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 / 房 / 子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又名「掃塵、打埃塵、除殘、除塵」。按傳統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趁著這天
不如把平時不經意
埋藏著身邊的安全隱患
統統有效清理乾淨吧
1
居住場所
樓道、陽臺、窗外、床鋪下堆積存放的衣物、紙張、報刊、書籍等易燃可燃物品,以及存放汽油、煙花爆竹、大量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2
辦公場所
辦公用紙大量堆積存放,廢棄紙張隨意丟棄。紙張、報刊、書籍等易燃、可燃材料距離電器設備較近或與之直接接觸。
3
餐廳廚房
廚房油煙道、烤爐內油漬堆積過多,清理不乾淨或未按照規定及時清洗,超量儲存油料等易燃、可燃材料,遇高溫或明火極易發生火災。
4
學校教育場所
實驗室、危險化學品倉庫等未按規定貯存的試驗用劑,實驗用劑混存,相互反應易起火爆炸。
5
文物古建
焚香、覲香、點蠟、長明燈區周邊堆放雜物,與其他區域未作有效隔離,或將焚香、覲香、點蠟、長明燈器具直接放置在可燃易燃物上,極易發生火災。
6
醫療養老機構
中草藥庫內的中草藥未定期檢查晾乾,易發潮、發熱引發自燃。醫療實驗室、製藥室、供氧站內未按規定計量貯存乙醇、甲醇、丙酮、苯等易燃化學品試劑,藥品未按照其化學性質、特點分類儲存,在日曬、高溫、遇潮、相互作用等情況下發生自燃、氧化放熱等情況。
7
商場市場
商場內設置的培訓、早教等機構,房間採用泡沫、海綿等易燃材料裝飾,遇明火或房間內電氣故障極易引發火災。節日、店慶等活動期間的臨時裝飾物(氫氣球、易燃可燃物掛件、仿真聖誕樹等)直接布置在電器線路、高溫電器設備等處,易引發火災。
8
賓館飯店
布草間內堆放大量換洗被褥、床單、毛巾等易燃可燃生活用品,與照明燈具距離過近,保潔人員在布草間內吸菸、為手機充電、使用存放電飯煲、熱得快、熱水器、咖啡機等情況易引發火災。
9
公共娛樂場所
空氣清新劑、殺蟲劑儲存不當,在高溫作用下易發生爆炸。物品庫房內超量存放高度酒、易燃可燃物品,因管理不當、電氣故障或貼近燈具高溫部位易引發火災。節日、店慶等活動期間的臨時裝飾物(氫氣球、易燃可燃物掛件、仿真聖誕樹等)直接布置在電氣線路、高溫電器設備等處,易引發火災。
10
易燃易爆場所
易燃易爆物品未設置專用庫房、貨場或其他專用存儲設備,未根據化學性質或不同的滅火方法進行分類、分項、分庫儲存。
11
廠房庫房
廠房、庫房焊割作業時周邊易燃可燃物未清理,廠房庫房內生產原料、貨物未按照其化學性質、特點分類存儲,在日曬、高溫、受潮等情況下發生自燃、氧化放熱等情況,或者相互反應引發火災,庫房內堆放物品與照明燈具距離較近也極易引發火災。
12
施工現場
切割、焊接、防水施工等明火作業未清理明火作業點及其周邊和下方易燃、可燃雜物,未封堵周邊孔洞。鋼筋、板材切割、加工、壓縮等作業未清理作業點及其周邊易燃、可燃雜物。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未設置專庫存放、未單獨分類存儲,因存儲環境發生化學反應引發火災。在施工建築內違規設置庫房存放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現場調配油漆、稀料等行為有火災風險。
13
垃圾和廢品回收場所
可燃易燃垃圾、廢品長期大量囤積通風不暢易發生陰燃,露天廢品堆垛遇菸頭、焊渣等外來火源,易發生火災。
14
軌道交通
停車場段和車站內易燃易爆物品未設置專庫存放、未單獨分類存儲,因存儲溫度、溼度、通風等環境影響發生化學反應引發火災。車站及停車場段的值班室、宿舍區、設備間,地面管理區等部位堆積的可燃物,由於外界火源引燃易發生火災。
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在清理可燃物的同時,我們也要時刻提醒自己,危險物品要按照規定存放,不隨意堆積易燃可燃物。大家從平時做起,把火災風險隱患消滅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