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車」好奇號測量山的重力

2021-01-15 NASA愛好者

圖像描繪了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左圖)和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駕駛的月球車。

Credits: NASA/JPL-Caltech


阿波羅17號太空人於1972年在月球表面駕駛月球車(moon buggy),用特殊儀器測量重力。火星上沒有太空人,但是一群聰明的研究人員意識到他們正在操控的火星車上有工具可以進行類似的實驗。


在「科學」雜誌的一篇新論文中,研究人員詳細介紹了他們如何重新利用用於驅動好奇號探測器的傳感器,並將其轉換為重力測量儀,用於測量重力的變化。這使得他們能夠測量夏普山(Mount Sharp)下部巖層的微弱引力。夏普山距離蓋爾隕石坑(Gale Crater)底部5公裡,好奇號自2014年以來一直在攀登。結果如何?事實證明,這些巖層的密度遠低於預期。


就像智慧型手機一樣,好奇號帶有加速計(accelerometer)和陀螺儀。移動智慧型手機可以讓這些傳感器確定其位置和面向的方向。好奇號的傳感器做同樣的事情,但精度要高得多,在每個火星表面的導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了解火星車的方向還可以讓工程師準確地指向其儀器和多向高增益天線(multidirectional, high-gain antenna)。


巧合的是,好奇號的加速計可以像阿波羅17號的重力儀(gravimeter)一樣使用。只要好奇號靜止不動,加速計就會檢測到行星的重力。利用任務前五年的工程數據,該論文的作者測量了火星在火星車上的引力拖曳。當好奇號登上夏普山時,這座山增加了額外的引力,但沒有科學家預期的那麼多。


主要作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Kevin Lewis說:「夏普山的低層意外的多孔。我們知道這座山的底層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埋沒,這使它們變得更緊密。但這一發現表明它們並沒有被我們認為的那麼多的材料所埋沒。」


來自火星車的科學


阿波羅17號太空人駕駛他們的月球車越過了陶拉斯-利特羅谷(Taurus-Littrow Valley),定期停下來進行了25次測量。Lewis使用NASA軌道器收集的數據研究了火星重力場,也熟悉了阿波羅17號的重力儀。


「科學」上的論文使用了好奇號加速計的700多個測量值,採集於2012年10月到2017年6月之間。這些數據經過校準以濾除雜訊(noise),例如溫度的影響和火星車在爬升過程中的傾斜。然後科學家將計算結果與火星重力場模型進行比較以確保準確性。


計算結果還與好奇號的化學和礦物學儀器(通過使用X射線束來表徵巖石樣品中的結晶礦物)的礦物密度估算結果進行了比較。這些數據有助於了解巖石的多孔性。


神秘之山


火星上的隕石坑或峽谷內有許多山脈,但很少接近夏普山的規模。科學家們仍不確定這座山是如何在蓋爾隕石坑裡形成的。一個猜測是隕石坑曾充滿沉積物。被填充了多少仍然在爭論,但主流思想是數百萬年的風和侵蝕最終挖掘了這座山。


如果隕石坑已經被填滿到了邊緣,那麼所有這些材料都應該壓實下面多層的細粒沉積物。但是這篇新論文表明,夏普山的下層僅僅被壓縮了1至2公裡,比撞擊坑完全填滿的預計要少得多。


論文的共同作者、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好奇號項目科學家Ashwin Vasavada說:「關於夏普山的發展歷史仍有許多問題,但是這篇論文為謎題增加了一個重要的部分。」 JPL管理火星科學實驗室任務且好奇號是其中一部分。他補充道,「我很高興有創造力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仍然在尋找創新的方法來用火星車探索新的科學發現。」


Lewis說,除夏普山之外,火星有很多神秘色彩。它的地形就像地球一樣,但風沙的足跡比水的雕刻更多。它們是行星兄弟姐妹,既熟悉又截然不同。


他說,「對我而言,火星是地球的恐怖谷,它與地球很相似,但是由不同的過程塑造,所以我們的地面體驗感覺非常不自然。」


有關好奇號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mars.nasa.gov/msl/


有關NASA火星計劃的更多信息,請訪問:https://mars.nasa.gov


參考:

[1]: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6/535/tab-pdf

[2]:https://www.jpl.nasa.gov/news/news.php?feature=7323

相關焦點

  • 好奇號進行第一次火星重力測量
    在2019年1月中旬拍攝的自拍中,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正準備進入蓋爾火山口的夏普山科學家們希望利用一種新的重力測量技術揭示這座山的歷史。 一組研究人員巧妙運用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非科學工程數據,測量了96英裡寬的大風隕石坑中巖層的密度。 這項研究結果於2019年2月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結果表明,這些巖層的多孔性超過了科學家們的猜測。 「我們能做的就是測量蓋爾隕石坑中物質的體積密度。」
  • 好奇號進行第一次火星重力測量—新聞—科學網
    在2019年1月中旬拍攝的自拍中,火星探測器好奇號正準備進入蓋爾火山口的夏普山科學家們希望利用一種新的重力測量技術揭示這座山的歷史。 一組研究人員巧妙運用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的非科學工程數據,測量了96英裡寬的大風隕石坑中巖層的密度。 這項研究結果於2019年2月1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結果表明,這些巖層的多孔性超過了科學家們的猜測。 「我們能做的就是測量蓋爾隕石坑中物質的體積密度。」
  • 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可能已經用重力科學解決了火星山之謎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任務團隊成員重新調整了火星車的導航設備,以測量引力場中的微小變化。這種新穎的策略使得研究人員能夠弄清楚巨大的火星山是如何探索形成的 - 它可能是由於風沙和沉積物的沉積而形成的獨立土墩。向前看,這項研究顯示了在其他行星表面進行重力測量的前景,他是馬裡蘭州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系的助理教授。
  • 「好奇號」火星車崩潰了,但它又能正常工作了
    2012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降落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開始探索火星過去和之後演變的線索。自2014年以來,「好奇號」火星車一直在調查夏普山,這座山位於火星蓋爾環形山中心的埃奧裡斯-蒙斯峰。
  • 「好奇號」火星車首次拍到火星重力波狀雲層
    騰訊太空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雖然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通常聚焦觀測火星表面,但有時也會朝向上方觀測火星雲層。
  • 好奇號火星車不為人知的秘密
    好奇號火星車依然在火星上工作,講個它的非常有意思細節。好奇號(Curiosity)火星車,人類歷史上最貴最高大上的一個火星探測器,沒有之一了,價值25億美元,150億人民幣還多。。。。既然是火星車就要在火星上跑來跑去的是不?好奇號就是靠六個獨立驅動的高大上輪子完成的。每個輪子直徑50釐米,和汽車輪胎差不多。
  • 圖解「好奇」號火星車如何降落火星
    「好奇」號登陸火星通過一套非常複雜的機械程序,以下揭示整個登陸的工作流程:隨著「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抵近火星軌道,火星車此時正完全處於著陸隔熱系統的包裹之中,在穿過火星大氣前,「好奇」號將進入火星中部區域上方2188英裡,即3522公裡的位置。
  • 「好奇號」火星車最新發現!火星古代可能存在周期性氣候變化
    (圖片:NASA/JPL-Caltech/MSSS)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可能剛剛捕捉到了火星很久以前的大乾旱景象。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好奇號」在蓋爾環形山的巖石中發現了含量相對較高的硫酸鹽。研究人員說,在過去的遠古時期,蓋爾環形山曾經有著一個湖泊河流系統,這些新發現的鹽很可能是在湖泊河流的低水位時期通過蒸發濃縮留下來的。
  • 「好奇」號火星車完成「換腦手術」 已做好駕駛行動準備
    「好奇」號前往夏普山的其中一條可能路線火星上的夏普山綜合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人員當地時間8月16日表示,「好奇」號火星車已經為首次駕駛測試做好準備。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好奇」號項目組成員阿斯溫•瓦薩瓦達告訴記者,「好奇」號過去幾天已經完成電腦軟體升級,讓其從降落模式轉變為駕駛模式。目前,研究組成員已經進入到下一個新的功能測試階段,並為「好奇」號的短暫駕駛測試做準備。這個測試大概在一周內就可進行,測試項目包括火星車前進、後退和轉彎等幾個動作。
  • 「好奇號」火星車和它搭載的軟體
    我十分好奇,忍不住想推測一下「好奇號」火星車上的軟體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構造。我們已經知道,好奇號上的軟體大部分都是用C語言寫成的,這些代碼加起來大概有250萬行。有人可能會感到詫異,這樣複雜的系統怎麼能寫出來而且能讓它好用?下面是來自Erlang程式設計師的觀點。 首先來些基礎的。「好奇號」火星車使用的是核動力,它能持續的受控的方式提供給火星車能量。這個能量源同時還要負責平時對火星車進行加熱——這是在火星表面極端天氣環境下對火星車的必要保障。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這究竟是什麼?
    以好奇號火星車為例,好奇號位於蓋爾撞擊坑、蓋爾隕石坑(Gale)是火星上鄰近埃律西昂平原的低地邊緣,座標5.4°S 137.8°E的大撞擊坑。桅杆上有四臺導航照相機也是只能拍黑白照片,好奇號上還有2臺桅杆主照相機(Mastcam)能夠拍攝彩色照片,除此之外,好奇號機械臂上的透鏡顯微成像儀(MAHLI)和底盤上的降落俯拍成像儀(MARDI),也能拍攝彩色照片。
  • NASA好奇號火星車拍攝了華麗的自拍照 以紀念創紀錄的攀登
    【來源: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近日來到了火星「世界之巔」,而「頂部」則是在一個名為Greenheugh Pediment的傾斜巖石層上的棲息處。在好奇號嘗試大膽攀爬山牆之前,花了一些時間在2月26日拍攝了新的自拍照以紀念這一時刻。 NASA在上周五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道:「(好奇號)嘗試了三次來測量山丘,其中第二次使火星車傾斜了31度,這是該火星車有史以來最大的傾斜,僅次於現在無效的機遇號在2016年創造的32度傾斜記錄。」
  • 好奇號火星車目前在哪裡? - 袁萌專欄
    美國航天局NASA近日公布了一份好奇號火星車目前所在位置的彩色圖片如下:        從上圖可見,好奇號火星車目前所在的位置是在名為」JohnKlein」的巖石附近。好奇號在這裡完成了第一次火星鑽孔實驗,並且傳回了測試數據。圖中的紅色地域的「慣性」較高,夜晚外界溫度下降較為緩慢。
  • 好奇號火星車拍攝到UFO不明飛行物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是一個汽車大小的火星遙控設備。它是美國第一輛採用核動力驅動的火星車,其使命是探尋火星上的生命元素。12歲的華裔小學生馬天琪在美國太空總署舉辦的為火星探測車命名作文比賽獲得冠軍,得以用好奇心命名這輛迄今為止最大的火星探測車。 好奇號是一個六輪火星車,體積與緊湊型汽車相似,經過3.54億英裡的太空旅行,著陸在火星赤道附近廣闊的遠古碰撞隕坑。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科學家:令人印象深刻
    那麼火星車是如何傳回數據的呢?火星車測控數傳通信系統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火星車地面站(直接對地模式),火星 車軌道器地面站(中繼傳輸模式)。 如果是第二種模式的話,一般情況下,在一天之內,火星車與軌道器的可視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分鐘,而火星探測器的著陸區不同,則每天可傳回深空站的數據量也會有所差異。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發現「塵魔」,科學家:令人印象深刻
    那麼火星車是如何傳回數據的呢?火星車測控數傳通信系統的工作模式主要包括兩種:火星車←→地面站(直接對地模式),火星 車←→軌道器←→地面站(中繼傳輸模式)。火星車為例,好奇號位於蓋爾撞擊坑、蓋爾隕石坑(Gale)是火星上鄰近埃律西昂平原的低地邊緣,座標5.4°S 137.8°E的大撞擊坑。
  • 「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高點拍攝360度全景照片
    圖中山峰A大約距離好奇號火星車29.1公裡,該山峰高度為1900米(與最近隕坑底部的距離)。(騰訊太空訊  悠悠/編譯)如圖所示,這是好奇號火星車拍攝崎嶇的沙質基巖,圖中山峰B大約距離好奇號火星車28.4公裡,該山峰高度為1200米(與山麓底部的距離)。
  • 解讀NASA「好奇號」火星車: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是美國宇航局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之一,好奇號的尺寸使得它可支持大量科學實驗,並對位於其7英尺機械手臂內的所有巖石進行拍照。它重2千磅,車輪直徑為20英寸。該車的動力源於一個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是利用鈽-238放射性衰變的熱能發電。MSL飛船於2011年發射,並於2012年8月抵達火星。
  • 好奇號火星車能營救機遇號嗎?
    圖中是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照,不幸的是,機遇號的「小夥伴」好奇號無法對其展開救援,2019年2月13日,美國宇航局宣稱,機遇號火星車現已死亡
  • 科學網—美國好奇號核動力火星車發射升空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26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