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科學玩出「三體」,昆蟲成太空餐、火星玩列印

2020-11-10 海羊視界

《三體》這套科幻小說就不多說吧!

《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正因為如此,國內的書迷們把它奉為「中國科幻小說巔峰之作」。

《三體》前後被翻譯為10多種語言,全球銷量早已突破2100萬冊,當初在日本上市的時候7天就加印了10次。

國內外的網際網路大佬也都是極力推薦,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的發展戰略...

埃隆·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相信小夥伴們也清楚,然而火星資源極度有限,要如何造屋定居,進行長時間探索是一大挑戰。

最近,新加坡的科學家們也在太空中玩出了新花樣,火星資源或許能被充分發散...


(圖:來源自網絡)


新加坡科學家利用了昆蟲殼研發新材料,只需一隻機械手,就能以3D技術列印出住所。昆蟲高蛋白可製成太空餐,而昆蟲殼其實還有用途。100克昆蟲殼可提取出6到9克的甲殼素。與醋酸混合後摻入火星土壤模擬物,就能生產出大約700克材料。倒入模子凝固,就能做出一把堅固的扳手。

這是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三名研究員,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發出的新建築材料。只要將它倒入3D印表機,即使遠在火星上,也能製造出工具和居住空間。


(圖:來源自網絡)


研究員稱,在地球上所遇到的資源逐漸短缺,在太空探險方面其實是非常相似的問題。都想要找到一個不要有任何排氣物,然後可以可循環的製造方式。可以完全地從火星的土壤中取出水分,或者是利用一些生物,帶過去的生物製造出所需要的物品。

研究團隊正同一些太空人和大學研究所探討技術的可行性,未來可能帶到月球進行測試。


(圖:來源自網絡)


此外,為加速太空研究,歐洲航天局和英特爾兩個月前通過衛星,將人工智慧技術送上太空。名為PhiSat的實驗衛星,具備高光譜熱像儀和智能相機晶片。通過人工智慧算法,它能把那些被雲層大面積覆蓋的圖像過濾掉,只發送有用的圖像到地球,節省約三成的寬帶需求。預計這類人工智慧衛星未來功能將更強大。

英特爾Movidius技術辦事處負責人喬納森伯恩:「我們想測試以衛星提供服務。例如經過野火地區,我們就能使用特別計算法探測火災。在海面上則能探測和追蹤船隻。另外也能探測預防衛星是否會發生撞擊,目前這一般由地面監控。但隨著更多更小的衛星入軌,人們要監控將更困難,所以需要衛星自行監控。」

團隊花了四個月完成軟硬體測試,之後再用一年時間克服火箭,疫情和夏季風帶來的挑戰,才成功將人工智慧衛星送入軌道。


(圖:來源自網絡)


說到太空,看看埃隆·馬斯克和他的SpaceX今年又完成了哪些壯舉。

今年,SpaceX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商業航天成功將太空人送達空間站並且安全返回的壯舉,一時之間,很多人都由最初對馬斯克的質疑,變成相信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終有一天可以實現。

今年8月份的時候,馬斯克的星際飛船,還第一次完成了試飛和150米的跳躍測試,未來馬斯克也將用星際飛船,來完成載人登月、載人登陸火星等一系列太空任務。


(圖:來源自網絡)


近日,在國際火星學會大會上,馬斯克再次表示,計劃在2024年,SpaceX飛船將從地球出發飛往火星,完成無人登陸火星的飛船測試,若成功了,則將正式開展「火星移民計劃」,爭取在2050年前後,在火星上建造宜居城市。

不過,針對火星目前的惡劣環境,首批移民者究竟該如何在火星上生存下去?

資源又該如何獲取呢?

新加坡這次科研成果算是解決了一個小小的問題...

最後,各位小夥伴不妨探討下火星移民計劃,「三體」中描繪的世界或許會加快展現在你眼前。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相關焦點

  • 動手玩科學,玩出大智慧
    >   馬來西亞Alfa And Friends 集團主席何雪鶯女士發言何雪鶯女士2002年創辦的Alfa And Friends幼兒科學教育課程是青鳥學堂核心課程,在發言中,她強調通過「探索性學習」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動手學習科學。
  • 玩桌遊學知識!把這些科學桌遊玩懂你就超神了!
    正在玩科學桌遊Science Ninjas: Valenc的孩子 圖片來源:nature想起桌遊,第一個浮現在你們腦海的是啥?UNO、三國殺還是狼人遊戲?這些都太普通,你聽說過科學桌遊麼?想知道探索太空需要做哪些準備麼?它也許能幫到你:Xtronaut——太陽系探險遊戲。
  • 阿拉伯探測火星:玩大貓當寵物已過時,土豪開始玩科技
    ,比如獅子/老虎等,這一次阿拉伯國家開始玩科技了還有點讓人始料不及。我們來看看這次這些土豪怎麼玩,有什麼看點。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2020年7月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這不但是阿聯史上第一次,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首次星際探索。升空後,火星探測器計劃飛行近5億公裡,2021年2月抵達火星軌道,正好在太空遙祝阿聯建國50周年。阿聯為此準備了六年。
  • 如果你第一次去新加坡,五天行程帶你玩遍!
    新加坡.第一次見你新加坡位置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的南端,是世界上面積偏小的國家之一,甚至比香港還小。雖然地域不大,但是卻孕育出了豐富又獨特的異國文化和多元文化。牛水車的中華風情、小印度的民族風情、荷蘭村的歐美風情~圖:新加坡景點分布圖。 新加坡推薦遊玩理由1.
  • 玩科學層層透視大宇宙一
    其實,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是密不可分的,他們能夠把任何東西當作他們想到的道具,創造出他們所想像的東西,這是每個寶寶都擁有的潛力。一些調皮的孩子不斷探索的行為,正表現他們在努力培養自己的各種潛力。身為父母,當然要給孩子創造這樣的空間了。
  • 三體玩梗也有錯?玩梗就是沒看過原著?腦子壞掉了吧
    導語:三體玩梗也有錯?玩梗就是沒看過原著?腦子壞掉了吧奇怪,真的很奇怪,關於三體居然不讓玩梗,說什麼一看這個九流的營銷號作者就沒看過三體,什麼過度玩梗,那華麗的祖安辭藻,真的是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嘖嘖嘖……另外呢,我們還是說說關於三體玩梗這件事。看三體不玩梗,那你看啥三體?知道什麼是梗文化嗎?玩梗不是說對原著的不尊重,反而是對原著,對作者的愛;就目前流行的風氣來看,一部作品如果沒有梗在其中,如果沒人從中找到好玩的梗,那麼這將會是一部無趣,沒有靈魂的作品。
  • 進軍火星,登陸空間站—神奇的太空3D列印
    今年,我國首次在載人飛船中實施驗證了太空3D列印技術,並成功帶回兩個列印樣件。這是中國首次開展軌道3D列印試驗,也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太空3D列印樣件太空3D列印,顧名思義,就是在太空環境中使用3D列印設備列印物品。
  • 通訊:新加坡孩子暑期「瘋玩」訓練營
    原標題:通訊:新加坡孩子暑期「瘋玩」訓練營  新華網新加坡8月6日電(記者 馬玉潔)雖正值暑假,新加坡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仍然熱鬧非凡。剛走進學校的露天食堂,就看到一群穿著廚師服的小學生,一邊在嘰嘰喳喳地討論,一邊有些笨拙地用勺子鏟起麵糊,放進做蛋糕的紙杯裡。
  • 首次在太空中列印出人類軟骨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首次在微重力空間中製造出了人工人類軟骨。人體組織的生物列印早已存在,但是它們需依靠重力和支架將軟骨細胞聚集在一起。新工藝的巧妙部分是在裝配機內部使用磁力代替重力。藉助磁性,可以抵消微重力和加速度的影響,並且可以將物體(例如軟骨細胞)固定在適當位置以進行組裝。
  • 火星超「火」太空專家破解火星影劇背後的科學
    《聯合早報》記者針對《遠漂》,以及提名201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火星任務》的情節,訪問三名太空科技專家,了解這些火星科幻作品背後的科學。火星最近真「火」。三國在今年7月先後發射火星探測器,阿聯搶先在20日發射「希望號」,中國接著在23日發射「天問一號」,美國最後在30日發射「毅力號」。
  • 「新加坡環球影城」就該這麼玩
    帶上你炸裂的童心來新加坡環球影城放聲尖叫吧!Step1:初識聖淘沙新加坡環球影城位於新加坡聖淘沙島上,這個被譽為新加坡頂尖的度假勝地還擁有S.E.A海洋館、水上探險樂園、海豚園等適合親子遊玩的主題景點,沙灘、熱帶雨林等東南亞的海島風光,以及度假村、高爾夫球場,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 科學星期五︱什麼蟲子適合孩子玩?
    「科學星期五」是一檔關於科學和科技的欄目,逢周五播出,給有好奇心的人。關於為什麼要玩蟲子的話題,這裡就不重複了。可能有人會有顧慮,玩蟲子影不影響生態平衡?這裡就順便介紹一下生態學的r/K理論吧。了解這兩種選擇,不難分析出我們常見的動物,包括我們人類是哪種策略者。昆蟲當然是r-策略者,一生的終極目標就是交配繁殖產下後代。雖然只有少數諸如蠼螋、負子蝽等昆蟲會有護卵護幼的行為,絕大多數昆蟲就是不停的生,生完就不管了。有養過蠶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任由蠶蛾交配產卵,可能一下子孵出幾百隻你靠幾片桑葉根本供養不起的蠶寶寶。
  • 3D列印出一艘火箭,也能上火星嗎?
    太空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總有人想成事,成大事。有人認為自己還可以比馬斯克做得更好。如果當下製造、發射一枚火箭的費用是1億美元,那麼Relativity Space這家公司想要將它降到約1000萬美元左右,方法是3D列印。
  • 瘋狂殖民火星,太空商業化的遊戲玩了誰?
    馬斯克在8月31日舉行的虛擬火星會議上說:「無論是人為還是自然哪一種刺激和冒險,如果地球上發生了可怕的事情,我們都希望擁有整個生命的人壽保險。」美國宇航局太空阿波羅計劃,提出許多技術解決紅行星方案。該計劃使火星成為長期居住的誘人目的地。地形改造,這是一種假想的場景,人類可以通過將氣體置入大氣使火星變得更像地球。嘗試使用相同的溫室氣體導致我們星球上的氣候危機,使火星的大氣層變得更厚,更溫暖,更宜居。 據科學考證,火星的大氣中幾乎沒有氧氣。而且水量極少,這意味著將很難種莊稼,更不用說形成火星範圍的水循環。甚至還不清楚火星上是否有足夠的資源來進行地形改造。
  • 科學是玩出來的
    科學是玩出來的 ——讀《貪玩的人類》 李迪     從小到大,我們受的是正規教育,沒有人敢像《貪玩的人類》一樣「戲說科學」。    原來,我們還可以做很多事,玩很多東西。無論天上的、地下的,還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作者老多在圖書前言中就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他認為,科學的產生需要具備三個條件:驚異、閒暇和自由」。這本書主要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人類喜歡玩,科學是玩出來的。
  • 3D列印筆還能這麼玩?牛人大手一揮,竟然畫出一雙「水晶鞋」!
    3D列印筆還能這麼玩?牛人大手一揮,竟然畫出一雙「水晶鞋」!科技改變生活,創意帶來無限可能,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羨慕馬良手下的那一隻神筆,可以讓頭腦的東西變成現實,3d列印筆或許就能做到,3D列印筆還能這麼玩?牛人大手一揮,竟然畫出一雙「水晶鞋」!
  • 本想殖民火星的我們,現在都在玩短視頻:人類科技樹點錯了嗎
    奧爾德林在年輕時,把一切都奉獻了給太空,但年老後,他開始嘀咕了:「你承諾給我殖民火星,我卻得到 Facebook!」對啊,當年忽悠我當太空人,說什麼今天登陸月球,明天殖民火星,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要為人類開拓一個無限的世界。
  • 素食文化:素食太空餐 太空船和地球採用素食非常重要
    但是對於火星之旅之類的長期太空旅行,食物的製備和儲藏就面臨了更大的挑戰。去一趟火星往返各需六個月左右,如果再加上航天員必須在火星上進行為期一年的研究工作,那麼他們的整個行程就是兩年,即使每人每天只分配四磅食物,六人的機組就需要一萬七千磅食物。發射和運輸大量包裝好的太空食物所費不貲,而降低費用的方法顯然就是於任務期間在太空艙內和火星上種植食物。
  • 在農村這些最常見,你們玩過這些嗎?農村人小時候會玩的昆蟲
    那麼以前的小孩都會玩什麼呢?那麼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在農村的孩子都會玩什麼?玩過最多的莫過於就是小蟲子了,一些無毒的小蟲子,農村的孩子都是會抓來玩的,最常見的昆蟲有哪些呢?螞蚱在農村的稻田裡面最常見的昆蟲就是螞蚱了,因為螞蚱喜歡吃水稻的葉子。螞蚱也是我們常說的蝗蟲,哪裡鬧蝗災?就是這種昆蟲做的孽。
  • 第一次去新加坡旅遊,新加坡怎麼玩?給大家介紹4大必遊打卡之處
    第一次去新加坡旅遊,新加坡怎麼玩?給大家介紹4大必遊打卡之處新加坡也是一個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在亞洲來說也是名列前茅的,城市與花園的巧妙結合,歷史與現代的融洽共存,合力造就了新加坡多元文化和無限魅力。第1次去新加坡旅遊,新加坡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