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民俗大集火爆年味足

2020-12-05 遼寧頻道

  「前初一,後十五,一月兩天逛民俗。遼河魚,何屯豬……」這是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遼代古塔邊的民俗大集上廣為傳唱的民間小曲。1月12日農曆臘月十五這天,記者一大早就趕到了小塔子村,親身體驗了民俗大集的火爆。

  小塔子村的大集為啥叫民俗大集,這得從遼代說起。小塔子村是古祺州城所在地,村中有一座建於公元922年的遼代磚塔,八角十三層實心密簷式結構,歷經千年依然巍然矗立,塔身佛龕、飛天、鬥拱清晰可見。清鹹豐年間,磚塔前還有座「寶塔寺」,後被人為破壞,只剩影壁、石獅。在這些古塔寺廟周邊漸漸發展起來的民俗大集,已有上百年歷史。2011年,康平縣對遼代古塔進行了修繕。隨著遼河水質變好,周邊生態得到改善,小塔子村旅遊業開始起步,民俗大集也開始復甦。

  「圖得就是個綠色,吃著放心。」前來趕集的瀋陽市民錢先生這樣告訴記者。大集上,農民孫柏年自豪地介紹著各種土特產:「豬肉是專門養的笨黑豬肉,餵的都是自家產的玉米面和大白菜,生長期都是一年,吃起來絕對是笨豬肉的香味兒。還有這富硒鰍田米,水稻不打藥、不施肥,我們在稻田裡養泥鰍,你說泥鰍都能長大,還能有藥不?為了保證大米品質,我們還專門噴灑了富硒營養液。」

  這幾年,來趕集的已不再是附近十裡八村的群眾,還有許多尋找「農味兒」「老味道」的城裡人。「除了名氣比較大的康平地瓜、四粒紅花生、臥龍湖有機鍶魚、寒富蘋果,還有黑豬肉、笨雞蛋、黏豆包、小河魚、山野菜、山蘑菇、粉條、五穀雜糧,都是搶手貨!」小塔子村黨支部書記孫百東告訴記者,越是臨近春節,大集越是熱鬧,最多時能有四五萬人來趕集。

  客人多了,商機就來了,小塔子村又做起旅遊這篇大文章。村裡建成20公頃溫室大棚,有西紅柿、葡萄、草莓、甜瓜等果品,成為遠近聞名的綠色果蔬採摘基地。而村北主打民俗風情旅遊、遼河生態旅遊,建成古塔斜陽、民俗風情、遼牆古坊、寶寺鐘聲、祺城花海等9處景點。依託遼河溼地資源,很多農民在遼河岸邊種起了富硒鰍田米,搞起了認養農業,開辦了農家樂,「旅遊+農業」的發展模式讓當地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

  今年,康平縣新開通了到小塔子村的3條旅遊線路,小塔子村的民俗大集還會更火。

相關焦點

  • 2020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在瀋陽康平縣「首秀」
    2020年04月30日 10:26   4月29日,2020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首秀」在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民宿上演。
  • 2020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首秀」將在康平縣上演
    地瓜、花生、大米、紅心鴨蛋……康平縣這些綠色健康的「看家好貨」正在低價賣呢!4月29日13時,2020瀋陽市網絡直播帶貨節「首秀」將在康平縣郝官屯鎮小塔子村民宿上演。康平縣二牛所口鎮劉家村第一書記宋楠楠、康平縣張強鎮官寶窩堡村第一書記於淼、康平縣東升鄉南小陵村第一書記許勤勇及主打農產品業戶代表一起,進行長達2小時的網絡直播。
  • 遼寧康平縣有臥龍湖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金沙灘歷史文化誦讀
    全縣區域面積2175平方公裡,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康平縣轄3個街道,5個鎮,3個鄉,4個少數民族鄉,1個濱湖新城區和康平經濟開發區,13個社區,162個行政村,1060個村民小組。擁有19個民族,總人口35萬8090人,康平縣實現過地區生產總值201億元。
  • 「康平老故事」康平縣建置沿革
    康平縣位於遼寧省北部。遼河流域河套中遊之西。原屬寧省鐵嶺市。1992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劃歸瀋陽市管轄。東境郝官屯鎮之小塔子、兩家子鄉之新發、三家子街道之四門劉家隔遼河與昌圖縣相望;西境沙金臺鄉之姜家窩堡、敖力營子、前八大虎與彰武縣毗連,南境郝官屯鎮之胡家屯、東關街道之張家店、西關屯鄉之拉拉街與法庫縣接壤;北境北三家子街道之董家窩堡、海洲鄉之葛家爐、侯家店與內蒙科爾沁左翼後旗為鄰,縣城距省會瀋陽市120公裡。
  • 瀋陽康平郝官屯鎮靠小擺件出口帶動村民脫貧
    4月23日,記者在康平縣郝官屯鎮郝官村的瀋陽藝丹工藝品廠看到,十多名婦女手拿漿糊、膠水正在粘貼西方節日所需的工藝品。  據了解,近年來康平縣郝官屯鎮不斷探尋農民增收渠道,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先後籌建了劉屯村服裝加工廠、瀋陽藝丹工藝品廠、瀋陽壯大手工藝品廠,全部採用訂單方式進行來料加工,其中兩家手工藝品廠主要為歐美國家聖誕節、復活節等西方節日製作手工藝品。
  • 郝官屯鎮:禁牧工作全面鋪開 打造生態秀美新郝官
    4月29日,郝官屯鎮聯合縣自然資源保護與行政執法中心組織召開2019年度郝官屯鎮禁牧工作現場會並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切實保護郝官屯鎮林地、草原生態建設成果。
  • 瀋陽市警備區和康平縣人武部精準幫扶提升工作成效側記
    新華社瀋陽6月22日電(劉立雄、梁忠春、記者王天德)6月下旬,面對落地見效、運轉良好的兩期光伏發電工程,瀋陽市康平縣郝官屯鎮孫家屯黨支部書記王恩海和鄉親們興奮不已。三年多來,瀋陽警備區和康平縣人武部精準幫扶的新舉措,溫暖了村民們的心,也成為濃濃軍民魚水深情和子弟兵真心實意精準扶貧的重要見證。孫家屯村地處較為偏僻,主要以農業種植為主,收入較為單一,沒有對外經濟合作項目和其它產業支撐,村民人均收入偏低,是省級貧困村。
  • 易煉紅到康平縣調研:鼓足幹勁努力實現新跨越
    > 易煉紅在康平縣調研時強調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努力實現新跨越他強調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切實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推動新一輪振興發展的思路舉措,咬定目標、堅定信心,鼓足幹勁、大幹實幹,努力實現康平縣各項工作的新跨越。市領導馬佔春、連茂君參加調研。  瀋陽恒生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以食用菌栽培、技術研發及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農事企業。在這裡,易煉紅深入產品全流程生產線,實地了解產品生產、市場開發、吸納勞動力就業等情況。
  • 遼寧省康平縣,清光緒年間置縣,全國綠化模範縣
    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總面積2175平方公裡,總人口38萬。康平縣是國家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縣、全國公路建設示範縣、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平安建設先進縣、一、歷史沿革1、遼置慶雲縣,治今縣東南,為祺州治,屬東京道。金廢州存縣,屬鹹平府。元廢縣。清為科爾沁左翼後旗康家屯,光緒三年(1877年)移八家鎮經歷治此。光緒六年,析科爾沁左翼中、後二旗南境,前賓圖王旗東境置康平縣,屬昌圖府。
  • 明清時期的康平縣
    通過考古調查所知,這道邊牆在遼北地區走向:南從瀋陽地區入鐵嶺縣境,北向經鎮西堡入開原縣境,經慶雲堡鎮入昌圖縣境,經長岑子、亮中、大興鄉後東向,經老城鎮、滿井、泉頭鄉又入開原縣境,經蓮花鄉大臺山,由此偏東南向入西豐縣境,經松樹、成平鄉又入開原縣境,南向經清河區入鐵嶺縣境,經大甸子鎮入撫順地區境內。
  • 遼寧省康平縣這三所重點高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經驗豐富!
    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東隔遼河與鐵嶺市昌圖縣相望,西鄰阜新市彰武縣,南接法庫縣,北與內蒙古科左後旗毗鄰,距瀋陽120公裡。康平縣有臥龍湖、金沙灘、小塔子古塔、八虎山等著名景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遼寧省康平縣的一些重點高中吧!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拆除 用地性質仍存疑
    2016年,借著《白鹿原》電視劇熱播之後的餘溫,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拔地而起,5月1日開業當天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很多商鋪一時重金難求。但4年之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卻已經退卻繁華,即將被拆除。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之前,3月9日,本報記者探訪了這個曾經被各級政府以及白鹿原人寄予厚望的地方。景區已經關閉,但是仍有不少遊客光顧這裡。「曾經陪朋友來過幾次白鹿原,這次來只是想再看看,畢竟是要拆除了嘛,以後想看也沒機會了。」有遊客向記者表示,之前民俗村還短暫的收過門票,沒有想到,才幾年時間,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就如此破敗不堪,但是拆了還是挺可惜的。
  • 景在城中 人在畫中--張掖丹霞口民俗村詩與遠方同在
    這裡匯集了17種張掖周邊的美食,這裡有舒適溫馨的民俗客棧,這裡還有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可供參觀......」7月23日,丹霞口民俗文化旅遊村董事長李紅學向「2018年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網絡大V甘肅行」採訪團介紹道。
  • 遼寧這個小縣城發達了,即將在此規劃一條鐵路到瀋陽!
    康平縣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地處遼河流域,東隔遼河與鐵嶺市昌圖縣相望,西鄰阜新市彰武縣,南接法庫縣,北與內蒙古科左後旗毗鄰,距瀋陽120公裡。康平縣是國家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縣、全國公路建設示範縣、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平安建設先進縣、遼寧省財源建設試點縣,康平縣有臥龍湖、金沙灘、小塔子古塔、八虎山等著名景點。「應加強與國家鐵路部門溝通協調,力爭沈金(瀋陽市-通遼市金寶屯鎮)鐵路項目儘快落地實施。」
  • 康平縣英烈故事
    同年11月下旬一天,邱含光和秘書羅斌儒等幾位同志從法庫乘小膠車到達康平,當晚住在城內商號「萬合福」院內,翌日即召開各村代表會議,宣布共產黨接收政權,成立康平縣民主政府,成立康平縣公安局,接管了「維持會」的權力。不久建立中共康平縣委,邱含光為縣委委員。12月初組建起康平縣保安團,並組建區政權,聯絡縣內各界人士籌建康平縣參議會。
  • 瀋陽:康平縣在全省率先脫貧摘帽
    2月23日,記者在瀋陽市康平縣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獲悉,在省、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鼎力幫助下,幾代康平縣幹部群眾勠力同心、艱苦奮鬥,迎來發展春天——康平縣在全省率先完成了貧困縣退出摘帽任務。會上,康平縣全面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大幹實幹之豪情,開赴奔小康新徵程。  當日,北四家子鄉菜園子村馬秀玲接過「脫貧致富典型」沉甸甸獎牌,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