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2020-07-28 鹿明蛋白組代謝組

2019年10月~2020年5月,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團隊第三次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IF:9.038)發表文章。名為「紫薯中鈾和鎘吸收及其相互作用機理」的文章,通過LC-MS非靶向代謝分析,發現鈾和鎘暴露下對植物礦物質代謝的影響,全面地闡明了非生物脅迫下紫薯的代謝響應機制。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中文標題:紫薯中鈾和鎘吸收及其相互作用機理

研究對象:紫薯幼苗

發表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影響因子:9.038

發表時間:2020年6月

運用生物技術: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背景


核工業和農業活動的迅速發展導致大量含有放射性核素(例如鈾-238)的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以及和其他汙染物(例如重金屬)釋放到環境中。被鈾汙染的典型環境一般同時包含鈾(U)和鎘(Cd),它們都容易被植物吸收和積累並進入食物鏈,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鈾和鎘在作物中的遷移行為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重點,目前有多項研究在轉錄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水平上揭示了植物對鈾或鎘的毒性反應,但同時暴露於鈾和鎘雙重汙染環境中的植物和兩種元素之間的潛在相互作用沒有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


紫薯(Ipomoea batatas L.)是一種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的糧食作物,在中國得到廣泛種植,在中國的耕地面積約佔世界總面積的70%。但是紫薯的可食用部分為塊莖,與土壤直接接觸,容易被鈾和鎘汙染。本研究選擇紫薯(以下簡稱紫薯)為實驗材料,考察了它對鈾和鎘的吸收行為及對礦質營養的影響,並使用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分析了鈾和鎘間的相互作用機制。


研究思路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實驗方法


1.根結構和元素含量分析


(1)材料:生長150天的紫薯(側根和塊根)。

(2)分組:未汙染的土壤(對照)、鈾汙染土壤(100 mg/kg),鎘汙染土壤(15 mg/kg),鈾和鎘雙重汙染土壤(100 mg/kg + 15 mg/kg)。每組三個生物學重複。

(3)根結構實驗: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能量色散光譜儀(EDS)。

(4)元素分析實驗:238U含量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測定,K、Ca、Na、Fe、Mg、Mn、Zn、Cu和Cd濃度通過火焰原子吸收和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FAAS)檢測,樣品總P用Mo-Sb比色法測定,累積係數(AC)定義為:累積係數(AC)=植物中鈾或鎘/土壤中的鈾或鎘。

(5)元素交互網絡分析:對11種元素(K,Ca,Na,Fe,P,Mg,Mn,Zn,Cu,U和Cd)的含量進行了主成分分析(PCA)、相關分析和權重網絡分析,權重係數範圍0.5-1.0。


2.代謝組實驗


(1)材料:幼苗地上部分和根,幼苗在基礎營養液中培養兩周,直至長出新根,然後暴露於汙染土壤72小時。

(2)分組:對照組(無鈾或鎘)、鈾暴露(25μM U)、鎘暴露(25μM Cd),鈾和鎘雙重暴露(25μM U + 25μM Cd)。每組六個生物學重複。

(3)鈾和鎘累積分析

X射線螢光分析(XRF)檢測鈾和鎘累積特徵,ICP-MS測定組織鈾濃度(C0),石墨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鎘濃度(C0)。

(4)LC-MS非靶標代謝分析


研究結果


1.根微觀結構表徵和鈾、鎘殘留分析


與對照和鎘處理相比,在受鈾汙染的土壤(鈾和鈾+鎘處理)生長的紫薯根莖中貯藏的澱粉粒顯著減小(圖1A-D),碳和氧(C + O)比例較低。紫薯的正常礦質元素代謝收到幹擾(圖1E-F)。側根中鈾和鎘積累量顯著增加(圖1G&H)。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1 | 在鈾/鎘汙染土壤中生長的紫薯根微量結構(SEM / EDS分析)和鈾/鎘殘留量(mg·kg-1)


2.根礦質營養代謝


不同處理組之間的礦質元素存在顯著差異。PCA結果表明,在受汙染的土壤中,側根、塊莖根皮和塊莖根中元素的聚類位置發生明顯變化,不同組織中礦物質遷移的趨勢相似(圖2A-C)。鈾、鎘和礦質元素的相互作用網絡分析表明,在側根和塊根皮中,鎘對礦物質代謝的幹擾程度強於鈾,鎘與礦物質元素之間存在明顯的協同吸收(R2>0)。鈾與礦物質元素存在著競爭吸收(R2<0)(圖2D-F)。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2 | 紫薯根中元素主成分分析(PCA)和互作網絡分析


3.鈾和鎘暴露對幼苗生長和元素積累的影響


如圖3所示,短期(72小時)暴露於鈾和鎘對幼苗根部有明顯毒性作用。在鈾和鈾+鎘處理的根部死亡或生長遲緩,說明鈾毒性明顯強於鎘。XRF分析表明,幼苗根是鈾和鎘的積累器官(圖3A-F)。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3 | 暴露於鈾和鎘溶液72小時後,紫薯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X射線螢光光譜分析


ICP-MS結果表明,與單一鈾或鎘暴露相比,鈾+鎘聯合處理顯著增加了鈾和鎘的積累(p <0.05)(表2)。


表2 |暴露於鈾和鎘溶液72小時後紫薯幼苗中鈾和鎘的積累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4. 暴露於鈾和鎘的紫薯根代謝譜


LC-MS代謝組PCA結果顯示,不同暴露組中代謝物聚類位置發生了顯著變化,並且鈾和鎘之間存在累加效應(圖4A和表3),表明暴露於鈾和鎘的根代謝特徵發生顯著變化。OPLS-DA統計分析模型顯示了在鈾、鎘和鈾+鎘暴露組中鑑定出的差異代謝物(DEMs)(圖4B-D和表3),其中脂質代謝物比例最高(圖4E)。Venn圖顯示不同分組的DEM有20%相同(203個),可作為潛在生物標誌物,有80種代謝產物與兩種元素相互作用有關(圖4F)。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4 | 紫薯幼苗根中不同代謝產物的PCA和OPLS-DA分析


表3 | 根中PCA和OPLS-DA的R2X,R2Y和Q2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5.DEMs的代謝途徑和表達模式分析


圖5A-C顯示來自KEGG資料庫的不同暴露組代謝物的統計結果。Venn圖統計顯示,鈾、鎘和鈾+鎘暴露組DEM的表達模式高度一致,表明這些代謝產物在根對鈾和鎘毒性的反應中起重要作用(圖5D和E)。熱圖顯示在不同暴露組主要代謝產物(胺基酸、碳水化合物、核苷酸和脂肪酸)的表達模式(圖5F)。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5 | 分析不同處理組之間DEM的相互作用網絡

(A-C)KEGG代謝途徑,(D,E)維恩圖,(F)熱圖


鈾、鎘暴露組和鈾+鎘雙重暴露,分別有10條、12條和10條顯著富集的代謝途徑(圖6A-C)。維恩圖顯示了不同暴露組之間代謝物富集途徑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40條常見富集途徑(圖6D)。這些結果表明,根中初級和次級代謝物的異常表達可能是植物生長異常的原因之一。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6 | 不同處理組之間的KEGG富集途徑

(A-C)和維恩圖(D)分析


6.鈾和鎘在初級代謝中的相互作用網絡


紫薯根部在代謝水平上對鈾和鎘毒性的生理反應如圖7、圖8所示。初級代謝網絡的代謝產物通常顯著上調。在鈾和鈾+鎘暴露組中,DEM表達模式高度一致,例如能量代謝相關途徑、胺基酸的生物合成和代謝途徑、脂肪酸和類固醇代謝(圖7A-C)。鈾和鎘暴露還改變了根中嘌呤和嘧啶的代謝(圖8)。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7 | 暴露於鈾+鎘溶液72 h後,紫薯幼苗根中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脂肪酸和類固醇的代謝網絡的可視化分析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8 | 暴露於鈾/鎘溶液72 h後,紫薯幼苗根部核苷酸代謝網絡的可視化分析


7.植物激素對鈾和鎘的響應


鈾和鎘暴露與植物激素代謝有關的DEMs的表達方式如圖9所示。吲哚乳酸、二氫玉米蛋白核糖苷、脫落酸11-葡萄糖苷、油菜素內酯、水楊酸和水楊酸β-D-葡萄糖苷的表達顯著增加(圖9),表明植物激素信號轉導途徑在根對鈾和鎘毒性的響應中具有重要作用。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9 | 鈾/鎘暴露72 h對紫薯根系植物激素代謝的影響


相關討論


在本研究中,紫薯根(塊莖)中鈾和鎘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規定的健康風險閾值,且鎘的累積係數(AC)大於鈾(圖1G和H),鈾的生物有效性明顯低於鎘。在紫薯根中鈾、鎘與礦物質代謝之間存在明顯相互作用(圖2),表明根的礦物質吸收途徑可能與鎘和鈾的吸收和轉運有關。紫薯根部的礦質元素吸收與鈾呈競爭關係(負相關),與鎘呈協同關係(正相關)(圖2)。表明礦質營養代謝對鈾和鎘的響應策略不同,可能是紫薯中鎘積累係數較高的原因。


植物對不同重金屬的耐受性導致生長和發育差異。在相同暴露水平(25μM)下,紫薯根部鈾含量比鎘高2.85-3.28倍(表2),且鈾對紫薯根的毒性明顯強於鎘,表明鈾化學毒性更高(圖3)。此外實驗結果表明鈾、鎘雙重汙染對紫薯生長發育的毒性作用比單一暴露強。


植物對生物或非生物脅迫因素的反應涉及基因表達、蛋白質合成和代謝產物調節。不同的暴露組中根中DEM的表達模式相似(圖5和圖6),說明鈾和鎘脅迫在代謝組水平反應相似。本研究發現紫薯根中植物激素和類似物(例如吲哚乙酸,玉米素,水楊酸,脫落酸和油菜素內酯)的含量顯著增加(圖9),同時cAMP和cGMP的表達也顯著增加(圖8)。結果表明,紫薯對鈾和鎘毒性的響應途徑可能涉及通過鈾和鎘誘導細胞內植物激素(第一信使)和環狀核苷酸(第二信使)的初始誘導,然後通過植物激素和環狀核苷酸的信號轉導途徑調節初級/次級代謝物提高細胞毒性耐受性。


紫薯對鈾或鎘暴露調節的代謝物表達方式存在差異。當鈾存在時紫薯根通過改善自身能量供應和增加初級代謝產物的合成來減輕鈾的毒性(圖7,8)。相比之下,鎘暴露主要誘導根中抗過氧化物(例如穀胱甘肽和色氨酸)的顯著表達(圖7),說明ROS代謝可能在紫薯對鎘毒性反應中起重要作用。此外,鈾和鎘組合對嘧啶的代謝途徑有明顯抑制作用,可能導致紫薯的核苷酸代謝異常。在圖10中總結了可能機制,以解釋紫薯在代謝水平上對鈾、鎘和鈾+鎘的反應。本研究結果也為揭示其他農作物對鈾和鎘雙重汙染的生理反應機理提供了理論基礎。


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頂刊


圖10 | 紫薯在代謝水平上對鈾/鎘脅迫的響應機制


實驗結論


1.在受鈾和鎘汙染的土壤中,紫薯塊根吸收鈾和鎘,礦物質營養相關的代謝調節了鈾和鎘的吸收、運輸,使其重新分布;鈾的化學毒性顯著高於Cd;


2.代謝組學結果顯示,鈾和鎘汙染物誘導細胞中植物激素(第一信使)和環狀核苷酸(cAMP和cGMP,第二信使)的表達,並調節細胞的初級/次級代謝,從而通過誘導植物激素和環核苷酸的信號轉導途徑促進對毒性的耐受性。


3.紫薯主要通過改善自身能量代謝並增加主要代謝產物合成來減輕鈾毒性和鈾+鎘毒性。鎘毒性誘導紫薯根中抗過氧化物質的顯著表達。鈾和鎘對嘧啶代謝途徑有明顯抑制作用,可能導致紫薯核苷酸代謝異常。


小鹿推薦


作為西南科技大學發表的第三篇植物重金屬脅迫的研究文章,本文依舊亮點滿滿。作為重要的非生物脅迫,重金屬暴露的相關文獻多使用單一元素,而這篇文章增加了鈾+鎘雙重因素的考察。元素分析與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結果相輔相成,共同闡述了鈾和鎘脅迫對礦物質代謝和初生\次生代謝產生的影響,通過周密的實驗設計,詳細地闡述了紫薯應對鈾和鎘暴露相同和不同的代謝應答機制。在此,小編十分期待作者的下一篇文章,會為我們帶來哪方面的啟示和思考呢?


往期西南科技大學文章點擊以下連結即可查看:


項目文章 | 接踵而來,西南科技大學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毒性機製成果

項目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猜你還想看


◆代謝組學:項目文章 | 恭喜中國農科院麻類所彭源德研究員團隊謝純良老師等新發靈芝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成果

◆代謝組學:項目文章 | 華中農大羅利軍團隊水稻代謝組學抗旱機制突破

◆代謝組學:項目文章 | 靶向代謝組學助力華東師範大學探究擬南芥細胞死亡機理

◆代謝組學:項目文章 | 大連理工大學對細菌降解氧化石墨烯機理研究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

相關焦點

  • 項目文章|連中三元!恭喜西南科大羅學剛組代謝組學研究再登環境...
    鹿明生物蛋白、代謝組學服務專家關注我們收穫更多關注前言2019年10月~2020年5月,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團隊第三次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IF:9.038)發表文章。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使用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方法檢測了小鼠PFC中代謝物,發現兩組小鼠之間有顯著差異(圖5a),差異代謝物富集到的代謝通路包括維生素B6代謝途徑,主要因為KO小鼠中該途徑的吡哆胺(PM)和吡哆醛5'-磷酸(PLP)相對豐度降低(圖5b-d)。
  • LC-MS代謝組學對阿爾茨海默病腸道微生物資料庫全面研究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集成化學同位素標記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代謝組學)重點對糞便樣本中含有羧基、羰基、胺基以及巰基的代謝物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鼠糞便代謝組學資料庫。中文標題:使用同位素標記的方法全面地分析糞便樣本中的代謝物研究對象:雙轉基因小鼠糞便發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785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宿主和腸道菌群之間的動態串擾對維持宿主體內平衡至關重要。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南京農大低溫等離子處理對草莓研究
    本研究採用生理指標檢測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檢測方法,研究分析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對鮮切草莓品質和抗氧化活性的影響。在前3天中,TSS 和TA顯著降低(p < 0.05)。本研究通過生理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明確了低溫等離子處理對鮮切草莓的品質維持和抗氧化能力增強的正效應。
  • 恭喜 | 10月,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3家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LC-MS/GC-MS代謝組學及16S+代謝組學、轉錄組+蛋白組學+代謝組學、轉錄組+蛋白組學、轉錄組+代謝組學、蛋白組學+代謝組學的多層組學研究。:半邊蓮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涉及的鹿明生物服務產品: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
  • 安徽農大用LC-MS代謝組學和GC-MS代謝組學對茶樹細胞代謝效應研究
    ,通過GC-MS代謝組學和LC-MS代謝組學研究方法,預測所涉及的酶以及TMX生物降解的機制,本研究對茶樹細胞中參與TMX代謝的酶提供了指導,並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茶葉與農藥TMX相互作用的認識。,使用非靶向代謝組學策略來研究經殺蟲劑TMX處理的茶細胞懸浮培養物的整體代謝變化。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研究對象:OAs標準溶液,含OAs的甲醇樣品,含OAs的營養液樣品運用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 研究背景由植物根部釋放的OAs可以幫助它們耐受酸性土壤中存在的植物毒性形式的鋁(Al)。一些耐鋁樹種在根系環境中會響應鋁而分泌檸檬酸,蘋果酸,草酸和琥珀酸等OAs,與鋁形成無毒穩定複合物。這避免了與質外體帶負電部位的反應從而造成植物根中因鋁導致的第一個損傷。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繼2019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教授團隊在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650)發表題為「植物鈾毒性機制的代謝、轉錄組分析和礦物質營養代謝研究」的文章之後。點擊查看【多組學深度解讀】客戶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 張澤——西南大學——生物信息學、比較基因組學、分子進化、分子...
    > 姓名: 張澤       性別: 男       出生年月: 所在院校: 西南大學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中藥研究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肥胖高血壓機制
    這項研究根據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來評價BBTD對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另外通過轉錄組測序,以研究BBTD在抗ox-LDL,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可能靶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實驗材料:作者將雄性小鼠隨機分為高脂肪飲食(HFD組,n = 41)和陰性對照(NC組,n = 9)。
  • 靶向代謝組學助力浙大夏宜平團隊喜登植物科學一區頂刊
    轉錄組結果表明JA在F-NA積累,該假設在靶向代謝組學定量結果中得到證明(圖4C),F-NA中JA含量是A-NA的2.5倍。靶向代謝組學定量結果表明,在實驗I和II中 JA含量大幅下降,而在實驗III沒有明顯變化(圖4C)。
  • 西南民族大學最新文章:基於RNA-Seq的轉錄組研究
    目前針對每期的重點內容,生物通將展開詳細推薦,歡迎讀者共同參與……  生物通報導:RNA-Seq 作為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高通量轉錄組測序技術, 為大規模轉錄組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且更為有效的方法,近期來自西南民族大學,深圳華大基因的研究人員以犛牛卵巢組織作為研究對象, 應用RNA-Seq技術對其進行高通量轉錄組測序分析,獲得了卵巢測序文庫,並進行了深入分析。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蛋白質組學可以發現與疾病相關的特異性蛋白質,對病變相關蛋白的研究可以為探索病毒本身及其感染機制提供信息,且這些蛋白還可能作為疾病診斷潛在的生物標誌和治療的藥物靶點。,MS),其中質譜技術是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
  • 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中國農科院靈芝代謝特徵研究
    ,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手段,研究提供了靈芝不同部分,尤其是發酵液的整體代謝態勢的全面描述。研究對象:靈芝發表期刊: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影響因子:4.006發表時間:2020年5月10日合作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非靶向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背景
  • 三元鋰電池組壽命有多長,長到什麼程度?
    鋰電池市場,主要以磷酸鐵鋰電池組和三元鋰電池為主,三元鋰電池組特點是耐低溫、高能量密度、高充電效率、重量輕等優勢。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三元鋰電池組壽命有多長,長到什麼程度? 三元鋰電池是指正極材料使用鎳鈷錳酸鋰三元正極材料的鋰電池,三元複合正極材料前驅體產品,是以鎳鹽、鈷鹽、錳鹽為原料。
  • 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原標題:西南大學完成桑樹基因組測序  本報訊 (記者 李星婷 實習生 王濛昀)數千年來,家蠶只以桑葉作為唯一的食物。二者之間有什麼必然的聯繫?9月23日,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發布桑樹全基因組測序成果,成功分析出桑樹的染色體基數,以及各種基因的網絡和功能,為推動傳統蠶桑業的轉型、建立現代桑樹學奠定了科研基礎。
  • 植物激素代謝組學|山東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植物激素介導鹽脅迫綜述
    大量的研究表明,每種植物激素在植物中並不是只有單一的生物學作用,而是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組織或不同環境條件下發揮複雜而有效的作用。1.ABA參與鹽脅迫下滲透、Ca2+離子和活性氧(ROS)的調節ABA作為一種重要的應激反應激素,在鹽脅迫防禦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對鹽分和滲透脅迫的響應,內源ABA水平迅速增加,增強的ABA信號激活SnRK2s。
  • NGS在多組學研究中的作用
    包括基因組,轉錄組, 蛋白質組及代謝組學, 都是系統生物學的組成部分。 面對龐大的研究體量,基因測序技術是研究的基石。NGS(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即下一代測序,又名高通量測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是相對於傳統的桑格測序(Sanger Sequencing)而言的,該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推動了組學研究。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中文標題:蛋白質組學揭示蚤狀溞中納米塑料毒性的有害結局路徑研究對象:蚤狀溞,納米塑料發表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響因子:6.551發表時間:2021年合作單位:華東師範大學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