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諾貝爾獎承包一年的笑點,但其中一人掃地「掃」出真正的諾獎

2020-12-06 社會小兮

收集30名5歲兒童的唾液樣本以調查其一天的唾液分泌量。(化學獎)

用嘴叼一支鋼筆能令人微笑,而這會令人更加開心——然後發現並非如此。(心理學獎)

測量撓痒痒的快感。(反諾貝爾和平獎)

他們在駕駛車輛時測量大聲叫喊和罵人的頻率、動機和效果。(和平獎)

收集披薩或能預防疾病和死亡的證據。(醫學獎)

一隻貓是否存在固態和液態兩種狀態。(物理學獎)

從銷售和市場營銷的角度,對石頭的性格進行了研究。(經濟學獎)

為什麼老人的耳朵比較大。(解剖學獎)

寫了三卷自傳體巨著,介紹了自己在搜集死蒼蠅、或者快死掉的蒼蠅時體會的樂趣。(文學獎

…… ……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現場和獎品

以上看到的獲獎項目著實讓人大跌眼鏡,我們甚至都不想承認這是科學研究。當一本正經的科學研究配上無釐頭的研究項目和內容,最後碰撞的結果就是榮登一年一度「搞笑諾貝爾獎」的殿堂。

不過這些研究中也有挺實用的項目,比如:發明嬰兒換尿布機,比如:發明防禦劫機的陷阱,當劫機者被陷阱捕獲之後,會被直接打包,然後帶著降落傘和定位裝置被扔下飛機。我甚至在想這些腦洞大開的發明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該是是什麼樣子?嬰兒的父母是否可以從夜晚換尿布的痛苦中被解救出來?遇到劫機是否不用慌張,一鍵陷阱按鈕,歹徒就被打包「回家」?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測,但是這些發明確實給了人無限的遐想。

搞笑諾貝爾獎頒獎現場

就像創辦搞笑諾貝爾獎的那些哈佛教授所言:「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所以評獎也是極其嚴謹的一個過程。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是由《不太可能的研究之實錄》的編輯們、科學家們(其中還包括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記者們和來自多個國家的各個領域的精英們組成的管理委員會選出的。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羅伊·格勞伯。在頒獎禮期間,他們還有個沒事兒就愛往會場講臺上扔紙飛機的傳統,一直以來,臺上的紙飛機都由專人掃走。而這個專人就是羅伊。但是從不缺席的他卻在2005年缺席了這場頒獎典禮,因為他去瑞典領取真正的諾貝爾獎。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從一個「掃地大爺」變成諾貝爾獎得主呢?

扔紙飛機的傳統

其實羅伊·格勞伯本就是光量子領域的創始人,是世界知名的物理學家,可是當他一次次的憧憬自己能夠過得諾獎的時候,現實卻給他一次次地打擊。年年的評選無果也讓他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更嚴重的是工作也沒有過去那麼積極。他甚至問自己的助手:「你說我是不是老了?」

也就在羅伊大爺感到絕望的時候,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邀請到他出席參加。剛到會場的他著實被現場所震驚。完全沒有諾獎典禮的莊嚴正式,取而代之的是亂鬨鬨的會場和奇裝異服。就連致敬瑞典王室的儀式也被改為致敬瑞典傳統小肉丸。在場的所有科學家們都散發著「神經質」的氣息,玩樂起來非常瘋狂。

奇裝異服的參會者

看到如此詼諧幽默的頒獎典禮羅伊大爺也入鄉隨俗,開始毫無顧忌地大喊大叫,與身邊人暢所欲言。看到臺上那些荒誕甚至極度搞笑的研究羅伊大爺甚至捧腹大笑,心裡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花大把時間去研究這些荒誕的課題。

頒獎典禮結束後, 羅伊大爺的一位朋友開玩笑地叫他去清掃頒獎臺。他先是愣了一下,接著釋懷一笑, 默默地拿起了角落的掃把,開始清理起會場來。也就在清理會場的過程中羅伊大爺頓悟了:一個研究是否獲諾獎已經不再重要了,在好奇心和求知慾面前,就算是荒誕的研究也同樣有人認可。比如這個搞笑諾貝爾獎。

就這樣大爺徹底愛上了這份工作,甚至還給自己特意穿上保潔大爺的服裝,每年都迫不及待地站在臺上清理臺上的紙飛機。別人一邊頒獎羅伊大爺一邊清理,忙得不亦樂乎。後來官方還給大爺一個很符合「氣質」的稱呼——「掃帚管理員」。

(右二)為羅伊·格勞伯

當2005年諾貝爾獎的大門向羅伊大爺敞開時,大爺還身處在睡夢中。當電話鈴響起時大爺還以為自己在做夢,或是自己某個外國朋友捉弄自諾己。可是當羅伊·格勞伯真正站在諾獎的頒獎現場時距離羅伊·格勞伯發表「相干性量子理論」已有長達42年之久。

終於在2005年羅伊·格勞伯的研究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榮譽雖然遲到但是沒有沒到。但是此時諾獎在羅伊心中的分量究竟還有多重,想必也只有那時的羅伊心裡自己清楚。

在漫長的陪跑過程中羅伊大爺從充滿期待到逐漸絕望再到恢復平常心,這一路的艱辛最終終於得到回報的時候,80歲的羅伊·格勞伯站在領獎臺上卻沒有表現得過於激動,甚至還沒有在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臺上那樣輕鬆愉悅。

工作中的羅伊·格勞伯

在2005年羅伊大爺缺席的那場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上,主辦方沒有忘記羅伊大爺十幾年對會場衛生事業的貢獻,於是用一張簡陋的不能再簡陋的PPT來表示對羅伊大爺的祝福和感謝。

就在人們以為羅伊大爺以後不再參加搞笑諾貝爾獎的時候。2006年羅伊大爺依舊標誌的拿著掃帚開始了他樂此不疲地清掃事業。不過獲得諾獎之後的大爺也有一些改變——客串頒獎嘉賓。

後來有人企圖搶走羅伊大爺的「掃帚」,不過這種「搶飯碗」的事情大爺當然不能答應。對在場的所有人說:「要知道我在清掃頒獎會場的時候,其實也在清掃自己的心靈。」

掃地的羅伊·格勞伯

一個在搞笑諾貝兒獎頒獎典禮上掃了20年的紙飛機的人,期間還得了正牌諾貝爾獎,說出來確實有點魔幻,但是它確實真實地存在著,也給我們留下許多思考。

科學研究的目的不是獲獎,而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慾面前保留自己對待世界的那份純潔的童真。

科學研究不應該被名譽蒙蔽雙眼,也不要被金錢所汙染,只有你抱著好奇心去看待這個世界時,那些世界運行的規律才會清晰地展現在自己的眼前。

世界上沒有無用的研究,那些看似荒誕的理論其實真真實實的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間。

相關焦點

  • 真人版「掃地僧」!在山寨諾獎掃地20年,80歲獲了真正諾貝爾獎
    還有一位年過花甲專門負責在臺上掃紙飛機的「掃地大爺」。不過有一年,這「掃地大爺」曠工了,因為他去領了真正的諾貝爾獎!這位「掃地大爺」就是「量子光學之父」羅伊·格勞伯。終於在1995年,70歲的格勞伯終於等到了諾貝爾獎提名。不過很可惜,最後諾獎還是沒有落到格勞伯頭上。這個時候,格勞伯開始懷疑自己了。直到有一年,「伊格諾貝爾獎」(即搞笑諾獎)邀請格勞伯作為嘉賓參加。
  • 【重要通知】我準備報名明年的搞笑諾獎了!請大家支持我!
    今天我乾脆就給大家介紹下這個獎究竟多搞笑多牛逼,說不定明年你就在獲獎名單看到我了一、什麼是搞笑諾獎?水平直逼諾獎!很多人以為搞笑諾獎就是個野雞獎,每年就隨便盤點幾個沙雕論文,大家口嗨一下就散場,評選人的學歷撐死也就是個銀教授之類的...錯!
  • 搞笑諾貝爾獎:除了搞笑,知道點別的也很有必要
    來源:科學大院微信公眾號每到年底,學界都在等待諾貝爾獎開獎。每年5項(或4項)的諾貝爾獎,是幾乎所有科研人每年必看的新聞。可是,你知道嗎?還有一個諾獎,一次就開10個!搞笑諾貝爾獎是個啥?搞笑諾貝爾獎每年頒發10個獎項,除了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獲獎者自費到場,領取由廉價原材料製作的手工獎盃和普通A4紙列印的獲獎證書。獎盃很廉價,幾周就會爛掉,列印的證書上則會有真正諾獎得主的籤名。自2012年起加入經濟獎勵——面額高達10000000000000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 搞笑諾獎2020:搞笑背後,發人深省
    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比如,川普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因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給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頻頻 「上課」,而榮獲醫學教育獎。再比如,5 位廣西人因在 「僱兇殺人」 過程中層層外包,導致酬金從 200 萬降至 10 萬,最終執行人反水,向暗殺對象傳遞信息,而這五位已經入獄的團夥,獲得今年的管理學獎。
  • 搞笑諾獎2020:搞笑背後,發人深省
    文丨科研公路社美國當地時間 9 月 17 日晚 6 點,第 30 次 「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典禮」 結果出爐。和往屆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讓人捧腹大笑,又發人深省。比如,川普等九個國家的領導人,因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裡,給奮戰在一線的科學家和醫生們頻頻 「上課」,而榮獲醫學教育獎。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材料科學獎,有「味道」的研究~~~
    迄今走過三十個年頭的搞笑諾獎,設立初衷是為了表彰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榮譽成就。(今年沒有化學家,出了個材料科學獎)按照慣例,獎盃依舊由廉價原材料製成;證書則相對值錢很多,因為上面有真正諾獎得主的親筆籤名;獎金是面額高達 10000000000000 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 美國還有個「搞笑諾貝爾獎」,乍看令人發笑,細思發人深省!
    "搞笑諾貝爾獎"的獲獎者由科學幽默雜誌的編輯、科學家(其中還包括幾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記者及來自多個國家的多個領域的精英組成的管理委員會評選而出。獎項包括生物、醫學、物理、和平、經濟、文學等固定獎項,還包括公共衛生、考古、營養學等隨機獎項,每年頒獎一次,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
  • 科學家的幽默:搞笑諾貝爾獎
    你覺得主流科學家會怎麼看待那些做另類的科學研究,獲得搞笑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呢?答案就是:主流科學家對搞笑諾貝爾獎大都是比較認同的,這種認同跟科學家之間互相打聽同行研究中的奇聞怪事產生的認同感是差不多的。
  • 2014搞笑諾貝爾獎:中國人獲得神經科學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今年的頒獎儀式於北京時間今天清晨6點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又譯「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每年的九月舉行「煞有其事」的頒獎典禮。這些獎項專門授予那些「乍一看好笑,後又引人深思」的研究工作,其評委中有很多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2020「搞笑諾貝爾獎」公布,其中一項研究:眉毛濃密的人普遍自戀……
    點我算一下~ 作為世界名校,哈佛是正經的在做各種研究,但同時也不乏娛樂精神,每年在哈佛舉辦的「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就是一個代表活動。——是Ignoble和Nobel Prize的結合)是一個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活動,從1991年開始,每年頒獎一次,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AIR),評委中有些甚至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主要是選出那些「乍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
  • 2016 搞笑諾貝爾獎公布:大眾汽車因 「排放門」獲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真正的諾貝爾獎的模仿,每年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今年的其它獲獎原因還包括分析石頭的性格,以及當你彎下腰、從兩腿之間看過去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等等。乍看上去,這些研究似乎都荒誕不經,但細看之下就會發現,很多研究實際上都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開展的。
  • 五個中國殺手與川普同獲「搞笑諾獎」
    而外國人,哦,在哈佛大學頒發搞笑諾貝爾獎已經好多年了。在今年的搞笑操作中,川普分享了搞笑諾獎「醫學教育獎」。令人「興奮」的是,國人這次也並未缺席,五位殺手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套娃式分包操作喜提了今年的「管理科學獎」(見本推送的最後一條)。
  • 川普喜獲諾貝爾獎——搞笑版的!同獲此殊榮的還有5個中國殺手
    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與其他學術獎不同,搞笑諾貝爾獎得主不會拿到任何獎金,得不到各方讚譽,更不可能使科學出現革命性進步,但是所有獲獎的研究都曾在著名學術雜誌上發表。
  • 「諾獎荒」讓平均一年拿一個諾貝爾獎的日本不淡定了……
    (圖片來源:The Nobel Prize官網)這幾天,諾貝爾獎陸續頒布,老熟人村上春樹又一次陪跑文學獎,這位大文豪繼續與諾獎上演「錯過」的戲碼。儘管如此,在今年的諾獎中,日本仍然是贏家。瑞典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日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研究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
  • 搞笑"諾貝爾獎"揭曉 圍觀蜣螂迷路靠銀河系導航?
    北京時間昨天上午6點,第23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如期舉行,決出了和平獎、安全/工程獎、化學獎、公共衛生獎、生物/天文學獎、概率獎、考古學獎、物理學獎等8個獎項。中國網友們天還沒亮就坐到電腦前圍觀這場滑稽的科學盛宴。頒獎現場搞笑依舊「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評獎原則是他們的研究「乍看讓人忍俊不住,繼而會引發人們的深思」。
  • 五個中國殺手與川普同獲「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怎麼回事?
    而且,今年搞笑諾貝爾獎令中國人值得關注的是,有5名殺手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管理學獎,而川普和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土耳其、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的國家領導人,共同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醫學教育獎,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主辦方為科學幽默雜誌,評委中有些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其目的是選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入選「搞笑」版諾貝爾獎的科學成果必須不同尋常,能激發人們對科學、醫學和技術的興趣。頒獎儀式每年十月,在諾貝爾獎頒獎前一至兩周舉行。總而言之,諾貝爾搞笑獎不是屬於諾貝爾獎項範圍,但是它也不僅是笑話,其實完全是認認真真的科學研究,只不過,人家這些「學霸」科學家們,思維不同於常人,研究的方向又比較怪異,最後得出的結論,乍一看有點搞笑。
  • 你知道搞笑諾貝爾獎嗎?其中一個「得主」歷時將近100年
    「諾貝爾獎」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獎項我們大家都知道,但你們知道有搞笑諾貝爾獎嗎?還真的有,下面就有小編來帶你了解一下。搞笑諾貝爾獎是模仿諾貝爾獎而建立的,主辦方是科學幽默雜誌,評委中不乏有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
  • 第 30 次搞笑諾獎公布,今年有 5 個中國老哥獲獎……
    與諾獎相比,搞笑諾獎每年的頒獎儀式更像是大 party,既有頒獎,也有戲劇,還有脫口秀以及扔(紙)飛機。每年頒發的 10 個獎項,除對標諾貝爾獎的生物、化學、醫學、物理、和平、經濟和文學等獎項之外,還包括其他隨機的細分獎項,年年花樣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