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銀票防偽技術不簡單,五百多字的《治家格言》,就被印到上面

2021-01-20 歷史店

在古代社會,銀票在社會上流通,又是如何進行防偽的呢?讓人想不到的是,明代的朱柏廬曾寫了一篇文章《治家格言》,就被搬上了銀票。朱柏廬的文章和銀票防偽有什麼關係呢?接下來小編為您解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銀票的防偽,一方面靠法律保證,誰敢仿製印刷,直接下獄砍頭。另一方面靠防偽技術的支持。防偽技術到了清朝,已經日臻成熟,銀票已經難以仿造,其中的防偽技術,就包括以下幾項:

一、禁止民間私自採購楮皮川紙

楮皮川紙,是用楮樹皮製作的紙,因為產於四川,所以叫楮皮川紙。楮皮川紙光亮潔白、經久耐用而且工藝複雜,一般紙廠難以偽造,於是楮皮川紙就成了印鈔的專用紙,同時官方禁止民間私自採購。採購這種紙和偽造銀票一樣是重罪。

二、印製銀票的圖案相當複雜

銀票的印製圖案都很複雜,其中大部分為手工雕刻,有八仙,二十四孝,花草,山景,或者是採用名家的畫作。在宋元時代的紙幣圖案以房屋、花鳥、人物居多,外做花紋邊框。

可以想見,想偽造銀票,必須要過雕刻關,能達到銀票雕刻圖案的雕工,國內並不多,冒著殺頭的風險,去雕刻這些圖案,估計沒有多少人會幹,因為官府會很容易地查到雕刻者。

三、印版使用有期限

在當時已經有人進行假銀票的製作,為此,官方和銀號就不停地更換印版。在明代早期的時候,紙鈔是用木版印製的,後來換成了銅版,同時規定印版只使用一年,到期就更換新的,並及時將舊版銷毀。如此高的更換頻率,讓製造假銀票的作坊,難以跟上印版使用頻率,讓造假變得很難。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防偽技術,那就是微雕文字防偽。這項技術的要點,就是在票面印有大量的防偽微雕文字,選取的內容一般是名人的名言,或者是勸人為善的作品。這種微雕技術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它要求精益求精,往往需要業內的雕刻高手才能完成。

有的時候,為了更好的防偽,還需要故意將微雕裡面的個別字雕錯。王羲之的《蘭亭序》因為代表行書的最高成就而著名,它曾被印刷到了銀票之上,上面還故意刻錯了幾個字,讓造假者變得無所適從。被稱為銀票製作的最高峰——北京日升昌銀兩票,其內層的防偽技術,就是將明朝朱伯廬516字的《治家格言》印到了上面。

朱柏廬寫的《治家格言》,為何能堂而皇之地登上銀票的封面?我們首先要說一下朱柏廬這個人,他是明朝末期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他的《治家格言》全文516字,文字雖然簡潔,但含義博大精深,是三百年來最具影響力,也是內容最為詳盡的一部治家規範書。

我們看看這部書上都具體寫了啥: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這句話說的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飯,我們在吃的時候,都要想一想,它們的來之不易。

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這句話說的意思是:君子行事,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話要少說,一旦說得多,就會出現失誤的地方。

施惠無念,受恩莫忘:你幫助過別人不要放在心裡,而別人幫助過你,一定不要忘記。

這些格言樸實無華,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非常淺顯的大道理,可是讓人讀來有一種親切感,看似淡如白水,卻令人回味無窮。

《治家格言》與《蘭亭序》相比,前者絕對沒有後者的駢散結合,工整華麗;若論通俗易懂地讓世人受到教育,明悟處世的道理,後者與前者根本沒法比。刻板師將格言刻到了銀票之上,不僅起到了微縮防偽的功能,還起到了親民、惠民和教民的作用。

銀票不僅是當時社會的貨幣流通的一種手段,更是值得我們現代人收藏的佳品。在沒有高科技的古代社會,當時銀票的印刷水平已經達到了如此的頂峰,我們作為現代人,也應該為此感到了驕傲。

當年朱伯廬在寫《治家格言》時,他一定不會想到,自己的作品會被刻到了銀票之上,這對《治家格言》廣而告之的傳播,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何沒人造假?你看看上面那行字,怎麼造假?
    但此時的銀票並非貨幣,更像是現代的「取款單」,而且並未得到官方認可。據《宋史》記載:大宋景德年間,益州知州張泳對銀票鋪戶進行整頓,剔除不法之徒,專由十六戶富商經營。至此「銀票」的發行始取得政府認可。此時的銀票才是我們印象中的銀票,隨後的元朝和明朝都發行了各自的銀票,清朝剛開始不印製銀票,但隨著國家財政入不敷出,也開始印發「大清寶鈔」。
  • 古代為何無人偽造銀票?看看這些防偽標誌,佩服古人的智慧
    有些人可能會問,現在都有人做假幣,在古代為什麼沒有人去偽造那些銀票呢?我們看古代銀票的防偽標誌,就會驚嘆於古人的智慧。交子的產生紙幣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宋朝的時候雖然在對外關係上處於劣勢,但在商業方面非常發達,宋朝的經濟基本上在全世界都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們為維護統治,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也就是強調士農工商這樣的等級階層。
  • 古代銀票為何沒人會作假?古人:你好好看看上面那個印,怎麼造?
    古代銀票為何沒人會作假?古人:你好好看看上面那個印,怎麼造?在古裝影視上,我們經常看到揮金如土的大財主拿著大把的銀票揮霍、炫耀。我們不禁要問,那紙做的銀票靠譜嗎?不會是假的吧,畢竟古代防偽技術很弱後,而事實上古代確實發生過銀票作假案,但隨著防偽技術的逐步完善,基本上杜絕了作假的可能,不信你看看古代真正的銀票上的那個印,看怎麼造?自從北宋年間,在四川地區民間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最早只是用來做存根,後來發現很好用,便於攜帶交易,就逐步推廣。
  •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啥沒人去造假?看看裡面這行字,怎麼造假?
    再次證明,假鈔在現代社會流通的可能性極小,除了警方的高效辦案以外,也和驗鈔防偽技術有一定關係。在科技不斷發展的同時,貨幣也在全球一體化浪潮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了有力打擊製造假鈔的犯罪活動,美國、英國等國還設立了專門的先進防偽技術委員會,鈔票的防偽技術也日新月異。據了解,現代鈔票的防偽技術主要包括了紙張防偽、印刷防偽和油墨防偽這三個方面。
  • 古代銀票就一張紙,為什麼沒人造假?看看上面那行字,怎麼造假?
    但古代的銀票就是一張紙而已,那時候可沒有驗鈔機這麼高級的東西,古人難道就不擔心收到假的銀票嗎?就有很多的人好奇了,古代的銀票就一張紙而已,為什麼沒人敢造假?其實你要是有看到古代銀票上面的那行字的話,就知道了,怎麼造假?
  • 為何古代銀票從沒有假鈔?你看看上面那一行字寫了啥?你行你來!
    人性是複雜的,貪婪的,自私的,趨利避害的,而古人為啥不製造鈔票,並不是說明他們人性高尚,而是因為他們尚未掌握核心科技!我國最早的銀票出現是北宋年間。北宋時,四川地區流通起了銀票,起源四川地區的商人為了交易方便,故將笨重的鐵幣給升了一下級,搖身一變成了輕巧的紙張。但那時的銀票卻並非貨幣人民幣,而更像是一張「取款單」,這是尚未經過官方認可的。
  • ...只怪沒有用上這些防偽技術-印章,造假,防偽 ——快科技(驅動之...
    說起印章,可謂是權利的象徵,從最早封建王朝的傳國玉璽,到現在的政企辦公,任何條款條文以及合同都少不了蓋章這一項。對此,就有媒體做了科普,來教大家如何更準確的識別這些假章。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印章印章這個東西無非就是一個圈一行字中間加個五角星,並沒有技術含量,甚至還有人用蘿蔔造假章。
  • 陳根:自擦除防偽晶片,技術下的技術較量
    文/陳根被篡改的假冒電子產品在市場層出不窮,而除了相關部門的監管,用技術克制技術則是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人員努力的方向。近日,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自擦除晶片,當晶片暴露在光線下時,它會擦除上面列印的信息,清楚地表明有人打開了盒子,這將幫助阻止假冒電子產品,或者在敏感貨物被篡改時發出警報。
  • 「自我擦除」晶片 助力安全防偽技術升級
    被篡改的假冒電子產品在市場層出不窮,而除了相關部門的監管,用技術克制技術則是研究人員努力的方向。我擦除晶片,當晶片暴露在光線下時,它會擦除上面列印的信息具體來說,由於設備內部的晶片上印著一個自消條形碼,如果有人打開它,該設備用戶可能會得到提示。還可以通過製作一個條形碼放在集成電路晶片或電路板上,以證明它們在旅途中沒有被打開或更換。
  • 雷射全息防偽技術發展簡史
    彩虹全息圖是一種能實現白光顯示的平面全息圖,與丹尼蘇克(Denisyuk)的反射全息圖相比,除了能在普通白熾燈下觀察到明亮的立體像外,還具有全息圖處理工藝簡單、易於複製等優點。把彩虹全息術與當時發展日趨成熟的全息圖模壓複製技術結合起來便形成了目前風靡世界的全息印刷產業,產生了全息信用卡、全息商標、全息鈔票、全息卡通、全息裝飾材料、甚至全息服裝等保安防偽及裝璜裝飾的全息圖新應用。
  • 「螢光防偽油墨」淺談螢光防偽標籤的防偽技術應用
    正品一般帶有防偽標貼。對於企業來說,要做成一個好的東西需要很多輔助功能的注入,防偽標籤就是更好的幫助企業將自己的產品高定位、推向市場。下面給大家介紹下,經常用於防偽標貼的螢光防偽油墨。螢光防偽技術又稱紫外光隱形防偽,應用獨特的紫外線螢光油墨印刷到標籤上,人眼和觸感觸碰都沒法尋找水流碼、文本或圖樣所屬處,必須應用特殊的螢光燈管也就是說紫外線燈直射才能夠見到,隱形螢光水流碼通常應用在公司防竄貨上,具有科技含量高、色彩隱蔽性好等特點。
  • 杜拜DBA奢侈品鏈---區塊鏈防偽技術研發
    DBA奢侈品鏈如何幫奢侈品牌防偽呢?區塊鏈服務系統基於奢侈品內RFID的防偽,包括新型設計的二維碼,包括明碼以及暗碼,包括溯源碼、紙張的設計,使溯源商品溯源碼具有不可轉移性,從物理綁定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綁定,實現了區塊鏈物理商品可信的溯源服務。場景:區塊鏈是如何防偽的?傳統的廠家主導的溯源、防偽體系下,假奢侈品並未隨著溯源、防偽體系建設而走向滅亡。
  • 拍拍看紋理防偽技術獲企業大讚
    眾所周知,紋理防偽是以物體材料個性化的物質結構表現出來的紋理為標識特徵的一種防偽技術。如自然界的樹葉紋、木紋、石紋,灑落的碎片、纖維形成的分布,這些都是隨機的、唯一的,難以人為複製。如果在商品上添加了紋理防偽,就如同給商品添加了指紋。
  • 10元人民幣背面印有一個人的名字,含有防偽作用,你知道嗎?
    10元人民幣背面印有一個人的名字,含有防偽作用,你知道嗎?當下伴隨著手機支付越來越普遍,現金交易就使用得越來越少,很多人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摸過錢了,忘記人民幣都長什麼樣子了。其實不管手機支付有多麼的方便和流行,現金交易和人民幣是永遠不可能取消的。
  • 印章行業黑科技,提高防偽級別,方便快捷操作簡單易懂
    眾所周知印章一般只能蓋在紙張上,若是蓋在別的材質上面,很有可能會花掉,失去了印章本身作為一種證明的意義,在今天的展覽會,上記者發現了一款印油,該出來的圖章不光是色彩豔麗,而且脫離了只能蓋在紙上這些束縛。
  • 茅臺酒的重要防偽措施之茅臺酒封口膜的防偽變化!
    而其中的封口膜的防偽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封口防偽標作為茅臺酒的重要保護產品技術,自1998年1月1日開始啟用,所以在此之前的茅臺酒如要鑑別真假一般只能通過個人經驗觀察外觀的細節特徵,但加入該技術之後就大大提高了造假的技術門檻,規避了相當多的偽劣產品(雖然今天也很多)。
  • 研究出新型「高密度成像」防偽技術,也許能防得住造假技術
    技術進步和網際網路的日益使用加劇了這些潛在的問題,使造假者更容易改進他們的造假方法,並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渠道來推廣和銷售他們的假冒商品。對於那些陷入與犯罪分子長期「貓捉老鼠」遊戲中的人來說,一組國家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 也許能防得住造假技術,研究出新型「高密度成像」防偽技術
    技術進步和網際網路的日益使用加劇了這些潛在的問題,使造假者更容易改進他們的造假方法,並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渠道來推廣和銷售他們的假冒商品。對於那些陷入與犯罪分子長期「貓捉老鼠」遊戲中的人來說,一組國家研究人員可能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案。
  • 為什麼雷射防偽商標是彩色的?雷射防偽商標有什麼用?
    隨著假冒商品的日益猖獗,許多企業非常重視產品的防偽,防偽技術和防偽標籤種類繁多。雷射防偽商標也是商家青睞的防偽標籤之一。那麼雷射防偽商標為什麼是彩色的呢?雷射防偽商標有什麼用?還不知道的小夥伴們,跟著知橙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雷射防偽商標為什麼是彩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