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橙子/桔子皮對著氣球擠壓,能夠讓氣球突然爆裂,這個小實驗在網上能夠找到很多視頻版本,看完也總讓人想嘗試一下:
不過,嘗試過的朋友們可能會感受到,這個小實驗的成功率其實稍微有點……飄忽。有的時候會非常順利,甚至只是在氣球旁邊剝一下橙子氣球就突然破了,有的時候則可能擠了半天氣球也不會爆。這個實驗怎麼做會比較容易成功?今天我想來分享一些個人的感想。
先放一段我們拍攝的視頻效果:
①果皮的選擇
這個實驗中破壞氣球的關鍵是柑橘類水果果皮中的揮髮油。這些揮髮油中含有非極性的小分子物質,它們可以充當有機溶劑,滲入同樣非極性的橡膠分子之間,讓氣球膜的結構破壞。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要保證有足夠量的揮髮油被擠出來。
理論上說,無論是桔子、橙子、柚子還是檸檬,只要是柑橘類水果都應該能從果皮中擠出這種揮髮油,不過選擇哪種皮還是會影響擠壓的效果。
我個人不推薦的選擇是桔子,主要原因是桔子皮薄並且容易折斷。我們擠壓果皮的動作一般是像下圖這樣,通過彎曲來對果皮持續施壓,只有保持彎曲而不斷裂才能擠出比較多的揮髮油。橙子皮就會比較好擠。
另外水果的新鮮程度也比較重要,越是新鮮飽滿的皮就越好擠。
②氣球的選擇
不同類型的氣球感覺爆破成功率明顯不一樣,其中最容易成功的是下面這種小氣球:
我覺得主要可能是這種氣球膜比較薄,而且不需要吹很多氣就可以達到一個高張力的狀態,於是就很容易弄破。
而也有些氣球很難用橙皮弄破。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氣球膜厚,橙皮中的揮髮油畢竟量不算多,可能不足以破壞厚實的氣球膜就自己揮發掉了。另一方面因素是氣球材質的差異。據科普博主Tom Kuntzleman所說,氣球一部分是天然乳膠材質,也有一些是硫化橡膠,而硫化在橡膠分子鏈之間製造了交聯,這就使橡膠膜變得更加牢固、難溶。
硫化在橡膠分子鏈之間製造了交聯
感覺這些氣球的差異其實也體現了不同的產品設計思路,上面這種被叫做「歡樂球」的小氣球經常是拿來踩著玩的(或者裝上水扔著玩),可能本身使用者就希望能夠把它弄破,所以廠家也把它做成比較容易破的樣子。而其他很多用作裝飾的氣球是想要長時間保持造型的,所以也會做的比較厚實吧……
總之,如果你想要嘗試這個實驗,建議可以選擇新鮮飽滿的橙子皮(檸檬和柚子我沒試過,有興趣也可以試試),以及圖中的這種小氣球,成功率會比較高。如果把橙皮油擠在手上,再輕觸氣球片刻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除了動靜有點大之外,總體還是比較安全有趣的小實驗,不放心可以戴上護目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酷炫科學(ID:SciencePorn),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