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IPS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發聲明:19 篇論文因一稿多投被拒收!

2021-01-15 雷鋒網

本文是 NeurIPS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對近期作者反饋階段工作的幾點說明,主要介紹了審稿進度以及本屆 NeurIPS 為防止一稿多投現象做所的努力,並宣布了提交至 NeurIPS 的論文中有 19 篇由於存在一稿多投的問題將被拒收的決定。以下為 NeurIPS 2019 程序委員會主席的聲明全文。

論文作者們可以在 7 月 25 日(星期四)到7 月 31 日(星期三)的時間內撰寫並提交自己的反駁意見(rebuttal),他們可以在這份 rebuttal 中回應審稿人關注的問題,並澄清審稿意見中可能存在的誤解和真實存在的錯誤。之後,審稿人和領域主席(AC)將針對作者的反饋進行討論,從而給出最後的接收/拒收建議。

審稿和作者反饋階段之間的這段時間

有些人可能已經注意到了,在審稿意見提交截止日期(7 月 15 日)和作者反饋階段(7 月 25 日)之間還有一段時間間隔。這段計劃留出來的時間是為了讓領域主席(AC)、高級領域主席(SAC)以及程序委員會主席(PC)追蹤逾期審稿情況,並在需要時獲得緊急專家的審稿支持。

雖然大多數審稿人都會按時完成所有的審稿任務,但也有很多審稿人會遲交他們的審稿意見或在最後的關頭完全退出審稿(有時是出於正當理由,但通常不是)。最後的結果是,在審稿意見提交截止日期 36 小時後,仍只有 73% 的論文收到了至少 3 份審稿意見,而且審稿人們已經提交了大約 90% 的審稿意見。

可以理解的是,這段時間 AC、SAC、PC 以及緊急審稿人們肯定都忙炸了!

19 篇論文因一稿多投被拒收!

正如我們在徵文啟事(https://neurips.cc/Conferences/2019/CallForPapers?source=post_page)中所討論的,NeurIPS 會與其它會議協作,從而甄別出一稿兩投現象。這些會議在主題領域和審稿期間上都與 NeurIPS 有所重疊。我們希望 NeurIPS 會議的內容是原創且新穎的。因此,我們希望能夠積極地阻止一稿兩投,也就是說不讓兩個不同的會議上出現相同的論文的情況發生。此外,我們還希望防止作者試圖利用系統漏洞進行一稿多投來增加某篇提交論文被接收的機率,而識別這類提交論文也給 PC 們增添了巨大的工作量。

為此,我們與 BMVC、ECML-PKDD、EMNLP-IJCNLP 以及 ICCV 的程序委員會主席通力合作。我們的工作流管理員運行了一個腳本,將提交給 NeurIPS 的文章與在這些會議中重疊作者所提交的文章進行對比。隨後,我們會著重檢查最相似的文檔對,從而確定它們是否違反了禁止一稿兩投的規定。

通過這項措施,我們發現並確認提交給 NeurIPS 的論文中有 19 篇,與以相同的作者提交給其它會議的論文有明顯重合,目前這 19 篇論文已被直接拒收。我們還找出了一些拿不準是否一稿兩投的文章,對此,我們會請指定的 AC 仔細審查,幫我們確定一個公平的解決方案。

此外,我們還使用了我們的論文相似度檢測腳本對所有提交給 NeurIPS 的存在重疊作者的論文進行了檢測,試圖找出作者貢獻值存在明顯重合的案例。對於存在這一情況的論文,我們不會親自審查,而是將它們分派給原來審查這些論文的審稿人和 AC 進行審查。與此同時,我們會通知他們對這類論文一同進行評估,以判斷接收其中一篇論文是否會讓其他與該篇論文存在重合問題的論文無法被接收。

更多相關信息,請參閱徵文啟事:https://neurips.cc/Conferences/2019/CallForPapers?source=post_page

via https://medium.com/@NeurIPSConf/author-response-4a58bbd101bf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相關焦點

  • 嚴禁一稿多投:NeurIPS 2019剛剛斃掉了19篇論文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澤南、杜偉上星期,人工智慧頂級學術會議 NeurIPS 2019 的論文評審結果剛剛放出。昨天,本屆 NeurIPS 程序主席、谷歌大腦研究員 Hugo Larochelle 等人發出了一篇公告,宣布大會剛剛因為一稿多投拒掉了 19 篇論文。
  • 期刊論文投會議算一稿多投嗎_一篇論文既投會議又投期刊 - CSDN
    從編輯角度看,一稿多投與重複發表的性質是同樣惡劣的,因為它不必要地浪費了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時間;並且,如果一稿多投演進為重複發表,就會對相關期刊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不僅有違版權法,而且也對依據論文發表所建立的學術獎賞機製造成衝擊。
  • 一稿多投但不發表_arxiv 不違背 一稿多投 - CSDN
    從編輯角度看,一稿多投與重複發表的性質是同樣惡劣的,因為它不必要地浪費了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時間;並且,如果一稿多投演進為重複發表,就會對相關期刊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不僅有違版權法,而且也對依據論文發表所建立的學術獎賞機製造成衝擊。
  • 河南大學教授3年發表273篇論文 一稿多投18次
    昨日,《南方日報》報導了河南大學副教授王浩斌3年發表273篇論文一事,眾多網絡媒體轉載,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昨日,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王浩斌不僅「論文高產」,同時還存在著大量的「一稿多投」、「重複發表」行為。
  • 淮安市委黨校講師劉東傑多篇論文涉一稿多投被舉報
    據悉,事件當事人劉東傑為江蘇淮安市委黨校一講師,他對北京青年報記者回應稱,因為之前對相關的學術規範、學術道德的認識較淺,加上對自己的學術能力不自信,為了稿件能發表,才幹出一稿多投和重複發表的事。劉東傑稱,他現在已經在改正錯誤,願意為此事承擔責任。同一論文曾在不同期刊發表16次引關注近日,有媒體對劉東傑一稿多投的現象進行了曝光。
  • 一稿多投了解一下,有人把批評一稿多投的文章發表了四次
    筆者又上期刊網站搜了一下,一篇名為《我國刑法第204條第2款立法評說》的論文出現了,該文認為上述規定應該廢止,筆者不贊同這個觀點,但也無意在這裡反駁,畢竟本文的主題是「一稿多投」嘛。而後,又發現了一篇同名作者論文《繳納稅款後又騙取出口退稅行為的性質之辨》,心想這個作者太膩害了,這麼一個小小的論題還能寫出兩篇論文,足見研究之深刻。
  • 湘潭大學教授論文一稿十投遭質疑
    葛劍雄告訴記者,目前學術刊物處理投稿不規範也會造成一稿多用,「如規定3個月後未見採用可另行處理,實際往往超過3個月,且不提前發出採用通知,而作者因等不及又另投」。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黃旦則表示,自己可以理解這種情況下出現的一稿兩投,但他對一稿十投的現象表示驚訝。葛劍雄也認為,一稿十投「無論如何是不應該出現的,屬嚴重學風不正行為」。
  • 一稿多投,都是作者惹的禍?
    本人確實曾經接到貴刊的徵稿通知,然後將該文投給了貴刊。但貴刊後來給本人的回覆中要求本人提供一定的版面費(回復還保留著),因此本人就放棄了在貴刊發表該文的打算,改將該文投給了另外一家專業學術期刊。該文已經於2005年在該刊第四期刊出,不想貴刊竟然在沒有用稿通知等相關程序的情況下又刊登了該文,而且既沒有通知本人,也沒有給本人寄來載有本人論文的貴刊雜誌,因而使一稿兩投的錯誤,長期未被本人發覺。
  • 山東大學文章因一稿多投及內容同質被撤
    編者按:山東大學文章因一稿多投及內容同質被撤,一篇文章投兩份期刊,撤銷兩次。昨日,Retraction Watch 推送了中國山東大學的文章因一稿多投被撤下的消息,消息寫到,「在 2011 年 11 月,一個以中國山東大學公衛學院為主的作者團隊將一篇論文投稿到了《婦產腫瘤學》雜誌上。但是在這之前兩個月,文章的第一作者決定將這篇論文,在去除了其他三名研究者(包括通訊作者)後,投稿到了《分子生理學雜誌》上。
  • 上海交大:論文抄襲事件系「擅自更改題目並一稿多投」
  • 「一稿多投」往事
    我那時學習篆刻才四五年,臨創之餘,學著寫一些談論篆刻的文章四處亂投,雖然發表了一些,但命中率還不是很高,因此常常一稿多投,《青少年書法》雜誌是我「進攻」的重點目標之一。有一次,我寫了一篇論文《肖形印布局藝術初探》,文字約6000,加上圖例,足有8000字上下的篇幅。當時書法類刊物的《稿約》中都會聲明:三個月未接採用通知,或半年內未見刊用者,可另投他刊。
  • NeurIPS 2020 大變動,領域主席可拒稿20%,作者即評審,布局遠程會議!
    另外,如果作者提交的論文此前已在同行評審中被拒稿,必須標註這一信息,並且列出本次提交的論文所做出的改變。而去年,NeurIPS 組委會也在評審機制上做過一些調整,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 NeurIPS 組委會與 BMVC、ECML-PKDD、EMNLP-IJCNLP 以及 ICCV 的程序委員會主席通力合作,為防止一稿多投現象所採取的舉措。
  • 文學作品「一稿多投」泛濫 一紙聲明能否遏制?
    最近包括《人民文學》、《收穫》、《十月》、《花城》等國內的45家著名文學期刊,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文學作品「一稿多投」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一稿多投」何至於如此泛濫?
  • 一稿多投被拒稿,確實是你的錯
    作者 | 陳彩嫻編輯 | 青暮今天,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計算機系教授Gautam Kamath在推特上發文,談到ICLR 2021拒絕了三篇論文投稿,原因是:一稿多投。這三篇論文的作者將投稿至ICLR 2021的同篇論文也投到了AAAI 2021。
  • 禁止「一稿多投」是合理的嗎?
    按:如果「3個月」的初審回復期限不變,那麼,禁止一稿多投,便不過是一種學術界/期刊界的霸權主義!《學術出版規範——期刊學術不端行為界定》作為行業標準,於2019年5月29日發布,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明確將「一稿多投」定性為學術不端。註:在上面的規定中,f條實際上是作者以一稿多發為目的進行的一稿多投。當在禁止之列。
  • ICML 2020官宣改為線上會議:審稿延長,允許一稿多投和撤稿
    ICML 2020將在線上舉辦,審稿過程延長,允許一稿雙投和撤稿親愛的ICML參與者:毫無疑問,COVID-19對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包括作者、審稿人、主席、工作人員和潛在參會者在內的ICML社群的成員也受此影響。
  • 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被指學術不端 存在一稿多投
    現代快報訊 近日,有學生在網上舉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分黨委書記、院長,長江青年學者鄧大才存在一稿多投、論文重複、抄襲等學術不端的問題。5月14日,鄧大才就此事向現代快報記者表示,早年因素養不高,確實存在一稿多投的現象。華中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校方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調查。
  • NeurIPS 2020今日放榜!回顧這一年,史上最低錄取率並不意外
    朋友圈裡低調很久的大佬們也紛紛曬出了錄用郵件截圖,畢竟一年來熬夜做實驗、寫論文的付出得到了肯定。從杜克大學陳怡然老師微博上的消息也可以看出,今年共有9454篇論文提交,1900篇總接收,錄取率僅為20.09%,其中105篇被接收為oral,280篇被接收為spotlight,剩下的都被接收為poster。
  • 45家文學期刊發聯合聲明 抵制一稿多投引爭議
    近日,包括《人民文學》、《收穫》、《十月》、《花城》等國內的45家文學期刊,發布一份《關於作品抄襲與一稿多投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具體是四點內容:1.再次重申文學期刊「原創、首發」的原則。2.我們承諾稿件一旦留用,及時通知作者本人,作者須確認稿件專投及原創性。請作者對自己負責,切勿一稿多投,更嚴禁抄襲。3.存在抄襲行為的作者,一經發現,將予以公布譴責,刊物將拒絕刊發其任何作品。
  • 加入允許一稿多投……
    前幾天突然冒出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學術界允許一稿多投會怎麼樣呢? 對於作者而言,論文完成之後,自己喜歡的期刊都可以試一試,甚至運氣好的話還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但,如果論文質量確實得不到眾多期刊的青睞,那麼即便一稿多投了,這篇文章最後還是會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