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的微笑》 78天的印度之旅,認識一個不可思議的印度

2020-12-07 戶外資料網

天竺的微笑

圖.文:克洛斯  新浪微博:人在路上-克洛斯

前言
    說起印度,對大多數旅行者而言,炎熱的天氣,擁擠的城市,落後的基礎設施可能是對於印度的第一印象。最近國內新聞對於印度強姦案頻繁的報導,讓人們打心眼兒裡就害怕去印度旅行,進而發展到了」思而生畏「的地步。不知道為何,從一開始自助旅行的時候,我就對於印度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加之在路上碰見很多旅行者,給我講他們在印度的故事,讓我更是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印度看一看。直至這次遊走印度78天,讓我徹徹底底的愛上了這個神奇的國度
    從2009年到現在,我已經背包自助旅行4年多了。按照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進程,這個時候我應該剛剛大學畢業,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然而一次偶然的經歷,我迷戀上了背包自助旅行,這讓我放棄了我本就不喜歡的校園生活,加入到了背包客的隊伍裡來。「不是你改變了世界,就是世界改變了你」,雖然我沒有改變世界,但是我很慶幸我沒有被世界所改變。在家長,老師的眼裡,我可能並不是一個好學生,甚至可以說是差生的典範。而我要感謝這段經歷,也正是由於這樣,我走上一條為願為之奉獻一切的道路:從此做個行者!而我的終極目標就是環遊世界
    2010年,當我20歲的時候,我第一次走出國門,從西藏走陸路來到尼泊爾。當時在尼泊爾一個背包客送給我一本叫做《遲到的間隔年》的書。說真的,對我來講,我是很不喜歡讀書的一個人,基本沒有讀完一整本書的時候。可是那晚在尼泊爾,在異國他鄉Guest House的多人間床位上,整夜未眠,讀完了這本書。我很清楚的記得,當時我在房間裡點燃了一支印度香,點燃了一支香菸,陷入了沉思。書中是將一位在社會已經上班幾年的青年為了自己的理想辭去了工作,然後出國來到東南亞和印度旅行的故事,他在印度的加爾各答的特雷莎修女之家做義工,然後邂逅了日本女孩沙彌香,最後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我第一次對「間隔年」這個詞有了模糊的印象,當時就恨不得從尼泊爾直接去印度了,但是由於經濟原因,我還是回國了。之後我從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飛香港,在印度首都新德裡的機場轉機,在機場裡等候5個小時,這算是我第一次與印度的最近距離的接觸了。時光荏苒,歲月穿梭,轉眼間到了2012年,我來到了泰國旅行,又碰見了我2010年在西藏和尼泊爾一起旅行的朋友,他給我講述他在印度旅行的故事,聽的我恨不得馬上就想飛到那神奇的國度
  2013年我再次來到泰國旅行。開始決定要去緬甸的我,在旅途中碰到一個朋友,聽聞她已經辦好了印度的籤證,即將前往印度旅行。這將我那顆塵封許久的夢想重現天日,我改變了自己的行程,決定改印度。即使很多人勸我不要單身前往,即使那是4月,是南亞大陸最熱的時候。而這一走,就是78天!

攝於加爾各答,在擁擠炎熱的加爾各答老城區,一個孩子正在刷碗,看到我挎著相機,對我露出一個標誌的「天竺的微笑」,我立刻捕捉到這個瞬間,望著孩子清澈的目光,純真的笑容,不知為何,心裡一絲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

攝於阿格拉,清晨柔和的陽光照進阿格拉堡,讓我看到了光明。其實只有太陽的光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心靈的光亮

攝於阿格拉,黃昏下的小女孩倒坐在自行車的後座上,一個少女騎車馱著她,另一個女孩推著她,就這一個簡單的遊戲,三個孩子笑得十分燦爛

攝於本迪,印度的色彩是讓我愛上它的原因之一。不論是身著豔麗顏色紗麗的印度女人,還是城市街道那花花綠綠的牆壁,無不讓我為之興奮

攝於瓦拉納西,清晨瓦拉納西恆河邊上,是我最喜歡的,這讓我對「信仰」有了重新的定義。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現一種久違的感動

攝於傑伊瑟爾梅爾,像這種裝扮的印度教苦行僧,在印度隨處可見,看見遊客,就很很專業的擺出各種造型,讓你拍照,然後索要小費。當然,我是從來沒有給過

攝於阿格拉,「時光面頰上的一滴眼淚」這是印度偉大詩人泰戈爾對泰姬陵的評價,作為印度的標價,泰姬陵是目前為止我見過最美的建築,沒有之一

攝於阿姆利則,金廟是錫克教的聖地,每天都會有大批錫克教徒來此朝拜。錫克教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文化,包頭巾留長鬚是錫克教男人的標誌

攝於瓦拉納西,每天晚上恆河邊上的祭祀活動是瓦拉納西最值得參加的活動,瓦拉納西對大多數旅行者一直是個矛盾體,會讓你又愛又恨,但想要認識最真實的印度,你必須來這裡

曝一張作者的照片吧,攝於菩提伽耶,在炎熱破敗的貧民窟裡,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笑的都很開心

這就是此次印度之行的線路圖。起於東邊的加爾各答,結束於首都新德裡。途徑大吉嶺-菩提伽耶-瓦拉納西-阿格拉-齋普爾-普什卡-本迪-烏代浦爾-焦特布爾-傑伊瑟爾梅爾-阿姆利則-達蘭薩拉-查謨-斯利那加-列城-默納裡。總共行程78天,花費5500元人民幣

初識印度.加爾各答

    4月4日這天的早晨,我從曼谷出發,前往機場,終於要踏上嚮往已久的印度之旅了。可是擁堵的交通,險些讓我誤了飛機。一路狂奔的過了安檢,終於有驚無險的趕上了航班。剛一上飛機,一股濃烈的咖喱味兒撲面而來,這味道對其他人來說或許覺得噁心難聞,而我卻覺得異常的興奮,因為我已經嗅到了印度的味道了!從曼谷飛往加爾各答的飛機上,由於和旁邊的以為印度大哥一路聊天,2個半小時的時間並不覺得很長。他還給我畫了一張加爾各答的建議

地圖

,告訴我下車怎麼走,去哪裡吃什麼。這是我第一次感到印度人的熱情。中午飛機飛抵加爾各答,剛一下飛機,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機場裡並沒有空調,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大都市,加爾各答的機場顯得有些簡陋了。加爾各答位於印度的西孟加拉邦,比鄰孟加拉國,是印度的第二大城市,曾經作為

英國

殖民時期印度的首都。出了機場,坐上直通市區的公交車。第一次來到印度的城市,擁堵成為了第一印象,這種擁堵不同於曼谷,道路上看不到紅綠燈,汽車,馬車,自行車,TUTU車,各種車輛穿流在並不寬敞的馬路上,加上此起彼伏的喇叭聲,讓人心煩不已。大約開了40分鐘,車子停在加爾各答的市中心。下車一路問路上的行人,終於找到了Sudder Street,背包客聚集區。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可謂是震撼,路邊半人高的垃圾在高溫下散發著腐臭的味道,野狗和烏鴉在垃圾堆裡覓食,人們毫不避諱的在馬路兩邊開放的廁所裡大小便。搖著鈴鐺,只裹著一塊布遮擋下體的人力車夫在你邊上走來走去,問你要不要坐車,各種旅館的託兒像蒼蠅一樣圍在你身邊,向你推薦「cheap and best」的旅館。如果是第一次出國就來到這個地方,我相信不少人會崩潰,好在對於我這個有幾年經驗走南闖北的背包客來說,這都不算什麼

  背著大包,溜達半天,滿頭大汗,終於找到了自己還算滿意的旅館。房間是一個單人間,沒有窗戶,只有一個風扇,很悶熱,350盧比的價格不算便宜,但是還好很乾淨,而且帶有WIFI,試了一下網速也還挺給力。登記過後,我上街去換錢,幾張美元就換了一大沓子印度盧比,瞬間就成了萬元戶。身揣巨款,遊蕩在加爾各答的街頭巷尾,早起從曼谷到現在已經折騰了大半天,肚子早就餓了,看到路邊就有不少賣食物的攤販,早知道印度的衛生條件不太好,氣溫又熱,但是我這常年在外的腸胃早已經適應了,而且到了一個地方我喜歡入鄉隨俗,吃一下當地人的食物。看到一個攤位前吃的人還挺多,過來瞧瞧,才知道這種食物叫做Dosa,是南印最流行的食物,先用米漿攤出一個餅,然後放一些土豆在上邊,蘸特有的醬汁和湯,還可以加黃油。按照旁邊的人的推薦,買了一份加黃油的,味道果然沒讓我失望,也許只是第一次吃感覺新鮮的緣故。吃過Dosa,又喝了旁邊攤位上賣的「CHAI」,就是印度的奶茶,加入了印度特有的Masala香料,別具風味。而這一頓午餐,一套Dosa,兩杯奶茶,也只花了我50盧比

  回到旅館,在客廳上網,碰到一個

韓國

女孩,她的中文名字叫樸善珍,在加爾各答已經住了很久了。來到印度,來到加爾各答專門是為了在特雷莎修女之家長期做義工。這個善良禮貌的韓國女孩很容易相處,交談了一會兒,還給我切了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對於特蕾莎修女之家,最早是從《遲到的間隔年》裡知道有這麼個機構,是專門幫助窮人的。也正是由於那本書,才讓我來到了印度。這次印度之行第一站就是加爾各答,於是把在特蕾莎修女之家做義工寫入了我的行程。由於這次的目的主要是旅行,並不是專門來做義工,所以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只想用一天來體驗一下義工生活。我告訴她讓她明早去特蕾莎修女之家的時候,帶上我,她很爽快的答應了。繼續上網,刷著微博,看到有@我的信息,打開之後大吃一驚。去年我在泰國旅行的時候,碰到的好友貓貓和ZOE,4月4日,在我到達印度的第一天,他們在雪梨結婚了。他們相識在印度,相識在從新德裡去克久拉霍的火車上,然後又一起去了泰國,我們在泰國南部安靜的小鎮巴蜀度過非常快樂的時光,每天一起煮飯,一起去海邊摸小螃蟹,去遊泳...知一是

澳大利亞

籍的華人,之後的時光我並不知道太多細節,只知道貓貓去澳大利亞找之一去了,沒想到在我到達印度的第一天,他倆就給我了最大的驚喜。讓我相信旅行的路上還是會有真愛的,他們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我身邊現實版的「遲到的間隔年」。不知不覺已經凌晨2點多了,悶熱的天氣讓我直到後半夜在能入睡。早晨很早,樸善珍敲響了我的房門。一看時間,6點40了,而修女之家早晨集合的時間是7點,顧不得洗漱,穿上衣服,馬上和她出門。從我住的地方到修女之家大概步行20分鐘。這一路要橫穿一片當地人居住的街區,這景象很是有趣,第一次看到一大幫男人在馬路邊上的水龍頭洗澡刷牙,第一次看到神牛安逸的遊走在大街上。到達特雷莎修女之家,總算是沒有遲到。早聽說這裡不允許照相,進入教堂之前,我禮貌的把相機收起來。進到教堂裡,來自各國的志願者坐在凳子上吃早餐。樸也給我倒了一杯奶茶,兩片麵包,讓我坐下。志願者大部分都是歐美人,少有的幾個亞洲人不是日本人就是韓國人。不一會兒幾個修女進來了,然後大家集體起立站好,開始向上帝禱告。雖然知聽懂最後的「阿門」,但是這個神聖的儀式真的可以讓人心情平靜。禱告之後,修女們開始唱歌,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唱的含義是什麼,但是我確定這是我聽過的最動聽的聲音,那空靈的歌聲好似天籟之音,能把心裡的一切雜念帶走。在特雷莎修女之家,每天都會有很多志願者離開,那些修女和其他的志願者會為這些即將離開的志願者們唱歌,感謝他們這些天為特雷莎修女之家做出的貢獻。修女們和其他志願者圍著即將離開的志願者,拍著手唱著「Thank you」,那幾個即將離開的人面帶微笑,眼中的淚水卻在打轉,我知道他們有不舍,但這眼淚更多的是感動  Mother House由特蕾莎修女創立,一般國人稱之為特蕾莎修女之家。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被譽為繼1952年史懷澤博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以來最沒有爭議的一位得獎者,也是20世紀80年代

美國

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創建的仁愛傳教女會有4億多美金的資產,世界上最有錢的公司都樂意無償捐錢給他,她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愛戴。然而,當他去世時,她全部的個人財產,就是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舊衣服。1947年東

巴基斯坦

(現在的孟加拉國)獨立,加爾各答湧入了數以萬計的難民,大多數都是怕被穆斯林迫害的印度教徒,傳染病如霍亂和麻風病沒有受到控制,在街頭巷尾爆發開來,於是加爾各答的街頭,學校的高牆外越來越像是人間煉獄,折磨著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斷向總主教以及梵蒂岡請求下,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特蕾莎修女還是很有號召力的,而加爾各答作為仁愛之家的總部,這裡聚集了世界各地專程來印度做義工的人們。在仁愛之家的義工大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專門跑過來做義工,第二種是旅行路過此地順便做義工的。而我就是第二種

    特蕾莎修女之家總共有7個機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垂死之家」。「垂死之家」是專為那些患有重病,生命垂危的人設立的一個機構。在生命的最後一程,讓他們感覺到人間的溫暖。對於垂死之家的義工,要求也是比較嚴格,需要通過嚴格的體檢,每周五的下午三點可以申請義工的名額。而對於我這種只做一天的義工,是不能去」垂死之家「工作的。在禱告後,我找到了修女,告訴她我要做一天的義工,她看了一下我的護照,然後很爽快的答應了並我和一位

西班牙

的大叔一同前往。我並不知道我要去什麼地方,只記得走了好久好久,一路上穿過貧民股,越過火車的站臺,大概四五十分鐘,走到了一個類似養老院的地方,開始了一天的義工工作。首先,西班牙大叔帶著我向這裡的人一一握手問好。這裡的人大部分年事已高,由於疾病,腿腳很多已經腐爛壞死,只能坐在椅子上,不能下地行走。走到一個洗衣房,把洗好的床單拿到天台上,然後擰乾,晾曬在架子上。我問西班牙大叔,現在有洗衣機了,為什麼還要用這最原始的方式洗衣服呢?大叔告訴,這是為了讓他們感受到愛的存在。然後他給了我幾個一次性的乳膠手套和一瓶類似沐浴液的東西,我不明白要做什麼,他只說讓我照著他做就可以了。走到一位病重的,不能站立的,癱坐在椅子的老人身邊,把沐浴乳塗抹在身體上,帶上手套做按摩。大叔用並不純屬的英語告訴我,這個工作非常的重要,因為這裡的老人大多數大小便不能自理,所以平時身上細菌會比較多,加上每天40度左右的氣溫,他們又不能動,所以時間長了會引起褥瘡以及局部感染。用沐浴乳按摩,不僅可以給他們身體進行清潔,還可以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避免褥瘡的產生。在他結束給一個人護理之後,我帶著沐浴乳和手套來到一位老人的身邊,學著做了起來。這老人已經瘦的皮包骨頭了,深邃的眼窩,褶皺的皮膚,不時發出的呻吟聲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我抬起他的胳膊,搭在我的肩膀上,塗抹上沐浴液,開始給他進行護理...顯然他很滿意我的護理,那滄桑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而在護理的時候,我不禁思考,如果我自己的父母老了,病了,不能懂了,我能不能像這樣無微不至的給他們關懷呢?一個接著一個,我又給5,6個老人做了護理。大概1個半小時之後,進入了一個休息的階段,這個機構給各國的志願者提供一些免費的奶茶和香蕉,和剛才的幾個一起給老人做護理的志願者聊了起來,除了那個來自西班牙的大叔還有來自

法國

的,

德國

的,美國的,有年輕的剛畢業的學生,也有幾位老者,在加爾各答的仁愛之家做義工幾個月至幾年了。雖然仁愛之家的工作每天都一樣,枯燥無聊,但是他們很享受在這裡當志願者的日子。他們都是申請印度籤證,來到印度不去其他地方旅行,直接來到加爾各答,直接來到仁愛之家,為他人服務。聽完了,瞬時感覺到他們真是很偉大,相比起來我是如此的渺小。西班牙的大叔告訴我,一會兒到了午飯時間給他們餵食,然後刷完盤子,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就可以回去了。不一會兒到了午飯的時間,我們志願者進入病人的病房站好隊,一個管理員帶領大家向上帝禱告,然後才開飯。食物就是最簡單的印度食物米飯,咖喱土豆。我走到一個好似癱瘓的病人身邊,給他餵食。他的眼鏡一直盯著天花板,很顯然感受不到我的存在,只有我把勺子送到嘴邊的時候,他才能勉強的吞下食物,慢慢的咀嚼。餵食是一個很困難的工作,由於這個病人沒有什麼意識,只能坐在凳子上,而且不一會兒就往下滑,餵食一會兒,就得扶他一下,而且咀嚼的很慢,餵一口,得有一半灑在衣服上,還得一直幫他擦衣服,一份飯,大概餵了半個多小時,才結束。午飯結束後,我和各國志願者來到洗完處洗碗。幾百人的盤子碗勺子等就我們幾個人洗,大家分工明確,有的倒剩飯,有的刷,有的洗,有的二次清潔。雖然盤碗很多,但是大家有條不紊的工作著,吸盤碗時,金屬的餐具發出的叮叮噹噹的響聲像是奏響了一支交響樂,這音樂好似在歌頌著大家的無私奉獻。洗碗的工作結束後,一天的工作就結束了。雖然簡單枯燥,但是非常的充實。後來知道我來的這個機構叫做PREM DAN,被稱作「愛的禮物」。這個機構收容需要長期照顧的人,那些從「垂死之家」出來,但是又無力上街,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們  

  加爾各答另一個讓我著迷的地方是一個叫做「鮮花市場」的地方,這個地方我來過了兩次,對於喜歡人文

攝影

的我來說,這裡絕對是謀殺快門的好地方。對於這個地方之前我倒是沒有太多的了解,偶然間聽到幾個歐美的背包客提起,然後通過網絡和攻略書進一步了解,看到了很多有關鮮花市場的照片,這一下子激起了我的興致。早晨起床,首先來到不遠的維多利亞宮和聖約翰大教堂。這兩個地方是挨著的,距離Sudder Street並不是很遠。它們都是英國殖民時期遺留的產物,乾淨的白色歐式建築,與印度的文化確實是有點格格不入。參觀完了這兩個地方已經是中午了,我又來到了河邊的鮮花市場。鮮花市場,顧名思義,裡邊都是賣鮮花的。印度教的祭祀活動中,很多需要獻花的,所以這裡專門有個市場賣花,主要為的是宗教活動。中午時分,很多賣花的小販已經收攤了,加上光線太強,拍不出什麼,於是我決定次日早晨再來。轉天早晨4點,鬧鐘響了,我馬上爬起床,帶上相機,走出門外。天還沒有亮,我走到主街上,竟然真有公交車,坐上破舊的公交車來到河邊的鮮花市場。清晨的鮮花市場真是色彩豐富,穿著各色衣服的印度人,各種不知名的鮮花,多元化的色彩交織在一起組成的場景,讓我流連忘返。我不停的按下快門,記錄這一幕幕讓我興奮的畫面

攝於斯利那加,達爾湖地處印控克什米爾的斯利那加境內,又雪山融水匯聚而成,作為克什米爾的標誌景觀之一,達爾湖有著「克什米爾的寶鏡」的美稱。斯利那加距離印巴停火線僅僅100多公裡,然而這裡的湖光山色卻讓人忘卻了戰爭的硝煙

攝於達爾豪西,印度對於國人本身就是個冷門國家,然而一路向北走進克什米爾,更是冷門中的冷門,在克什米爾的一個月竟然是沒有見過一個中國人。達爾豪西位於印度北部山區喜馬偕爾邦,地處喜馬偕爾,旁述普和克什米爾的交界地段。這裡的景色讓我有些迷茫,我不知道這是在髒亂差炎熱的印度,還是在清涼的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瑞士

攝於卡基爾,喜馬拉雅山口最後的淨土-拉達克,這裡對我來說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攝於加爾各答,小孩子安靜的坐在賣花的攤位上,的表情真是天然呆自然萌

攝於菩提伽耶,那麼小的孩子,還沒有鞋子穿,就已經開始幹活了,有些敬佩也有些心酸

攝於瓦拉納西,一日之際在於晨,瓦拉納西的清晨早早的就開始忙碌起來

攝於本迪,相對於拉賈斯坦邦大名鼎鼎的四色之城,我更喜歡本迪,這個不太熱門的安靜的小鎮。除了一座古老的城堡,這個小鎮並沒有其他的景點,然而那裡的安逸卻讓我不可抗拒的愛上這座小鎮

攝於烏代浦爾,烏代浦爾有著白色之城的美譽,這裡算的上是印度最浪漫的城市了

攝於普什卡,普什卡被稱作梵天聖地,整個小鎮的人都是虔誠的印度教徒,嚴守戒律,同時這裡也是個嬉皮聖地,很多歐美的嬉皮士來到這裡修行瑜伽,冥想

攝於菩提伽耶,菩提伽耶是佛祖釋迦牟尼頓悟成佛的地方。對於那些佛教寺廟,我更喜歡這裡的貧民窟,在這裡拍攝當地小朋友們,看著他們發自內心的笑容,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攝於普什卡,多磨和諧的畫面,帶著墨鏡,聽著小曲,嚼著大辣椒的大爺,眯著眼睛趴在地上曬太陽的狗狗,瞪著大眼睛望著大爺的神牛。大爺,您是在用生命賣萌麼!

攝於瓦拉納西,清晨的恆河邊,對我來說是那麼的有魅力,在恆河邊上,我仿佛可以看到印度教徒的生死輪迴

攝於大吉嶺,大吉嶺被稱作金剛之洲,大吉嶺紅茶和喜馬拉雅蒸汽小火車是大吉嶺的標誌。在這裡,居民大部分是以尼泊爾人和藏族人為主,在這裡你更感覺是像在尼泊爾

攝於傑伊瑟爾梅爾,這座被稱作金色之城的城市地處印度塔爾沙漠的腹地,比鄰巴基斯坦。金黃色的沙漠在日落的餘暉的映射下顯得是那麼的蒼涼

攝於本迪,在印度的日子裡,有幾乎每天都會早晨5點起床,遊走在街頭巷尾,去尋找那些刺激眼球的畫面,很幸運,我幾乎每天都會有收穫

攝於加爾各答,加爾各答的鮮花市場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多重的色彩,百態的人們,對於喜歡人文攝影的我來說,絕對是個謀殺快門的好地方

攝於瓦拉納西,對我來說,瓦拉納西最大的景觀就是人,確切的說整個印度最大的景觀都是人,每一個人都是一道不同的風景

攝於菩提伽耶,年輕的母親在老式的水泵前壓水,這是印度的一個寫照,很多地方沒有自來水,都需要靠自己手壓水泵取水

金剛之州.大吉嶺

早知道印度的火車站非常混亂,晚上10點的火車,我為了穩妥起見,吃過晚飯6點多就從旅館出來了。加爾各答有兩個火車站,一個是豪拉火車站,這個是加爾各答最主要的火車站,通往德裡,孟買,瓦拉納西等印度主要城市的火車都在這裡乘車,而前往西裡古裡的火車站是相對較小的錫爾達火車站。我乘坐tram(印度的有軌電車),來到火車站,果然不出我所料,人頭攢動,好似中國的鐵路春運的場景。我問了大概10個人,才找到正確的站臺。放下包,坐在包上等候火車。一些印度的小朋友過來跟我聊天合影,在加爾各答的幾天已經習慣自己被當做外星人似的遭遇印度人的圍觀以及合影。等了好久,火車終於來了,我背起背包穿過擁擠的人群,找到自己的的車廂。我選擇的是sleeper車廂,是臥鋪裡最便宜的一等車廂,窗戶都是打開的,沒有枕頭和被子,沒有空調,但是價格比帶空調的便宜非常多。第一次乘坐印度火車,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差,三層的臥鋪很國內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在國內臥鋪,有摺疊座椅的地方又多出兩個鋪位。這個車廂可能是給外國人預留的,大部分都是外國人,只有少部分印度本地人。在我旁邊的鋪位,坐著一個帶著眼鏡,文文氣氣的亞洲男生。用英語簡單的交流,原來是中國

北京

人,於是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都作為北方人,操著北方口音,在異國他鄉的火車上相遇,這是多麼大的緣分。詳談後知道他叫WF,之前在

紐西蘭

留學,這次來印度是與他在紐西蘭的印度同學一起旅行。他們從印度中南部的城市海德拉巴坐了37個小時來到加爾各答,然後又坐火車前往大吉嶺。沒做太多旅行的攻略,本來想繼續北上錫金,然後去阿薩姆,阿魯納恰爾等東北邦的,但是我告訴他中國人無法拿到inner line permit,所以不能去錫金以及東北邦旅行,他顯得有點驚訝,驚訝裡能看出點沮喪。但是隨著我拿出一盒紅塔山,這種沮喪馬上煙消雲散。我們來到火車連接處的風擋吸菸。印度的火車是禁菸的,但是一般人不管,只有在警察過來的時候,避諱一下即可。我們一路聊的都很開心,聊到很晚,才爬到鋪位上睡覺。話說印度的氣溫很高,但是在夜晚,火車的窗戶全部開著,還是有點冷。半夜我被凍醒了,我從背包裡拿出來毛巾被,蓋在身上,總算是熬過一晚。早上很早就起床了,坐在鋪位上,發現同一車廂的老外也大都起床,車廂裡像中國一樣,買奶茶的,買食品的小販川流不息,初次之外的,還有打鼓賣藝的,問你要不要修鞋的。最搞笑的,竟然有人妖過來摸你找你要錢的,那個人妖一直圍著那幾個老外不走,只聽到一句很大聲的「fuck off」,人妖識相的走開了。火車在晚點一個小時之後抵達西裡古裡的NJP火車站。西裡古裡是一座吵鬧繁忙的交通中轉站,北上可以到大吉嶺和錫金,南下接通加爾各答,往西是比哈爾邦的印度平原,往東可通阿薩姆邦的首府古瓦哈提。我們走出火車站,拉客的吉普車司機蜂擁而至,基本都是喊去大吉嶺和錫金首府甘託克的。與一位司機談好價格,150盧比一個人。我和王佛還有他的印度朋友Bob以及一個

義大利

的大叔坐在後座。印度的吉普車都是那種老式的TATA吉普,性能很一般,而且吉普車司機為了賺錢,根本不考慮乘客的感受,一般都會塞滿10個人。果不其然,我們這輛車也是滿10個人才走。四個大老爺們坐在狹小的後座上,很是難受,還有一路盤山公路的美景,以及越來越涼爽的氣溫,還是讓我感到心曠神怡。4個小時後,車開到了大吉嶺,天氣有點陰天,相對於加爾各答每天40幾度的溫度,此時大吉嶺的溫度估計大概15度左右,街上的當地人有的穿著

衝鋒衣

,有的穿著毛衣,而我們幾個還穿著短褲短袖,馬上拿出衣服穿上,照著LP的推薦,找到了tower view guest house,對比了幾家,這家的價格是最便宜的,而且有比較不錯的觀景的位置。大吉嶺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接錫金,西與尼泊爾接壤,東與

不丹

比鄰,海拔2100米。氣溫終年舒適,這裡作為英國殖民時期的避暑勝地,每年在4-6月會迎來大批的本地遊客。這裡也是觀賞世界第三高峰幹成章家的好地方,天氣好的時候,不經意的一個回頭,幹成章家就會出現你眼前。大吉嶺除了舒適的自然條件外,最有名的還是大吉嶺紅茶和仍在使用的老式蒸汽小火車。初到大吉嶺,這裡給我的感覺很不像印度。首先說是氣溫,印度大部分地區都是酷熱的狀態,而大吉嶺清涼舒適,晚上睡覺還要蓋一床棉被。再說人種,這裡主要人口是尼泊爾的廓爾喀人,還有少量的不丹人和西藏人,長相與印度人完全不一樣。而且食物的種類更加接近西藏和尼泊爾。在大吉嶺的幾天裡,幾乎每天都是大霧瀰漫,只有一天雨後,天氣晴朗,遠處的雪山才依稀可見。大吉嶺的主要城區並不大,走路就可以完成。抵達大吉嶺的當天,由於旅途的勞頓,我們並沒有去景點玩,只是在城區隨便轉轉。轉天,我們在計程車站在糾結是否要租車周邊遊的時候,碰到了一個中國女孩,她叫HY。剛剛來到印度,來到大吉嶺,她是從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坐了17個小時的汽車,來到尼印口岸卡卡比塔,然後來到大吉嶺的。她帶領我們

徒步

1個小時左右,走了一條很寧靜的小路,來到了大吉嶺最有名的Happy Valley茶園,在這裡我們參觀了大吉嶺紅茶的製作過程,並親眼看見那些採茶人是如何辛勤勞動的。之後我們來到了大吉嶺的錫金

旅遊

辦公室,明知道中國人無法拿到許可證,但是我們還是想碰碰運氣。來到辦公室,我說我們要申請錫金的許可證,工作人員讓我們拿出護照,我們給他看了中國人的護照,得到了早就預知的結果-NO。無奈只能去對面的咖啡廳。這家咖啡廳是大吉嶺最有名的咖啡廳,裝修很不錯,服務態度很好,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但是價格卻低的驚人。一塊兒提拉米蘇蛋糕,大概2.5元人民幣左右,一壺純正的大吉嶺紅茶,也不過6,7塊錢,於是這裡成為了我們每天喝茶上網的地方。我與WF在這裡喝茶聊天,得知他與他的印度朋友雖然是大學裡最要好的朋友,但是6年沒見,如今在一起旅行,意見分歧頗大,他們相處的並不是很融洽,但是因為之前沒有做太多的旅行功課,過分的相信她的印度朋友,所以他也是不好說什麼。聊天的過程中,他萌生了要離開他的印度朋友,與我一同旅行的想法。而我也不好說太多,只是讓他自己決定。就這樣一直在咖啡店裡聊天,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天就黑了。不一會兒風起雲湧,天空電閃雷鳴,要下雨了。我們趕緊抱著電腦跑回旅館。那些老外對於此景倒是很興奮,坐在天台上,伴隨著一道道刺眼的閃電,發出歡呼聲。雨越下越大,值得回到房間休息。轉天早起,果不其然的是個好天氣,天空的雲霧散去。遠方的雪山清晰可見,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不是幹成章嘉,但是也很是興奮了。其實對於雪山,我看的已經夠多,在川西,在

雲南

,在甘南,在

青海

,在西藏,在尼泊爾,這些年那些壯美的雪山真是沒少看。大吉嶺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距離雪山還有一段距離,比起同為南麓的尼泊爾,景色還是遜色不少的,但是畢竟期待了好幾天,幾天難得看到冰山一角,也是對內心的一種撫慰。早晨過後,我們來到大吉嶺火車站。今天我們要乘坐大吉嶺聞名於世的蒸汽小火車。說是火車卻是有點牽強,火車道就在大吉嶺的街道馬路上,這裡你可以看到火車與汽車,自行車,摩託車等其他交通工具在馬路上工程行駛的景象。我們選擇的是普通倉位的作為,只要20多盧比。剛上車,看到幾個包上別著「窮」字的旅行者,毫無疑問,他們是中國人。與他們聊天得知他們是窮遊網的編輯,現在正值休假期,來印度旅行。聊著聊著,伴隨著一聲汽笛聲,小火車開動了。一路上,小火車不挺的拉響汽笛,警示沿途的路人和車輛,火車的速度很慢,還要經常的停車讓車,短短的8公裡,就需要開50分鐘。這趟火車的終點站是格爾西揚,大概3個小時左右的行程,而我們只是做一站,到一個叫choom的地方下車,為的只是體驗一下。下了火車,步行10分鐘,就是一座古老的藏傳佛教的寺廟。參觀過寺廟,我們搭乘一輛吉普車,返回大吉嶺,由於沒有買到火車票,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WF決定離開他的印度朋友,同我一同前往下一站菩提伽耶,然後去瓦拉納西。他取消了他從印度回國的機票,決定從瓦拉納西去尼泊爾,然後去西藏回北京。就這樣,我們回到大吉嶺,乘坐吉普車,返回西裡古裡,然後一同前往了釋迦牟尼頓悟成佛之地-菩提伽耶

攝於本迪,也許印度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基礎設施與中國相差很遠,但是這種發自內心的笑容,卻是隨處可見

攝於齋普爾,齋普爾被稱作「粉紅之城」,現在化的城市建設已經很難再看到粉紅之城昔日的風採了,作為齋普爾的標誌之一,被化了妝的大象卻是一直未變

攝於加爾各答,不得不佩服印度人的頭頂的功夫,上到年老的婦女,下到還穿著開襠褲的孩子,都能頂著東西保持平衡

攝於瓦拉納西,恆河夜祭開始前,有很多印度教類似祭祀的人會託著個鐵盤,裡邊裝著硃砂,看到遊人就會用手指在你額頭上賜予「提卡」意味祝福,當然你也要適當的給一些小費,給我點完提卡,找我要錢,但是我沒給,我要伸手擦去提卡的時候,他笑了笑,意思是算了

攝於焦特布爾,在梅蘭加爾堡的後邊有個水庫,水庫裡的水很清澈,炎熱的午後,我遊泳橫穿水庫,上岸之後,那感覺真叫我舒服。張開雙臂,我想要想天空中的雄鷹一樣飛翔

攝於阿姆利則,金廟應該是在印度參觀的一個最乾淨的廟了,中間的湖是聖湖,很多錫克教徒會在湖水中沐浴,每天都會有固定的人清理湖面,保持湖水乾淨

攝於阿格拉,清晨從阿格拉堡遠眺泰姬陵,別有一番景致

攝於瓦拉納西,清晨,坐著小船漂蕩在恆河上,看著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攝於大吉嶺,大吉嶺的歡樂山谷茶園盛產優質大吉嶺紅茶,每一片茶葉都是這些辛勤的採茶女親手採摘的

攝於焦特布爾,其樂融融在小巷子裡的當地人家喝奶茶,與他們交談甚歡,給他們拍照,一切都是那麼的輕鬆

攝於斯利那加,一個不知名的小清真寺,正值下午1點多禮拜的時候,兩位老人在大殿門前坐著,享受著午後的陽光

攝於列城,列城舊王宮是拉達克的標誌之一,它的地位相當於布達拉宮在西藏的地位,歲月已然在它上邊留下了斑駁的印記

( 本文作者 : 克洛斯 )

相關焦點

  • 華西口腔醫院慈善醫生,把微笑「送到」印度
    」印度·霍爾迪亞慈善手術。據悉,在此次15個國家組成的慈善團隊裡,他和中國的同行一道,圓滿完成了31臺手術,手術量位居全隊第一,用楊超的話說:「我們是去幫那裡的患者把微笑找回來。」五年裡,他18次以慈善醫生的身份前往楚雄,寧夏,封開,都江堰,長治,黃石,盈江,深圳,文山,濟南,臨滄,大方,楚雄等地,還四次出國,前往印度、菲律賓,玻利維亞,為那裡的貧困唇顎裂患者實施手術,其中,印度就去了2次。
  • 印度首都新德裡旅遊攻略
    影視劇 大鬧天竺王寶強主演的賀歲電影《大鬧天竺》主要的取景地也是在印度。德裡是古老傳統和現代化相互結合的一座城市,老德裡如一面歷史鏡子,展現了印度的古代文明,新德裡則是一座裡程碑,讓人們看到了印度前進的步伐。
  • 認識印度「巨象」
    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就是中國。對於這樣一個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大多數中國人卻感到很陌生,甚至覺得有些神秘。下面,我試圖從不同維度揭開印度「巨象」的面紗。 種族與語言 印度是一個多姿多彩的地方,可以稱得上是人類多元文化的博物館。從種族看,印度有黑皮膚、扁鼻梁的達羅毗荼人,主要住在南部。
  • 貴陽女孩800元「窮遊」印度 她用5天時間,完成了不可思議的旅程
    「今年暑假,我獨自前往印度齋普爾的Poornima College of Engineering進行海外志願者活動,經歷了20餘天的交流和教學生活後,在即將回國之際,我利用最後5天的自由活動時間,臨時決定前往印度的另外兩個城市瓦拉納西和德裡走走看看。」煮丸子回憶起這趟旅行時興奮無比,因為身上僅有的800元人民幣支持她完成了這趟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窮遊」之旅。
  • 印度男子為修行,13歲開始絕食,78年來不吃喝不排洩,如今怎樣了
    印度男子為修行,13歲開始絕食,78年來不吃喝不排洩,如今怎樣了 印度男子為修行,13歲開始絕食,78年來不吃喝不排洩,如今怎樣了 印度男子為修行,13歲開始絕食,78年來不吃喝不排洩,如今怎樣了 印度教認為,人需要歷經多次輪迴才能進入天堂
  • 天熱?看看印度!
    作為一個靠近赤道的南亞國家,印度出現高溫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這樣的極端高溫還是不多見,印度人紛紛上網抱怨過不下去了。6月4日,拉賈斯坦邦小女孩在49度高溫下搭起了床板遮蔭工作 1誰決定了印度氣候印度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要概括這樣一個巨大國家的氣候條件並不容易。
  • 印度教授: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居然十幾億無神論者還能如此團結
    從古到今,中國經歷過漂泊動蕩,經歷過失敗又跌倒站起來,中國一直都有一個精神就是不信命,不斷地創造著奇蹟,我們每個中國人都總是有著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聽從黨的統一領導。但是印度的教授似乎並不能理解中國的很多行為。
  • 中國不但62年打敗了印度,歷史上有一次勝的更徹底
    在此忍無可忍情況下,中國奮起還擊,三路出擊迎頭痛擊侵略者,戰爭持續一個月,最終以印軍陣亡3770多人,中國僅犧牲790人代價,結束了這場戰爭。中國一出手就將印度打趴!  這次戰爭後,因為後勤補給困難,國際形勢等原因,中國軍隊迅速後撤,沒有佔領印度一寸土地。
  • 印度鹿野苑猶如一個廢墟,印度女人喜歡穿紗麗環遊
    如今隨著國人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走出國門環遊全世界,已不再是曾經夢寐以求的空想,作為中國的鄰國,印度也是備受矚目的四大文明古國,值得中國人行走的地方成千上萬,但令不少遊客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印度的景區主要以雄偉建築為主。
  • 車輪上的皇宮:這5輛豪華列車完全顛覆你對印度的認識
    來看看印度最豪華的5列火車你就知道了。1,車輪上的皇宮火車路線:新德裡 - 齋浦爾 - 奇陶爾加爾 - 烏代浦爾 - 齋沙默爾 - 焦特布爾 - 阿格拉行駛時間:8天7晚這輛列車從1982年就開始運行,2009年又重新開放。這列火車擁有兩個豪華的餐車,還有豪華的小木屋、酒吧、水療中心和精美的內部裝飾。
  • 去印度千萬不要說任何關於這條河的壞話,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去印度千萬不要說任何關於這條河的壞話,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印度給人的印象是很多人很髒,汙染很嚴重,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每個國家的國情不同,鄰國都不夠。如果你想去印度旅行,你不能對河裡說什麼壞話,否則印度人會和你打架!這條河被印度稱為恆河河。
  • 走進印度「矽谷」第二天:印度最大的兩家IT公司
    騰訊科技提前兩個月,花一周時間帶大家來提前了解一下印度移動網際網路市場。 今天在班加羅爾拜訪公司的第二天。 昨天在採訪inMobi高管的時候,他們提到,班加羅爾現在之所以能成為印度的矽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很早之前就有很多IT諮詢公司在此落戶,從而奠定了班加羅爾的科技氛圍。因此在網際網路浪潮襲來時,班加羅爾也很快成為了印度班加羅爾的中心。
  • 印度生物科技公司String Bio完成新一輪融資
    專注印度網際網路市場據外媒VCCircle消息,印度生物科技公司String Bio Pvt.Ltd.宣布完成了一筆新一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印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和法國風險投資公司Seventure Partners,但該公司沒有對外披露本輪融資的具體金額。參與本輪融資的其他投資方還包括Ankur Capital,本土家禽公司Srinivasa Hatcheries,以及班加羅爾信息和生物技術創業基金。
  • 中國為這小國拼命挖穿喜馬拉雅山,印度表示很無奈失去最佳兵源
    唐代王玄策曾向尼泊爾借7000騎兵,配合2000吐蕃步兵,一路猛打生擒不識好歹的中天竺國王:阿羅那順,天竺(古印度)580餘座城池紛紛投降。如今,兩國軍人再次恢復這種傳統友誼。從9月16日到17日,連續2天時間,尼泊爾數十名反恐部隊官兵和中國軍人在成都訓練基地內,展開各種戰術科目的交流和演習。尼泊爾士兵一向以吃苦耐勞,高度服從而著稱,尤其是其境內的廓爾喀山區以盛出優質兵員聞名於世。
  • 印度,一個用科學都解釋不來的國度
    平常我們只能通過印度作品對印度有個基本的了解,可當貝貝姐真正的走進印度才發現印度真的算得上是一個內外差異十分明顯的國家。它可以很小但也可以很大,它可以很混亂破舊但也可以金碧輝煌羨煞旁人。(所以是有很多隱形富豪?)
  • Whatsapp終於可以在印度做支付了?
    Facebook(FB.US)旗下的Whatsapp早就想在印度做支付了,尤其是印度的國家支付平臺清算系統Unified Payment Interface (UPI)被大力推廣之後,只要你手上有用戶基本上你就能做支付了。除非印度央行(Reserve Bank of India 簡稱RBI)不讓你做。
  • 印度:齋普爾、印度其實你很少女心
    來印度之前, 齋普爾 是我最期待的一個地方。不僅是因為粉城可以滿足我的少女心,更因為粉城的景點也都全部符合我的胃口。來到這裡之後,她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不同於 阿格拉 帶給我們的印象,這裡簡直美的就不像 印度 ,而且我們還在這裡吃到了全程最喜歡的餐廳,以至於兩個晚上我們都在那裡吃的很開心!
  • 印度天降「紅雨」,出現神秘怪物,仿佛外星人在操控
    這不印度突然天降紅雨,讓當地居民驚恐萬狀,看到紅色的雨水心裡發毛。除了印度,斯裡蘭卡也下了紅色的雨滴,專家表示是受到重金屬汙染,或者發生化學反應。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有關研究者將雨水帶回研究,發現裡面的微生物沒有DNA,難道不屬於地球它們?據了解,在下紅雨之前,當地人看到一道閃光,隨後下起了紅色的雨。
  • ...而美國只用了23天。」《印度時報》17日以此為題援引印度TNN...
    印度衛生部自誇:美國新冠死亡破5萬僅用23天,而印度用了156天;「印度5萬病例死亡用了156天,而美國只用了23天。」《印度時報》17日以此為題援引印度TNN電視臺消息稱,截止15日,印度死於新冠病毒的病例數已達5萬,但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印度的新冠死亡病例更少,且病死率持續下降至1.93%。
  • 印度政府為量子計算研發投入78億元 欲縮小與中美差距
    據外媒報導,在全球各國對網絡安全等新興領域進行投資之時,印度政府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80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78億元),用於量子技術的研發及利用。「我們正趕上量子計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