能會成為健康監測的革新方式。該項目名為「DermalAbyss」,由MIT與哈佛醫學院合作完成,它結合了流體界面和生物技術。目前,他們研發出了三種不同墨水,顏色能隨組織液的變化而變化。組織液充斥於細胞之間,約佔人體體重的16%。其中,第一種墨水能夠測量血糖濃度。隨著血糖濃度的上升,墨水會從藍色變成棕色。對糖尿症患者而言,這種血糖傳感紋身會使生活變得方便許多,他們不再需要依靠針刺血檢來監測血糖濃度。
  • 高強、可降解、具生物活性的可光交聯3D列印墨水
    研究內容簡介該研究提出了一種由三嵌段聚(丙交酯-丙二醇-丙交酯)二甲基丙烯酸酯(PmLnDMA)和甲基丙烯酸羥乙酯(HEMA)功能化羥基磷灰石納米粒子(nHAMA)構成的新型可光交聯納米複合墨水(圖1)。
  • 新型「墨水」可製成生物傳感器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研究員張忠平領銜的研究團隊利用氧化石墨烯上功能基團的有機胺化反應
  • 可實時監測糖尿病傷口狀態和葡萄糖的新型水凝膠敷料光學傳感器
    雖然科學家已經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糖尿病潰瘍仍然是一個挑戰,需要不斷監測和管理。 針對糖尿病傷口監測和癒合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雷教授課題組在糖尿病傷口監測和促癒合方面取得最新進展,開發了一個多功能的兩性離子凝膠創傷敷料作為一個光學傳感器同時監測糖尿病傷口治療的pH值和葡萄糖水平(圖1)。
  • Allevi與Xylyx Bio合作創建肝臟特異性生物3D列印墨水
    對於研究人員而言,使用專門為肝臟創建的生物墨水進行生物3D列印組織結構具有很大的優勢,並使它們更接近於模擬器官的複雜性。世界上只有少數研究人員和公司在研究肝臟特有的生物墨水,而其中之一就是阿萊維。這家總部位於費城的生物技術公司現已與仿生生物材料的先驅Xylyx Bio合作,推出了具有脫細胞外基質(dECM)的新型組織特異性生物墨水。從肝臟開始,他們將尋求在生物3D列印中概括天然組織的微環境。
  • 臺灣大學科學家研發出「生物3D列印友好型」生物墨水
    在當前生物醫學領域中,組織工程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將生物材料(支架)、細胞和生物因子整合,有望實現對生物組織和器官的修復。   對於組織工程而言,能否構建滿足一定形狀要求、具有類似細胞外基質特性、能為組織生長提供所需生物環境和力學支撐的三維結構支架,至關重要。
  • [圖]新型導電墨水:把電路「印」在衣服上
    霓虹國的研究者近日推出了一款導電墨水,可把電路「印」在衣服上。而且,即使你把衣物扯成原來的三倍長,也依然不會破壞內置的電路。
  • 科學網—操控「生物墨水」列印人體「零件」
    近日,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賀永帶領的課題組發明了一種新型生物3D列印方法,該方法能夠操控細胞形成特定結構的微球或微纖維,進而長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組織。相關論文先後刊登在SMALL雜誌上。 賀永告訴記者,「生物墨水」首先要具備非常好的生物活性、類似體內的細胞外基質環境,便於列印後的細胞進一步發育,並建立細胞彼此間的通信。另外,在列印過程中還要求「生物墨水」必須具有很好的流動性,列印後能很快固化以便於固定成型。 甲基丙烯酸化水凝膠(GelMA)就是一種光敏性生物水凝膠,兼備較強的可加工性和生物相容性,是組織工程、生物醫學、生物製造等領域的熱門材料。
  • 被稱為長生不老藥的生物墨水究竟是什麼?
    同樣,生物墨水必須經歷這種形式的變化,才能在環境中準確的分布。然而,凝膠中的聚合物不能形成如此緊密和堅固的網絡,從表面上「監禁」細胞,網絡必須達到其材料特性的最佳位置:它應該能夠實現高保真列印,同時具有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營養物質的流動和擴散以及細胞的運動。
  • 科學家發明新型智能眼罩可更好監測睡眠,未來或將用於遊戲和VR
    一款舒適、可精準監測睡眠的新型智能眼罩,或許要來了!近日,來自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將團隊首創的可清洗水凝膠電極與脈衝傳感器集成起來,研發了一款可追蹤眼球活動和心臟數據的智能眼罩——Chesma。
  • 科學家發明新型智能眼罩,可更好監測睡眠,未來或將用於遊戲和VR
    一款舒適、可精準監測睡眠的新型智能眼罩,或許要來了!
  • 超精確的生物印刷|納米複合生物墨水的法寶
    這種生物列印組織可以提供患者定製的移植物,體外藥物抗性測試系統以及具有高精度和再現性高通量藥物篩選平臺。載有細胞的構建體的製備可通過直接印刷帶有/不帶有支撐材料的細胞或將細胞接種在印刷的支架上來進行。前一種方法有利於實現高細胞密度,類似於天然組織的細胞連續分布以及不同細胞類型的精確定位。包含活細胞的墨水稱為「生物墨水」,它不同於由包含生物因子的水凝膠的聚合物或前體組成的生物材料墨水。
  • 哈佛大學創造全新「智能織物」應變傳感器,兼具強度和靈敏度
    為了監測穿戴者的動作,智能織物通常會加入應變測量傳感器。而這樣的傳感器往往是不切實際的脆弱,但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卻創造了一種新的傳感器,它真的可以承受得住。原型設備的核心是一個導電碳纖維陣列,夾在兩片預應力的彈性聚合物之間。單根纖維以一種稱為蛇形蜿蜒的模式排列。
  • 科學家打造「機器人織物」:未來可自行搭建帳篷
    耶魯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機器人織物」,可以根據需求或通過感知環境來改變其形狀和硬度。未來這種材料可以應用於高科技服裝、可自行搭建的帳篷或者機器人降落傘。為了讓織物具有多種功能,團隊創造了具有不同能力的纖維,並將它們編織成日常織物。
  • 英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生物墨水可3D列印軟骨
    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生物墨水,據稱這種墨水最終可能3D列印出可作為手術植入物的複雜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