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伯克利拿下EMNLP最佳論文,復旦黃萱菁當選下一屆程序主席

2021-01-12 AI 科技評論

作者 | 陳大鑫

今日上午, EMNLP 2020各項大獎出爐!

其中最佳論文獎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David Gaddy、Dan Klein兩人獲得,愛丁堡大學華人博士生 Yanpeng Zhao 獲得了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共4篇)。

另外,本屆大會的最佳 Demo 獎由大家所熟知的 Hugging Face 團隊摘得。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黃萱菁將出任下一屆大會的程序主席。

除此之外,比較遺憾的是,今年的最佳短論文暫未頒發。

作為國際語言學會(ACL)下屬的 SIGDAT 小組主辦的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頂級國際會議。EMNLP每年舉辦一次,去年則與 IJCNLP 聯合在香港舉辦,今年由於疫情轉為線上舉辦。

EMNLP 2020 共收到3677篇投稿,有效投稿為3359 篇,總接收論文752 篇,包括602篇長論文、150篇短論文。

從接收率看,EMNLP 2020的論文接受率創下近五年新低,為22.4%,其中長論文接收率為 24.6%,短論文接收率為16.6%。

更多關於EMNLP 2020的論文相關信息請移步「中國投稿量第二,接收率卻僅有13.2% ? 十張圖帶你讀懂EMNLP 2020開幕式!」一文。

1

最佳論文

榮獲EMNLP 2020最佳論文獎的是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篇論文:

《Digital Voicing of Silent Speech》。

論文連結:https://www.aclweb.org/anthology/2020.emnlp-main.445.pdf開源連結:https://github.com/dgaddy/silent_speech作者:David Gaddy、Dan Klein(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論文介紹:

在本文中,我們研究了對無聲語音進行數位化語音處理以使其發聲的任務:我們基於捕獲到的肌肉衝動的肌電圖(EMG)傳感器測量結果,將無聲口語單詞轉換為可聽語音。

下圖展示了放置在臉上的肌電圖(EMG)電極可以檢測語音發音器的肌肉運動:

儘管先前的工作集中在訓練發聲期間從EMG收集到的語音合成模型,但我們是第一個利用在無聲發音期間從EMG收集到的語音進行模型訓練。

圖註:模型中所使用到數據的三個組成部分

具體而言,我們介紹了一種通過將音頻目標從發聲信號轉換為靜默信號來對靜默EMG進行訓練的方法:

與僅使用發聲數據進行訓練的baseline方法相比,我們的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從靜默EMG生成音頻的清晰度,在某種數據條件下將轉錄詞誤差率從64%降低到4%,在另一種數據條件下將轉錄詞誤差率從88%降低到68%。

最後,為了促進此任務的進一步發展,我們共享了無聲和發聲面部EMG測量的新數據集。

數據集下載地址:https://zenodo.org/record/4064409#.X7ZDfcIzZhE

2

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

本次EMNLP 2020共有四篇論文獲得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其中包括華人作者愛丁堡大學的Yanpeng Zhao一篇論文《Visually Grounded Compound PCFGs》。

以下是EMNLP 2020四篇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基本情況。

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論文一:

《If beam search is the answer, what was the question?》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10.02650.pdf作者:Clara Meister(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Tim Vieira(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Tim Vieira(劍橋大學)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論文二:

《GLUCOSE: GeneraLized and COntextualized Story Explanations》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09.07758.pdf作者:Nasrin Mostafazadeh、Aditya Kalyanpur、Lori Moon、David Buchanan、Lauren Berkowitz、Or Biran、Jennifer Chu-Carroll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論文三:

《Spot The Bot: A Robust and Efficient Framework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nversational Dialogue Systems》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10.02140v1.pdf作者:Jan Deriu、Don Tuggener、Pius von Daniken、Mark Cieliebak、Alvaro Rodrigo、Jon Ander Campos、Aitor Soroa、Aitor Soroa、Thiziri Belkacem最佳論文榮譽提名獎論文四:《Visually Grounded Compound PCFGs》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2009.12404.pdf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zhaoyanpeng/vpcfg作者:Yanpeng Zhao、Ivan Titov(愛丁堡大學)

3

最佳 Demo 論文

今年榮獲EMNLP 2020最佳Demo論文獎項的是來自Hugging Face團隊的一篇論文:《Transformers: State-of-the-art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論文連結:https://arxiv.org/pdf/1910.03771.pdfTransformers 庫地址:https://github.com/huggingface/transformers作者:Hugging Face 團隊論文介紹:

模型體系架構和模型預訓練的發展推動了自然語言處理的最新進展。

Transformer體系架構有助於構建更高容量的模型,而預訓練使得在大量任務中高效利用大模型容量成為可能。

Hugging Face 團隊創建了Transformers開原始碼庫,旨在將這些NLP進步開放給更廣泛的機器學習社區。

該庫包含了在統一API下經過精心設計的SOTA模型的Transformer架構。

該庫匯集了由社區製作並可供社區使用的精選預訓練模型的集合。Transformer設計可由研究人員不斷擴展,對從業人員使用而言簡單易行,並且可以快速而強大的進行工業部署。

目前,該庫的 star 量高達 36.9K,包含數千個預訓練模型,如知名度非常高的ALBERT、BERT、GPT、GPT-2、Transformer-XL、RoBERTa、ELECTRA、XLNet等模型。

4

下一屆大會

在會議上,EMNLP組委會還宣布了下一屆會議將會在明年的11月7號到11月11日於多米尼加共和國舉行。

此外恭喜復旦大學黃萱菁老師,她將成為下一屆的程序主席!本次EMNLP 2020中她也有6篇論文入選。

黃萱菁,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2008年至2009年,UMass Amherst CIIR的訪問學者。她的研究興趣包括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她在頂級會議上發表了數十篇論文,包括SIGIR、ACL、ICML、IJCAI、AAAI、CIKM、ISWC、EMNLP、WSDM和COLING。她曾擔任NLPCC 2017、CCL 2016、SMP 2015和SMP 2014的PC聯合主席......

谷歌學術主頁: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RGsMgZA4H78C&hl=en

以下是黃萱菁團隊本次EMNLP 2020主會錄取論文:

1、《Tasty Burgers, Soggy Fries: Probing Aspect Robustness in Aspect-Based Sentiment Analysis》.

Xiaoyu Xing, Zhijing Jin, Di Jin, Bingning Wang, Qi Zhang and Xuanjing Huang.

2、《A Knowledge-Aware Sequence-to-Tree Network for Math Word Problem Solving》. Qinzhuo Wu, Qi Zhang, Jinlan Fu and Xuanjing Huang.

3、《Uncertainty-Aware Label Renement for Sequence Labeling》. Tao Gui, Jiacheng Ye, Qi Zhang, Zhengyan Li, Zichu Fei, Yeyun Gong and Xuanjing Huang.

4、《Leveraging Declarative Knowledge in Text and First-Order Logic for Fine-Grained Propaganda Detection》. Ruize Wang, Duyu Tang, Nan Duan, Wanjun Zhong, Zhongyu Wei, Xuanjing Huang, Daxin Jiang and Ming Zhou.

5、《PathQG: Neural Question Generation from Facts》. Siyuan Wang, Zhongyu Wei, Zhihao Fan, Zengfeng Huang, Weijian Sun, Qi ZHANG and Xuanjing Huang.

6、《RethinkCWS: Is Chinese Word Segmentation a Solved Task?》. Jinlan Fu, Pengfei Liu, Qi Zhang and Xuanjing Huang.

參考連結:

https://2020.emnlp.org/blog/2020-11-19-best-papers

https://2020.emnlp.org/blog/2020-09-18-decisions/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黃萱菁: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表示學習
    復旦大學黃萱菁帶來報告《自然語言處理中的表示學習》。黃萱菁,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於復旦大學獲計算機理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自然語言處理、信息檢索和社會媒體分析。兼任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社會媒體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中文信息技術專委會副主任。
  • 就算戴上口罩,AI也知道你在說啥丨EMNLP2020最佳論文
    這是EMNLP 2020的最佳論文,來自UC伯克利的兩位作者,用AI和電極做了個「沉默語音」的檢測模型,可以檢測到你想說、但沒說出聲的話。一作David Gaddy,來自UC伯克利的論文地址:參考連結:https://venturebeat.com/2020/11/24/uc-berkeley-researchers-detect-silent-speech-with-electrodes-and-ai
  • 旦復旦兮!ACL 2020 復旦大學系列論文解讀開始了!
    AI 科技評論聯合復旦大學,推出「ACL 2020 - 復旦大學系列論文解讀」。 AI科技評論 x 復旦大學4月3日,備受矚目的 NLP 頂會 ACL 2020 公布了錄用論文情況。本屆 ACL 共收到 3429 篇投稿,相比於去年增加了500多篇,儘管接收論文數量還沒有統計,但相比於去年必然將只多不少。
  • 7 Papers & Radios | EMNLP 2020最佳論文;新型優化器AdaBelief
    推薦:CoRL 2020 最佳論文。推薦:CoRL 2020 最佳 Presentation 論文。論文 4:Digital Voicing of Silent Speech作者:David Gaddy、Dan Klein論文連結:https://www.aclweb.org/anthology/2020.emnlp-main.445.pdf摘要:在這篇論文中,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者們探究了無聲語音的數位化發聲任務
  • 機器學習頂會ICML 2018:復旦大學副教授獲最佳論文亞軍 騰訊清華...
    ICML官網上提前公布了最佳論文名單,來自MIT和UC Berkeley的研究人員摘得最佳論文的桂冠。復旦大學大數據學院副教授黃增峰獨立署名的論文《Near Optimal Frequent Directions for Sketching Dense and Sparse Matrices》和來自DeepMind、史丹福大學的兩篇論文共同位居最佳論文亞軍行列。
  • 周少華當選常平鎮人大主席 朱默河當選常平鎮長
    周少華當選常平鎮人大主席 朱默河當選常平鎮長 2016年11月26日 10:01 >   東莞陽光網訊 經過兩天的醞釀討論和昨天(25日)下午的投票選舉,常平鎮第十七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依法選舉產生新一屆鎮人大主席
  • 祝賀劉國瑞教授當選下一任IEEE主席!IEEE首位華人主席
    祝賀劉國瑞教授當選2021 IEEE 主席RAY LIU)以 21120 票當選為 IEEE 歷史上首位華人主席。在此,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向劉國瑞教授表示祝賀!01 成就劉國瑞教授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 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當選環太平洋數字圖書館聯盟指導委員會主席
    在最近進行的環太平洋數字圖書館聯盟(Pacific Rim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簡稱PRDLA)指導委員會匿名選舉中,北京大學圖書館朱強館長當選為該委員會下一屆輪值主席,自2010年開始任職。
  • 7位圖靈獎得主當選,新晉多位華人,2020 ACM Fellow公布
    此外,陳怡然教授曾在學術會議中獲得 6 個最佳論文獎和 12 個最佳論文提名獎。姓名:張耀文(Yao-Wen Chang)機構:臺灣大學當選理由:因對算法電子設計自動化的貢獻而當選個人簡介:張耀文本科畢業於臺灣大學,碩博就讀於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現為臺大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電機資訊學院院長等職。
  • 地學系宮鵬教授當選為世界地球委員會委員
    地學系宮鵬教授當選為世界地球委員會委員清華新聞網12月31日電 近日,世界地球委員會宣布新當選的聯合主席和委員名單。委員會由來自13個國家的19名科學家組成,清華大學理學院院長、地球系統科學系主任宮鵬教授當選委員。
  • 中國科大李向陽教授當選ACM Fellow
    今年全球58名學者當選,華人7人,中國大陸僅3人上榜。正如ACM 主席 Vicki L.ACM MobiCom論文15篇,谷歌學術論文引用總數20000餘次,H-Index 75, 7>次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對於當選的感受,李純明教授表示驚喜。「這是我第一次被提名,而且準備有點匆忙。直到1月底才開始了解提名的詳細流程。」他補充到,「與以往入選的Fellow相比,我的文章數少得有點『另類』。但是,我有5篇第一作者的論文,引用次數超過1000次,2篇超過2000次。
  • 十位華人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新院士—新聞—科學網
    翁文灝,地質學家,首批中央研究院院士,前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1947年當選為外籍院士。 錢學森,中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元勳,1949年當選為院士。 李政道,物理學家,哥倫比亞大學教授,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59年當選為院士。 林家翹,數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前主席,1962年當選為院士。
  • NeurIPS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發聲明:19 篇論文因一稿多投被拒收!
    本文是 NeurIPS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對近期作者反饋階段工作的幾點說明,主要介紹了審稿進度以及本屆 NeurIPS 為防止一稿多投現象做所的努力,並宣布了提交至 NeurIPS 的論文中有 19 篇由於存在一稿多投的問題將被拒收的決定。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在圖像分割和水平集方法的研究中做出了若干重要的貢獻,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了多篇原創性的研究論文,包括五篇他引次數超過1000次的論文,其中一篇關於水平集方法的論文於2005年發表至今已經被引用高達2700多次;另外兩篇論文單篇他引次數為1800多次和2000多次,分別榮獲2013和2015年IEEE信號處理學會最佳論文獎,李純明是國際上唯一的兩次以第一作者身份獲得該獎的學者。
  • CVPR2019開幕與頒獎儀式:最佳論文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上萬參會者...
    他首先逐一介紹並感謝了其它各位主席、程序主席,以及向領域主席和其它會議事項(比如主題研討會、出版物、財務等等)的負責人致謝。在過去的幾個月中,程序主席們為了組織會議,發送了超過一千八百封郵件,有一些教授的學生也參與到了組織工作中來。
  • ...多傑熱旦當選省政協主席 王曉勇仁青安傑馬長慶張守成宗康杜捷...
    多傑熱旦當選政協第十二屆青海省委員會主席。  大會選舉王曉勇、仁青安傑、馬長慶、張守成、宗康、杜捷、張文魁、馬海瑛、王絢、杜德志為政協第十二屆青海省委員會副主席;選舉王進為政協第十二屆青海省委員會秘書長;選舉66名同志為政協第十二屆青海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下午3時,大會開始。
  • IEEE史上首位華人主席,馬裡蘭大學終身教授劉國瑞當選
    RAY LIU)當選 2021 IEEE 候任主席。這是 IEEE 歷史上首次由華人當選主席職位。劉國瑞 1983 年在臺灣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士學位,1990 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
  • 25位華人學者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新聞—科學網
    因其嚴格的遴選程序,其會士稱號被視為物理學界的較高榮譽。(科學網 梅進/編譯) 以下為新當選的華人名單及其現工作單位: 柏梅(Bai, Mei),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本科畢業於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陳冠華(Chen, Guanhua),香港大學,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 Chin, Cheng,美國芝加哥大學,本科畢業於臺灣大學 丁玉傑(Ding, Yu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