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暑假的時候,去川西、青海、西藏那邊,拍拍花花草草是最好的了,還涼快。草原簡直是個調色板,上有面報春、龍膽、馬先蒿花海,還有許多根本沒聽說過的植物...今年又沒什麼時間去,只好翻出陳年老圖來...
隨處可見的花海
【 狼毒 Stellera chamaejasme 】 瑞香科 Thymelaeaceae >> 狼毒屬
狼毒花與曼陀羅一樣,是危險與美麗的結合。瑞香科的植物,花型花色都有點像花市裡常見的年宵花金邊瑞香,花朵有百合似的氣味。
花沒開時是紅色,內部則是白色,一叢一叢,嬌豔異常。成片的狼毒雖然壯觀,但卻很難讓人心情愉快。西南高原是一場音樂會,上演各種野花的合唱。那麼就可以把狼毒花海,比作音樂會的壯麗尾聲。
狼毒與荒漠化
這麼比喻,是因為狼毒花海已經被視為草原荒漠化的一種災難性的預警。
狼毒花根系強大,適應性強,部分地區人們放牧過度,狼毒便乘虛而入。而周邊的植物又沒法競爭過狼毒,牲畜也不吃狼毒,就這樣形成了一個惡性過程.
發達的根系
黃花狼毒
以上三圖來源:www.efloras.org
之所以叫狼毒,自然是因為他的毒性了,根、莖、葉均含大毒。青海那邊的人直接就叫他毒草,狼毒是否真的被用來殺過狼,似乎找不到什麼依據,但如果真要的把狼毒用於殺生,那麼飛禽走獸以及蟲子,皆可殺之。
牛羊也知曉狼毒的毒性,避開不食。不過狼毒的毒性也成就了狼毒紙——藏傳佛教用來保存經文的神奇紙張。
網絡圖片
瑞香一類植物有著纖維優質的特徵,比如結香,比如狼毒。狼毒的根就是狼毒紙的原料,將狼毒的根層層剝開,取最內層的白色韌皮造紙。因為狼毒的毒性,狼毒紙不怕蟲蛀鼠咬,狼毒纖維優質,紙張堅韌,許多珍貴的經文也因此得到長久的保存。
狼毒就是這樣充滿矛盾——是生機與死寂的邊界,是生物敬而遠之的毒草,是文化傳承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