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ceX:第一個火星城市將以玻璃穹頂開始
在星際飛船艦隊的幫助下,這位無畏的億萬富翁希望在 2050 年之前,在擁有 100 萬人口的火星上建立一個永久的立足點。早在 2002 年 6 月,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出任執行長兼首席技術官的時候,馬斯克就開始研究如何降低火箭發射成本,並計劃在未來實現火星移民,打造人類真正的太空文明。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那麼進程怎麼樣?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9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發布的消息,截至9月11日上午9點,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
原標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裡程碑: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突破3億千米 11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達成新裡程碑
-
中國第一個自主火星任務「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向著火星出發
緊接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任務之後,2020 發射窗口的第二個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今天稍早由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由長徵五號火箭運載升空了。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的火星任務,也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探測器。
-
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任務擁有國際夥伴的推動
在完成多次綜合演練後,中國已準備就緒,可以啟動其首個完全本土化的火星飛行任務。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的數據,由軌道器,著陸器和流動站組成的 Tianwen-1號計劃於7月下旬或8月初升空。猜測是該發射定於7月23日窗口開啟。
-
馬斯克:SpaceX 有望在四年內向火星發起首次無人飛行任務
IT之家10月17日消息 SpaceX 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當地時間周五(16 日)在國際火星協會大會上表示,SpaceX 有望在四年內向火星發起首次無人飛行任務。馬斯克稱,SpaceX 最快將於 2023 年準備好,正好趕上 2024 年的發射窗口。
-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中國和阿聯的三個前往火星的太空任務
對於火星來說,7月是重要的月份。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中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三架新太空飛行器將升空前往紅色星球。這是因為在7月中旬和8月中旬之間,地球和火星處於相對位置,飛行器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火星。如果任務的發射按計劃進行,首個任務將於本周到期,那麼該太空飛行器將在明年年初到達。他們將加入到已經探測該星球的其他軌道器,著陸器和漫遊器的隊伍中。
-
出師未捷身先死: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以失敗告終!
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中國首次自主的火星探測任務。注意字樣,自主二字。然而許多媒體在報導的時候都把這二字都忽略了,也就成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2007年6月中國與俄羅斯正式籤署合作協議,原計劃2009年10月雙方探測器正式發射。這意味著,研製時間只有兩年多。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號稱第一大國的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就已經成功登陸月球,現如今又將「稱霸太空」的目標轉向了火星,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美國已經率先完成,也已經拿到火星的第一手資料,並且預計在2021年3月「好奇號」會到訪火星,做最新的調查,比美國晚兩個月的中國「天問一號」也會在明年5月份成功實現登陸火星的壯舉。
-
隴南供電公司成熟的無人機已經學會自己飛行了
隴南供電公司成熟的無人機已經學會自己飛行了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2-02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誰能第一個把火星石頭撿回家?
熱鬧的火星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從古至今,人類對火星的好奇從未間斷。而人類利用現代科技對火星進行的探測活動從60年前就開始了,共有47次火星探測任務,其中45%的任務成功完成。這些送往火星的探測器有的環繞火星,近距離拍攝火星照片、搜集大氣信息;有的登陸火星,拍攝火星地表照片;有的自帶各種儀器,在火星上一邊巡遊,一邊分析表面巖石樣本。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9月13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截至9月11日9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1.37億千米,距離地球約153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相關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
-
火星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阿拉伯世界的首次火星任務剛剛於日本成功發射
本周一,第一個前往火星的阿拉伯世界太空飛行任務在日本的火箭上發射。火箭製造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在發射後不久發表聲明稱:「我們在6:58:14(JST)(21:58 GMT)號運載阿聯火星飛行任務(EMM)HOPE太空飛行器的第42號H-IIA運載火箭(H-IIA F42)。在發射五分鐘後,運載探測器的火箭開始飛行,進行第一次飛行分離。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
國家航天局供圖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 (郭超凱 李晨)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8月28日10時08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路程達到1億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多個載荷完成自檢,確認設備狀態正常,相關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約36天,距離地球約1075萬千米。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萬字長文詳解火星任務:直升機飛行測試、尋找生命跡象、開啟往返火星第一步
美國宇航局已經投資了大約 24 億美元來建造和發射火星 2020 毅力號任務。在執行主要任務期間,著陸和運行「毅力號」火星車的費用大約是 3 億美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投資了大約 8000 萬美元來建造火星直升機,並投資了大約 500 萬美元來運營這架直升機。火星 2020 任務的關鍵階段是發射、巡航、到達(也稱為進入、下降和著陸),以及火星表面操作。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功發射其第一個前往火星的太空飛行器
隨著阿拉伯世界首次火星飛行任務的成功發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離成為一個星際國家又近了一步。在三菱火箭助推器的幫助下,"希望"號(即 "阿邁勒"號)探測器已從日本種子島起飛。對於阿聯而言,這次發射是歷史性的,甚至在倒計時上也有突破:距離發射還有10秒的時候,第一次用阿拉伯語進行了廣播。這次任務並非沒有小插曲,早前日本的天氣迫使團隊兩次推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