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紅色資源」化為「生動教材」 江蘇海洋大學主題教育求實效入人心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天地悠悠,江河奔流,中華之魂,激蕩神州。我們是龍的傳人,我們是炎黃子孫……」11月16日,灌南縣革命烈士紀念塔下,鮮紅的黨旗前,江蘇海洋大學測繪與海洋信息學院師生代表在《中華魂》的朗誦聲中,體會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抒發炎黃子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進新時代的豪邁與自信。

  紅色資源是鮮活的歷史,也是生動的教材。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江蘇海洋大學堅持就近就便,充分利用周邊數量多、種類全的紅色資源,紮實開展「學習事跡感悟初心、實地學習勇擔使命、對標榜樣推動發展」系列學習教育活動,引導黨員幹部在感悟歷史中接受精神洗禮、汲取前進力量,推動主題教育入人心、有實效、顯特色。

  把楷模故事化為教材

  11月7日,江蘇海洋大學邀請89歲的離休幹部沈長發為黨員師生作革命英雄事跡報告會。白髮蒼蒼的沈長發在動情講述親歷的登陸戰後,殷殷囑託在場師生:「要做一名合格黨員。要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懇懇為民,不斷提高履行使命的能力。」

  激動人心的英雄事跡,飽含誠摯的愛國熱忱。主題教育過程中,該校把深入挖掘、深刻領會楷模和先烈精神內涵作為一項重要內容,讓跨越時空的偉大精神成為砥礪黨員幹部守初心、擔使命的不竭精神動力,增強主題教育的貼近性、實效性和感染力。

  該校地處連雲港,是「守島英雄」王繼才的家鄉,學習王繼才的先進事跡和精神成為全校黨員幹部的一堂必修課。為深化對王繼才事跡背後的初心和使命的認識,該校組織了一系列學習活動。在黨支部書記輪訓班上,學習王繼才先進事跡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在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的學習會上,黨員集中觀看《孤島32年》專題片;在學習研討會上,黨員幹部圍繞王繼才精神進行了深入討論;在「手捧滾燙故事 傳遞楷模精神」王繼才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上,《光明日報》記者鄭晉鳴,為全校黨員幹部深情講述王繼才生前守護開山島的感人事跡,生動詮釋了「家就是島、島就是國、守島就是衛國」的核心精神,為全校黨員幹部上了一堂感人肺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

  「你曾威武扛槍,帶著我們巡邏查訪。你曾腳步鏗鏘,領著我們奮力向上……」10月22日,該校組織百名黨員幹部登上開山島,文學院院長吳明忠在近距離感受王繼才先進事跡後,撰寫長詩,表達了對王繼才的敬仰和懷念。

  把紅色革命遺址化為課堂

  每一處紅色遺址,都承載著先烈的革命精神,折射著崇高的思想情操。江蘇海洋大學將紅色現場轉化為課堂,搭建形式多樣的載體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師生奔赴周邊的紅色教育基地進行實地學習,激發其愛國主義熱情。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鄧小平和人民在一起」雕塑公園,該校師生黨員用詩朗誦回顧了鄧小平同志波瀾起伏的一生。學生黨員毛銀雪在黨旗下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講,她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層面發問,提出了共產黨員的初心與青年學生黨員應當擔負的時代使命,立志開創新的業績,得到現場學生黨員的共鳴。

  在連雲港市革命紀念館,黨員師生們認真學習革命先烈矢志報國,為民族解放、新中國建立而捨生取義、激昂澎湃的革命歷史,再一次被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和烈士們的英雄事跡所深深震撼;在贛榆馬鞍山,在東海安峰山烈士陵園,黨員師生接受現場黨課教育,學習以付竹庭、十八勇士、安峰山烈士為代表的共產黨人英勇無畏、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

  一處處紅色現場留下了師生黨員們認真學習的身影。通過耳濡目染的沉浸式學習,黨員幹部近距離感悟了革命前輩和英雄先烈對初心的堅守和對信仰的耕耘,更加堅定了初心和使命。

  把堅定理想信念化為考卷

  紅色資源是無聲的教材,先烈精神就是永恆的考卷,始終叩問著每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該校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對照黨章黨規全面查找問題、檢視自我的過程中,引導黨員幹部用紅色資源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對照自己,找到思想、工作各方面存在的差距,有的放矢進行整改,把初心使命變成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幹、真抓實幹的自覺行動,轉化成推動學校轉型發展的實際行動。

  機關黨委第二黨支部書記王秀娟對照革命先烈精神,對自我進行了深刻剖析。她說:「革命戰爭年代檢驗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很直接,就是能不能衝鋒號一響立即衝上去。在和平年代,檢驗黨員幹部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就是看黨員幹部能不能做到對工作極端負責,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

  與王秀娟一樣,在主題教育過程中,該校黨員幹部主動對表對標時代楷模和革命前輩精神,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深刻檢視自我「是不是敢於擔當、甘於奉獻」?「有沒有做到勤勉工作、愛崗敬業」?「有沒有紮實工作、為師生做好服務」?在對標典型事跡中找到差距,明確自身努力方向,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江蘇海洋大學黨委書記王自力說:「在主題教育過程中,學校積極組織黨員幹部向時代楷模學習,向革命前輩學習,學習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全覆蓋,給全校黨員來了一次精神能量大『補給』,激發起黨員幹部堅守初心、實幹擔當和奮發作為的澎湃動力,為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相關焦點

  • 江蘇海洋大學:以主題教育「進行時」推動學校發展「未來時」
    11月27日下午,一場有關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研討會在江蘇海洋大學展開。會上,學校黨委書記和校長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共商學校文化建設發展規劃,高屋建瓴謀學校轉型發展之策。主題教育期間,這樣的研討會在江蘇海洋大學並不鮮見。
  • 構建海洋意識教育綜合平臺,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
    提升青少年海洋意識教育實效》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為加強全民海洋意識教育,宣傳我省海洋資源優勢及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向社會傳播海洋科普知識和先進科技,形成認識海洋、愛護海洋、開發海洋的理念,近年來,我省中小學及相關高校已逐步開展海洋意識教育,通過開好地方課程、開展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開展與海洋有關的研學旅行等,在海洋意識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主題教育帶題下訪 「三全育人」見實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黨委書記黃曉玫說,要深入一線,找準病灶,著力解決育人合力不強、育人元素分散等問題。2019年9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啟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把調研作為謀事之基,領導班子成員制定調查方案,黃曉玫帶頭「帶題下訪」,集中解決「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問題。
  • 【資訊】省海洋與漁業局: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海洋與漁業局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紮實推進,認真查擺梳理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短板問題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實行領導包案制,加快整改落實,有力有序有效破解關係群眾切身利益與海洋發展等重點問題,推動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 以海洋教育託起祖國的未來
    他們以「草根兒」之純樸、海洋之大氣,憑藉「海洋教育」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之路,使往昔的校園一下子「熱鬧」起來,平凡的教育被賦予了嶄新的時代意義。  學校結合當地海濱物產資源和海洋資源,開發與實施以「海洋的學習」為主題的系列校本課程。海洋貝藝畫、海洋布藝裝飾畫、海底世界創作畫、海洋拼貼畫、海洋文學、海洋影視等深受學生喜愛。
  • 2019年全軍部隊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
    經過教育洗禮,全軍部隊聽黨指揮的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練兵備戰的導向更加鮮明,清朗和諧的風氣更加純正……三軍將士使命在肩、砥礪奮進,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答卷。新徵程呼喚新作為。在新年度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回眸梳理各部隊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的經驗做法,以期進一步激勵官兵把實現強軍目標內化為價值追求,在本職崗位放飛青春夢想。
  • 中小學海洋教育怎樣引入社會資源
    這是全省中小學海洋教育觀摩交流活動現場,全省各市教育局有關負責同志、中小學校長和教師代表共320餘人參加。活動現場觀摩了青島第三十九中學的海洋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課程,並就如何做好中小學生海洋教育進行探討。在建設海洋強國、海洋強省的背景下,全面開展中小學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 ...海洋大學以「四個注重」紮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中國海洋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四個注重」抓好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確保高起點開局、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用初心激發謀海濟國潛能,用使命振奮一流大學建設鬥志,為推進學校改革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 深圳市羅芳小學 實施海洋教育 培養有氣質的一代新人
    2016年,羅芳小學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合作,開展以保護海洋環境為主題的系統活動。學校一方面把海洋知識引進校園,帶到學生身邊,幫助學生及家長更多地了解海洋;另一方面組織師生與熱心家長積極參與海洋環境保護活動,得到政府高度認可。2017年初,羅芳小學被廣東省海洋廳授予「廣東省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同年,海洋文化被定位為學校主題文化,寫進羅芳小學未來發展規劃。
  • 用紅色文化築牢立德樹人之魂
    該項活動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被新華社、央廣網、《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江蘇電視臺、《江蘇教育報》、《現代快報》、常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廣泛報導。這是常州大學紅色育人的一個縮影。
  • 中國海洋大學積極探索民族預科人才培養模式
    以增強學生「五個認同」為出發點,著力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使命意識、集體精神、創新思維,立足「四種文化」(紅色文化、中華文化、海洋文化、大學文化)教育構建特色思政教育體系,打通「一、二課堂」,把文化元素融入課程教學、學生管理、班級建設等,突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舉辦黨團理論課和知識競賽、革命歷史主題班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等活動,增強革命文化向心力。
  • 先進材料實驗室教工黨支部開展學「四史」紅色尋訪主題黨日活動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推進「四史」學習教育,先進材料實驗室教工黨支部於6月29日開展學「四史」紅色尋訪主題黨日活動,組織教工黨員赴上海檔案館外灘新館參觀紀念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100周年主題展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檔案文獻展,並舉行重溫入黨誓詞儀式。
  • 遼闊黑土地上,紅色資源串點成線形成教育矩陣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楊銀滿、喬振友 責任編輯:楊帆黑龍江有著豐厚的紅色教育資源,「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鐵人精神」均誕生於此。「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展開以來,黑龍江省軍區積極挖掘駐地紅色資源,通過不間斷地教育引導,把彌足珍貴的紅色基因精神財富轉化為官兵強軍興軍的自覺實踐。
  • 瀋陽工程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遼東學院以主題教育成效推動學校發展
    瀋陽工程學院、大連海洋大學、遼東學院以主題教育成效推動學校發展 今日遼寧 │ 2019-11-15 09:14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 編輯:
  • 中國六所「海洋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計劃: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浙江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江蘇海洋大學
    2019 屆畢業生對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滿意度為93.10%。中國海洋大學有海洋科學和水產科學兩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她是廣東現代海洋水產教育的發端,幾經遷徙之後升格發展成農業部直屬的湛江水產學院。1997年1月,與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實質性合併組建湛江海洋大學。2001年12月,湛江氣象學校併入湛江海洋大學。2005年6月,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 中遠船務集團、大連海事大學「學習探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
    5月22日,中國船舶修造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的重點企業中遠船務集團與中國著名的高等航海學府大連海事大學黨委「學習、探索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題座談會」在大連海事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召開。中遠船務黨委馬智宏書記、大連海事大學黨委張延華書記出席會議,中遠船務集團、大連海事大學黨委工作部、組織部、人力資源部、宣傳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共計20餘人參加了座談會。
  • 京藏教育資源互動教學項目啟動
    杜燕 攝2日,京藏優質教育資源遠程互動教學項目在北京一七一中學和拉薩北京實驗中學兩地同時啟動。今後,西藏師生將有機會聆聽北京最優質、最現代的教育課程。京藏優質教育資源遠程互動教學項目是列入北京市教育援藏工作2017年度計劃的重點項目,由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拉薩市教育局主辦,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承辦,計劃組織北京的名師資源,通過網絡教學的形式,在2017年為西藏的師生在線實時進行10次課堂教學和2次課堂教研。
  • 教育視點:市南區打造「海洋教育」特色六大路徑
    30所聯盟學校輻射市南區東、中、西三個學區,與海洋大學、海底世界等21個單位籤約成立了的海洋教育實踐研究基地,開展了涵蓋制度建設、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科研究、教學互助、社會服務、公共資源共享與共建以及國際交流等多領域的全面深度合作,打破了學校間傳統的合作模式,開展了跨領域、跨區域、跨校際的海洋教育大協作、大聯合,最大限度地整合社會各界優質資源,為實現海洋教育的校際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整體提升提供了保障
  • 《紅色江蘇地圖》繪製完成
    記者從江蘇省測繪局獲悉,一幅以展現自辛亥革命以來發生在江蘇省的重要革命事件為主要內容的《紅色江蘇地圖》近日繪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