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汛期七下八上什麼意思?降水特點及對防汛造成哪些影響?

2021-01-10 本地寶

  隨著7月17日正式入伏,我國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就此開啟。與此同時,也進入了每年汛期中最讓防汛人員緊張的「七下八上」時期。根據以往經驗,我國北方80%的大洪水都集中在這一時期。

  大家都知道「七上八下」形容的是心裡慌亂不安,還有一個詞看著跟它差不多,那就是「七下八上」。

  別看只是順序換了換,然而它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間段,那這個「七下八上」說的是啥呢?

  今天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

  什麼是「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指的是一個時間段,為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每年北方地區的主要多雨期,也是防汛的最關鍵時期。

  北京的主汛期說的大概就是這段時間,但是每年也會根據具體情況有一些變化。

  「七下八上」是防汛關鍵期

  是因為「雨神」蕭敬騰嗎?

  no,no,no,是因為......

  一般7月下旬到8月上旬,夏季風的北邊緣推進到了華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北上至北緯34°~38°,水汽便通過副熱帶高壓西南側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這股暖溼氣流一旦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就容易形成強降水和持續性降水。這也就是氣象、防汛部門所稱的「七下八上」。

  簡單的說就是,在這段時間兩股氣流一熱一冷相遇就下雨啦

  「七下八上」這段時間是我國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一年中降雨最多、最集中且強度最強的時期,而我國其他地區因為地理原因會相應提前或錯後。

  「七下八上」時期降水特點

  「七下八上」指的是一個時間段,為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每年北方地區的主要多雨期,也是防汛的最關鍵時期。

  「七下八上」會對防汛造成哪些影響?

  短時的強降水可能會引發水位快速上漲、水庫飽和、河道流量激增。此外,隨著颱風逐漸活躍,強颱風可能帶來暴雨洪澇、大風和風暴潮災害。「七下八上」是防洪防汛的關鍵時期。

  怎樣防範可能發生的災害?

  防汛有關部門要做好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流和湖泊治理、城市排澇體系建設等工作,做好災害防禦準備工作。

  公眾在發生暴雨時,應及時切斷室外電源,外出時不要貿然涉水,注意防範山區強降雨可能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滑坡、崩塌等次生災害。

  雷暴大風天氣發生時,應停止露天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儘量轉移到避風場所;加固容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遮蓋建築物資;颳風時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下面逗留。發生冰雹時,戶外行人儘快到安全地方躲避,妥善保護容易受到冰雹襲擊的汽車等室外物品和設備。

  》》北京汛期暴雨預警級別及防禦指南

  》》北京汛期安全提示注意事項

  》》北京汛期來了我們該怎麼辦?防汛安全提示

  》》2019北京各區防汛辦熱線電話

  》》2019年汛期北京啟用新修訂的暴雨預警信號標準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什麼意思、有多少天 為什麼降雨多
    「七下八上」指的是一個時間段,從字面上理解為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國北方華北、東北地區降水最為集中的時段,同時也是防汛最關鍵的時期。現在,按照雨季標準定義,可延伸為7月中旬後期到8月中旬後期,大約一個月左右時間,華北及東北地區將迎來雨季並隨之產生一些災害性天氣氣候事件。
  • 「七下八上」為何如此多雨?
    進入七月下旬,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也正式拉開帷幕。
  • 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北方新一輪強降雨特點及影響
    11日起,北方將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涉及十餘省份,其中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地降雨量將達入汛以來最強。這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特點是什麼?將給防汛工作帶來怎樣的壓力?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將對我國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揭秘「七下八上」:暴雨即將轉戰北方 這些城市過半大暴雨都下在此時
    ● 進入七月下旬,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也正式拉開帷幕。氣象大數據顯示,每年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我國華北、東北等地降水最集中、強度最強、極端降雨發生概率大,防汛也隨之進入關鍵期。預計今年「七下八上」期間,華北、東北部分地區降水量將較常年同期偏多。
  • 【防汛科普】汛期是什麼 災害全知道
    央視網消息: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那麼,我們如何開展科學防汛,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識,做好防範和自救互救?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市地形地貌基本情況是什麼?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端,東經115°20′至117°30′,北緯39°28′至41°05′之間,地處海河流域中部,東距渤海約150公裡。
  • 氣象專家解析華北黃淮及四川盆地強降雨特點
    那麼華北黃淮本輪強降雨有何特點?重點影響哪些地區?需要做好哪些防禦?26日,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有什麼特點?就京津冀一帶的降雨來說,與今年6月21日的強降雨相比,有什麼不同?  何立富:此次強降水過程集中在華北中部和黃淮中南部,主要影響北京、天津、河北中東部、河南中部及山東等地,上述地區局地會出現100-180毫米的大暴雨。
  • 中國氣象局:今年汛期中國氣溫、降水明顯異常
    中國氣象局:今年汛期中國氣溫、降水明顯異常 2008年05月06日 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五月六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六日在二00八年汛期氣象服務電視電話動員會上強調,今年中國氣候條件不確定性很大,防汛抗旱工作面臨很大壓力。
  • 今年北京汛期降水有這些特點
    北京自入汛以來,經歷了幾次明顯的降水過程,如7月2日,7月31日,8月12日,8月23日等等,這其中有沒有讓你難忘的那天,那人,那情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2020年汛期的降水情況吧~拍攝於2020年8月12日先來看看今年汛期總體降水情況:2020年汛期(6月1日-8月31日),北京地區平均降水量為366.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73.1毫米)和近十年同期(384.5毫米),比去年同期(264.2毫米)偏多39%。
  • 暴雨藍色預警拉響 疫情下的北京防汛24小時
    雨中的「逆行者」們都做了哪些備戰工作,記者跟隨他們展開24小時現場直擊,記錄下藍色預警中的點點滴滴。7月2日13:00巡查發現牆體裂紋「對,搶險這塊必須盯住,天再晚我也上。」7月2日下午1點,剛剛散了防汛工作部署會,張煒馬不停蹄,又去部署值班人員的工作落實情況。
  • 2018廈門汛期時間 今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4-5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雨量為278.2毫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降雨的時間分布非常不均――1月本該是全年降雨最少的月份,卻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春雨季(3月-4月)則名不副實,降水持續偏少,3月降水量只有53.1毫米,不足常年3月雨量的一半(常年3月的總降水量均值為113毫米)。  汛期到來意味著降雨將明顯增多。
  • 全北京都在等雨,天氣預報「不那麼精準」的原因是啥?
    12日白天至13日清晨,北京經歷入汛以來最強降水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達到「暴雨」量級,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和7級至9級短時大風。超過100條公交線路臨時停駛,全市公園風景名勝區關閉,超過300架次航班的起降受到影響。根據目前預報,13日至14日,北京雨過天晴,氣溫回升。隨後雷陣雨天氣又會光顧北京、頻繁「打卡」。
  • 北京暴雨到底有多大?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氣象專家解析京津冀地區強降雨天氣特點——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強對流天氣重  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中央氣象臺21日18時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就北京而言,這次過程是以對流降水為主還是相對穩定的降水為主,與2012年「7·21特大暴雨」相比,有何不同?  熊亞軍: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地區將迎來今年以來最強降水,其特點是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影響範圍廣,同時會帶來局地強對流天氣。
  • 廈門15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原標題:廈門今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 湖南氣象保障長沙防汛:強降水實況警報精細到鄉鎮「能救命」
    這場史上罕見的暴雨,也是考驗湖南汛期氣象保障服務能力的關鍵一役。最強降雨落區如何變化?何時開始組織群眾轉移?水庫洩洪節奏怎樣把握?在防汛減災的關鍵時刻,氣象「發令槍」打得響亮,科學精準的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廣為傳遞的雨情水情,為及時化解風險、守護瀟湘安瀾贏得了更多主動。
  • 南方普降暴雨,諸多防汛報導中的名詞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
    近期,梅雨季節的來歷,讓南方普降暴雨,多條河流達到或超過歷史警戒水位,防洪防汛任務嚴重,那麼報導中的一些名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下防汛基礎知識。防汛汛期防止洪水成災的各項修守工作。如對堤防、閘、壩、鐵路、橋梁等所進行的防守和險情搶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