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海藻、珊瑚、海龜……走進深圳市羅芳小學,仿佛置身於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校園裡處處散發著海洋的「味道」,讓孩子們欣喜不已。
空間打造只是羅芳小學實施海洋教育的路徑之一。圍繞「培養有氣質的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標,近年來,羅芳小學以人與海洋關係的研究為起點,以海洋與教育的互補為抓手,以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的,建設以海洋精神為引領的校園文化,開發海洋特色校本課程,培養胸懷像大海一樣寬廣、知識像大海一樣淵博、體魄像大海一樣剛健、創新像大海一樣奔湧的羅芳學子。
●葉淑萍 黃金倫
明確定位把海洋文化作為學校主題文化
「深圳要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保護海洋、善待海洋的意識與觀念應該在深圳學生的心中紮根。」羅芳小學校長呂家榮說。
深圳本身就是一座海濱城市,基於當今社會對於環保及海洋強國建設的重視,2015年調任羅芳小學後,呂家榮開始在傳承學校文化的基礎上,創新提出要打造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海洋文化特色校園。
起步階段,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鑑,只能自己摸索。2016年,羅芳小學與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合作,開展以保護海洋環境為主題的系統活動。學校一方面把海洋知識引進校園,帶到學生身邊,幫助學生及家長更多地了解海洋;另一方面組織師生與熱心家長積極參與海洋環境保護活動,得到政府高度認可。
2017年初,羅芳小學被廣東省海洋廳授予「廣東省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同年,海洋文化被定位為學校主題文化,寫進羅芳小學未來發展規劃。
以環境育人為著力點,羅芳小學對海洋文化教育校園環境的打造,從校園整體環境建設入手。2018年,羅芳小學利用暑假時間,以海洋風格為主題,對學校一樓架空層和大廳的牆面、柱子進行改造。
2018年新學期伊始,羅芳小學校園迎來嶄新的面貌:800多平方米的校園牆面上,以藍色為基礎色調,手繪的珊瑚、海龜、海豚、海藻等各類海洋生物栩栩如生,形成奇妙的「海洋世界」;校園中心位置,鄭和下西洋、中日甲午戰爭等重要的海洋歷史在展示牆上一一展現,整體構建了一所極具兒童味、愛國情、求知慾的海洋文化主題校園,勾起學生濃濃的學習興趣。
羅芳小學還以班級為單位,在全校範圍內成立海洋中隊,各班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海洋中隊文化,並在中隊輔導員的指引下,組織開展以海洋為主題的活動。
提升內涵系統構建海洋博物館課程體系
2018年12月,羅芳小學與廣東省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度合作,雙方籤訂「海洋科普聯合教學單位」協議。這也意味著,羅芳小學海洋文化建設走上新的臺階,由海洋文化特色提升為海洋教育特色。
豐富課程是學校優質發展的核心。基於學校「培養有氣質的一代新人」的育人目標,羅芳小學以海洋文化為指引,提煉了具有學校特色的「陽光明禮、樂學善思、藝體並進、開拓創新」的海洋精神,並系統構建了海洋博物館課程體系,全方位打造學校海洋教育特色品牌。
對於兒童來說,博物館課程搭建了自主學習的開放平臺,能巧妙結合課本中相對枯燥的文字知識,學生對學科知識能有更加生動的體驗,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調動其內心體驗,滿足學生合理的需求。
羅芳小學的海洋博物館課程包括基礎性課程、活動性課程、研究性課程和領導力課程。早在2018年,羅芳小學就引進由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編制的《我們的海洋》系列課程,作為學校校本課程在3年級和4年級開設。今年9月,學校又開發了校本教材《海趣芬芳》和《港口萬象》。截至目前,學校共開設了28個海洋主題校本課程。
活動性課程重在學生的體驗,課程兼具德育與實踐的功能。羅芳小學一年一度的海洋文化藝術節,以「傳承深圳海洋文化,展現當代小學生藝術風採」為主題,以歌舞為主要活動形式,充分展現小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海洋文化、保護海洋的精神風貌。
閱讀節也以「海洋」為主題,通過詩歌朗誦、作文比賽、講故事等形式,讓同學們在閱讀中了解海洋,在書中獲取保護海洋的重要性及措施,在增進知識的同時,加深對海的情感,最終收穫成長。
體育節同樣以海洋文化為主題,通過運動的方式,展現學生快樂、陽光的天性。與此同時,羅芳小學還開展海洋文化研究社、海洋舞臺劇等海洋主題社團活動,有趣、生動的海洋知識吸引了大批學生參與。該校學生探究性小課題《高鹽度海水對珊瑚生長的影響探究》研究,就是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產生的。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思考、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
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今年7月,羅芳小學海底珊瑚花園項目在美麗的大鵬海灣啟動,專業的潛水隊員成功地把200個珊瑚種苗投放到人工生態礁。
海底珊瑚花園項目的特點是,通過在人工生態礁上安裝網格化苗圃,結合多維空間人工生態礁,減少沉積物、藻類和捕食者的影響,改善珊瑚種苗生長環境,提升珊瑚種苗對環境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增進珊瑚種苗鈣化速率,加快珊瑚種苗增殖生長,以幾何級數方式為珊瑚恢復補充提供來源。
海底珊瑚花園項目旨在讓學生「走出去」,到校外海洋基地學習;並通過親身體驗海洋文化,努力讓自己成為建設海洋的志願者,參與到海洋公益活動中。
拓展外延未來將搭建海洋資源共享平臺
未來,羅芳小學將通過共建和自建,進一步豐富博物館課程陣地。「共建」即與廣東海洋大學研究院、蛇口海洋博物館、大鵬新區以及未來的深圳海洋大學合作,建立互惠基地,帶領學生走出去接觸豐富的海洋博物館資源。「自建」即充分利用校內空間,建海洋強國夢長廊、校園海洋科普館、校園海洋博物館和班級海洋班級博物館。
如何讓學校豐富的海洋博物館教育資源利用最大化?呂家榮的計劃是,未來可以通過整合學校擁有的各方海洋教育資源,由教導處與德育處共同組建的「海洋博物館課程」建設團隊在其中發揮作用,實現資源調度,搭建海洋資源共享平臺,建立海洋博物館課程網上資源中心,成立海洋教育實踐基地,對接不同海洋資源主體。
「我們還可以通過邀請專家入校、作為博物館展覽分會場、參與實驗室活動、聯合舉辦實踐教育活動、舉辦海洋論壇、舉辦親子活動等方式,將擁有的資源最大化使用,與專家、博物館機構、研究機構、家長、社會形成良性互動,共同為學生提升海洋意識,促進建立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發展作出貢獻。」呂家榮表示。
今年4月,鹽田港集團和羅湖區教育局一行到羅芳小學調研海洋教育特色工作。鹽田港集團一行對於學校的「海洋博物館課程體系」給予高度好評,稱讚學校長期探索工作取得的成績和高遠謀劃與完整布局,並表示將盡力助推學校該項目的發展。
羅湖區教育局局長殷剛也肯定了羅芳小學的探索與規劃,實現建設海洋強國離不開教育和人才的支撐,殷剛希望羅芳小學通過海洋教育特色建設,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增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