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調整 行情趨冷
記者 董捷 童剛
昨日A股走勢低迷,題材炒作大幅降溫。在熱點乏善可陳的時候,個別小眾板塊卻可能成為亮點,比如冷冬經濟概念。
這一概念的發軔源於近日中國氣象局的一次新聞發布會。在會上,氣象局預計本月將進入拉尼娜現象。
說起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厄爾尼諾現象對期股品種的刺激令人記憶猶新,特點是持續性較好,且爆發力強。
相比而言,冷冬經濟概念股在A股還比較新穎,屬於前瞻性板塊,短線或許難以被大幅炒作,但在當前大盤迴調以及時節入秋之後,不妨考慮提前布局。
新聞背景
此前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召開2016年拉尼娜事件新聞發布會,預計秋季影響我國的颱風風暴潮和災害性海浪次數,比常年偏多,冬季海冰也呈偏重趨勢。更早以前的7月底,世界氣象組織發布公報稱,今年第三季度有可能出現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極強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轉向拉尼娜現象的機率極大。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兩次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結束後,分別形成了兩次中等強度以上的拉尼娜事件。
而研究顯示,拉尼娜將使得我國大部出現冷冬熱夏,登陸的熱帶氣旋個數增多,還會出現「南旱北澇」的現象。統計結果顯示,70%的概率使得我國冬季偏冷。
歷史上的厄爾尼諾炒作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升溫現象,平均來看,厄爾尼諾3到5年就要來一次。一般每次持續12個月左右,但也有持續時間長達18個月的情況,通常都會跨越兩個年份。比如,2014-2015年就是比較典型的厄爾尼諾,再上一次,出現在2009-2010年。
厄爾尼諾一來,多個國家的天氣就會很凌亂。你那裡暴雨頻繁、洪澇成災,我這邊卻高溫少雨、乾旱嚴重。受厄爾尼諾現象直接影響的領域主要有農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交通運輸業等。比如,厄爾尼諾可能導致巴西、印度的蔗糖減產,東南亞的橡膠及棕櫚油減產,阿根廷大豆增產、澳大利亞的小麥減產。從價格來看,將會導致全球白糖、棕櫚油、橡膠、小麥價格上漲,導致阿根廷大豆價格下降。
這些意外的變化,也導致了全球期貨市場、股票市場相關品種的大幅波動。儘管對於多數行業來說,異常的天氣往往帶來負面影響,但從價格上看,有時也會形成大幅炒作的情況。
歷史上,厄爾尼諾概念的炒作,是華爾街金融機構的典型操盤手法。在2011年8月和2008年7月,都曾上演過利用厄爾尼諾現象進行的瘋狂炒作。
國內市場上,2009-2010年那次厄爾尼諾,造成了白糖價格大幅飆升。期貨市場的白糖指數在2009年年初為2774點,到2010年11月已漲至7429點,漲幅高達167%!橡膠期貨,2008年底最低為8689點,到2011年初漲至43293點,漲幅達398%!去年,隨著對厄爾尼諾現象的預期升溫,糖價也有過一波大幅上漲。
股票市場上,南寧糖業在2009年那一年,全年漲幅達到了252.56%,從7元左右漲到了25元,是歷史上漲幅最大的一年。其他相關品種的炒作,也時而借著厄爾尼諾概念,短期內漲幅驚人。
板塊與個股機會
二級市場上,可關注近期表現較好的煤炭、天然氣板塊及棉麻羽絨概念。
煤炭:期待冷冬耗煤提升。
當下,雖然煤炭價格出現一定的反彈,但下半年產能去化不會減速,反而會加快。根據煤炭去產能任務安排,今年全國要退出2.5億噸煤炭產能。而今年前7個月,煤炭去產能僅完成全年任務的38%,這意味著未來5個月每月平均需要化解產能的任務將是前7個月的兩倍多。加之,夏季供電、冬季取暖剛需,以及國企改革動作頻頻,國資委或加大重組力度,煤炭板塊年底前雖然看不到趨勢性機會,但或階段性反覆走強。結合近日券商研報,可關注以下煤炭股:靖遠煤電(000552)、蘭花科創(600123)、兗州煤業(600188)、陽泉煤業(600348)、盤江股份(600395)等。
天然氣:行業消費增速回升,拐點到來。
經過發改委2015年4月、11月連續兩次調價,天然氣經濟性大為提高,刺激天然氣下遊車用、發電用、工業燃氣等領域用氣需求增加。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我國天然氣產量67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9%;天然氣進口量356億立方米,增加21.2%;天然氣消費量995億立方米,增長9.8%。考慮到冬季供暖因素,預計2016年全年增速將維持10%以上。可關注成本固定、以收取管輸費作為主要盈利來源且業績彈性大、輸氣量增加帶動淨利增幅明顯的中遊管輸公司陝天然氣(002267)等,以及受益於毛利率隨購銷價差提升、銷氣量大幅增加的百川能源(600681)等下遊分銷公司。
棉麻羽絨:羽絨服、皮革或成冷冬風尚。
可密切留意「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和變化,逢低關注羽絨、皮革等上市公司,如雅戈爾(600177)、七匹狼(002029)及海寧皮城(00234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