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被壓縮嗎?為什麼冰體積比水大?為什麼有的水會突然結成冰?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一種物體是否能被壓縮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衡量方式,內部是否有間隙!比如一團蓬鬆的棉花,如果最小化收納有兩種方式:

1、將它裝到袋子裡,儘量裝緊實,體積將會大大縮小

2、將它裝到密封袋裡,抽真空,可以最小化收納

那麼水能被壓縮嗎?中學物理告訴我們水是不能壓縮的!水有間隙嗎?似乎沒有這種說法,我們繼續討論。

一、水分子之間有間隙嗎?

棉花的花絮與花絮之間有間隙我們肉眼就能見到,但水中的間隙我們是看不見的,即使有所謂的空隙-氣泡,那麼也會快速的浮上水面,似乎看起來沒有間隙,那麼是這樣嗎?

1、空氣被壓縮的秘密

壓縮空氣大家司空見慣,它的用途很多,工業上它是氣動工具的必備動力,民用上可以驅動木工的射釘槍,也可以作為潛水員的呼吸空間,這是因為空氣分子的間隙很大,比標準溫度下的氧氣平均分子間距為3納米,而一個氧分子的大小約為0.3納米,理論上如果要到一個個挨著的程度的話,它可以被壓縮1000倍,當然這很難!比如空氣的密度是1.293千克/立方米,液態空氣的密度是900千克/立方米,兩者相差約696倍!

而分子之間的平均間距決定了常態下物質體積的大小!

2、水的固態液態和氣態分子之間的間隙

水是一種比較有趣的物質,一般來說氣態體積最大,液體次之,固體的體積最小,但對於水來說,大約在3.98℃時的時候體積是最小的!

這是因為水分子之間的氫鍵在起作用,結冰以後水分子會形成規則的六邊形結構,但水分子中間的氫鍵,在結冰後距離並不會縮小,反而會變大,因此結冰後的體積會比水大10%左右!但水還有一種更怪異的狀態,過冷水,如果水分子沒有排列成規則結構,比如在特別純淨的水中,幾乎無擾動時就會形成類似的條件,那麼此時冰是不能形成的,但如果擾動足以打破這個水分子的無序狀態,它將會立即結成冰!

打破這個平衡或者有凝結核,就會突然將水結成冰!08年雪災時壓垮電線的就是過冷雨落在電線上不斷結冰導致了電線承載超過極限而斷裂或者鐵塔倒塌!

回到主題,作為物質,水分子間仍然存在間隙,比如水在100MPa的壓力下,水的體積可以被壓縮約4%,儘管水在一定比例上可以被壓縮,但水仍然是一種優秀傳遞壓力的液體,所以我們才有了萬噸水壓機!

二、原子內部的間隙

中學開始我們就了解原子內部的世界,從湯姆遜1904年提出的原子模型到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金箔發現原子核以後,大家在發現,原來原子核內部居然如此空蕩蕩!

盧瑟福發現除了極少數α粒子被偏折甚至被彈回以外,絕大多數都穿過了原子,這表明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那麼吃瓜群眾就有疑問了,為什麼原子內部除了幾粒帶負電荷的電子外就空無一物了,是什麼力量在支撐這個空蕩蕩的空間卻能保持宇宙中僅次於夸克簡併力的支撐力!主要有如下兩點:

1、泡利不相容原理中的兩個費米子不能處於同一狀態的電子簡併力支撐

2、電子+質子質量<中子質量 ,根據質能方程,這多餘的質量必定來自於能讓兩者中和的能量

因此電子需要強大的能量才能「墜入」原子核。不過也讓我們知道了只要有足夠的能量,原子的體積也能大幅縮小,最終變成中子星的物質,而壓縮它們的能量就來自於自身的引力坍縮。但現實中我們無法製造出如此強大的壓力,即使在地核也達不到!

三、原子核以下的世界

原子核內只有兩種粒子,分別是質子和中子,質子是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則是一個上夸克,兩個下夸克,連接夸克的是膠子,由於夸克禁閉,我們很難打開質子和中子,只能觀察受到撞擊的強子狀態來了解內部的世界!

上下夸克都是輕夸克,它的質量很輕,但中子與質子很重,這質量來自膠子的提供的結合能,因此可以了解,要對抗這種結合能需要更強大的能量!

但理論上這個結構也是可打破的,最終成為所謂的夸克物質,繼續往下則將成為傳說中的黑洞!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冰的密度小於水
    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冰塊在水面上漂浮,影視作品上,更是看到巨大的冰山浮在大海中。為什麼不符合熱脹冷縮的原理呢?  熱脹冷縮,指的是物質受熱時體積會變大,受冷體積變小。就拿最常見的溫度計就是依據這一原理製作的,對於物質這一性質大家深信不疑。但是,有一種物質比較反常,冰是水降低溫度到0度下的產物,卻比水輕。  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冰的密度反而比水小呢?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水在結冰的時候,體積增大了,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水在零度以上不能結冰?科學家:2000的高溫能結成超級冰
    在我們的認知裡,水有三種不同的狀態。常溫下的水是液態水,也是我們經常見到或者喝到的水;零度以下水就會結成冰,也就是水的固態了;100度的水就能變成水蒸氣,也就是水的氣態了。100度以上水到底會變成什麼,沒有人去想過,也沒有人去實驗過,但是今天有人居然告訴我2000度的高溫產生了超級冰,太不可思議了,超級冰真的存在嗎?
  • 冰豆腐為什麼會有許多小孔?
    你可知道水有一個特性:它在4℃時的體積最小到攝氏零度結冰時,體積反而要變大,而且比常溫時水的體積還大些。豆腐裡通常有很多水分,這些水好象裝在無數的豆腐小容器中。這些微小的豆腐容器有的連通,有的閉合,各個微小的豆腐容器的大小和水的分布是不規的出席冷到幫氏零度以下時,則的。
  • 7號冰真有如此大的威力嗎?傳說中,它能將海洋水瞬間結成冰!
    7號冰真有如此大的威力嗎?傳說中,它能將海洋水瞬間結成冰!冰塊並不是什麼稀奇物質,在自然環境中,如果溫度過低,在零攝氏度以下,水就會結成冰,把水放在溫度極低的冰箱中,也會形成冰。烈日炎炎下的一杯冰水一飲而下,別提有多麼酣暢淋漓了。
  • 水能不能被壓縮?
    水的性質水十分重要,但是組成水的元素卻是極其簡單的氫氧元素。水的化學式是H₂O,分子量是18.0152。純水導電性十分微弱,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水卻有著不差的導電性,原因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水中溶解了許多其他電解質,這些電解質中的陰陽離子存在於水裡面,所以水有了很明顯的導電性。
  •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
    科學家發現水的新形態,原來2000度的高溫下,還能結成冰!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深知水的重要性,地球上的生物都離不開水。人人都知道,水有三種形態,在常溫下是一種液態水,如果溫度低於零下攝氏度,又會變成固態冰,當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又會變成水蒸汽,隨著溫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 400度的水星,連水都沒有,為什麼會有冰?科學家這麼解釋
    它由大約70%的金屬和30%的矽酸鹽材料組成,雖然其體積很小,但是密度在太陽系中是第二高的——僅次於地球。在白天太陽直射的時候,水星表面溫度可以高達427℃,而在夜晚時,溫度則會降低到-173℃。另外由於水星的體積很小,它產生的萬有引力並不足以把水蒸氣「鎖住」,所以水星上並沒有水的存在,而令人震驚的是,這樣一個連水都沒有的星球上卻有多處冰山存在。1991年8月,美國的天文學家用帶有27個雷達天線的巨型天文望遠鏡在新墨西哥州對水星進行了觀測。沒錯,他們看到了冰!
  • 冰融化成水後,體積會減少1/12,水再結成冰後,體積增加多少
    圖片來自網絡我們知道同體積冰比水要輕一些,所以說在冬天我們可以看到冰浮在水面上。當冰融化成水後,它的體積會減少1/12,那麼當水再結成冰後,它的體積會增加多少呢?只有一個比例關係,因此它的體積會增加多少,其實也是求它的比例關係。我們不妨假設冰的體積就是12毫升,它融化變成水後減少1/12,也就變成了11毫升的水。當這11毫升的水再次結冰後體積又會變成12毫升,那麼對於水來說,剛好是增加了:1÷11=1/11。有一個兩位數,十位上的數與個位上的數的比是2:3。
  • 水能被壓縮麼?強行壓縮水會有什麼嚴重的後果?
    水可以壓縮嗎?我們日常生活中知道液壓系統,液壓系統說白了就是利用液體的壓力來傳輸動力。給人的一種感覺是液體,或者說水是不能被壓縮的。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只要足夠給力,萬物即可壓。
  • 【物理揭秘】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當振動得更多,分子間就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它就會膨脹。是的,水加熱變成水蒸氣就是這個原理。從邏輯上講,如果你把物體冷卻下來,那麼分子的運動速度應該會變慢,分子間相互碰撞和反彈的強度會降低,分子活動頻率也會降低,物體的分子會「聚集」在一起,使整體的體積收縮。
  • 【物理科普】熱脹冷縮,但為什麼水結冰體積會膨脹?
    這是因為,通常情況下,如果你讓物體變熱,它所含的分子會更頻繁地振動。當振動得更多,分子間就需要更多的空間,所以它就會膨脹。從邏輯上講,如果你把物體冷卻下來,那麼分子的運動速度應該會變慢,分子間相互碰撞和反彈的強度會降低,分子活動頻率也會降低,物體的分子會「聚集」在一起,使整體的體積收縮。常理是這樣,為什麼水卻是個特例呢?
  • 水在2000多度高溫下竟能結成冰?科學家造出神秘超級冰!
    在小說裡,作者聲稱任何與冰九接觸的液態水,都會立即被凍結,最終導致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變成了冰面。令人震驚的是,加利福尼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們,竟然打造出了與小說中描繪得同樣狂野的「超級冰」。
  • 在2000℃高溫下,水可以結成冰?或與這2顆星球有關係!
    在2000℃高溫下,水可以結成冰?或與這2顆星球有關係!對於地球上的生物來說,水資源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生物離開水都無法生存下去,水資源也是構成人體必需的元素。通過日常生活我們知道,水是由三種形態的,我們平時所看到的水這種物質是液態的,在溫度到達零攝氏度的時候,水的形態可以變成冰,也就是固體的,在溫度高達100攝氏度之後,水會變成液態,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蒸氣。水的形態是怎樣的,這和水所處的環境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 將水強行壓縮,體積變小後會發生什麼?可能造出一顆星體!
    將水強行壓縮,體積變小後會發生什麼?可能造出一顆星體!對每個生物來說,水是必不可少的一大資源,它在地球上的含量頗為豐富,佔據70%的面積,一個人每天要攝入足量的水,如果長時間沒有水的供應,身體平衡就會遭到破壞。
  • 火星上有水冰,為什麼卻沒有一滴水?
    探索火星的主要方略,是跟著水走,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火星的水的故事。在了解火星的水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地球的水資源。地球的水,目前人類的共識是由宇宙中彗星水冰帶來的。宇宙中的彗星不斷將水冰帶到地球上,而後這些水冰經熔化分化後形成了海洋和逐漸進入地下變為地下水。
  • 你真的了解「水」嗎?這些關於水的秘密將顛覆你的認知!
    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也是大多數生物賴以生存的並不可或缺的條件。在我們眼裡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了。但你真的了解水嗎?有一些關於水的現象至今都無法解釋。一、水結成冰體積會變大通常氣體變成液體,液體變成固體體積會不斷減小密度不斷增大,但液態水結成固態的冰體積反而增大了,而且密度也變小,所以冰會浮在水面上。
  • 關於冰和水,還有你不知道的事情!
    因為八年級的學生還沒有學習九年級的化學,所以對這個問題一直抱有懷疑,鬍子老師覺得情有可原,所以這裡給各位同學確定一下:冰和水的確是同一種物質它們都是由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構成的物質,而這種構成方式不會隨著狀態的改變而改變;同時同一杯水,即使結成了冰,其內部含有的H2O的多少都不會改變,不多也不少,所以說水結成冰,冰化成水的質量不會改變
  • 為什麼說我們仍然不了解水呢?水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
    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之一,但為什麼科學家還認為我們不夠了解水呢?純粹的水,真的很難結冰嗎?為什麼科學家認為水有兩種液體?我們不是只看到一種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下水吧。能夠溶於水的固體所需量,一般比溶於其他液體的都多。水幾乎是宇宙中唯一一種固態物質密度低於液態物質的液體,這就是為什麼冰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而它的非凡特性歸結為一個簡單的鍵:氫鍵。
  • 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原標題:為什麼水在4℃時密度最大 一般來說,大多數物體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溫度越高,物質的密度越小。但水卻是一個例外,熱脹冷也脹,只有在4℃時候,體積最小。高於4℃或低於4℃時,體積都會膨脹。這種現象被稱為「反常膨脹現象」。
  • 給寶寶的科普:冰為什麼會融化
    對於水來說,水蒸氣就是氣態的水;而冰就是固態的水。溫度為0攝氏度的水,繼續釋放熱量,就會凝固成冰。而溫度為0攝氏度的冰,繼續吸收熱量,就會融化為液態水。到這裡,如果你還想繼續問,為什麼0攝氏度的冰繼續吸收熱量就會融化成水呢?那非常好,這個好奇心會將你帶入這個問題的更深層次。首先,我們要知道,無論水蒸氣、水或者冰,都是由許許多多小到我們用眼睛都看不到的水分子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