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冰塊在水面上漂浮,影視作品上,更是看到巨大的冰山浮在大海中。冰,水為之,為什麼會浮在水面上呢?為什麼不符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呢?
熱脹冷縮,指的是物質受熱時體積會變大,受冷體積變小。就拿最常見的溫度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作的,對於物質這一性質大家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種物質比較反常,冰是水降低溫度到0度下的產物,卻比水輕。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增大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原來水分子之間存在一種特殊的作用——氫鍵。
液態水,除含有簡單的水分子(H2O)外,同時還含有締合分子(H2O)2和(H2O)3等,當溫度在0℃水未結冰時,大多數水分子是以(H2O)3的締合分子存在,當溫度升高到3.98 ℃時,水分子多以(H2O)2締合分子形式存在,分子佔據空間相對減小,此時水的密度最大。
如果溫度再繼續升高在3.98 ℃以上,一般物質熱脹冷縮的規律即佔主導地位了。水溫降到0 ℃時,水結成冰,水結冰時幾乎全部分子締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巨大的締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個氧原子有四個氫原子為近鄰(兩個共價鍵,兩個氫鍵)。這樣一種排布導致成一種敞開結構,也就是說冰的結構中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溫度的水小。
冰與水中氫鍵的比較
知道水結冰時體積會膨脹,我們就要利用這一性質。所以冬天到來之前,放在露天的瓦缸都應該倒扣過來,免得積了水會凍裂。自來水管得用稻草包紮起來,結了冰放不出水來還是小事,凍裂了損失可大了。不能耐寒的花樹果樹和幼小的苗木,也得用稻草包紮。樹木的細胞裡含的水要是結了冰,會把細胞膜脹破,植物的組織就給破壞了。 農用機車用完之後必須將水箱的水放盡,以免凍裂等等。
來源:馬博士教育網
第1材料,發現材料學趣味,讓材料學流行起來,做中文網際網路上最好的材料科學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