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好奇」號火星車如何降落火星

2020-12-03 驅動之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報導,其研製的最新火星科學實驗室「好奇」號將於8月5日登陸火星表面,是否能成功登陸取決於高科技精密儀器和精確的計時。具體「好奇」號是如何登陸火星的,還是讓我們通過圖解來看看。

一.火星車經過數個月的宇航飛行抵達火星軌道

在此之前,「好奇」號火星車花了八個多月的時間向這顆紅色的星球前進,將於數天後降落的火星的蓋爾撞擊坑,探索撞擊坑中隆起的數千米高的山脈,尋找火星上支持生命存在的證據。

「好奇」號登陸火星通過一套非常複雜的機械程序,以下揭示整個登陸的工作流程:隨著「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抵近火星軌道,火星車此時正完全處於著陸隔熱系統的包裹之中,在穿過火星大氣前,「好奇」號將進入火星中部區域上方2188英裡,即3522公裡的位置。

二.搭載「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的著陸艙

在進入火星大氣層時,「好奇」號火星車將受到著陸隔熱系統的保護,著陸艙熱防護系統有兩個部分構成,前端隔熱罩和後蓋組成,前者將面臨飛船穿過火星大氣層時所產生的高溫。該隔熱系統是探測火星的航天史上使用過最大的隔熱艙,跨度達到了14.8英尺,約為4.5米。圖中顯示的是火星科學實驗室進入火星大氣時的情景。

三.著陸艙上的矢量控制發動機

火星車的著陸動作分為進入火星大氣層、減速下降以及著陸三個階段,當接觸到火星大氣時,將處於蓋爾撞擊坑上方81英裡處,大約為131公裡,最終火星車將按預設程序降落在撞擊坑的山脈旁邊。「好奇」號火星車配備了更加精確的導航系統,在進入火星大氣層後將為火星車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比以往任何一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的精度都要高。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員稱,著陸系統上的矢量發動機將有助於火星車精確控制方向。

四.火星車隔熱系統將於火星大氣產生劇烈的摩擦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著陸器在進入火星大氣、減速下降和著陸階段大約持續7分鐘,在此期間,著陸器的速度將從每小時1.32萬英裡,約為5900米每秒減速至零。圖中顯示的是受到火星大氣摩擦的飛船前端隔熱罩。

五.「好奇」號火星車配備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行星登陸降落傘

「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為火星車著陸系統打造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行星登陸降落傘,該降落傘由80根懸吊鋼線組成,長度超過了165英尺,約為50米,跨度為51英尺,約為16米。可在火星大氣中2.2馬赫的速度降落時使用,產生6.5萬磅的作用力,即2.95萬千克的反作用力。超音速降落傘連接裝置位於著陸系統的頂端,當前端熱屏蔽罩打開拋棄之後,火星車開啟測高雷達,確定自己的高度和速度。

六.彈射出隔熱系統前端防護罩後的情景

圖中顯示的火星車著陸系統已經將前端摩擦隔熱罩拋棄,只剩下隔熱罩的後蓋,而超音速降落傘則連接到後艙上。由於火星車的質量太大,無法使用傳統的安全氣囊進行軟著陸,本次採用的新型降落系統將使用到「天空起重機」反推火箭並通過吊索把火星車降至地面。

七.測距雷達將為火星車提供精確的高度和速度信息

在火星車將隔熱系統前端防護罩拋棄之後,測距雷達開始工作,通過位於火星軌道上的中繼飛船向地球傳回海拔高度和速度等信息。在最後的下降階段,將由一個被稱為「天空起重機」的反推火箭為火星車減速,圖中顯示的是在「好奇」號火星車安全抵達地面前一分鐘,處於工作狀態的「天空起重機」。

八.火星車將通過吊臂電纜降至火星表面

由於「好奇」號火星車的重量太大,無法使用安全氣囊進行著陸,所以需要通過非常規的方法完成登陸任務。科學家們設計了懸停在空中的吊臂將火星車緩慢降至火星表面。著陸系統連接到火星車的車輪上,以便於任務專家檢查這套系統,其設計壽命為兩年。

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天空起重機」的工作原理,當火星車啟動火箭反推裝置時,通過八個矢量發動機噴口控制火星車的姿態,在「天空起重機」與火星車之間有三條尼龍索連接著,為火星車提供電源、通訊等功能連接。連接索長度達到了25英尺,約為7.5米,一旦火星車接觸火星表面,並被傳感器檢測到後將切斷連接,懸停式反推火箭將往一個方向飛走,離開火星車的安全區域。

九.「好奇」號火星車接觸火星表面時連接電纜將被切斷

圖中顯示的是「好奇」號火星車抵達火星表面時的情景,但其仍然連接著懸停在上方的「天空起重機」。

十.「天空起重機」是火星登陸任務中獨一無二的降落方式

圖中描述了當火星車接觸到火星表面時,連接電纜就會被立刻切斷,反推火箭將會飛離火星車,離開安全距離之外。該著陸方法在目前登陸火星的探測器中是獨一無二的。(文/騰訊科技)

相關焦點

  • 解讀NASA「好奇號」火星車: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好奇號機械手臂可從表面拿起樣本並將它們放進車裡加熱,探測器可收集散發的氣體,對它們進行分析,為巖石和土壤是如何形成的提供線索。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這究竟是什麼?
    那麼火星車是如何傳回數據的呢?火星車測控數傳通信系統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火星車←→地面站(直接對地模式),火星 車←→軌道器←→地面站(中繼傳輸模式)。以好奇號火星車為例,好奇號位於蓋爾撞擊坑、蓋爾隕石坑(Gale)是火星上鄰近埃律西昂平原的低地邊緣,座標5.4°S 137.8°E的大撞擊坑。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科學家:令人印象深刻
    那麼火星車是如何傳回數據的呢?火星車測控數傳通信系統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火星車地面站(直接對地模式),火星 車軌道器地面站(中繼傳輸模式)。 如果是第二種模式的話,一般情況下,在一天之內,火星車與軌道器的可視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而火星探測器的著陸區不同,則每天可傳回深空站的數據量也會有所差異。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科學家:令人印象深刻
    那麼火星車是如何傳回數據的呢?火星車測控數傳通信系統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火星車←→地面站(直接對地模式),火星 車←→軌道器←→地面站(中繼傳輸模式)。如果是第二種模式的話,一般情況下,在一天之內,火星車與軌道器的可視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而火星探測器的著陸區不同,則每天可傳回深空站的數據量也會有所差異。
  • 「好奇號」火星車崩潰了,但它又能正常工作了
    201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降落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開始探索火星過去和之後演變的線索。自2014年以來,「好奇號」火星車一直在調查夏普山,這座山位於火星蓋爾環形山中心的埃奧裡斯-蒙斯峰。
  • 漫畫圖解:「毅力號」今年7月飛往火星,好奇號發現疑似生命證據
    好奇號探測器通過將化合物分解成碎片來分析化合物, 而今年7月即將發射的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可以用它的火星有機分子分析儀(MOMA)來進一步分析,它不像好奇號那樣使用破壞性技術。除了歐洲航天局的羅莎琳·富蘭克林探測器外,美國宇航局同樣也在今年發射一個火星探測器。該火星車現在已經證實命名為「毅力號「火星車,它的目標是尋找火星上過去微生物生命存在的任何跡象。
  • NASA好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7周年 預計將能繼續工作7年
    2012年8月5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降落在火星表面。(圖片:NASA/JPL-Caltech)時間過得真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已經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好奇號的著陸是一次瘋狂並且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緊緊地盯著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屏幕。
  • NASA好奇號火星車開始火星上的「夏季旅行」
    NASA的「火星好奇號」火星車將繞過火星上的大風火山口,前往備受期待的 航天局周一 宣布了好奇號在夏普山的「夏季旅行」。「到旅行結束時,漫遊者將能夠登上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探索的3英裡高的火星山(5公裡高)的下一段,尋找可能支持古代微生物生活的條件。」 美國宇航局說。 現在,好奇號已完成對含粘土單元的勘探,因此含硫酸鹽單元是下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
  • 好奇號登陸火星 面臨「恐怖7分鐘」考驗
    新華社 圖  ▲這張概念圖展示了「好奇」號火星車準備降落在火星表面。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去年年底發射升空的「好奇」號火星車定於美國東部時間6日登陸火星表面。航天局4日說,「天氣預報」表明,火星車登陸點附近的天氣狀況良好,適宜登陸。  「火星的表現不錯,我們6日將得到好天氣的幫助,」火星車項目科學家阿斯溫 ·瓦薩瓦達在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高點拍攝360度全景照片
    圖中山峰A大約距離好奇號火星車29.1公裡,該山峰高度為1900米(與最近隕坑底部的距離)。(騰訊太空訊  悠悠/編譯)如圖所示,這是好奇號火星車拍攝崎嶇的沙質基巖,圖中山峰B大約距離好奇號火星車28.4公裡,該山峰高度為1200米(與山麓底部的距離)。
  • 火星救援是否可行?好奇號火星車能營救機遇號嗎?
    圖中是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照,不幸的是,機遇號的「小夥伴」好奇號無法對其展開救援,2019年2月13日,美國宇航局宣稱,機遇號火星車現已死亡
  •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到達火星第3,000天
    自從好奇號於2012年8月6日降落在火星上以來,已有3,000個火星天,這是火星車,而火星車在逐漸攀登3英裡高(5公裡高)的尖山Mount期間不斷發現新發現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探索這座山脈。地質學家很感興趣,可以在這次任務的最新全景圖中看到一系列巖石「長凳」。
  • 「好奇號」火星車發現 火星土壤含水量為2%
    ,火星處於乾旱貧瘠狀態,目前,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最新勘測結果表明,火星土壤含水量為百分之二。  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好奇號」火星車現已發現火星表土層含有較高的水分。2012年8月6日,好奇號著陸在鄰近火星赤道的加勒隕坑,其明確的勘測任務是尋找現今和歷史上適應生命的宜居環境,它使用一套複雜的儀器設備,逐漸勘測獲得火星地質和宜居環境的歷史數據。
  • 「火星車」好奇號測量山的重力
    圖像描繪了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左圖)和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駕駛的月球車。
  • 全副武裝的「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呆了八年了
    它是美國第七個火星著陸探測器,第四臺火星車,也是世界上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 生命元素 。項目總投資26億美元,是截至2012年最昂貴的火星探測項目。在「好奇」號在火星表面行進時,MastCam 能夠獲得很好的視野。MastCam 拍攝的照片將幫助任務組驅動和操控「好奇號」。
  • 史上最貴火星車毅力號成功發射,帶有火星直升機
    2020年7月30日,毅力號火星車和機智號火星直升機乘坐宇宙神5-541火箭順利升空,目前已經在前往火星的路上。其實早在2012年8月6日好奇號火星車成功降落火星後不久,2012年12月4日NASA關於新一代火星車的項目就正式立項,就是眼前的毅力號。
  • 「好奇」號火星車完成「換腦手術」 已做好駕駛行動準備
    「好奇」號前往夏普山的其中一條可能路線火星上的夏普山綜合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人員當地時間8月16日表示,「好奇」號火星車已經為首次駕駛測試做好準備。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好奇」號項目組成員阿斯溫•瓦薩瓦達告訴記者,「好奇」號過去幾天已經完成電腦軟體升級,讓其從降落模式轉變為駕駛模式。目前,研究組成員已經進入到下一個新的功能測試階段,並為「好奇」號的短暫駕駛測試做準備。這個測試大概在一周內就可進行,測試項目包括火星車前進、後退和轉彎等幾個動作。
  • 「好奇號」著陸過程:從太空到火星表面的恐怖7分鐘
    「好奇號」很精密,這意味著它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大。「好奇號」的大小和一輛Mini Cooper差不多,重量為1 000千克。發射「好奇號」的太空艙比阿波羅計劃的載人太空艙還要大。與此相應,「好奇號」火星車採用的著陸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十分大膽。 在行星際航行過程中,火星車摺疊裝載於進入艙(entry capsule)內。著陸過程的第一步,火星車與推進動力系統分離(1)。作為鎮重物的鎢塊從進入艙中彈出,變為舵翼,改變進入艙的重心位置。
  • 「好奇號」火星車首次拍到火星重力波狀雲層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雖然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通常聚焦觀測火星表面,但有時也會朝向上方觀測火星雲層。
  • 「好奇號」拍到UFO降落火星
    自從「好奇號」於2011年8月成功降落火星之後已經給地球上的人們帶來了太多驚喜,不過近日YouTube用戶UFOvni2012在一段好奇號所拍攝錄像中的發現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從名字就可以看出,UFOvni2012應該是一名UFO狂熱者,而此次他在好奇好視頻中的新發現也與此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