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那兩場大暴雨還記得嗎?今年北京汛期降水有這些特點

2021-01-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自入汛以來,經歷了幾次明顯的降水過程,如7月2日,7月31日,8月12日,8月23日等等,這其中有沒有讓你難忘的那天,那人,那情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2020年汛期的降水情況吧~

拍攝於2020年8月12日

先來看看今年汛期總體降水情況:2020年汛期(6月1日-8月31日),北京地區平均降水量為366.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373.1毫米)和近十年同期(384.5毫米),比去年同期(264.2毫米)偏多39%。

北京汛期總降水量對比圖

其中,6月降水量為36.4毫米,比常年同期(76.5毫米)偏少52%;7月降水量為146.7毫米,比常年同期(162.1毫米)偏少10%;8月降水量為183.6毫米,比常年同期(134.6毫米)偏多36%。

北京汛期各月降水量對比

接下來我們回顧下降水量偏多的8月裡,讓人記憶深刻的兩場大暴雨吧↓↓↓

1、【8月12日本市出現暴雨 沿山地區大暴雨】

受副高外圍偏南暖溼氣流和高空槽共同影響,12日京津冀地區出現區域性強降雨天氣過程。本市大部分地區出現暴雨(≥ 50毫米),沿山一帶大暴雨(≥100毫米),伴有雷電和局地7~9級短時大風。

8月12日08時-13日08時,全市平均降雨量69.4毫米,城區平均92.8毫米,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也是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暴雨過程,最大雨量達156.7毫米,出現在昌平沙河水庫。

2020年8月12日08時-8月13日08時降水量圖

2020年8月12日-13日降水過程北京各區域降水量對比

市氣象臺先後發布暴雨黃色、雷電黃色、大風藍色預警信號,並升級發布大風黃色、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聯合市規自委、市水務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和山洪災害風險預警。

2020年8月12日北京市分區預警發布情況

回顧本次降雨,呈現以下明顯特徵:

一、暴雨覆蓋面廣。

除通州、延慶、平谷區外,其他13個區平均雨量均達到暴雨,其中,海澱、石景山平均雨量達到大暴雨。全市有62.2%觀測站雨量超過50毫米,20.3%觀測站雨量超過100毫米。

二、降雨極端性強。

海澱、豐臺、石景山、昌平、懷柔、湯河口6個國家級站(佔總站數30%)的日降雨量超過建站以來8月中旬歷史極值。

三、強降雨時段集中。

強降雨主要集中在12日21時至13日01時,期間有36個觀測站小時雨強超過50毫米。最大小時雨強73.3毫米/小時,出現在昌平回龍觀12日22-23時。

2、【8月23日本市出現大雨到暴雨 局地大暴雨】

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23日傍晚至夜間本市出現大雨到暴雨,通州、大興和平谷的局地達大暴雨。大部分地區雨勢平緩,東南部局地短時雨強較大。後半夜出現4級左右偏北風,陣風6、7級。

2020年8月23日14時-8月24日06時降水量圖

截至24日0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47.8毫米,城區平均48.9毫米,最大雨量出現在通州永樂店,為135.2毫米;最大小時雨強出現在大興採育,23日23-24時降雨 56.3 毫米。全市200個觀測站(佔總數36.0%)雨量超過50毫米,12個觀測站(佔總數2.2%)雨量超過100毫米。

2020年8月23日-24日降水過程北京各區域降水量對比

針對此次過程,市氣象臺先後發布暴雨藍色、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並聯合市規自委、市水務局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藍色預警和山洪災害風險預警;大興、通州、平谷和房山4個區氣象臺升級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相關焦點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地區降雨特點是什麼?(1)降水變率大。北京市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很大。據統計,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585毫米,汛期(6月~9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5%,汛期降水又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幾場大暴雨,極易形成洪澇災害。而春、冬等季降水量少,常常出現乾旱。旱澇交替發生。
  • 北京汛期七下八上什麼意思?降水特點及對防汛造成哪些影響?
    隨著7月17日正式入伏,我國一年之中最炎熱的時節就此開啟。與此同時,也進入了每年汛期中最讓防汛人員緊張的「七下八上」時期。根據以往經驗,我國北方80%的大洪水都集中在這一時期。  大家都知道「七上八下」形容的是心裡慌亂不安,還有一個詞看著跟它差不多,那就是「七下八上」。
  • 中國氣象局:今年汛期中國氣溫、降水明顯異常
    中國氣象局:今年汛期中國氣溫、降水明顯異常 2008年05月06日 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北京五月六日電(記者 阮煜琳)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六日在二00八年汛期氣象服務電視電話動員會上強調,今年中國氣候條件不確定性很大,防汛抗旱工作面臨很大壓力。
  • 北京地區降雨特點
    降水變率大  北京市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很大。據統計,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585毫米,汛期(6月-9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5%,汛期降水又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幾場大暴雨,極易形成洪澇災害。而春、冬等季降水量少,常常出現乾旱。旱澇交替發生。
  • 這幾天的雨有多大?下了今年1/4的量 周六起,成都還有強降水
    降雨還沒有結束,8月15日-18日,成都還有一輪強降水,繼續「西多東少」,雨量為大到暴雨,局地還會有大暴雨。↑洪峰過金堂,又回藍天 攝影 王歡「西多東少」 今年比較突出成都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介紹,汛期出現了11次強降水天氣過程,暴雨量級以上降水的60%都出現在西部山區,「主要出現在彭州、都江堰、大邑、崇州
  • 廈門4月15日起進入汛期 今年預計影響廈門的颱風有3至4個
    人民網廈門4月15日電(陳博)近日,據廈門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發布消息,廈門市於4月15日正式進入汛期,這也意味著該市的防汛工作從「備戰」轉入「戰時」狀態,各級防汛部門將嚴格落實24小時防汛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關注天氣態勢,第一時間處理險情災情。
  • 2020廣東颱風預測有幾個 今年有多少個颱風影響廣州
    4月3日,記者從廣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開汛較早,汛期雨量總體較歷史同期略偏多,影響廣州的颱風也較歷史同期偏多。首個颱風大致出現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有關部門應針對汛期特點,提前布防做好應對措施。
  • 氣象專家解析華北黃淮及四川盆地強降雨特點
    7月6日起,華北、黃淮迎來新一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強度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同時,西南四川盆地的強降雨仍將維持。中國氣象局於6日9時啟動暴雨四級應急響應,並持續發布暴雨預警。那麼華北黃淮本輪強降雨有何特點?重點影響哪些地區?需要做好哪些防禦?26日,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
  • 番禺區2020年汛期氣候特點及 11-12月氣候趨勢預測
    今年汛期(3月31日到10月29日,下同)我區平均降雨量為1289.8毫米,較常年(1981~2010年,下同)同期偏少8.9%。汛期平均氣溫27.2℃,較常年同期偏高0.6℃。 主要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主要氣候特點:暴雨少;龍舟水接近常年,分布不均勻;高溫持續時間長;颱風影響輕。
  • 北京暴雨到底有多大?聽聽氣象專家怎麼說
    預計,京津冀地區最強降雨將出現在21日夜間至23日,河北中部、北京及天津累計降雨量級可達暴雨,局地大暴雨,短時雨強較大。  網上流傳的「六年來最大冷渦暴雨將光臨京津冀」,是真的嗎?北京會有超過2012年「7·21特大暴雨」的「特大狂風暴雨」嗎?記者連線氣象專家,一一為你解答。
  • 長江流域即將進入主汛期,汛期還需要特別關注這些天氣
    然而祖國的南方大地雷雨陣陣、大雨暴雨卻輪番上演長江流域主汛期要來了都準備好了嗎?提到汛期大家可能會有許多疑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汛期?什麼是汛期?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 中央氣象臺專家詳解北方新一輪強降雨特點及影響
    11日起,北方將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涉及十餘省份,其中北京、天津、河北、遼寧等地降雨量將達入汛以來最強。這次強降雨天氣過程的特點是什麼?將給防汛工作帶來怎樣的壓力?今年第6號颱風「米克拉」將對我國產生怎樣的影響?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全北京都在等雨,天氣預報「不那麼精準」的原因是啥?
    本輪降水有多強?立秋後為何仍多雨?精準預報有多難?記者採訪相關專家,解讀北京入汛以來最強降水。最強降水有多強?全市暴雨、部分地區大暴雨北京市氣象臺13日上午發布的12日11時至13日8時降水量顯示,全市平均69.4毫米,城區平均92.8毫米,最大雨量達156.7毫米,出現在昌平沙河水庫。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趙瑋表示,氣象學上降水量級的統計,是以24小時累積降水量為口徑,而非「瞬時感覺」的雨量大小。
  • 2018廈門汛期時間 今年影響廈門的颱風有4-5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雨量為278.2毫米,與常年同期基本持平,但是降雨的時間分布非常不均――1月本該是全年降雨最少的月份,卻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暴雨;春雨季(3月-4月)則名不副實,降水持續偏少,3月降水量只有53.1毫米,不足常年3月雨量的一半(常年3月的總降水量均值為113毫米)。  汛期到來意味著降雨將明顯增多。
  • 今起海南正式進入汛期!天氣氣候呈現這3大特點→
    什麼是汛期?為何將入汛時間定在5月15日?汛期期間,我省的天氣氣候又有什麼樣的特點?省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今天對此進行解釋。全國各地入汛時間不一樣什麼是汛期?汛期指的是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
  • 2018年8月14日未來三天全國天氣預報:東北地區降水持續
    受颱風「貝碧嘉」影響,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廣西東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雨,海南三亞和廣東湛江大暴雨(100~108毫米)。另外,吉林中東部、遼寧中東部和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西南部、山西中部、四川雅安和樂山、雲南西部等地出現暴雨或大暴雨,遼寧丹東、鞍山、大連和河北唐山等地降雨量150~237毫米;新疆沿天山地區和哈密地區出現大雨,昌吉出現暴雨(52毫米)。
  • 河南今年天氣有啥特點?省氣象局給出這4組詞
    今年,我省的天氣氣候特點是怎樣的?汛期馬上要到了,天氣氣候趨勢如何?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5.12防災減災日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省氣象局總工程師趙國強解答了大家的疑惑。
  • ...高溫緊隨而至-暴雨黃色預警 體感溫度 暴力 大暴雨 厄爾尼諾...
    未來10天,本市仍多強降水過程,累積雨量可達200-300毫米,堪比常年20多天整個梅雨季的平均雨量。  1問:這場暴雨有多大?  前天夜裡到昨天上午,上海中南部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19日20時至20日17時雨量統計顯示:松江站累積雨量最大達118.3毫米,閔行其次95.4毫米,徐家匯52.1毫米。
  • 今年6月1日至8月9日 洛陽主要河流水位、流量與多年平均數據差別不大
    記者走訪市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市氣象局,結合我市氣候、河流特點,為您介紹洛陽汛期的特點、今年我市汛期情況等。  洛陽小檔案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遊南岸,市區位於伊洛河下遊的衝積平原西端。我市四季分明,冬季平均長達4.5個月,漫長而乾冷;夏季平均長達3.5個月,天氣炎熱,雨水集中;春秋兩季短而均衡(各兩個月),天氣溫和。我市年平均降水量為64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  什麼是汛  汛指的是江河、湖泊等水域季節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象。
  • 今年,我們經歷過這些「風雨」!2020年佛山汛旱風情況回顧
    「龍舟水」年景偏重、洪水為自2008年以來最大,總體呈現「降水月分布不均勻,極端短時強降水頻發,累積雨量與常年基本持平;初臺偏早,汛期颱風偏少」的氣候特徵。降雨方面降雨時間分布不均勻,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636.8毫米(1月1日-11月1日),與常年基本持平,但龍舟水期間(5月21日-6月20日)及9月降雨量分別達421.7毫米和318.8毫米,較常年同期分別偏多41%和74%。年內極端降水頻發,全市共發布9次暴雨紅色預警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