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少同學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多少都有過如下的體驗:
1. 中文裡的&…%#x,英文裡是不是這麼說:@#%…?老外會不會這麼說啊……
2. 這個我會!是這麼說的:@#$%&f!誒,不對……好像是這樣:@#¥}*=$……完了,到底哪個對?
3. 這個我確定是這麼說的!誒,中間忘了一個詞,是什麼來著……什麼from hand 什麼 mouth?
4. 「大幅增加」 ,increase greatly,這個表達太路人,換個啥能更「高級」一點?
大量科學研究表明,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碰上這些問題……如果沒碰上,再好好往下學就碰上了。
這時候,你需要一款為英語學習者/使用者量身定做的進階學習神器——Ludwig,域名為www.ludwig.guru。擁有PhD的研究員Jonah,通過Ludwig的幫助在科研期刊上發表論文;日籍翻譯Fukumi,用它來維持作品的高品質;義大利學生Carlo,靠它來寫文書申請海外的學校……這不是我編的,是Ludwig自家(動畫特效diao炸天)的廣告裡編的。
簡單地說:Ludwig是一個網站/電腦端app,是英語句子的搜尋引擎,擁有最權威的語料庫,能讓你搜索和學習地道的英語搭配和表達。
那麼稚嫩的學習者如我,通過Ludwig能解決什麼具體的問題呢?回到文章開始說的困擾英語學習者幾個世紀的難題(之四)好了:
1. 搭配AZ到底對嗎?有人這麼說麼……
2. 搭配AZ和BZ,哪個才是對的?哪個說的人更多?
3. 表達A_CD中,有個詞我想不起來了……
4. 表達ABc的c太弱了,能不能換個高級的詞?
對,它都能解決。別擔心,先說最重要的:免費好用,可以不下app,不需要科學上網,沒有廣告,不用掃二維碼……可以往下看了。
1
搭配AZ到底對嗎?有人這麼說麼……
這是任何階段的學習者都會面臨的問題。
如果你糾結的是單個單詞,比如「糾結」該怎麼說,我建議你用Pleco之類的設計給老外用的漢英詞典,或者:關注幾個好的英語學習公眾號……比如上一期推送《最近碰到哪些有聊的詞》裡我就寫到了「糾結」怎麼說(to agonise over)……但如果問題是想查一個搭配是否成立,那用Ludwig這樣更專業的工具才好。
比如,師兄是一個幹活時「手腳很快」的人,能不能說我是a quick worker?
請出Ludwig並搜索quick worker:
Ludwig目前只有網頁版和電腦端app,網頁版功能更全。本文中用到的截圖可能來自任何一端
目測沒毛病,我yy的搭配安全過關。
其實,問題不應該是「有沒有人這麼說……」,如果是一個英格蘭漁村或者土澳農場裡流行的俚語、土話,或者是水平不高的網民隨口說的,那即使「有人這麼說」,也不能算是通用的、標準的英語表達。稱Ludwig是神器的原因是,它的語料庫牛X。在Ludwig上查出來「有人這麼說」,相當於是得到了來自歐美主流媒體語料的背書。
大家不妨先瞄一眼上面截圖中例句的來源,或者等我在文章最後單獨提語料庫。
2
搭配AZ和BZ,哪個才是對的?哪個說的人更多?
其實吧,我知道quick worker是對的,只是吧,內心小糾結了一下,是不是該說fast worker?
quick和fast,一般是前者強調時間短,後者強調速度快,大部分搭配中不能混淆,比如說a quick look,a quick meal,但是要說a fast car和fast food。畢竟「時間短=速度快」(不要想歪!);有些場景中,它倆也是通用的。那我想問,quick worker和fast worker,究竟哪個更常用呢?
使用Ludwig的基本操作之二,對比搭配中用詞的頻率:輸入「[quick fast] worker」,即會出現結果:
目前電腦端不支持此功能,只有網頁版有
原來兩者雖然都可以,但還是fast worker更常見一些,學習到了!不過我也可以保留quick worker不用改~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簡單地對比AZ和BZ,而是ABC和DEF兩個沒有相同詞彙的表達,那麼操作上稍微有些不同。比如在舉例子時,為了表示類似「不勝枚舉」「不一而足」的意思,我們可以在最後加上一句the list goes on,或者有時候你會看到to name but a few,表示同樣的意思。
Studying abroad has many benefits like making new friends,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getting to know another culture and the list goes on.
Unconditional love means support, encouragement, care, kindness and generosity, to name but a few.
那麼只需要輸入「the list goes on VS to name but a few」,就可以得到兩者在語料庫中出現頻率的對比結果:
可以點擊搜出結果查看兩個表達各自的例句
也就是說the list goes on比to name but a few稍微常用一些,但只要對比出來的不是很低的百分比,那其實都可以使用。個人意見:如果你想讓小白也能看懂,那就選the list goes on,沒見過這個用法的人也能一看就明白;如果你想看著更高級,那就選to name but a few——前提是要用對!
3
表達A_CD中,有個詞我想不起來了……
世紀難題下一道:高級表達好是好,萬一我記不太清楚了怎麼辦?
to name but a few剛學到的時候我也覺得挺拗口的,保不齊第一次想用時忘了到底是「to什麼but a few」來著?這時候Ludwig的模糊搜索功能就很方便了,輸入「to * but a few」:
瀏覽一下搜索結果,想要的這個高級表達就自然出現了,雖然會有一些不相關的結果,但你肯定能識別出來。
4
表達ABc的c太弱了,能不能換個高級的詞?
高級,高級,高級,還有什麼比高級的用詞更讓進階英語學習者夢寐以求的呢?大概是更高級的用詞吧……
「一般的高級」,Ludwig是可以幫你搞定的!它的功能之一是paraphrase your sentence,即換一種方式來表達同一個意思,在想替換的單詞前加「_」就可以實現。比如師兄今天really happy,可是我在寫日記的時候覺得really不夠高級,祭出Ludwig,輸入「_really happy」後發現……
Emmm……都不滿意,都不高級……等等,最後一個genuinely happy看著還不錯嘛?!但怎麼只有0.4%的使用率?
請換個角度想:大家每天都在用very happy、so happy,才會讓這些日常的說法看著不高級的,這時你來一個才0.4%的genuinely happy,是不是就鶴立雞群了?
其實每一個搭配都是可以繼續點擊的,點完你就發現……
搜索結果最多只顯示前60個(免費版15個)
原來genuinely happy也有那麼多實例,那明顯它就是你在找的「真正有人在用的」「高級表達」!
轉念一想,為什麼我不直接找詞替換happy呢?那沒問題,乾脆直接輸入「_happy」試試?
哇!真香……
5
其他功能、免費版、語料庫
Ludwig吸引我的另一點是,界面清爽,字體得宜,使用起來簡便而舒服。有時速度不是國內網站的水平但可以接受。
它的首頁上直接列示了八個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本文介紹的正是其中四個對於進階英語學習者來說最必要的功能,也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英語學習/使用時世紀難題之四的解決方案。
建議長草的學習者,先試著用一段時間,看看自己日常的需求,是否免費版就可以滿足,千萬不要一頭栽進英語培訓行業的一大陷阱:花錢了就覺得學到了。
上面是免費版和訂閱版的區別,雖然看上去好像免費版啥也不能幹,但其實除了每日搜索次數會受到限制,並沒什麼實質的區別(不註冊限制3次/日,註冊後6次),除非英語培訓業從業人員,輕度使用者的話是基本夠用的,畢竟很多類似需求,用好了詞典也能實現。師兄是在使用了一段時間免費版之後才入坑的。訂閱方案的話,單月10歐,年付60歐,兩年付89歐。
回到剛才提到的,這句話「有沒有人這麼說?」並不是重點,網際網路上誰愛說什麼說什麼,不代表這是好的英語。目測Ludwig敢收費,最大的原因之一是,它的語料庫權威。權威到什麼程度呢?
付費後還可以對語料庫進行定製——比如我就想看《經濟學人》的
《紐約時報》《獨立報》《衛報》《經濟學人》《紐約客》《福布斯》《大英百科全書》《科學》,to name but a few(等等,要不我還是換成出鏡率高的the list goes on吧?)……哪個不是英語學習領域KOL們成天掛在嘴邊的頂級資源?
重複一下:域名是www.ludwig.guru,目前只有網頁版和電腦端。一款美麗而強大的句子搜尋引擎,是不是用了它,媽媽再也不怕我隨便亂寫英語了?
而guru這個域名後綴也很特別。guru詞典上的釋義是「專家、權威、大師」,但我把它當北方話中的「大拿」來用。ludwig.guru,這可能是我第一次看一個產品的名字就被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