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高黎貢山瀘水段首次發現「印緬石蝴蝶」

2020-09-18 二三裡資訊貴陽

18日,總臺央視記者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獲悉,高黎貢山瀘水段植物種類豐富多樣,多年來國內外的專家對它們都在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但依然有「漏網之魚」。

2020年9月上旬,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在生物多樣性調查過程中,發現並採集到一種之前從未見過,花為藍色的草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韓孟奇鑑定,這種草本正是藍色精靈印緬石蝴蝶。

印緬石蝴蝶別名阿薩姆石蝴蝶。模式標本採集自印度東北部米佐拉姆的盧賽山地,本種為多年生常綠小草本。根莖短而粗,密生纖維狀鬚根。葉基部盾狀著生,葉片草質,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或長圓形;花柱長達3毫米,無毛,柱頭小,頭狀,花絲膝狀彎曲,密被棕色柔毛,花絲在彎曲處分叉,在石蝴蝶屬中屬於形態較為特別的物種。

印緬石蝴蝶的發現,為高黎貢山瀘水段植物「家族名單」增添了新紀錄,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臺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高黎貢山瀘水段首次發現「印緬石蝴蝶」
    日前,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在生物多樣性調查過程中,發現並採集到一種之前從未見過,花為藍色的草本植物,經鑑定,這種草本是藍色精靈印緬石蝴蝶。印緬石蝴蝶別名阿薩姆石蝴蝶,此前,英國著名採集家G. Forrest曾在接近瀘水的屬於緬甸境內高黎貢山的西坡採集過本種,因此有專家猜測本種在我國可能也有分布。
  • 高黎貢山瀘水段首次發現"印緬石蝴蝶"
    高黎貢山瀘水段植物種類豐富,多年來國內外的專家對它們的調查、研究,不可謂不深入,不可謂不細緻,但依然有「漏網之魚」。印緬石蝴蝶(Petrocosmea parryorum C.E.C.Fisch.)別名阿薩姆石蝴蝶印緬石蝴蝶(Petrocosmea parryorum C.E.C.Fisch.)別名阿薩姆石蝴蝶。
  • 【生物多樣】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段紅蓮攝 7月初 大理州劍川縣 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 拍攝記錄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彩䴉在自然繁殖狀態下 成功孵化3隻幼鳥的珍貴視頻 這是雲南首次記錄到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20多種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動物活動影像是該保護區建立以來首次用紅外相機對保護區動物的活動進行監測記錄國內首次拍到雙角犀鳥雛鳥出窩畫面7月6日上午攝影師在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包括此次新發現的運氣海芋我國已發現9種海芋屬植物且大多分布在西南地區特別是雲南
  • 「秘境之眼」下的高黎貢山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高黎貢山山高坡陡路難行,以往大多數野生動物很難見到蹤影,直到紅外相機的出現。紅外相機堪稱「秘境之眼」,在野生動物監測中得到廣泛使用,在高黎貢山有久遠的使用歷史,用它能拍攝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動物及畫面。神奇的高黎貢山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逶迤南下的伯舒拉嶺,進入雲南後分為東西兩支,東支山脈宛若巨龍,沿怒江西岸從北向南,綿亙千裡,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高黎貢山。這裡終年雲霧瀰漫,奇峰凸起,怪石嶙峋,銀瀑高掛。同時,生物多樣性全國居首,森林資源極其豐富,珍稀動植物隨處可見。
  • 遊記 | 深入高黎貢山,重走遠徵軍之路
    二戰時期 中國遠徵軍翻越高黎貢山,入緬對日作戰。
  • 鳥池裡的高黎貢山 - 雲南經濟新聞網
    高黎貢山是亞洲鳥類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已知分布的鳥類有19目58科525種,佔雲南鳥類總數958種的54.8%,佔中國鳥類總數1400種的37.5%,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鳥類49種。依託豐富的生態資源,高黎貢山成了五星級觀鳥聖地。百花嶺的觀鳥線路有四條,一條通往溫泉,一條能往大平臺,一條通往舊街和二臺坡,一條通往金廠河、南齋公房。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極度瀕危的比氏鼯鼠屬新物種
    新華社昆明7月19日電(記者趙珮然)一個由中國和澳大利亞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新的比氏鼯鼠種群,經研究確認命名為高黎貢比氏鼯鼠。該成果於18日發表在國際生物學期刊《ZooKeys》上。
  •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2012-01-10 15:55: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高黎貢山古樹茶  高黎貢山古樹茶生長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雲南獨有的大葉種喬木王,茶樹生長在海拔2000m —3000m之間,樹齡在280多年以上,本品採摘古樹茶上的一芽二葉、經過手工曬青、再加上普洱茶的特殊工藝製作而成。
  • 走進高黎貢山,探索「世界物種基因庫」|親子特色研學冬令營
    新物種發現:是我國近30年來發現新物種最多的地區(累計發現新物種518種)。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世界自然博物館」「世界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研學簡介研學主題:大理+高黎貢山行走的課堂親子研學營研學內容:①重走滇緬路:參觀公路博物館,了解滇緬公路抗戰歷史,珍愛和平!
  • 號外|高黎貢山走進北京王府井大街
    26組、78幅巨幅攝影作品多角度展示了雲南高黎貢山豐富的野生動植物、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系統和優美的自然景觀 一圖勝千言,活動旨在通過高黎貢山這個特別的視角,從生態與藝術的雙重緯度,讓人們了解高黎貢山,了解中國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引導人們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良好氛圍。
  • 保山高黎貢山西南絲綢之路二天徒步穿越線路
    嚮導聯繫:通過百花嶺保護站(也是森林探險與科學考察基地),可以找到進山的嚮導和馬匹,負責人是藺站長,電話13987053498本線路諮詢顧問:雲南大雄  QQ:77072715  QQ群:保山野驢圈圈-  所需費用:團隊價370元/人(保護站登山接待費,含保險、嚮導、馬匹、食宿費及髙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理局頒發的證書
  •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雲南騰衝舉辦首屆高黎貢山茶文化節【高清組圖】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6年04月08日11:56 (人民網 李發興 攝) 人民網騰衝4月8日電 (李發興)4月8日,首屆「名山茶韻·高黎貢山茶文化節」在雲南騰衝高黎貢山茶廠舉行,來自雲南和江蘇等地的專家現場品鑑了高黎貢山千年古茶。
  • 雲南騰衝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首次在雲南騰衝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為高黎貢山南段山系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科研人員在對其中一座山的喜馬拉雅鎧蘭進行調查時發現,在海拔1790米~1810米的一片區域,鎧蘭與喜馬拉雅鎧蘭共同著生於苔蘚及枯木上,但植株較少,約七百餘株。
  • 雲南保山龍陵發現新物種高黎貢球蘭
    掌上春城訊 近日,從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獲悉,該院專家在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動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至此,中國球蘭屬物種增至48種和1變種。
  • 雲南高黎貢山鼯鼠,不冬眠不遷移,南方真正的抗凍「高手」
    02   高黎貢巖洞中的雪山隱士——羊絨鼯鼠   自從為李氏小飛鼠「正名」之後,我開始關注高黎貢山的鼯鼠,很快又有了新的發現。羊絨鼯鼠(Eupetaurus cinereus)是一種神秘的鼯鼠,它並不像大部分鼯鼠一樣居住在溫暖森林中的樹洞裡,而是特立獨行地隱居在山脊附近的巖洞中。
  •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高黎貢球蘭:雙層五角狀花型 香氣馥鬱
    近日,在雲南省龍陵縣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組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並將其命名為高黎貢球蘭。高黎貢球蘭因如脂似玉的副花冠在多花組成的球形的花序外層非常顯著,又被稱為「蠟花」。其花型是獨特的雙層五角狀,且香氣馥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 「美文悅讀」高黎貢山之百花嶺
    清代文學家、詩人趙翼曾寫了《高黎貢山歌》詠[雲南]:巨靈開荒劃世界,奇山驅出中原外。聽它豪踞蠻徼中,負地掀開逞雄怪。高黎貢山潞江畔,萬仞孱顏插穹漢......以此詩來記錄他翻越高黎貢山的見聞感受。從這首詩中讓我們感受到高黎貢山的高峻橫衍,以及它的形勢險峻。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它那雲霧升騰繚繞,變幻無窮,景色雄奇壯觀的綺麗景象。
  • 雲南龍陵發現新物種被命名為高黎貢球蘭
    據人民網報導近日在雲南保山由國家林草局昆明勘察設計院專家在在雲南龍陵小黑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野生動植物本底資源調查時,發現了夾竹桃科球蘭屬植物新物種—高黎貢球蘭。據了解高黎貢球蘭的面世之旅非常曲折,早在1935年、1940年和2005年,中國植物學家在雲南貢山、德欽、龍陵三縣就採集到該球蘭的標本,但由於做成臘葉標本時,其副花冠的形狀、空間結構等信息大量損失,致使該種長期未被正確鑑定。至此中國球蘭屬物種增至48種和1變種。高黎貢球蘭因其獨特的雙層五角狀花型和馥鬱香味,具有很高觀賞價值。
  • 我在高黎貢山見到的動物保護色
    ——國家動物博物館在2016年暑假期間舉辦的雲南高黎貢山科考親子營順利的結束了,參加活動的很多營員給我們寫來了他們的感想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