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熱脹冷縮與熱縮冷脹

2021-01-09 寵樂天下

愛打桌球的人都知道,不小心把桌球弄癟了,沒有關係,用開水燙癟的地方就會鼓起來,又可以繼續玩了。大概許多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是由於桌球裡的空氣熱後體積膨脹,把原來癟的地方頂起來,桌球就修復好了。

氣體不僅有受熱膨脹的特性,而且遇冷還會收縮呢,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熱脹冷縮。

自然界中許許多多的物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物體的這種性質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也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往自行車的車把上套塑料套時,先用熱水燙一下塑料套,再往車把上套,由於熱膨脹,就比較容易地將塑料套套上。過一會兒,塑料套遇冷收縮,就能緊緊地套在車把上了。而燒開水時,水壺裡的水如果灌得太滿,水受熱後體積膨脹,會從壺裡溢出。因此就要想辦法防止熱脹冷縮造成的危害。比如:夏天架電線時要架得松一些,以防止冬天電線遇冷收縮時斷了;冬天鋪設鐵軌時,鐵軌間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也是為了防止夏天鐵軌受熱,膨脹使銜接處凸起來,容易發生火車出軌事故;為了使橋梁有膨脹和收縮的餘地,同樣在橋梁上設置伸縮縫,以便不會發生翹曲;夏天不要把自行車內胎的氣打得太足,防止空氣受熱膨脹,使內胎爆裂,也是同樣的道理。

儘管大部分物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但是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相同。物體的這種性質在生活中給我們提供了幫助,把煮熱的雞蛋放在冷水中泡一泡,由於蛋殼和雞蛋白的收縮程度不一樣,就可以使兩者脫離開來,剝起來也就很容易了。在相同條件下,氣體膨脹得最多,液體膨脹得較多,固體膨脹得最少。知道了這個道理,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是很有用的。建築上,廣泛採用的鋼筋混凝土,就是選用熱脹冷縮程度差不多的鋼材和混凝土材料,這樣才能保證建築物十會牢固。

在我們的生活中,物體熱脹冷縮的例子數不勝數,但並不是所有物體都是熱脹冷縮的。比如夏天我們為了快速冰鎮一下啤酒,可以將啤酒放在冰箱冷凍室中,但如果時間太長,啤酒瓶就會炸裂。這除了由於玻璃瓶冷縮外,還因啤酒中的水結冰後體積膨脹所造成。這與燒水時水受熱膨脹的情況恰好相反,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

自然界中有少數物質的脾氣很古怪,它們不是熱脹冷縮,而是熱縮冷脹,也叫反常膨脹。4℃以下的水就具有這種非同尋常的特性。水在4℃時的密度最大,體積最小。溫度逐漸下降時,它的體積反而在逐漸增大,結成0℃的冰時,它的體積不是縮小而是脹大,比原來大約要增大十分之一。由於4℃的水密度最大,所以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裡,河的表面結了厚厚的一層冰,但在冰層的下面,水溫總保持在4℃左右,這為水中生物提供了生存的良好環境。

水的這種反常膨脹的特性可以為人們所利用,如別具風味的凍豆腐,就是使豆腐中的水結冰後,體積膨脹把豆腐中原來的小孔撐大,當冰融化後,水從一個一個的小孔中流出來,豆腐裡就留下了無數個小孔,整塊豆腐呈泡沫塑料狀,這樣,凍豆腐經過烹調後,小孔裡盛滿了湯汁,吃起來味道就非常鮮美。

我國勞動人民很早就知道並利用了水的這種反常膨脹特性來開採石料。寒冷的冬季,往石間縫中註上水,等水凍成冰後,由於體積膨脹,把石頭撐得四分五裂,這樣開採起來就既省力又能提高效率。

但是水的反常膨脹有時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在冬天,室外的自來水管常會由於管中的水結冰,

而被撐裂;汽車司機在冬天的晚上收車後,常常把水箱裡的水放掉,也是防止水箱凍裂。因此,北方的冬季特別要做好保暖防凍措施。

相關焦點

  • 小精靈幼兒科學小常識—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及什麼是熱縮冷脹
    小精靈幼兒科學常識—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第一個體溫計如何誕生的)及什麼是熱縮冷脹。01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 300多年前的一天,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年)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學裡教書,一天,他在給學習上實驗課,一邊操作,一邊問學生:"當水的溫度升高,特別時在達到攝氏一百度左右時,為什麼會在罐內上升?"學生回答道:"因為在這時候,體積增大了,水就膨脹上升。""當水冷卻了呢?""水冷卻了,體積就縮小了,又會降下來的。"
  • 都說熱脹冷縮,可水為什麼能熱縮冷脹?
    一般情況下,物體的溫度升高後,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會增大,這樣物體的體積就會增大,這就是經常說的熱脹冷縮。我小的時候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東西冷的時候縮小,熱的時候膨脹?當時給的答案是溫度計中水銀柱的通道。也有人說答案是人,因為人冬天穿得多夏天穿得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只能當作是段子了。
  • 中國學者發現較大「熱縮冷脹」效應
    我學者發現較大「熱縮冷脹」效應科技日報合肥7月1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祝成功的科研團隊,藉助該院強磁場中心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變溫X射線衍射儀,對磁性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和熱力學性質進行研究,發現了該體系中較大的線性負熱膨脹效應
  • 【一起學科學】第二十二期:熱脹冷縮的秘密
    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熱脹冷縮。 (圖片源於網絡)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由於物體內的粒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便會減少,使物體收縮。(圖片源於網絡)一般來說,氣體熱脹冷縮最顯著,液體其次,固體最不顯著。
  • 熱脹冷縮的說法引發質疑
    我發現科學上有一個說法,叫做熱脹冷縮,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發現的往往是熱縮冷漲,最簡單的比如我們當燙水倒在塑料瓶子裡面,瓶子會縮小,幾乎我們將任何高熱的液體,倒入有伸縮性的容器中,容器均會縮小,反之並沒有出現過,種種現象表明熱脹冷縮的說法是錯誤的!
  • 熱脹冷縮我們都懂,但熱縮冷脹呢
    科學家們在精確測量了ScF3晶體中的原子間距後,發現這種收縮現象實際上是一種新形式的振動運動。正是「新振動」讓這些立方體晶體的側面在受熱時產生了彎曲。項目負責人、BNL物理學家Igor Zaliznyak說:「當你加熱物質時,其原子振動的幅度會增大,這會使材料的整體尺寸增大,以適應更強的振動。」然而,這種規律並不適用於塑料、橡膠等柔性材料。
  • 中國學者發現較大「熱縮冷脹」效應
    科技日報合肥7月12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12日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大學祝成功的科研團隊,藉助該院強磁場中心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變溫X射線衍射儀,對磁性金屬間化合物的結構和熱力學性質進行研究,發現了該體系中較大的線性負熱膨脹效應。該研究成果以日前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無機化學》上。大部分材料具有熱脹冷縮性質。
  • 物質熱脹冷縮知多少
    物理中的定理一般從實踐中總結規律,得出結論,再將結論應用到生活中,或者解釋生活中的現象。熱脹冷縮是物理中物質常見的一種性質,能夠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熱脹冷縮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的運動,溫度升高時,分子運動的動能增加,分子間的間距增大;所以宏觀上物質就會表現出熱脹;而溫度降低時,分子運動的動能減小,分子間的間距減小,宏觀上物質就會表現出冷縮。所以不管物質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是會有熱脹冷縮這一物理性質。現在全國大多數地方基本上都已通電,電線在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偶爾還能看到兩隻小鳥停留在上面。
  • 「STEAM科學第一季」為什麼熱縮冷脹?!
    孩子的世界裡總是熱脹冷縮,可事實上熱縮冷脹確在現實中存在,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朋友阿郎和他的小夥伴們來探究一下吧。阿郎在驗證阿基米德的浮力實驗時, 提出了兩個問題:為什麼冰會浮在水裡?為什麼相同體積的水結冰後,明顯感覺體積會大一些, 難道熱脹冷縮是錯的?大多數其他物質都是固態重於液態,但是,不知為何,固態水,又稱冰,密度比液態水小。怎麼會呢?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熱脹冷縮的原理(小杯子如何「抓」住大氣球)
    小朋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熱脹冷縮的原理生活中我們常見的溫度計裡的水銀或酒精隨著氣溫變化熱脹冷縮而顯示不同的刻度弄癟了的桌球用開水燙會鼓起來這是由於桌球裡的空氣受熱後體積膨脹把原來癟的地方頂起來了夏天架空中電纜時不能過緊以防冬天遇冷收縮時繃斷……
  • 看看「熱脹冷縮」背後的科學秘密
    ,而且熱脹冷縮現象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熱脹冷縮現象在廚房中也時有應用,比如把煮熟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讓雞蛋殼更容易剝離,而且水的溫度越低,浸泡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剝離,這就利用到了熱脹冷縮原理——蛋殼與蛋白在冷水中都會發生「冷縮」現象,但蛋白的收縮程度更大,使蛋白與蛋殼分離。
  • 「熱縮冷脹」現象原理揭示
  • 傳說中的液態金屬鎵,和鋁製品放到一塊有神奇反應!
    純液態鎵有顯著的過冷的趨勢,在空氣中很穩定。鎵是閃鋅礦、黃鐵礦、礬土、鍺石工業處理過程中的副產品。稼由於穩定固體的複雜結構,純液體有顯著的過冷的趨勢,可以放在冰浴內幾天不結晶,並且質軟、性脆,在空氣中表現穩定。
  • 「寒性收引」與「熱脹冷縮」
    今天搜羅一些關於人體健康中與「寒」有關的一些素材,試著剖析一下。中醫講「六淫」致病,「風、寒、暑、溼、燥、火」中,這個因「寒」致病還是比較普遍常見的,寒為陰邪,一般不獨存,喜歡與其他邪氣並存,象風寒、寒溼;寒鬱久也能化火,冬傷於寒,春必溫病,這是隨季節轉化可能出現的「從化」現象;寒能致病,在中醫有套說詞叫「寒性收引」,它能使人體氣機收斂,腠理緊閉,脈絡拘緊,筋肉攣急,這樣的話氣血的轉化都會受到影響,內寒外寒,具體表現症狀還不一樣,現代醫學當然從熱量來考慮
  • 脹罐、結塊還能不能吃?科普解答你的疑問
    01奶粉脹罐了怎麼辦?還能不能吃?02奶粉中為什麼會出現小蟲子?03奶粉如何正確儲存?圖源:視覺中國1、奶粉為什麼會產生脹罐現象,是意味著產品變質了麼?專家:分情況看待,如無出現漏粉、罐體開裂現象則不影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