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

2020-12-03 易途

我們都知道,爬行動物是變溫動物(冷血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是恆溫動物(溫血動物)。

恐龍呢,有的考古學家說是變溫,有的說是恆溫。

恆溫動物體內化學反應更穩定,所以新陳代謝啊,食物消化效率等速度會更迅速。對變溫動物具有顯著優勢。可以說從變溫到恆溫代表了歷史的進程和進化的必然趨勢。

但是具體如何實現,則有多種方法。在恐龍時代的環境下,進化通常會沿著最容易實現的路徑先行:

而最容易實現的就是恐龍的方案,通過身體長大的方式。我們知道,表面積和身高成二次方比例,而體積和身高成三次方比例,對流散熱和表面積成正比,越是個頭大的生物,散熱就差,越能夠保持體內溫度顯著高於環境溫度,從而實現恆溫。

這是最快最容易的實現路徑,所以我們看到,在空中,在水中,在平原裡,恐龍迅速佔領了中生代各個生態位,恐龍本身個頭越來越大,消耗越來越多的生態資源,逐漸把原來反應慢的變溫動物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或者沼澤池塘等少數幾個特殊保留地帶苟延殘喘。

當年哺乳動物的祖先們則被趕到了地洞裡,成為穴居動物。哺乳動物也是恆溫動物,但是當年主要還是使用了加快新陳代謝速度和食物消耗速度,從而增加體內熱源的方式來保持體溫。代價就是其瘋狂的消耗和更短的壽命。在地穴裡的好處在於更加安全,同時地穴狹小的環境也能起到部分保溫作用。

回頭說恐龍,作為第一批溫血動物的好處顯而易見,但是使用了身體變大的方式帶來的問題也尾大不掉。大塊頭固然可以威懾群小,但是過高的消耗,明顯的體積,不夠靈活的身體等都是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環境適應性,比如溫度的適應性,在溫帶和熱帶是不能使用同樣大小的身體的。緩慢的溫度變化可以通過進化來適應,但是對於稍劇烈的溫度變化,恐龍不可能在幾代時間內身體忽大忽小。

而這對於使用體內消耗發熱的哺乳動物來說不是問題。僅僅是脂肪消耗,變胖變瘦而已。而更進一步的,哺乳動物獲得了保持體溫的大殺器:毛髮。

之前爬行動物的鱗片緊貼皮膚,而現在毛髮能夠在皮膚之上形成一個隔熱的空氣層。這極大的提高了保暖效率。哺乳動物現在可以去到更寒冷的寒帶,同時保證體溫。同時在地面競爭中開始全面碾壓恐龍的生存空間。這個時候,恐龍的滅絕就僅僅是時間問題了。

只有小型的恐龍能夠勉強競爭,因為他們走出了自己的保溫之路:羽毛。同時羽毛可以讓它們有了飛翔的可能性,這和他們之前就是在陸地上兩足飛奔的小恐龍是相關的。兩足行走可以提高身高和速度,上肢縮短用羽毛可以輔助轉向。所以那些小暴龍之短手其實是和今天鴕鳥類似的小翅膀。進一步的變化讓小恐龍變成了鳥類,並最終佔領了天空。

所以,以上所述。恐龍是變溫動物到恆溫動物之間的一個先行者,不幸走在了錯誤的方向上。其滅絕乃是必然的,就算沒有大災難,也不過是晚點滅亡而已。

(圖片資料來源網絡,文章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未解之謎:眾所周知的恐龍到底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
    我們知道恐龍是與蜥蜴相似的爬行動物,而且「恐龍」這個名稱也和吸引有著一些關聯繫。縱觀整個爬行綱動物,從龜到蛇再到鱷,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它們的體溫是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叫冷血動物,又叫變溫動物。
  • 恐龍:變溫、恆溫、還是中溫?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界對恐龍生存方式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越來越多的發現對早期恐龍學家提出的理論提出了挑戰。近年來的研究表明,恐龍也許並不像此前科學界所描述的那樣,是一種行動緩慢發育遲鈍的變溫動物。而近日,新墨西哥大學的研究小組又發現了新的證據。這些證據顯示,恐龍很可能與人們此前想像的大有不同,應屬於「中溫動物」之列。
  • 人類為什麼是恆溫動物不是變溫動物?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
    溫血已經統治地球2.3億年從生物進化的歷史來說,恆溫動物的出現比變溫動物要遲得多,也可以認為是一種更加高級的生理性狀。這種想法非常地顯而易見,看起來也非常合理,不過與變溫動物進行對比後,我們就會認識到問題遠沒有想的那麼簡單。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變溫的優點(也就是恆溫的缺點)——節能。變溫動物只是不太能主動調節自己的體溫,但並不是真正的冷血。
  • 如何區分變溫還是恆溫動物?
    如果按照體溫的類型來分,我們可以把動物分成變溫動物和恆溫動物:像青蛙、蜥蜴就是變溫的;像哺乳類動物跟鳥類就是恆溫的
  • 如果人類不是恆溫動物,可能就不是地球的主人,變溫動物繼續稱霸
    動物學家根據是否能夠將體內的體溫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將動物分為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常見的恆溫動物有哺乳動物,而常見的變溫動物有兩棲動物、魚類等等,由於它們在寒冷的環境中體溫也比較低,因此也被稱為「冷血動物」。
  • 明明變溫動物更節能,為什麼人類卻是恆溫動物?
    你有沒有想過,為啥咱們人類的體溫能穩定的保持在36度左右,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我們的體溫都沒有太多的變化。這一切,有沒有科學的解釋呢?恆溫生物與變溫生物在大自然界中,有一類生物是變溫動物,比如:蜥蜴,蛇。
  • 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哺乳動物有皮毛,昆蟲冬天怎麼辦?
    很多人都很好奇,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每當冬天來臨,許多哺乳動物都能通過皮毛保暖,這些小傢伙又是怎樣熬過冬天的呢?我們這次就通過這個問題簡單探討一下昆蟲的歸屬。像我們人類一樣,哺乳動物大多為恆溫動物。依靠身體遠遠不斷地產生熱量,讓哺乳動物能夠在不同的環境當中保持自己的體溫,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行。
  • 如果給你一次機會你想成為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
    在這大的生態圈中,世界上的動物多種多樣。有像蜥蜴一可以調節自身體溫的動物;也有像人一樣恆溫動物。恆溫動物有體內有一定溫度體溫,不會隨氣溫變化而變化。比如人的體內溫度超過37.3就會有發燒一樣。恆溫動物因為要維持體溫恆定,產熱量等於散熱量,當溫度低時,體內散失到環境的能量加大,產熱也應增大,這時物質代謝加快,耗氧量升高;反之,耗氧量降低。變溫動物就是我們俗稱的冷血動物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
  • 昆蟲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動物?它們如何保持溫度?
    是熱還是冷?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恆溫動物,也被稱為溫血動物。恆溫系統可以控制體溫保持在37攝氏度不變,因此熱了我們需要空調,冷了需要穿衣服保暖。與恆溫動物不同,變溫動物通常被稱為冷血動物,包括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它們的體溫隨著周圍的溫度而波動,典型代表蛇和鱷魚,為了保持溫度,就非常喜歡曬日光浴
  • 正確認識恆溫動物和變溫動物的不同生理
    A.動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糞便中的能量B.生產者能將約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C.相同條件下恆溫動物的體重淨增長低於變溫動物D.消費者營養級具有的能量與該級消費者的平均體重成正相關解析:同化量=攝入量-排洩量(糞便量),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屬於上一營養級的同化量,A錯誤;生產者能將1-2的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B錯誤;
  • 2.5億年前發生大滅絕,改寫了生物的命運,變溫動物變成恆溫動物
    人類根據動物的不同特徵、屬性將它們進行多種分類,比如根據動物的運動方式分為爬行動物、飛行動物等等,根據動物生活的環境分為陸生動物和海洋動物,還根據動物體內是否具有恆溫系統分為變溫動物和恆溫動物。有研究表明,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動物是變溫動物,而恆溫動物是由變溫動物演化而來,那麼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呢?
  • 大型恐龍是溫血動物
    大型恐龍是溫血動物
  • 2.5億年前的物種滅絕事件引發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祖先從變溫動物演變為恆溫動物
    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是恆溫動物,倖存下來的它們,是如何獲得這種自動保持體溫穩定的能力的?
  • 變溫動物更節能,但人類如果是變溫動物,地球主人恐怕要易主
    蛇作為標準的爬行類動物,它與魚類和兩棲類一樣,都是變溫動物的一員,從字面的意思來看,它們可以根據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來擁有不同的體溫,這一點,與哺乳動物和鳥類所屬的恆溫動物不同,恆溫動物的體溫一般來說,都是恆定不變的,並不會受到外界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無論是冬季還是夏季,體溫都是一樣的。
  • 恐龍是冷血動物還是恆溫動物
    在流行文化中,恐龍為眾多電影帶來了靈感。現在,由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的Hagit Affek教授率領的團隊揭開了一個困擾研究人員數十年的謎團:恐龍是如何調節其體溫的?他們是溫血還是冷血?Affek的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上,它依靠新穎方法來測量歷史遺物曾經的溫度。這種方法被稱為叢集同位素地球化學,它可以分析蛋殼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中重同位素之間的化學鍵。
  • 變溫動物和恆溫動物有何不同?只因這一差別,人類成了地球主人
    不過,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很多的朋友,明明變溫的動物更節能,為何人類在進化中卻一直都是恆溫動物,沒有進化成為變溫動物呢?先讓我們看一下變溫動物的基本概念:其實在地球上,除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和鳥類之外,其餘的動物都是變溫動物,比方說青蛙、蛇、烏龜、鱷魚、蜥蜴等等。
  • 恐龍到底是熱血、冷血還是恆溫動物?
    恐龍曾被認為是中生代冷血動物,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恐龍的生長速度像哺乳動物一樣快,暗示著它們可能是熱血動物。這兩種不同觀點產生了很大分歧,一些古生物學家猜測,恐龍細胞介於冷血動物和熱血動物之間,它們可能是恆溫動物。
  • 遠古時代統治地球的恐龍是熱血動物還是冷血動物?
    遠古時代統治地球的恐龍是熱血動物還是冷血動物?形容人冷酷無情,常用一個形象的詞叫做「冷血動物」。什麼是冷血動物呢?就是那些體溫隨著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動物,比如蛇和烏龜,天氣熱了,它們的體溫也升高,行為也隨之變的活躍異常;天氣冷了,它們的體溫就下降,變得呆頭呆腦,並很快進入休眠狀態。所以冷血動物也叫變溫動物。
  • 恐龍,是恆溫還是冷血動物?
    恐龍,統治了地球一億六千萬年,和恐龍比起來人類的歷史還微不足道,但恐龍早已滅絕現在是我們人類的「天下」,但是我們對恐龍的好奇一直都很濃鬱。恐龍是遠古的爬行動物,和鱷魚有著很深的親緣關係。恐龍也是鳥類的祖先,鳥類正是源自這種古代巨獸。
  • 恆溫動物與冷血動物
    而溫血動物則可以在寒冷的冬天正常活動。現在我們就來討論討論恆溫動物和冷血動物的區別。體溫即機體的溫度,通常指身體內部的溫度。一般來說,過高或者過低的體溫都會致動物於死命,為了生存,動物必須具有保持體溫相對恆定的能力。這也是動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較高級的的調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