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殖民火星的我們,現在都在玩短視頻:人類科技樹點錯了嗎

2020-12-06 狐狸先森幾點鐘

昨天提到了,國與國之間要互相交流,才能避免點錯科技樹——我搞電子管,你搞電晶體,我看到你搞得好像更有前途,我跟上你的研究就ok了。

但如果我們把視線拉到地球,人類文明作為一個整體,人類會不會點錯科技樹呢?

要知道,我們可沒有什麼參照物,蘇聯看到美國搞電晶體更好,可以追上去學,但人類只能看自己,沒有什麼外星文明的發展可以告訴我們,走哪條路才是光明大道。

這一深想,就有點慎得慌了,搞不好現在我們自認為先進的科技,其實是在走死胡同呢?

01

我們來看看,現在什麼最火?

毫無疑問,是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一切,總之你要是沒扯上點網際網路,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

科技的發展,是會影響到人類思維的。

這就像中國人搞陶瓷,歐洲人搞玻璃。

玻璃搞出了顯微鏡、望遠鏡後,人看待事物的視角就變了,思維也跟著變。

現在的網際網路,塑造了什麼樣的人類呢?

從雄心壯志改變宇宙,到一頭扎進虛擬世界去找安慰。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什麼都在追求虛擬。

因為現實裡得不到嘛,那虛擬一個給你咯。

鄧麗君英年早逝,但又想聽她面對面給你唱歌,怎麼辦?

虛擬一個鄧麗君出來,配上100%模擬原聲,別說給你唱歌了,演唱會都能開起來。

周杰倫演唱會上,「請」來了鄧麗君助唱

情侶難找怎麼辦?國家又不分配。

虛擬情侶來陪你,現在的聲音情侶已經很普遍,視覺情侶技術也在升級,用不了多久,仿生機器情侶就要出來了吧。

連夢想都能虛擬。

現在很多人在現實失去夢想,就跑到虛擬世界裡找。

為什麼有些人那麼沉迷遊戲?不是遊戲有多好玩,而是他在現實裡找不到存在感、成就感,在遊戲裡找到了。

就像電影《盜夢空間》裡提到的,你以為他是在進入夢境,其實在他們眼裡,夢裡才是真實的世界,因為在那裡,他們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02

我們都知道,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是阿姆斯特朗,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對於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這卻是巨大的一步」。

跟在阿姆斯特朗後面踏上月球的,是奧爾德林而他是第一位從外星球回到地球的人,也是很了不起。

奧爾德林在年輕時,把一切都奉獻了給太空,但年老後,他開始嘀咕了:「你承諾給我殖民火星,我卻得到 Facebook!

對啊,當年忽悠我當太空人,說什麼今天登陸月球,明天殖民火星,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要為人類開拓一個無限的世界。

現在倒好,都去玩Facebook、Twitter、Tik Tok(國際版抖音)去了。

Facebook的一名員工也曾經吐槽說,全世界最聰明的大腦,在研究怎麼吸引用戶點擊廣告。

老頭子一直心茲念茲著Mars(火星)

中國的科幻作家、寫出《三體》和《流浪地球》的劉慈欣,也講過類似的意思。

人類因為受到網際網路,虛擬科技的誘惑,太沉迷在地球上搞來搞去了,整個地球人都變成了宅男、宅女、肥宅。

放眼看看太空吧,地球就是一粒塵埃啊,你在塵埃上搞什麼環保。

與其花時間精力在地球上爭搶資源,一邊糾結地發展、一邊糾結地環保,還不如發展面向太空的科技,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啊。

03

網際網路好不好?

非常好,現在生活的便捷,都得益於網際網路技術。

但如果這條路是錯的呢?

要知道,中國發展陶瓷技術,一千多來都是舒舒服服賺大錢的,現在的網際網路技術,是不是也是賺錢賺得很舒服啊。

古代的中國,不是沒有玻璃,只是陶瓷那麼好,就把玻璃給丟了。

就像現在人類的航天技術,曾經是大火,但現在大家都去搞網際網路了,說好的登陸月球殖民火星,都成了電影題材。

當英國的堅船利炮來了後,中國才發現,一千多年來,我們的科技樹點錯了。

一千年多年後,當地球出現不可逆轉的危機,危及到人類文明時,人類會不會也感慨,當年的科技樹點錯了?

當然,現在人類是不是點錯科技樹了,還真不知道。

顯微鏡、望遠鏡沒搞出來之前,誰敢說賺得盆滿缽滿的陶瓷是錯的?

集成電路搞出納米級別之前,誰敢說電子管沒前途?

奧爾德林在《生活大爆炸》裡客串了自己

人類一邊正在享受著科技的昌明,一邊其實並不知道我們走的路到底對還是不對。

沒有參照物的人類文明,發展科技只能摸瞎往前走,走到哪是哪。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關注:狐狸先森幾點鐘。我們一起漲知識。

相關焦點

  • 西瓜視頻:SpaceX送首批人類上火星殖民,星球領地爭奪大戰開始?
    不久前,埃隆馬斯克就曾公開表示其旗下的SpaceX計劃將會在2024年將首批人類送上火星,埃隆馬斯克的SpaceX計劃是把火星變成人類的永久居所,也就是說我們地球人類將正式開始了殖民外太空星球,殖民於火星。記得我們中國網民許多年前,調侃某些人是說他「從火星來的」。也許不久的將來,殖民火星的人類所生產的後代,成為了火星第一代人類,他們真的是「從火星來的」。
  • 什麼是人類殖民火星的意義?
    殖民火星的誘因上面說到,人類在利用科技追求長壽、長生,可你們有想過這樣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嗎?長壽所帶來的優勢我們不必贅述,但長壽所帶來的弊端我們卻也無法迴避。如何殖民火星我們現在殖民火星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情,從我們人類開始觀測火星到現在,有的科普工作者已經總結了我們移民火星總共有十步計劃,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其實就離最終的第十步是越來越近,這十步計劃也使這個「火星一號」的移民計劃顯得多少符合那麼一點規律,我們來看看這十步到底是什麼。
  • 是點錯了科技樹還是變革了這個時代?
    科學技術在這款遊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發展經濟還是擴張軍事都需要領先的科技水平,不過在極為複雜的科技樹中,不同的科技發展路徑的選擇意味著不同的科技發展水平,即便對於科技的投入一模一樣,只要點錯科技樹,選擇了一條更為費勁的科技發展渠道,一切都將前功盡棄。
  • 殖民火星是人類成為星際文明的第一步
    (若當下人類可以用所有的軍費投入殖民火星的行動中,殖民火星應在10年內成功)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種手段向太空要生存空間和資源。以人來目前的科技水平,月球,火星,泰坦是進行太空殖民的首選。(火星,金星,月球都處於太陽系宜居帶內。)
  • 我們究竟是否能夠殖民火星?
    埃隆馬斯克想要建造火星大氣,他配嗎?以目前看來,埃隆馬斯克正在推特上以「人類究竟能否移民火星」為話題進行如火如荼的爭論,他甚至在七月告訴美國商業周刊,在推特就仿佛被捲入了一場「表情包的戰爭」,「兩人之間的互懟就像是禮尚往來一般理所當然。
  • 別那麼樂觀:人類許永遠都無法殖民火星
    洋底的情況更加糟糕,人類在那裡開展的活動非常非常有限。」可見,不論是在南極還是洋底,人類的所謂「定居點」建設都幾乎是不存在的——即便南極和洋底相比火星要容易抵達得多。在人類登月成功之後,弗裡德曼和同事們一度對於未來變得極為樂觀,他們當時相信人類將可以做越來越多的事情,比如在月球或火星上建設人類殖民地。
  • 2030年人類就可能殖民火星 制氧成一大難題
    網易科技訊 8月19日消息,據Futurism報導,專家預測,如果我們不儘快建立起太空殖民地,人類可能被單一災難徹底摧毀——也許這樣的災難會在未來100年裡發生。但是我們能夠及時登上火箭嗎?這裡有個人類首個太空殖民地建立的時間表,或許你本人就有希望成為首批太空殖民者。
  • 目前人類火星殖民的成功率有多大呢?
    火星殖民這件事在數十年前聽起來還是天方夜譚,可現在像埃隆·馬斯克這樣的部分人已經開始行動殖民火星了。隨著spacex重型獵鷹成功發射,人類火星殖民計劃好像越來越近了。那麼,人類真的有可能真的殖民火星嗎?
  • 其實,去火星殖民,也不是不可能!
    生命都離不開水,如果從地球上運輸大量的水到火星,不僅技術難,而且成本高。  雖然目前人類還沒有發現火星上有能夠直接飲用的水,但是地下冰層的發現和利用,或許是另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而且,隨著水循環的裝置更加的成熟,如果能能夠把尿液等廢水轉化為飲用水,可以節約大量的水資源。
  • 在火星建立殖民城市?能行嗎?馬斯克利用商業開發太空!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嚴峻的問題!地球資源不斷開發,生態環境猛遭破壞,人口增長迅速,地球土地資源瀕臨枯竭,在這種情況下有害怕過嗎?為了「開疆擴土」美國計劃在火星建立殖民城市,能行嗎?馬斯克利用商業開發太空,現實嗎?根據科學家預測這顆讓人十分感到陌生的火星在40億年前竟然是地球的模樣,讓人難以置信!
  • 科學猜想:人類移民火星,他們的後代會來殖民地球嗎?
    本月初,埃隆馬斯克表示對在2026年移民火星的計劃高度自信。從目前來看,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之一,自然環境也比較接近地球,火星是人類移民的首選目的地。科學家們一度懷疑火星上曾經有生物存在。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移民火星的人,他們的後代以後回來殖民地球嗎?
  • 馬斯克的殖民火星計劃真的可能嗎?
    2020年是可以說是火星元年,今年將會有中國天文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美國(NASA)火星2020探測計劃,歐洲火星車ExoMars 2020。那麼想像一下我們人類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踏上火星,甚至殖民火星。
  • 火星殖民時間表定了?2024年人類登錄 2050年建城市
    網際網路科技原創文章   作者:學思踐悟     本觀點僅代表個人   全文970字關注新技術,關注科技,網際網路科技為您帶來新觀點
  • 殖民火星計劃耗資無數 馬斯克能從中賺回投入嗎?
    美國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希望人類將來能夠殖民火星 騰訊科技訊馬斯克在8月31日的一次虛擬火星會議上說:「如果地球上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無論是人類製造的,還是自然製造的,我們都希望為整個人類的生存加個保險,並不惜為此去冒險。」 SpaceX殖民火星的計劃帶來了許多技術、政治和倫理問題。最具挑戰性的障礙之一可能也是財務方面的:就連馬斯克都沒有冒險猜測下這個計劃到底會花費多少錢。
  • 如果火星殖民成功,未來會是什麼樣?看看科學家的分析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永遠都是不變的自然法則,目前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生物都經過了這道法則的篩選,人類同樣也不例外,而這也正是人類能夠走上生物鏈頂端的原因,因為人類對於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我們都知道人類是一種高度社群化的生物,抱團取暖的生存方式讓人類孕育出了農業文明,而農業文明又進一步地增加了人類整個族群的數量,進而產生了部落、民族、國家等諸多團體。
  • 我們可能來自金星文明,將要殖民火星,最終成為星際掠奪者
    我們生活在地球這個藍色的家園。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不斷地探索著宇宙,起初我們的起源還局限於地球,隨著知識的爆炸,我們認知的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又是怎麼來到地球的呢?網絡有很多起源版本,大家都相信生命起源並非源自於地球。有的說起源火星,有的說來自於彗星。其實我想說的是地球生命起源,更有可能來自金星。
  • 火星疑似誕生過遠古文明、火星最適宜人類移民,人類何時殖民火星
    火星人現在還存在嗎?火星文明留存了遺蹟嗎?,以現在的宇宙飛船速度,人類到達那裡需耗時至少7個月。中國、歐航局、美國,俄羅斯,阿聯等國都有探測火星及登陸火星的計劃。2008年1月,俄羅斯空間研究所宣布,爭取在2025年前把一名俄羅斯太空人送上火星。2017 年年初,阿聯總理兼副總統宣布了「火星 2117」計劃,擬在 2117 年實現火星移民。
  • 如果地球毀滅,人類能移居火星嗎?
    新聞三:想在火星安家,NASA已經成功選址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根據科學潛力、著陸安全性、可移動性和獲取樣本的地面複雜性等因素綜合考量,最終決定將「耶澤羅」隕石坑作為「毅力號」火星車的著陸點。雖然人類踏上火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此次火星車著陸點的成功選址,為後續人類登陸火星、移民火星奠定了基礎。
  • 科學家警告:殖民火星,遠非將人類送到火星那麼簡單
    儘管自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的足跡沒有踏上任何一顆地球以外星球的土壤,但是包括美國宇航局和矽谷科技大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眾多機構和人士,一直在致力於人類重返月球,甚至登陸火星,進行火星殖民。
  • 人類本世紀殖民火星?馬斯克信心滿滿,計劃建立百萬人口火星城市
    殖民火星,聽上去極具科幻色彩。但是在2020年代的今天,它已經不再那麼遙遠。按照NASA的計劃,2022年重返月球的計劃就將實施,這將是人類再次向宇宙吹響的號角。在發射能力上,馬斯克有著把人類送往火星的基礎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