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2020-11-23 人民網

原標題: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一般來說,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水卻是一個例外,熱脹冷也脹,只有在4℃時候,體積最小。高於4℃或低於4℃時,體積都會膨脹。這種現象被稱為「反常膨脹現象」。

在水中除了單分子H2O外,還有這些簡單分子結合而成的較複雜的(H2O)n(n可以是2、3、4……)分子。這種由簡單分子結合成較複雜的分子集團而不引起物質化學性質改變的過程,稱為分子的締合,相反的過程稱為離解。締合是放熱過程,離解是吸熱過程,所以溫度升高,水的締合程度降低(n減小),溫度降低,水的締合程度增加(n增大)。

0℃水結成冰時,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從而形成一個巨大的群體。在冰的結構中,每個氧原子與4個氫原子相連接而成四面體,每個氫原子與兩個氧原子相連結。即氧原子的四個鍵(兩個共價鍵,兩個氫鍵),指向一個四面體的四個頂點,每個水分子都被四個水分子所包圍,如圖2所示。由於氫鍵基本上還是屬於靜電吸引作用,它的鍵能比化學鍵的鍵能要小得多,但和分子間作用力的數量級相近,所以通常說氫鍵是較強的有方向的分子間作用力。但氫鍵與一般分子間作用力不同,它具有飽和性和方向性。因此,冰是一種很不緊湊的結構,內部具有相當大的空。當冰熔解時,一些氫鍵被破壞,四面體結構被瓦解,水分子可以比較緊密地堆積在一起,因此,冰在熔解時體積要縮小。

科學家用X射線研究接近0℃水的結構時,證實在液態水中存在著非常小的冰晶體,這些微小的冰晶具有像普通冰一樣的結晶學上的結構。根據推算,在接近0℃的水中大約有0.6%的冰晶體。當溫度逐漸升高時,這些冰晶體逐漸被破壞,引起了體積的減小,致使密度增大。

而在溫度4℃上下,水中有兩種使密度發生改變的效應:一是由於溫度升高,液態水的分子熱運動加劇,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增大,致使水的密度減小;另一種是由於溫度升高,水中所含有的冰晶體逐漸熔解,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減小,致使密度增大。在1大氣壓(101.325千帕)下,水溫低於4℃前,後一種效應佔優勢;而水溫高於4℃後,前一種效應佔優勢。所以水在4℃密度最大。

水的這種特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些損失,例如水結冰時體積膨脹所產生的力量,足以把水管、水泥製件等撐破。當然,也能給人類帶來好處,特別是在保護魚類和其他水中生物方面。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推薦閱讀

2018年雲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  記者日前從國家統計局雲南調查總隊獲悉,去年,雲南省持續加大財政資金向民生領域的投入,著力提高城鄉低保標準,雲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4元,實現平穩增長。 數據顯示,去年,雲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長9.5%,增速高於全國…【詳細】

雲南新聞

相關焦點

  • 水為什麼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
    水為什麼在4攝氏度時密度最大絕大多數物質有熱脹冷縮的現象,溫度越低體積越小,密度越大,而水在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為1kg·m
  • 水的密度為什麼在4攝氏度最大?
    知乎上有一位同學問我:您能給我解釋下水為什麼在4°C時密度最大嗎?我的回答:這其實是個非常困難的問題,現在都很難給出定量的回答。(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什麼水在某個溫度下密度出現最大值是可以定性解釋的,但具體是哪個溫度,很難用定量的計算模擬算準。
  • 3.98℃時水的密度最大
    幾乎所有的液體的密度都隨溫度的下降而增大,而水的密度最大值卻不出現在0℃。
  • 簡析:水在4℃時密度最大的原理與水產養殖的關係
    而且,根據現有研究表明,在液態水形態下,它的密度在超冷水狀態或者趨於零度時竟然不是最大,而是在4℃時密度最大,這也不適用於熱脹冷縮的說法。所以4℃時是水密度最大的時候。在4℃時水的密度最大,而不是在0℃?
  • 為什麼水在4℃密度最大?為什麼冰會漂浮?機器學習能模擬解釋?
    博科園-科學科普:量子物理學類為什麼水在4攝氏度左右密度最大?為什麼冰會浮?為什麼重水和普通水的熔點不同?為什麼雪花有六重對稱?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和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合作研究,將數據驅動的機器學習技術和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為這些問題提供了物理上的洞見。
  • 為什麼冰的密度小於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冰塊在水面上漂浮,影視作品上,更是看到巨大的冰山浮在大海中。為什麼不符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呢?  熱脹冷縮,指的是物質受熱時體積會變大,受冷體積變小。就拿最常見的溫度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作的,對於物質這一性質大家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種物質比較反常,冰是水降低溫度到0度下的產物,卻比水輕。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增大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水的密度為什麼剛好是1
    首先水的密度是1是人為設定的。但並不是直接定義水的密度為1。而是因為定義質量單位時用了水這種物質作參考。法國大革命時,科學家定義了長度單位米,製作了國際米原器。科學家定義了質量單位千克,製作了國際千克原器。
  • 【奇智物理】假如水的密度在0℃最大
    博銳奇智教育創始人,初高中物理骨灰級大咖,8年中高考花匠經歷。千餘次琢人經驗。有笑,有料,有效,這就是我的奇智物理!人生理想:做一名有範兒的教書匠! 世界上絕大多數物質都遵循密度隨溫度降低而增大的規律,而水卻例外。 液態水在4℃時,密度最大。
  • 水的密度 關於水的密度值(九年級物理)
    1.看一看下表中幾種物質的密度,是不是覺得水的密度有點特殊?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如果將單位更換一下的話,水的密度也可以表示為:1克/釐米31千克/分米31噸/米3水的密度確實有點特殊,在單位前面的數值正好是
  • 水在4℃密度大的現象疑惑了300年 終得解釋
    中新網10月16日電 300多年前,人類就已知道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這一現象。雖然這一現象僅僅是由於水的分子結構造成的,但對於水的這種特性,一直不能作出科學的解釋。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物質研究所研究員三島修和鈴木芳治通過實驗證實,在低溫情況下,低密度水和高密度水呈完全不同的形態。這項研究首次解釋了水在攝氏4度時密度最大的現象。
  • 水的密度
    歷史上有很多古怪的科學家,但也許亨利·卡文迪許是其中最古怪的一個,他和女傭人只能通過紙條交流,他還修建了私人樓梯與入口以避免和管家接觸,某些人相信他有自閉症
  • 水的密度表示為「1.0」僅是因精確度的問題嗎
  • 為什麼說地球密度是太陽系中已知天體密度最大的?
    在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矮行星、衛星和小行星等中,只有一個天體密度最大的。您可能會基於這樣的事實:引力閱讀的天體,其密度越大,因此認為木星或太陽是太陽系中密度最大的天體,但它們密度只是地球密度的的四分之一。您可能還認為,由最重元素組成的天體其密度最大。
  • 鹽讓水的密度變大了,當密度大於這艘塑料模型船時,船體就會上浮
    今天周末,我閒暇時便翻看語文書來。翻著翻著,在我翻到第20課的標題時,腦子裡突然萌發了一個問題:要在一個水盆裡放多少鹽,才能實現課文裡寫的讓重物浮起來的現象呢?我覺得試一試,找出答案。我問媽媽要了一袋五百克的食鹽,又把家裡的藍色塑料水盆盛了三分之二盆水,然後再把重物----我的玩具遙控軍艦放進了水中。
  • 當溫度降到-102.7攝氏度時,水怪異液態出現了,密度非常低
    眾所周知,水是一切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有接觸到,對生命來說,是如此普遍而又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洗漱需要大量生活水外,我們人體也要攝入大量水,因為人體水含量達到70%至80%。 然而水存在方式的確令科學家感到困惑,為什麼水溫度在零攝氏度以下變成固體冰呢?
  • 蜂蜜的密度是多少度?蜂蜜的密度比水大多少?
    蜂蜜的密度是多少度?蜂蜜的密度比水大多少?很多細心的人會發現,一斤蜂蜜裝到500ml的瓶子中,是裝不滿的,裡面會留下一部分空間。其實這並不是商家缺斤少兩,你找測量工具稱一下,會發現這不到500ml的蜂蜜確實是一斤,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Dpt)7,人的密度與水的密度?
    人的平均密度與水的密度比起來是大還是小?A. 比水大B.
  • 水的密度比空氣的大,云為什麼可以在天上懸浮?
    2.在學習浮力時,我們會學到,如果物體的密度比液體或氣體的小,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會大於重力,物體會在液體或氣體中漂浮;如果物體的密度比液體或氣體的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會小於重力,物體會在液體或氣體中下沉。
  • 黑洞是密度最大的天體、第六感是存在的
    1.02 g/cm ,只比水的密度多出一些。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路上看到的油漬,都會浮在水面上。 死海海水密度達到1.3g/cm ,大於人體密度,所以人可以在死海中漂浮起來。 自然界密度最低的元素是氫,一個大氣壓下密度約為0.08342千克/立方米,密度最大的是鋨,密度達到22.59
  • 最大恆星:密度不到水的億分之一,為何還能進行核聚變?
    而最大的恆星是離我們9500光年的盾牌座UY,它的直徑是太陽的1708倍,即2,375,828,000公裡,內部可以裝下50如此巨大的盾牌座UY,其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這意味著它的密度極低,低到什麼程度了呢?簡單計算一下,你就知道它的密度只有9×10^-9克/立方釐米,也就是不到水密度的1億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