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液體,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我們所在的地球被72%的水所覆蓋著,水成為了生命存在的必需品。我們人體的絕大部分呢也是水,可以說我們生活的環境離不開水。
地球上的生物也離不開水,雖然在空氣中水的佔比並不多,但是水卻是空氣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是離開水所有的生物都要滅絕。
水十分重要,但是組成水的元素卻是極其簡單的氫氧元素。水的化學式是H₂O,分子量
是18.0152。
純水導電性十分微弱,是一種極弱的電解質。但是日常生活中的水卻有著不差的導電性,原因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水中溶解了許多其他電解質,這些電解質中的陰陽離子存在於水裡面,所以水有了很明顯的導電性。
水也是在自然界中存在著自然三態的物質。氣態,液態和固態,而這三態對應的三種現象蒸發、沸騰、凝結都是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的,當真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在3.98℃時水的密度達到最高,所以這也是冰會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在結成冰之後體積會增加,在溫度高於3.98℃時密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小。
水的沸點是會隨著氣壓的大小而改變的,在高原地區缺少氧氣海拔高的地方大氣壓變低,水的沸點變低,看著燒開的水卻是拿手摸著不燙手,所以在高原地區使用高壓鍋去燒水做飯。
水也是一種液體,水的壓縮便是液體的壓縮,而液體的壓縮則是指在溫度一定時,液體在壓力情況之下讓液體體積發生變化。
有了理論依據,我們可以推測出水是可以被壓縮的。但是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水的壓縮是極其困難的,要想壓縮水則需要克服分子間的作用力,分子力則是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力表現為,兩者相距很遠時的表現出來的相互吸引,兩者相距很近的相互排斥。在比較之下氣體壓縮比液體壓縮更容易,氣體的分子間隔距離最大,液體的分子間的間距介於氣體和固體分子間間距之間。
比氣體分子間距小的液體分子間的分子力則是大於氣體分子間的分子力,所以在壓縮時需要克服的分子力比氣體需要克服的力更大一點。所以在液體壓縮時所需要的力量是比氣體壓縮時所需要的力量更大。
仔細研究分子。分子由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原子構成,原子則是電子和原子核構成。
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運動軌跡構成了電子云,電子云是類似於一種模型,用來描述電子在原子核外的運動軌跡,而通俗的理解一下壓縮是通過壓縮物體體積,那麼構成物體的分子間也會距離減小。
核外電子所處的電子云空間則會有一種力去阻礙兩者距離減小,積小成大。生活中的物質則是由無數的分子構成的所以所需要的力量則是更大,在現在的技術水平中還是無法實現完美的水壓縮,也許在無數年之後我們終會實現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