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氫元素極多,但地球上卻極少,那木星土星上為啥又有那麼多

2020-12-03 科普大世界

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然而這八大行星雖然共同形成於太陽系中,但是各個星球的各種元素含量卻又是不同的,本文單講一下氫和氦這兩種輕元素,比如木星和地球相比較,木星的氫元素含量非常高,佔到了其整體的75%左右,絕大部分都是以氫氣,液態氫和金屬氫的方式存在,然而地球的氫含量只有0.76%,卻絕大部分以化合物的狀態存在,這是怎麼回事呢?

宇宙形成之初,產生最多的元素就是氫元素,大概佔到了如今宇宙中可見物質量的90%以上,氦元元素約佔8%,所以這兩種元素大概佔到了宇宙可見物質總量的絕大部分,這也是為什麼恆星剛剛形成的時候都會氫核聚變開始燃燒的主要原因。

我們的太陽也是以氫核聚變開始發光發熱的,太陽佔據了太陽系中絕大多數的氫元素,至今仍是如此,除太陽之外,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顆氣態行星上面的氫含量相對也比較豐富,特別是木星,木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佔90%左右,其次是氦,約佔8-9%,其餘還有甲烷、氨、碳、氧和水汽等,單看木星大氣層的話,實際上和宇宙中氫元素的平均含量差不多。

不過如果從木星的整體來看,它的氫元素含量大約為75%左右,因為在木星富含氫氣的大氣層之下還有液態的海洋,其中有大量的液態氫,液態氫之下還有金屬氫,不過也有一些其他重元素,所以混合來看的話,木星上的氫元素含量就降低了很多,氦元素的含量約佔20%左右,這和如今太陽上面的氫和氦元素的含量很類似。但是太陽在形成之初,氫元素的含量肯定是要比如今的數值更高的。

那麼土星和天王星與海王星的情況是什麼樣呢?由光譜學分析來看,土星被認為和木星的大氣組成最為相似,其上層大氣包括96.3%的氫和3.25%的氦,可以偵測到的氣體還有氨、乙炔、乙烷、磷化氫和甲烷,不過其整個大氣層中的氫氣和氦氣的含量,並不比木星更豐富,而整個星球中氫元素的含量也比木星要稍低一些。

與木星和土星相比較而言,天王星和海王星大氣層中氫氣和氦氣含量所佔比例更低,其星球本身所佔的氫元素和氦元素的比例也更低。

那麼為什麼是這樣呢?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氫元素是所有元素中質量最輕的元素,也是最不容易被天體吸引的元素,通常天體的引力越小越容易對重元素起到吸附作用,對於氫和氦這樣的輕元素就不容易吸附了,比如在地球上,我們吹起一個氫氣球,放手之後這個氫氣球很快就會升入高空,這說明氫氣的密度比我們的空氣密度小得多,所以它最容易存在於星球大氣層的高空,而一些質量較小的星球都無法吸附氫氣。

太陽系中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四顆星球的質量都很大,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30倍,土星是地球的95倍,天王星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是地球的17倍,它們的引力都足以吸附氫氣和氦氣,比上面的氫和氦元素含量比較多,但是相比較而言,當然是質量更大的星球更容易吸附它們了,所以木星的氫和氦元素非常多,天王星和海王星次之,而地球金星這樣的巖質行星的氫氣則非常少,並且氫元素也都是以化合物方式存在的,比如水等。

下面再說一下為什麼太陽系中氫元素會是這樣的分布?在太陽系開始形成的時候,由於太陽巨大的質量和引力,處於中心的它集合了太陽系中絕大多數的物質,所以其最初的氫和氦元素的含量和宇宙平均含量類似,後來由於經受了幾十億年的氫核聚變燃燒,所以降到了如今和木星的氫和氦元素成分差不多的份額上。

而木星和土星由於質量也很大,所以也吸附了它們所在軌道上的大量氫元素和氦元素,天王星和海王星由於質量沒有木星和土星大,所以氫和氦元素相對少一些。

太陽系的四顆巖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由於質量不足,吸附氫氣的能力就有限了,水星和火星由於質量較小,又沒有磁場保護,所以連大氣層幾乎都沒有,而金星大氣層中絕大部分都是比較重的二氧化碳,地球大氣層則是以氮氣和氧氣居多,氫氣和氦氣的含量也十分稀少。

相關焦點

  • 答: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
    上期我們講到土星的衛星土衛四,說到土星擁有非常多的衛星,已確認的已經多達62個;而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衛星,也就是月亮。 卡西尼飛船探測拍攝的土衛四照片 那麼,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我們可能會說:因為土星大啊!個頭大質量也大!其實不然,火星和冥王星比地球要小,卻都有兩個以上的衛星。
  • 為什麼木星和木星有那麼多衛星 而地球只有一顆?
    地球人都知道,我們的星球只有一顆衛星,那就是月亮。相比較而言,木星則有幾十顆衛星圍繞著它旋轉。木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家族的新成員不斷被發現,自從去年7月16日新發現了12顆新的木星衛星以來,它的衛星數量達到了79顆。
  • 宇宙中氫元素佔了75%,而地球1/3質量來自於鐵元素
    地殼中的元素含量排行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鈦、氫……,然而我們知道,地殼只是整個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地球半徑大約6400公裡,而地殼最厚處也不過30公裡,地殼只佔整個地球質量的0.8%;地幔主要由各種氧化物組成,地核則主要由鐵和鎳組成,鐵元素佔了整個地球質量的34.6%,其次才是氧元素佔了大約30%。
  • 宇宙中氫元素佔了75%,而地球1/3質量來自於鐵元素
    ,在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中,大爆炸開始大約10秒後,宇宙溫度降至30億度以下,此時中子和質子形成,而中子和質子非常容易結合成氦元素,剩下沒有結合的自由質子,隨著宇宙的冷卻將極易與自由電子結合為氫元素,自由中子最終也會衰變為自由質子。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太陽嗎?
    木星和土星夠格嗎?前文說了,木星的恆星之夢已經破裂,那麼究竟差多少呢?+土星是不可能滴,木星夢想再次破裂兩者相撞有可能成為太陽嗎?都說天體相撞會產生極大的能量,比如中子星和黑洞等碰撞都是宇宙最為壯觀的能量釋放事件,那麼天體相撞會讓木星和土星成為恆星嗎?其實我們很難預估木星和土星撞一起的後果,但我們可以參考太陽系的形成時代。
  • 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 木星的衛星為什麼那麼多?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顯示了圍繞木星運行的眾多衛星中的4顆,這顆行星為什麼有這麼多衛星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7日消息,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但有幾十顆天然衛星圍繞著木星旋轉。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一向以衛星數量眾多著稱,並且不斷有新成員被發現。
  • 圖片看宇宙;火星、土星及木星的罕見大圖
    世界那麼小,宇宙那麼大,總有一顆星星屬於你!一,火星距離太陽非常遙遠,超過了1.42億英裡,它的體積大小約為地球的六分之一。火星因為土壤富含鐵質呈現紅色,所以它被稱為紅色星球。火星有兩個小衛星。(火星上的三星連珠,木星金星還有……地球。)(火星中緯區域首次發現大量地下純淨水冰——未來的火星移民:鑿冰飲水,指日可待?)二,土星。土星體積則僅次於木星。
  • 從木星上看地球,我們都是微不足道的宇宙過客
    7月14日和21日,分別有木星衝日、土星衝日。7月22日,水星將迎來年內第二次西大距……等等,「衝日」是什麼意思?「西大距」又是什麼?所謂行星衝日,是指地外行星運行到與太陽、地球形成一條直線的狀態。一般來講,衝日時,行星最亮,也最適宜觀測。大距為地內行星(水星和金星)從地球上看上去離太陽最遠的那一點。從地球上看,距離太陽最遠時,水星或金星在太陽西面就是西大距。在觀測今晚的木星衝日之前,如果讓你親臨木星,你知道會看到哪些奇妙的景象嗎?
  • 它是宇宙元素含量第二的物質,但在地球上極為稀缺,這是為何?
    引言:從最新的元素周期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目前已經發現了超過100種元素,其中排在前列的元素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但並不代表它們在地球上都有普遍的分布。其中氦是宇宙元素含量第二的物質,但在地球上極為稀缺,這是為何呢?
  • 宇宙有多浩瀚,地球就有多渺小!
    在古代人類的眼中,地球就是宇宙的全部,窮極一生都無法踏遍每個國度。隨著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的興起,人類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卡爾達舍夫等級也達到了0.7五級,正在向著一級前進。但這絲毫不影響人類仰望星空。當我們將哈勃望遠鏡送入太空,對準漆黑耀眼的宇宙深處,我們才發現地球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深邃的藍色和純淨的白色,看起來比較大,但在太陽系星系體積排名中,地球僅排名第五,最大的是木星,是地球的1316倍,我們將地球上的北美洲放到木星上,也許就是一個氣泡的大小,而僅僅木星那個可移動的氣旋,就可以放下兩個地球。
  • 同在太陽系之中,木星的衛星數量極多,為何水星卻沒有衛星圍繞?
    同在太陽系之中,木星的衛星數量極多,為何水星卻沒有衛星圍繞?現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也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了宇宙當中,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對宇宙的研究,發現人類所生存的地球其實是一顆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而在太陽系當中,所有的行星都要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系內類似於地球這樣的行星,還有其他的七顆。在太陽系當中,除了行星之外,還存在著很多的天體,比如說衛星。
  • 和地球一樣都是行星的木星,為什麼變得那麼大呢?
    導語:和地球一樣都是行星的木星,為什麼變得那麼大呢?大家好,我是小編周立香高興,歡迎大家來閱讀小編周立香高興的文章,在這裡每天都有新的有關宇宙神奇事物最新設計的消息來告訴大家,歡迎大家駐足小編周立香高興的文章。
  • 木星有多恐怖?科學家:木星既是「保護神」,又是「毀滅者」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老大」,相信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對這顆巨大的星球心生畏懼,那麼木星有多恐怖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將其歸結於一個字——「大」,是的,木星實在是太大了,下圖為八大行星的真實比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 如果地球體積有木星土星那樣大,會怎樣?
    如果地球的體積有木星和土星那麼大,會怎麼樣這個問題說實話不敢想,因為稍微想想地球的沒了......因為在前面的一個回答中,曾說了如果地球和太陽一樣大,那麼地球會發生核聚變,最後可能演化為中子星或者黑洞,總之人類早已經說goodbye!
  • 太陽系個頭最大的行星「木星」有多恐怖?
    木星的形成太陽系中一共有8顆行星,其中火星,水星,地球,金星是類地星球,木星,海王星,土星和天王星是氣態星球。在太陽系所有的行星之中,木星是體積最大的星球,這是由它的位置決定的。雖然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在宇宙中都有分布,但是含量卻大不相同,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就是氫和氦,佔據整個宇宙的99.9%,太陽系也是如此,所以比較輕的氫和氦在太陽系中佔比較多,太陽向外吹的最多的也是這兩種物質,而這些物質會吹向較遠的地方,被木星捕捉,所以木星的質量以及體積是最大的,木星之後的天體質量以及體積會越來越小。
  • 木星有多恐怖?既是地球的「守護者」,也是「毀滅者」
    木星有多恐怖?但是,土星的質量卻遠遠不如木星,兩者都是氣態行星,土星的密度要比木星相差整整1倍左右,而整體質量就相差的更多了,事實上,即使是將其他的7大行星,全部相加起來,也才勉強達到了木星質量的一半,就整個太陽系來說,木星的質量達到了太陽系整體質量的千分之一,而我們地球只有不到30萬分之一,所以木星是目前太陽系當中當之無愧的第二大天體。
  • 地球上的水是最多的嗎?那麼多水又是從哪裡來的?
    在太陽系那麼多天體中,地球上的水並不是最多的,但卻是最容易利用的,因為地球有一個大氣壓的大氣層,還有適宜的溫度,因此H2O這種氫氧結合物就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誕生了生命、滋潤了萬物........我們在地球上經常見到的彗星,就來自於柯伊伯帶這個彗星倉庫,為什麼要柯伊伯帶的才能形成彗星呢?這是因為在小行星軌道上的天體,假如有揮發性物質(絕大部分是水冰)早已被太陽光所升華(烤乾了),因此只有過了「雪線」的彗星才能在進入土星木星軌道內時開始受陽光照射噴發彗星物質,形成塵埃尾和離子尾,變成我們能夠看到的彗星(否則彗星星等太低,很難肉眼見到)!
  • 為什麼木星有如此多顆衛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的最大行星,它的質量相當於300個地球。它也是太陽系中擁有衛星最多的行星。地球只有月亮一顆衛星,而木星則有79顆衛星。科學家將原因歸於其龐大的質量而進而擁有巨大引力。就在兩年前,當時天文學家又發現了12顆我們以前不知道的衛星。
  • 太陽系木星有多恐怖?
    木星衛星可能會發生正面碰撞?眾所周知,像金星、火星和地球這樣的行星是類地行星,內部具有明顯的分層結構和固體表面,主要成分就是矽酸鹽石。而木星、天王星、土星和海王星這樣的氣體行星,則被統稱為類木行星。不同於我們的地球僅有月球一顆自然衛星,並且月亮總是以自己的同一面面向地球數十億年不變;單氣態巨行星木星的衛星數量竟多達79個,其中有12顆衛星是在2018年才被發現,而且,我們很難肯定木星是否還有其他衛星存在,只是科學家們暫時還沒有被發現。
  • 如果地球有跟土星一樣的行星環,那將會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在我們的印象中,土星是一個很美麗的星球,與我們熟知的相比,它的周圍有一道很明亮的光環。其實,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不止是土星有光環,木星、天王星以及海王星也是有的,只是它們不如土星的明顯。這道光環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地球也有這樣的光環,那將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