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每秒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2020-12-06 騰訊網

如果要問宇宙中有什麼是絕對的?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因此被希格斯場所減速,所以達不到光速。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質能等價

在物理學界,即便是物理學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薦。在一些基本的概念上,科學家們依然推薦得很痛苦,比如:質量,能量和光速。伽利略曾經就挑戰過光速,而且他僅僅是嘗試去測光速,卻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到了20世紀,有一個物理學界的天縱奇才出現了,他就是愛因斯坦。在他1905年發表了四篇極具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狹義相對論。除了狹義相對論,在當年最晚發表的一篇名為《質能等價》的論文是補充狹義相對論的。

在這篇論文當中,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E=mc^2,這個方程是愛因斯坦用來描述質量和能量的關係的,其中就用到c^2,也就是光速的平方。

這個方程描述了一個等價關係,假設有個物體的質量是m,那它所擁有的能量E就是mc^2。在推導質能方程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論述了信息、物質、能量的極限速度是無法超越光速。如果要達到光速,那麼靜止質量只有等於0時。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愛因斯坦這篇文章存在著循環論證的問題。不過,在幾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的共同努力下,也最終拿出了十分嚴謹的證明。可能你要問了,憑什麼信息、物質、能量的速度不能超過光速?

愛因斯坦當年只是用光速不變原理推導得到這個結果,但更深層次的原因並沒有給出解釋。不僅如此,實際上愛因斯坦也沒有解釋到底什麼是質量?不過,後來有一批物理學家一併解決了這2個問題。那具體是咋回事呢?

希格斯場

科學家實際上是基於原子結構的研究從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都知道,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電子無法再分,而原子核還可以繼續分為質子和中子。其中質子是帶正電,中子是不帶電的。可是你想過沒有,原子核內有那麼多質子, 不應該因為同種電荷相排斥而被彈開嗎?

其次,科學家還通過轟擊質子和中子的實驗發現,質子和中子也應該還可以再分更小的粒子。這種粒子後來被稱為夸克

除此之外,原子核還存在著衰變的現象,比如:β衰變,一個中子衰變成一個質子、一個電子和一個中微子。

基於這些現象,科學家提出,在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基本作用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其中,強相互作用把夸克束縛在質子當中,也把質子束縛在原子核當中,因此它們的強度要大於電磁力,衰變則是由弱相互作用引起的。

科學家利用一套叫做規範場的理論,試圖把四大相互作用統一起來,他們幾乎完成了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一。但是有一些科學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這其實就是質量問題。根據這套理論,物質的質量到底從哪裡來呢?

科學家發現,物質99%的質量來自於強相互作用把夸克束縛在質子和中子當中的能量,我們可以通過上文提到的質能等價計算得到。至於剩餘的1%的質量則是來自於各種基本粒子的。這聽起來其實很完美有沒有?

可問題就出在,在規範場當中,夸克和電子這類基本粒子是不應該有質量的。其次,相互作用在規範場論當中可以看成是把某種粒子扔來扔去的結果,比如:強相互作用就是把膠子扔來扔去;而弱相互作用就是把W玻色子和Z玻色子扔來扔去;電磁力就是把光子扔來扔去。膠子和光子明明是沒有質量的,可W玻色子和Z玻色子卻有質量,這很是奇怪。

後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不得不提出另外一個假設來給規範場論做補充。他們提出了希格斯機制,他們認為宇宙中遍布著一種場叫做希格斯場,當粒子通過時,希格斯場會和粒子發生作用,會導致粒子減速並獲得質量。物質剩餘的1%的質量就是希格斯場賦予的。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粒子都會和希格斯場發生作用,如果粒子的靜止質量是0,那麼它就不會和希格斯場發生作用,那它的速度就應該是光速。光子的靜止質量是0,所以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減速,所以它的傳播速度是光速。

相關焦點

  • 光的速度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來自何處?
    大家都知道像光子這種沒有靜止質量的東西,它一出生就只能以光速運動,而且還不需要用外力來維持。光和光速光本質上就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粒子,又可以看作波。狹義上的光是指可見光,僅佔電磁波譜上很小的一段,而廣義上的光包括紅外光、紫外光、可見光、X光等。
  • 光既然能夠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啥呢?
    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當我們打開燈的時候,光可以瞬間充滿整個房間,所以早前許多人認為,光不論傳播多遠都不需要時間,它就是一種瞬時作用。早前由於技術不發達,而這樣的說法也符合光表現出來的性質。在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都對光進行了研究,他們始終認為光是有速度的,只是常規手段根本測不出來。
  •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如果要問宇宙中有什麼是絕對的?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光不需要動力,基本粒子天生就擁有光速,而光沒有靜止質量,它沒有被希格斯場所減速,而其他基本粒子因為擁有靜止質量,因此被希格斯場所減速,所以達不到光速。那具體是咋回事呢?質能等價在物理學界,即便是物理學的發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薦。
  • 光速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
    如果要問宇宙中有什麼是絕對的?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在推導質能方程的過程中,愛因斯坦論述了信息、物質、能量的極限速度是無法超越光速。如果要達到光速,那麼靜止質量只有等於0時。
  • 光的速度達到了30萬公裡每秒,那「黑暗」有速度嗎?有多快?
    光,是一種很抽象的物質,我們雖然每天都可以看見光,但是摸不著光。提到光,不得不說它的一個強大本領,即傳播速度非常快,快到超乎想像。光的傳播速度簡稱光速,是人類目前認知中最快的速度,數值約為30萬公裡每秒(真空中),自然界中任何有質量的物體的運動速度都不可能超過光速。
  • 既然光能夠達到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為何人被它撞到卻沒有感覺?
    其實這就像是天空當中飛行的一隻小鳥,遇到了高速航行的飛機,小鳥也能將飛機撞出一個窟窿,然而光速每秒能達到30萬公裡的速度,既然光能達到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為何人被他撞倒卻沒有感覺?比如說我們看的時候都比較喜歡曬太陽,為什麼我們沒有受傷反而感覺很暖和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答:光沒有動力,速度如何達到30萬/
    答:光沒有動力,速度如何達到30萬/km/s?科學家:光不快是萬物慢了。2020年9月7日如果按照外國科學家的思路走,走的一定是死胡同,是永遠沒有解的。所以必須另闢蹊徑,另開思路。要想弄清楚光為什麼能有每秒30萬公裡的運動速度,得先知道光是怎麼產生的。根據光電轉換的物理現象,那不是說光粒子等於電子,電子等於光粒子。
  • 光速每秒30萬公裡,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 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速度?
  • 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來源是什麼?需要加速嗎?
    這個道理非常的淺顯易懂,當你開車的時候想好跑得快一點,那就需要狠踩油門才行,這樣車的速度就會提升。這個過程就涉及到了能量轉化問題,「石油」的化學能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最終轉化為車的動能,但是車的速度是有極限的,最終能量因為地面的阻力都消耗掉了。那麼真空中近似30萬公裡每秒的光速,它的動力是什麼?
  • 光的速度每秒30萬公裡,光到底是什麼?牛頓和科學家說法不一!
    光的速度每秒30萬公裡,光到底是什麼?牛頓和科學家說法不一!人類在探索世界和宇宙的過程當中,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是時間上的速度,還有就是宇宙中光的速度,只有在速度上不斷的進步,而不斷的研究,才能夠在探索世界的過程當中有所進步。
  • 30萬公裡每秒,如果能達到這個速度會發生什麼事?
    不過不是說經典物理不對,在日常生活中其實都是經典物理學可以解決的,不過部分科學家們接觸到的實驗,涉及到的速度可能要遠超日常的情況,所以經典物理就不適用了。大家都知道光速是30萬公裡每秒,精確值則是299792.458公裡每秒。而目前人類製造的物品所達到的速度完全比不上光速。
  • 光每秒能跑30萬公裡,它的動力來自哪兒?
    在19世紀,法國物理學家菲索發明了一套旋轉齒輪裝置,並用該裝置測出光速為31.5萬公裡每秒,這已經比較接近現代測量值了。而光速的精確測量,則是麥克斯韋方程提出之後的事了。 科學研究表明,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每秒鐘能夠跑30萬千米,精確值為299792458
  • 光每秒能跑30萬公裡,它的動力來自哪兒?
    光和光速光本質上就是電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看作粒子,又可以看作波。狹義上的光是指可見光,僅佔電磁波譜上很小的一段,而廣義上的光包括紅外光、紫外光、可見光、X光等。物體是由原子組成的,物體發光自然源自微觀層面。當原子內部的電子吸收能量後,便會躍升到高能級。
  • 光可以每秒跑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是什麼呢?
    在經典物理學中大家都知道,要想讓一個物體獲得速度就需要給它提供能量,這個能量可以轉換為物體運動的動能。因此也就有人會問,真空中光速30萬公裡,那麼它的動力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種印象也很符合我們的認知,因為只要光一出現,瞬間就可以填滿小黑屋。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都是由於光速太大的原因。
  • 光的速度能達到了每秒30萬公裡,那它的動力到底來自於哪裡?
    ,它的飛行速度能夠達到光速,那麼在宇宙當中到底有沒有依靠光速飛行的物質呢?其實這種物質是肯定存在的,這種物質就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光,無論是太陽光還是夜空當中星星發出來的光,這種光它們的運行速度就是光速,那麼光的速度為什麼能夠達到光速呢?要知道物體的速度永遠沒有辦法到達光速,就是因為物體有靜止質量,但是光的速度能夠達到永恆不變的速度,而且光是一種質量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的物質。發現光的質量幾乎非常小甚至是沒有質量的時候。
  • 光可以每秒30萬公裡前進,那它的動力是什麼呢?科學家:愛因斯坦也不...
    如果要問宇宙中有什麼是絕對的?那麼,在物理學當中,有一個東西是絕對的,那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近似等於30萬公裡/秒。那光為什麼會這樣擁有這樣的速度?它的動力到底是什麼呢?
  • 光既然可以30萬公裡每秒,那麼它的動力從哪來?
    在經典物理學中大家都知道,要想讓一個物體獲得速度就需要給它提供能量,這個能量可以轉換為物體運動的動能。因此也就有人有疑問,真空中光速30萬公裡,那麼它的動力是哪裡來的哪?光應該是宇宙中最常見也是最神秘的存在了,最開始大部分人都認為光是瞬時作用的,就是沒有速度的概念,無論傳播到多遠的距離不需要消耗時間。這種印象也很符合我們的認知,因為只要光一出現瞬間就可以填滿小黑屋。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都是由於光速太大的原因,光速一秒鐘可以繞地球七圈半,你認為僅僅生活在地球上某個國家、某個城市、某個街道、某個小區的我們可以感受到這種時間差嗎?
  • 光的速度高達30萬公裡/秒,它前進的動力是什麼?
    光無處不在,它們承載著物體的信息在空間中傳播。當我們接收到光,就能知道光攜帶的信息,從而看到發出或者反射出這些光的物體。我們不僅僅研究光的來源,也會研究光本身,人類對於光的研究由來已久。光速的研究很早之前,人類就試圖去測量光的速度。但由於光速太快了,快到人們認為是無限的。
  •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
    光速是極限速度,但卻只有30萬公裡每秒,到底是誰限制了它?根據我們的常識,光速可以達到每秒30萬公裡,這種極限速度可以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往返只需要16分鐘,那漫長的空間距離在光速面前變得非常的簡單,而且,傳聞實現光速以後,就能夠跳出時間的束縛,甚至還能實現時間的倒流,因此很多科學家對它很感興趣,就連一些科幻作家也不厭其煩的書寫著它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