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非大草原上做科研,是怎樣一種體驗?

2021-01-08 澎湃新聞

原創 氪羅鋇路斯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在你的想像中,去東非大草原上工作是怎樣的畫面?埋伏在池塘邊靜候鱷魚獵食,追著遷徙的角馬一路北上,還是開著敞篷吉普四處巡邏、抓捕偷獵者?

對於德國魯爾大學的生物學家菲利克斯·哈格(Felix Hager)和凱薩琳·克勞薩(Kathrin Krausa)來說,他們的經歷是這樣的:在暴曬的肯亞草原上,對著平均2.5米高、長著膨大尖刺的金合歡樹辨認上面的螞蟻群落;又或者每隔一段時間跑去一根樹枝邊數數有多少螞蟻在吃蜜、多少螞蟻在散步,從一個日出數到下一個日出[1]……

「振動生物學家」的新課題

菲利克斯是一位振動生物學家(Biotremologist),經常在肯亞草原研究蟻啊蜂啊一類的昆蟲,觀察它們如何利用機械振動定位獵物、躲避天敵、尋找伴侶、傳遞信息。然而俗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菲利克斯和同事凱薩琳常在不經意間觸碰到金合歡樹的樹枝,然後就會感到突然的蟄痛[2]。這是金合歡樹(又名相思樹)的共生夥伴——相思樹蟻快速而有力的攻擊造成的。

金合歡樹上的相思樹蟻|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金合歡樹上的螞蟻居住在中空的樹刺內,以花外蜜腺分泌的花蜜為食。而作為「回報」,它們能夠幫助金合歡樹抵禦病原體、寄生蟲,以及像人類這樣的大型動物的侵襲[1]。

以往研究認為,螞蟻們是通過接收葉子損傷時分泌出的化學信號來識別入侵行為的[3]。但菲利克斯和凱薩琳認為,化學信號傳遞容易受氣流狀態幹擾,並不是很好的信息傳遞途徑;而且,他倆觸碰到樹枝後很快就被咬了,化學信號傳遞沒有這麼快;更重要的是,他倆沒有吃樹葉,也沒有其它傷害樹木的行為,可是還是被咬了呀!

那麼,還有什麼高效穩定的信息傳遞途徑能夠傳遞樹木的求救信號呢?

發揮專業特長,菲利克斯和凱薩琳聯想到,會不會是機械振動呢?

很多昆蟲的六條大長腿上都有振動感受器[4],所以它們對腳底下的振動特別敏感。有一種切葉蟻甚至能夠捕捉到振動傳到不同腳下的時間差,產生相應的趨向性行為(生物體響應外部刺激而產生的方向性運動)[5]。

樹木受到侵襲時也會產生振動。那麼,相思樹蟻是不是通過感受這種振動,意識到金合歡受到了侵襲,從而做出攻擊行為的呢?

相思樹蟻如何感知敵人?

找頭「替罪羊」測試下吧!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菲利克斯和凱薩琳首先要看看金合歡樹受到侵襲時是否能產生獨特的振動頻率。因此,他們需要一個主動入侵金合歡樹的「志願者」。

金合歡樹是草原上很多食草動物的美餐。例如,長頸鹿和大象就經常啃食金合歡樹的葉子。但是,這些入侵者都不太好用——菲利克斯和凱薩琳曾嘗試記錄長頸鹿吃葉子時的樹枝振動頻率,失敗了;又考慮了大象,為了自身安全,也放棄了。

嗯?聽說有人想拿我做實驗?|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那麼,倆人親自做壞人呢?開玩笑,相思樹蟻咬人的疼痛程度可是榜上有名的,也就是「有人往你臉上釘了釘書針」那麼疼吧[6]。

最後,他們牽來了一頭山羊(是替罪羊沒錯了)。

被選中的「替罪羊」|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他們發現,山羊啃食金合歡樹的樹葉時,相思樹蟻很快就會趕到現場,盡職盡責地展開驅趕山羊的工作。菲利克斯和凱薩琳通過儀器測得,正常情況下金合歡樹樹枝的振動頻率約為2kHz,而山羊啃食樹葉時,樹枝平均振動頻率可以達到6kHz,振動頻率顯著不同。因此,入侵者引發的高頻振動有可能作為引起螞蟻攻擊的信號。

咩咩咩?看見我臉上的螞蟻了沒?|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為了進行更可重複的實驗,也為了排除入侵者可能產生的化學信號與視覺信號,菲利克斯和凱薩琳在後續實驗中利用一臺振動發生器模擬了山羊啃食時的振動擾動。

振動發生器,帶刺的金合歡樹,以及正在記錄數據的凱薩琳 |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有大塊頭在啃樹葉?上吧兄弟們!

現在,菲利克斯和凱薩琳有了一位毫無感情也不怕疼痛的冷麵「志願者」。它要如何證明金合歡樹上的螞蟻們是否能夠根據不同頻率的振動而產生攻擊行為呢?

菲利克斯和凱薩琳在距離振動點不遠的位置確定了一個標記點。實驗中,他們統計了振動擾動開始前的30秒內爬過這一標記點的螞蟻數量,以及擾動開始後的30秒內爬過這一標記點的螞蟻數量。如果擾動後數量明顯增加,則表明螞蟻們可能接收到了攻擊信號,開啟暴走模式,蠢蠢欲動了。

結果顯示,風速——從無風到4m/s的草原常見風速,不會對螞蟻爬行行為產生影響;而開啟振動發生器後,擾動後的螞蟻數量與擾動前相比明顯增加,表明螞蟻們能夠響應振動, 且這一特殊頻率的振動很可能來自啃食金合歡樹的動物。

風不會影響相思蟻的行為,而大型動物引起的振動會立刻引起蟻群警覺 |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進一步實驗顯示,就算是遠達2米之外的振動也能引起螞蟻的響應,表明振動信號能夠進行長距離傳遞。因此,振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信息傳遞途徑,能夠使金合歡上的螞蟻群一呼百應,幫助金合歡樹抵禦入侵者。

收尾工作

接下來,菲利克斯和凱薩琳又有了一個問題:既然入侵信號能被傳遞到很遠的樹枝上,那麼各處的螞蟻接收到信號之後,是原地暴走、無差別攻擊,還是能夠分辨出振動發生點,有目標地奔向「入侵者」呢?

菲利克斯和凱薩琳帶著這個問題,走訪了200隻螞蟻——散落在10根不同樹枝上、振動發生器開啟時正在安逸地吃著花蜜的螞蟻。他們發現,絕大多數螞蟻都會在振動發生的10秒之內,拋下香甜的花蜜,準確地朝著「入侵者」的方向殺過去!

經過分析,菲利克斯和凱薩琳認為,相思樹蟻快速確定振動發生點方位的方法與切葉蟻類似,是通過感受振動傳導到不同腳下的時間差計算的——這個時間差,是0.02毫秒到0.14毫秒的時間差,足夠螞蟻進行分辨了。但到底是不是這個原理?就留給後續的工作來驗證吧……

總結一下他們在東非大草原上的研究工作,大概就是:曬曬太陽,開開腦洞,數數螞蟻,然後解決一下科學問題。雖然條件艱苦,但是看起來,這兩人一羊在嚮導的帶領下也玩得很開心呢!

肯亞大草原上的科研小隊。從左至右: 菲利克斯·哈格 , 彼得·姆瓦西·龍目(Peter Mwasi Lombo), 山羊, 和凱薩琳·克勞薩. | 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作者名片

作者:氪羅鋇路斯

編輯:Yuki

排版:夏曉茜

題圖來源:Felix A. Hager & Kathrin Krausa

參考文獻:

[1] Hager, Felix A., and Kathrin Krausa. "Acacia Ants Respond to Plant-Borne Vibrations Caused by Mammalian Browsers." Current Biology (2019).

[2]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9/02/190215082337.htm

[3] Agrawal, Anurag A. "Leaf damage and associated cues induce aggressive ant recruitment in a neotropical ant‐plant." Ecology 79.6 (1998): 2100-2112.

[4] Lakes-Harlan, Reinhard, and Johannes Strauß. "Functional morphology and evolutionary diversity of vibration receptors in insects." Studying vibrational communication.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4. 277-302.

[5] Hager, Felix A., Lea Kirchner, and Wolfgang H. Kirchner. "Directional vibration sensing in the leafcutter ant Atta sexdens." Biology open 6.12 (2017): 1949-1952.

[6]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speaking-of-science/wp/2015/03/17/this-scientist-rates-and-describes-insect-stings-as-if-they-were-fine-wines/?noredirect=on&utm_term=.8860ae467547

歡迎個人轉發到朋友圈

本文版權屬於「我是科學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iscientist@guokr.com

原標題:《在東非大草原上做科研,是怎樣一種體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東非大草原上的美景,上演著迷人的電影,來肯亞欣賞動物王國!
    在這裡呢有許多的天然景觀你是可以看到的,位於東非大草原上,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不一樣的美景吧。在肯亞這裡,它也是位於這個非洲東部,當然也是很快就可以到了的。在這裡呢,也是被稱為最美的一個東非十字架啦。當然了,在這裡也是被東非大裂谷橫劈兩半了。東非大裂谷呢,也是一個天然的地理奇觀了。當然了,也是一個預兆板塊的漲跌。而肯亞呢就是位於這個大峽谷的之間。
  • 做一名馬賽人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一睜眼,你就會發現自己躺在一整張牛皮「床單」上,沒有燈,昏暗的房間裡只有牆上的小孔投進來的一束晨光。順便說一句,這裡是東非大草原,造房子沒有鋼筋混凝土,用的是牛糞、草木灰、樹枝和泥土,隨著與現代社會的接觸,馬賽人們也漸漸學會了使用塑料布甚至太陽能照明燈!
  • 東非大草原的明星長頸鹿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從自駕區域出來,東非大草原的明星長頸鹿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想要更親近這些美麗的動物,可以移步位於考拉園對面的長頸鹿廣場,這裡生活著長頸鹿,他們擁有長長的睫毛,水靈靈的大眼睛以及細長的脖子,修長的大腿,不愧為動物界的頂級模特。
  • 東非最強部落,獅子看到都得轉身就跑,至今仍一夫多妻制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當今時代,各個國家都在不通程度的爭相發展著,在這個世界上形成了多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而有發展得快的也有發展的比較緩慢的,就像是非洲大陸上的一些國家或者是一些民族,發展相對會比較緩慢。
  • 東非最強部落,獅子看到都得轉身就跑,至今仍一夫多妻制
    非洲因為地形條件等各種因素,在發展的速度上會比其他洲的人要慢上那麼一些,甚至在非洲很多地區至今還存在著許多比較傳統比較原始的部落,就像是今天要講的東非最強部落「馬賽人」是東非地區的一個遊牧部落,幾乎就是東非最強的部落,這裡民風相當的彪悍,而且人口也不少,達到了100萬人之數,馬賽人有一個規矩
  •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清華大學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王亞愚王亞愚在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發言 楊豔賓 攝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家長們、老師們,很榮幸今天能夠作為教師代表歡迎2018級的新研究生們。
  • 深度體驗肯亞動物大遷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談到非洲,有一個地方總是讓旅遊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神往那就是肯亞一年一度的肯亞動物大遷徙總會留下令人震撼難忘的畫面有一些震撼必須要動身親臨有一些深刻必須要用鏡頭記錄今年7月,跟隨攝影大師深入肯亞帶上你的相機去感受一次人生難得的視覺震撼吧!
  • 路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和女朋友秀恩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03 — 路痴的體驗就是在學校我都用過高德地圖 — 05 — 永遠不要跟我講東南西北,我只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和女朋友秀恩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星巴 在非洲大草原上守護「辛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世界新八大奇蹟」之一 東非動物大遷徙
    這個世上有50個人生必須見證的景觀喵喵會陸續給大家種草這50個景觀今天,我們先來說這一生必須體驗一次——東非的草原野生動物大遷徙也是被稱為世界新八大奇蹟之一。一起來感受自然神力的偉大與至美這個世界上動物大遷徙有很多種,比如候鳥的大遷徙,蝴蝶的大遷徙,魚類的大遷徙,但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就兩個:中國的春運和東非的草原野生動物大遷徙。
  • 擁有150 以上的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在網絡上提出疑問,擁有150以上的超高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把那些隱藏在網絡海洋中的高智商人群給炸出來,遺憾的是,未能炸出愛因斯坦或者霍金。好了,下面我們作為普通人,就來看看擁有150以上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吧。網友Chris Worth說,他13歲的時候智商達到177,他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 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我們鼓勵有了高中及其以上英語基礎者要開始有目的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用英語學習英語,用英語讀懂英語」,開始把英語作為學習英語的「理解語言」。可是,幾人做得到?所以,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這體驗就是:脫離中文依然可以讀懂/理解英語。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那麼,在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網友一:說起京大給我的體驗,其實最大的感覺還是和京都這座城市一樣的從容。沒有東京不夜城般的聲色犬馬,也沒有國內大城市建設的如火如荼。京都的節奏永遠是細水長流,不緊不慢。京大也一樣,每個學生做著自己現在想做的事情,有的醉心學術,有的年少貪玩,有的蹉跎歲月,有的且行且歌。
  • 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場景十分壯觀!
    【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的壯觀景象?】在肯亞及坦尚尼亞,每年的7月到10月,都有成千上萬的角馬飛奔而來,橫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國家公園大草原和肯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的壯觀景象?
  • 七月去看東非「野」趣 暑期正值非洲動物大遷徙
    在非洲大草原上,數以萬計的角馬在一年一度的大遷徙中浩浩蕩蕩地跨越馬拉河。這種畫面吸引了全世界眾多遊客爭相前往非洲觀看。日前,記者了解到,京城各大旅行社都已上線赴肯亞觀看動物大遷徙的線路,因為正值暑期,報名多以家庭為主。除了常規線路,部分旅行社還推出了高端團。
  • 做一名「百萬年薪」的地圖採集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此前朋友圈一篇有關「百萬年薪採集員」的文章被熱傳,為這一群體蒙上更多神秘感。做一名地圖採集員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地圖又是如何誕生的?3月21日,雷鋒網跟隨百度地圖採集團隊深入張家口古城區,親歷地圖採集全過程,試圖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 聲音好聽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愛音斯坦FM 精品節目《怎樣練就好聲音》全新上線,這裡有專業的指導,美化你的聲音,增加你的社交自信。聲音好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好奇心驅使我去查了豆瓣、簡書和知乎,看看有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結果讓我大開眼界,大家用各種方式講述了自己與自己好聲音的故事。
  • 星巴:在非洲大草原上保護野生動物 守護「辛巴」
    星巴,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巡守員,在非洲大草原上以帳篷為家,與獅子、獵豹、大象、犀牛等野獸為伍,與馬賽部落人為友,與盜獵者為敵。  他在央視直播節目《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中擔任轉播顧問,他創辦了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他是第一個遠赴非洲從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中國人。  感言: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沒有國界。
  • 東非動物大遷徙,CNN推薦,值得看一次
    南非新聞網站「艾歐爾新聞」4月22日引述CNN TRAVEL推薦的非洲25處令人驚豔的旅遊景點,其中最令世人推崇的是東非動物大遷徙。報導指出,東非國家坦尚尼亞一年四季都會有動物遷徙,但有淡旺季區分。若從天空俯瞰,一望無際綠油油的壯闊大地上,布滿難以計數的動物群,忙碌地低頭享受美食。6月份是交配旺季,大草原上顯得異常喧譁熱鬧,洋溢著生生不息的氛圍。
  • 把非洲大草原上的獅子換成東北虎,會發生什麼?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獵物的變化在東北虎的原生環境中,它的主要獵物以鹿、野豬等為主,而去到非洲大草原後,非洲大草原上沒有野豬,連鹿科動物也僅有一種且數量稀少(巴巴裡馬鹿)。所以從表面上看,東北虎原生環境中的獵物都是非洲大草原上缺乏的。但是這依然不影響東北虎的捕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