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熱脹冷縮,可水為什麼能熱縮冷脹?

2020-12-08 騰訊網

一般情況下,物體的溫度升高後,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會增大,這樣物體的體積就會增大,這就是經常說的熱脹冷縮。我小的時候遇到過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東西冷的時候縮小,熱的時候膨脹?當時給的答案是溫度計中水銀柱的通道。也有人說答案是人,因為人冬天穿得多夏天穿得少。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只能當作是段子了。

現在我已經知道,有一些物質會存在熱縮冷脹的性質。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水,一般情況下提到水的密度,會認為是,並以此作為標準定義出其他物體的密度。水的密度是會隨溫度變化的,在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最大,此時水的密度被定義為1克每立方釐米,其他溫度下水的密度都要小於1克每立方釐米。

上圖就是水的密度隨溫度的變化圖,從中可以看到,溫度超過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此時水錶現出熱脹冷縮的性質。當溫度在0攝氏度至4攝氏度之間時,水的密度會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這就表現為熱縮冷脹,這種現象被稱作反常膨脹。

水為什麼會出現熱縮冷脹的現象,需要深入到分子層面去分析。幾個水分子可以通過氫鍵結合成締合分子,水變為固體時體積會膨脹,這是因為水分子依靠氫鍵締合在一起,此時分子間比較鬆散,故密度會變小。

當對冰或者雪花進行加熱,水分子間的氫鍵會不斷發生斷裂,待變為0攝氏度的水時,仍有約85%的分子間氫鍵沒有發生斷裂,此時水的密度還可以進一步增大。溫度進一步升高,分子間氫鍵就會進一步斷裂,氫鍵斷裂使水分子的排列更加緻密,這種使水的密度增大的作用如果超過了溫度升高使得分子熱運動加劇導致的密度減小,水就表現出了熱縮冷漲。

除了水,熔融的二氧化矽、金屬銻等也能夠表現出熱縮冷脹的性質。從微觀上看,它們具有這種性狀和水具有這種性質是類似的。

相關焦點

  • 生活中的熱脹冷縮與熱縮冷脹
    愛打桌球的人都知道,不小心把桌球弄癟了,沒有關係,用開水燙癟的地方就會鼓起來,又可以繼續玩了。大概許多人都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是由於桌球裡的空氣熱後體積膨脹,把原來癟的地方頂起來,桌球就修復好了。氣體不僅有受熱膨脹的特性,而且遇冷還會收縮呢,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熱脹冷縮。
  • 小精靈幼兒科學小常識—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及什麼是熱縮冷脹
    01熱脹冷縮帶來的靈感 300多年前的一天,義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1564—1642年)在威尼斯的一所大學裡教書,一天,他在給學習上實驗課,一邊操作,一邊問學生:"當水的溫度升高,特別時在達到攝氏一百度左右時,為什麼會在罐內上升?"學生回答道:"因為在這時候,體積增大了,水就膨脹上升。""當水冷卻了呢?""水冷卻了,體積就縮小了,又會降下來的。"
  • 「STEAM科學第一季」為什麼熱縮冷脹?!
    孩子的世界裡總是熱脹冷縮,可事實上熱縮冷脹確在現實中存在,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小朋友阿郎和他的小夥伴們來探究一下吧。阿郎在驗證阿基米德的浮力實驗時, 提出了兩個問題:為什麼冰會浮在水裡?為什麼相同體積的水結冰後,明顯感覺體積會大一些, 難道熱脹冷縮是錯的?大多數其他物質都是固態重於液態,但是,不知為何,固態水,又稱冰,密度比液態水小。怎麼會呢?
  • 為什麼物體加熱後會膨脹?看看「熱脹冷縮」背後的科學秘密
    熱脹冷縮現象在廚房中也時有應用,比如把煮熟的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讓雞蛋殼更容易剝離,而且水的溫度越低,浸泡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剝離,這就利用到了熱脹冷縮原理——蛋殼與蛋白在冷水中都會發生「冷縮」現象,但蛋白的收縮程度更大,使蛋白與蛋殼分離。
  • 家中的地板磚翹起來了 西昌8旬爺爺要做實驗證明「溼脹熱縮」
    但西昌的一位8旬老爺爺,因為家中一處地板翹起來了,就說這是「溼脹熱縮」,原因是翹起來的地方有經常打豆漿濺出來的水。老人叫楊國炳,雖然82歲了,但精神矍鑠,說話也中氣十足。8月15日下午,記者在西昌健康路他的家中見到了他。「你看,就是這塊地板翹起來了。」他帶著記者來到他二樓的家。楊大爺現在居住的房子是10餘年前自己設計的磚混房屋,一樓是門面房,二樓為居住房。
  • 【一起學科學】第二十二期:熱脹冷縮的秘密
    你說為什麼熱起來這輪胎就會爆炸呢?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熱脹冷縮。 (圖片源於網絡)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由於物體內的粒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便會減少,使物體收縮。
  • 為什麼冰的密度小於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冰塊在水面上漂浮,影視作品上,更是看到巨大的冰山浮在大海中。為什麼不符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呢?  熱脹冷縮,指的是物質受熱時體積會變大,受冷體積變小。就拿最常見的溫度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作的,對於物質這一性質大家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種物質比較反常,冰是水降低溫度到0度下的產物,卻比水輕。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增大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熱脹冷縮失效了?從水到冰的過程沒那麼簡單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明明非常「柔弱」的水,為什麼在降溫後會變成堅硬的冰?這麼「凍」人的天氣,水分子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呢?水的「冰心」的秘密,你想知道嗎? 01 熱縮冷脹,氫鍵背鍋
  • 簡析:水在4℃時密度最大的原理與水產養殖的關係
    所有有生命體徵(包括人類)的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們把水的凝固點作為記錄溫度的零點,並把水的沸點定為100℃,即把水的相變點作為自然所有物質溫度的標尺。一般來說,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水卻是一個例外,熱脹冷也脹,只有在4℃時候,體積最小。高於4℃或低於4℃時,體積都會膨脹。
  • 科學家證實,水在零下63攝氏度不結冰,存在兩種不同的液態
    11月20日,一項發表在《科學》雜誌的研究揭示了水的異常特性。研究人員發現,液態水對壓力和溫度的響應不僅和其它液體不同,甚至連本身都不同。也就是說,水可以以兩種不同的液態狀態存在。這一發現會影響許多科學和工程應用。
  • 【知識篇】熱縮套管的使用
    今天我們來說下熱縮套管的使用,要說熱縮套管的使用我們先來說說熱縮套管,熱縮套管又可稱之為熱縮管或者熱收縮管。其都是有PE、EVA、聚烯烴等材質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工藝製成,其成品在操作使用時是需要加熱使之受熱並收縮且緊密的包裹在被套物體上的。
  • 物質熱脹冷縮知多少
    熱脹冷縮是物理中物質常見的一種性質,能夠解釋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現象。熱脹冷縮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的運動,溫度升高時,分子運動的動能增加,分子間的間距增大;所以宏觀上物質就會表現出熱脹;而溫度降低時,分子運動的動能減小,分子間的間距減小,宏觀上物質就會表現出冷縮。所以不管物質是固態、液態,還是氣態,都是會有熱脹冷縮這一物理性質。
  • 為什麼水的反常膨脹發生在4℃?|No.218
    都說水是自然界裡特別的存在水有一個神奇的性質會在4℃以下發生反常膨脹往期問答我們已經給出了熱縮冷脹的解釋今天我們來解釋反常溫度為什麼是4℃Q1泡騰片遇到水為什麼會變成氣體?泡騰片裡面的維生素是氣體嗎?泡騰片放入水中後,與水作用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生大量氣泡,猶如沸騰,故名「泡騰」。泡騰片能產生大量氣泡是因為裡面含有泡騰崩解劑。別聽這個名字這麼高大上,其實就是碳酸鹽或者碳酸氫鹽與有機酸的混合物,比如枸櫞酸和,酒石酸和,檸檬酸和。
  • 熱縮管VS冷縮管,熱縮用火烤,冷縮難道用液氮急凍?
    我們都知道自然界中,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它是說物體會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而開始膨脹,隨著溫度的降低而開始收縮。絕緣套管有兩種,一種是熱縮管,另一種就是冷縮管,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是否也是利用了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
  • 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原標題: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一般來說,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水卻是一個例外,熱脹冷也脹,只有在4℃時候,體積最小。高於4℃或低於4℃時,體積都會膨脹。這種現象被稱為「反常膨脹現象」。
  • 唯一「冷脹熱縮」湖泊:常年乾旱無水,卻帶來不菲收益!
    湖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一定就是水了,但是在澳大利亞有一個超級詭異的湖泊,湖水就像是變魔術一樣,一會有,一會沒有。最重要的是這裡沒水是正常的,有水是意外,100年裡面只有2-4次是能夠達到湖泊水集滿的狀態,其他時候都是乾涸開裂的河床或者是厚厚的鹽巴堆積形成的鹽殼,好一點的話就是有少量的水。想要知道這是哪個湖泊,並且想要知道無水湖的秘密就往下面看吧!唯一「冷脹熱縮」湖泊:常年乾旱無水,卻帶來不菲收益!
  • 「寒性收引」與「熱脹冷縮」
    一場秋雨一場寒,緊接著寒冷的冬季也會來臨;受寒能致病中西醫應該能達成共識吧?可是為什麼受寒能致病,它是怎麼樣影響人體致病的,這個就不好說了吧?今天搜羅一些關於人體健康中與「寒」有關的一些素材,試著剖析一下。
  • 【物理科普】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都知道「熱脹冷縮」,的確,大部分當物體受冷凍結時(從液體變成固體),它們都會收縮或者變小。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常理是這樣,為什麼水卻是個特例呢?水加熱變成水蒸氣,體積會變大,而水降溫成冰塊,體積也會變大。都知道,水凍結後,水分子間的振動肯定會減少,但冰的體積卻仍然會膨脹。
  • 【物理揭秘】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 點擊上方『中小學生閱讀』關注吧小學,甚至初中,沒有真正的學業落後,也不存在絕對的成績優秀,一切都是可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