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去中心化數據交易平臺的「Datum」,先用token激勵你多點開...

2021-01-07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Odaily星球日報」(公眾號ID:o-daily,APP下載)

Odaily星球日報曾跟蹤報導Google、Facebook、Twitter、微軟Bing等社交媒體和搜尋引擎對加密貨幣「禁廣」的相關動態。

那麼對於想維護存量社群、獲取新增用戶的區塊鏈項目,除了Telegram、微信等通訊應用,還有哪些選擇?

數據交易平臺Datum聯合創始人兼CEO,Roger Haenni認為,在這種形勢下,「傳統」的郵件推送也會是不錯的廣告渠道。不過問題在於,似乎「全世界人民」都沒動力去點開「明知道是廣告」的郵件。Datum想到的辦法是「數據上鏈+token激勵」。

Datum由to C的APP「Datum」、數據交易平臺和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層構成。

現階段,用戶只需向APP提交所在位置和郵箱地址,即可參與到數據交換中。Datum並不會直接出售郵箱地址,而是將地址在鏈上加密,接入API的廣告主買到的是向用戶發郵件的權限,卻無法看到具體的郵箱地址。對用戶而言,有了Datum,既免費加密保護了個人信息,又掌握了交易權(最起碼知道自己的郵箱和位置賣給了誰)。

這項服務目前已有20餘家買方,主要集中在數字貨幣和區塊鏈領域。一是因為用戶近期對「買幣」興致盎然,二是由於項目方也更喜歡教育成本更低的「持幣用戶」。據介紹,Datum的B端客戶還包括物聯網和大健康領域的廣告主,數據維度也將進一步擴充。

講到這裡,如何讓更精準的目標用戶點開廣告郵件就成了Datum的首要目標。

當用戶授權商戶群發郵件時,即獲得DAT(Datum的token)獎勵。獎勵數量視用戶等級而定。新用戶等級點開第一封郵件,只會得到約合5美分的DAT。伴隨與廣告主的更多「互動」(比如點擊),級別和獲得獎勵也會更高。最高等級的用戶只需點開推送郵件即獲得約等於5美元的DAT。Roger表示,這樣的機制也會提高用戶「新註冊大量假郵箱騙取獎勵」的門檻。

在用戶「升級」的過程中,Datum會追蹤用戶點擊了哪裡(比如對ICO、交易所等某類推送更感興趣),從而進一步幫廣告主精準觸達目標用戶。

用戶的位置和郵箱地址存放在去中心化的數據存儲層。其中的「郵箱地址」通過Datum的PC端程序,生成唯一的hash ID,方便廣告主檢索,卻無法被不持有私鑰的任何人讀取。「位置」信息則是原生數據,開發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數據的存儲位置,比如歐洲用戶提交上來的數據主要分布在有歐洲IP的PC中。當然,「位置」最大的作用還是讓廣告主的推送更精準。

在開發Datum公鏈時,團隊藉助了以太坊側鏈「Plasma」,使得基於ERC20的DAT可與ETH平滑互換。Datum網絡的智能合約可建在以太坊上,在側鏈處理後,再定期同步到主鏈,保證TPS不太受主鏈網絡情況影響。

目前,Datum公鏈每4秒出塊,TPS約為12,基本足夠支撐低頻度的廣告投放、郵件發送。據介紹,Datum近期正在測試網絡,主網將於8月末正式上線,目標最終容納幾千個節點。

公鏈將支持不僅Datum一個APP,Roger希望更多有數據交換需求的開發者加入到生態中。這些開發者將有權限決定與用戶間的DAT分配比例。

開發者使用Datum數據存儲服務、API接口要花費一定DAT(大約等值每月5美元/GB的DAT),個人用戶則不需要。由於在歐盟等地區的法律體系內,機構需要得到用戶許可,才能獲取和售賣其信息,因此開發者無法設置自己拿100%的收入。

除了數據交易市場,DAT在區塊鏈網絡上的使用場景,還包括編寫智能合約、投票等。

Datum APP於去年12月上線,現有9萬註冊用戶和3萬使用者,廣告主已支付了等值15萬美元的DAT。Datum的盈利主要來自向廣告主收取10%的(郵箱地址)數據服務費,以及token升值。

Roger向Odaily星球日報介紹,根據用戶提交的位置,美國用戶最多,還有少量分布在歐洲和東南亞。進入新市場的難度主要來自不同的網絡安全條款和數據交易規則。因此,Datum會等主網上線後,由更多開發者基於Datum公鏈,建立更多適配當地法律環境的APP。

Datum下一步的計劃主要是獲客,包括開發者、廣告主、個人用戶。遠期願景是成為去中心化版的大數據公司,讓更多開發者利用其數據平臺和API,為個人提供更精準的服務。

團隊現有20人,分布在瑞士、香港和美國,包含8名開發者和3位社區運營者,具有豐富的大數據處理和系統建模經驗。Roger Haenni,連續創業者,17年大數據系統領域經驗,曾任StockX聯合創始人、SwissInvest聯合創始人。

我是郝方舟,優質區塊鏈項目尋求報導,可加微信nooxika,煩請備註公司+姓名+事由。轉載/內容合作請聯繫郵箱report@odaily.com。

相關焦點

  • 數字資產錢包「imToken」與0x合作,在錢包內推出去中心化交易平臺...
    36氪剛介紹切入紅包、支付、轉帳場景的YeeCall數字錢包,以及開始做資產管理業務的多幣種數字錢包Kcash。今天,有數百萬用戶基礎的數字資產錢包imToken/宣布與去中心化交易協議0x合作,將在2.0國際版中支持去中心化交易平臺Tokenlon。國內版遵循中國法律運營,不上線交易功能。
  • 星球首發 | AVATAR Network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想建「去中心化...
    在傳統的在線人力資源場景中,數據由中心化機構壟斷,用人單位招聘成本高,求職者隱私洩露、數據篡改等皆為傳統中心化人力機構的痛點。AVATAR Network則希望通過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儲職業身份數據,實現一個「去中心化的實名職業身份網絡」,同時嘗試解決數據安全性和真實性問題。
  • 社區化NFT資產去中心化交易平臺——MEMEI
    MEMEI介紹MEMEI是Memeswap平臺的權益通證,Memeswap是由MEME自治社區發起的NFT資產去中心化交易平臺。MEME項目融合了DeFi和加密收藏品中的一些最令人興奮的創新,MEME的市值最高達到了幾千萬美元,如今MEME的團隊又開闢了新的領域——NFT資產交易平臺。
  • Injective Protocol : 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如何引領DeFi下半場 |...
    2020年10月13日晚下午4點,BlockArk聯合創始人Warren在Uniswap中文社區對話Injective Protocol 聯合創始人Eric Chen,探討「去中心化衍生品交易如何引領DeFi下半場」的主題活動。
  • 解讀|NEST 預言機報價原理及QP Token經濟模型
    一、NEST Protocol 介紹 NEST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價格預言機網絡,通過去中心化的激勵方案解決價格上鏈問題。
  • 讀透區塊鏈系列篇3-區塊鏈世界中的關鍵角色Token|火星號精選
    事實上,大多數聯盟鏈,並不採用token作為記帳方式,因為聯盟鏈多數運行在原本就存在互信和利益關係的參與方之間。但是公鏈的特殊性:人人皆可參與,高度去中心化,節點之間完全沒有信任關係。也沒有一個中心的組織來維護整個網絡,不存在一個經濟主體來給節點發報酬。
  • 去中心化真的重要嗎?|正本清源談區塊鏈
    接下來一段時間,會不定期有這個「正本清源談區塊鏈」的系列文章,名字很宏大,實際只是談點自己想不明白、努力想明白的點,且儘量不用專業術語。歡迎留言討論多交流,歡迎指正。圍繞區塊鏈技術的幾大迷思之一是「去中心化」(dentraliazation)。圍繞這個話題經常引發激烈的爭論,並且這是信仰級的爭論,你信或不信?
  • 用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來強化DeFi的民主治理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DAO不受層級化的中心權限控制、按前設的程序規則自動運轉、並賦予網絡中所有利益相關者話語權的開放的去中心化組織。值得說明的是,比特幣網絡是第一個真正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由比特幣協議協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採用。比特幣網絡提供了一個沒有銀行和銀行管理者的貨幣作業系統,自2009年創建第一個區塊以來,一直保持著抗攻擊和容錯性。
  • Akash去中心化雲如何改寫雲計算市場既有格局?
    今晚有幸邀請到OG聯合創始人紅軍大叔為大家分享「Akash去中心化雲,如何改寫雲計算市場既有格局」。 Akash的使命是使用去中心化計算集群(數據中心)網絡來打破這種寡頭壟斷,並在P2P市場中提供資源以建立一個彈性且不可阻擋的雲算力市場,其成本比您購買傳統雲計算服務要便宜2-3倍。
  • 近場通訊老兵入局區塊鏈,挑戰低成本加速物聯網落地 | TokenShow
    國內一個從事進場通訊技術研發多年的團隊,他們創立一個區塊鏈項目MTC,選擇「非即時物聯網通訊」的細分市場入局,利用Mesh網絡協議技術,希望從底層設備改造開始,利用區塊鏈向上構築一個去中心化的自主網。非即時物聯網通訊構建物聯網,成本如何降低?MTC將會構建一個機器與機器通信的去中心化Mesh基礎網絡。
  • 支付類DApp PlasmaPay:讓去中心化的普惠金融成為可能
    去中心化金融(DeFi)作為近兩年最具革命性的新興金融體系,其背後區塊鏈和分布式帳本技術,讓傳統金融系統因中心化帶來的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匹配效率低以及無法人人都擁有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利等問題不再成疾,除此之外,也讓人看到基於DeFi潛力巨大的金融創新價值。2020年,伴隨著去中心化借貸平臺Compound等項目的崛起,DeFi市場終於迎來高光時刻。
  • 區塊鏈存儲協議 Arweave 啟動「利潤共享代幣」激勵機制
    來源:巴比特區塊鏈存儲協議 Arweave 啟動了一項新的激勵機制——「利潤共享代幣(profit-sharing token,PST)」計劃,旨在使開發人員能夠從他們構建的應用程式中獲利。PST 不需要讓應用程式開發人員出售對用戶數據等信息的訪問權,而是只要有人使用他們的應用程式,這些開發人員就可以獲得「股息」(micro-dividends)。一旦開發人員構建並啟動了其應用程式,就可以出售獲得的利潤共享代幣。Arweave 認為,PST 和開源網絡都可能會成為其新的激勵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與 Weve 應用程式關聯的第一個 PST 現已激活。
  • 用好的用戶體驗解決:「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
    本文作者為大家總結三個「線下」至「線上」的平滑過渡的案例,並通過案例分析,逐一說明用戶體驗在平臺化產品的設計中enjoy~「線上」的商業本質就是用數據更快、更好的服務用戶,從而獲得價值。譬如,滴滴打車是每個用戶發出一個出行請求,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個出發地並且達到任意一個目的地,每個提供出行服務的車都是一個中心。與之類似的例子外賣軟體,此類軟體是任意地點任意事件都可進行點餐用餐。
  • 半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臺BBOD介紹
    Blockchain Board of Derivatives (BBOD)是一個半去中心化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臺,提供實時、超高速配對引擎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安全結算系統。 BBOD以穩定幣TrueUSD(TUSD)作為存款貨幣並提供16種加密貨幣的期貨交易。
  • 去中心化 BTC 跨鏈機制該如何設計?比較 tBTC 與 wanBTC 異同
    Demmon Z.Z,前者為 Wanchain 全球副總裁、去中心化金融協議 FinNexus 發起人,後者為 Wanchain 理論團隊負責人隨著 Wanchain5.0 的發布,一個全新的去中心化代幣跨鏈的方案呼之欲出。
  • 直擊中心化交易的痛點——海豚協議做了哪些努力?
    這種資金池裡的資金,是可以由對這個池子有中心化權限的人進行控制,它和顯示在交易平臺上的數據沒有直接關聯。上面提到的帳戶是「虛擬」出來的,帳戶裡的餘額也是一樣的道理,它顯示出來的只是一個客戶最後操作的結餘金額,而實則那筆 TOKEN 可能被轉去了其他的帳戶。這個餘額也可以理解為交易所給你的承諾,下次需要操作時對方會調動自己的資金庫以滿足你的需求。然而,這種承諾並不牢靠。
  • 簡書入局區塊鏈,將用 Fountain 代幣激勵用戶
    首頁 > 區塊鏈 > 關鍵詞 > 簡書最新資訊 > 正文 簡書入局區塊鏈,將用 Fountain 代幣激勵用戶
  • 區塊鏈存儲平臺Arweave推出利益分享計劃
    律動BlockBeats 消息,去中心化的網絡服務平臺 Arweave 近日推出了一項新的「利益分配代幣」計劃,旨在幫助開發者在自己開發的應用中獲利,該應用一旦上線則無法再進行更改,而相關利益者則可以通過這款應用獲得用戶使用應用時產生的小費分成。
  • 我從「空氣換大餅」中看到的是,幣安智能鏈何時有這麼多資產和玩家...
    你先要從幣安等中心化交易所中買一點 BNB 並提現到 BSC,作為後續交易手續費;你的其餘資產,比如 USDT、BTC、ETH 等較主流的資產,均可通過 BSC Bridge 跨鏈轉帳至 BSC 地址上。 當前,BSC 已支持 ETH、TRON、OMNI Network 和 Binance Chain 四條鏈之間的互轉。
  • 白鯨魚訂單暴漲75倍,支付寶中心化+非中心化流量助其V字反彈
    近日,舊衣回收服務商「白鯨魚」發布數據顯示,其每日訂單峰值已恢復到15000單,較2月低谷暴漲75倍,在行業裡率先實現疫後V字反彈!其中,90%的訂單量來自支付寶小程序,支付寶搜索帶動訂單增長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