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轉移將實現?我國取得突破: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2020-10-22 宇宙談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國的科學技術相比西方的很多國家都有些不足,但是隨著近些年來不斷的努力,在很多方面我們不僅已經趕上了他們,甚至還走在了世界的前沿。而說起瞬間轉移,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在許多科幻甚至是玄幻的小說中經常出現,那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


是的,你沒有看錯,瞬間轉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


就在前兩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以及其他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甚至也有許多權威的媒體爭先恐後的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報導。那麼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現如今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都在生活中得到了應用,但是也遇到了瓶頸,因為現在所有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都是在量子態的二維子空間進行,當然我國發射的量子衛星,同樣只是二維。而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就突破了局限量子態的二維空間,可以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


也就是說這一次量子技術的突破是我國的科學技術走向了世界的前端,而在未來我國將會:引領全球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的科學,並且一直走在最前端。當然舉個例子相信大家就很好的能夠理解,就如同我們在看玄幻小說的時候,主人公通過傳送陣或者是其他方法能夠達到瞬間轉移。而現在利用量子糾纏的現象,同樣可以做到相同的效果。


它不僅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的地,同樣還可以實現起始地和目的地的瞬間傳輸。當然對於將人類量子傳輸,現在還不能實現,畢竟現在只是成功邁出了第1步,但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的確可以實現,到那個時候我們不再需要飛機、火車,只需要利用量子傳輸就能很快到大世界各個地方,是不是想想就很興奮呢?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許在未來都能夠實現。

相關焦點

  • 「人體」的瞬間轉移將實現?中國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瞬間轉移也將實現了?是的,你沒有看錯,瞬間轉移,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就在前兩天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以及其他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但是也遇到了瓶頸,因為現在所有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都是在量子態的二維子空間進行,當然我國發射的量子衛星,同樣只是二維。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是自1997年實現二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以來,科學家第一次在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為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以及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 「瞬間轉移」不遠了?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千裡糾纏、星地傳密、隱形傳態,中國科學院表示,「墨子號」衛星上天一年,已提前完成既定科學目標,將「絕對保密」的量子通信從理論向實用化再次推進了一大步,並為我國未來繼續引領世界量子通信技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2020-12-21 19:58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的實現為構建高效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 新突破!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 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
  • 新突破!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新突破!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 瞬間傳輸 量子隱形傳態有多神奇
    >   雖然科幻電影中人的「瞬間傳輸」還是個夢,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已經實現了地面與量子衛星「墨子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湯衛東。湯衛東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
  • 瞬間傳輸!中國科學家實現地星間量子隱形傳態
    提到「瞬間傳輸」,不少人腦子裡會浮現起《星際迷航》。雖然我們目前離瞬間傳輸人類還很遙遠,但中國科學家已經藉助量子科學衛星「墨子號」,實現了地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論文的第一作者、中科大上海研究院任繼剛副研究員向澎湃新聞強調,量子隱形傳態是利用量子糾纏可以將物質的未知量子態精確傳送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遠距離量子隱形傳態是未來實現大尺度分布式量子信息處理網絡的基本單元。量子糾纏態:超越光速的傳輸?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2020-12-21 科技日報 吳長鋒 桂運安 【字體:大 中 小】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公示
    本報合肥8月18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是自1997年實現二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以來,科學家第一次在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為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以及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論文以編輯推薦的形式於8月15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
    「量子隱形傳態」實驗:能實現科幻中的超時空傳輸嗎?(新浪科技配圖)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喻菲 楊春雪 高杉)科幻電影《星際迷航》講述了人類這樣一個夢想:太空人在特殊裝置中平靜地說一句,「發送我吧,蘇格蘭人」,他就瞬間被轉移到另一個星球。
  • 多自由度量子體系隱形傳態首次實現
    原標題:多自由度量子體系隱形傳態首次實現 記者3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陸朝陽、劉乃樂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近日,《自然》雜誌以封面標題的形式發表了這一成果。
  • 重大進展,中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布,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IT之家獲悉,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優點,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從而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是當前量子信息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 中國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 科學家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 研究人員實現了持續、高保真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
    構建一個可行的量子網際網路將會改變數據存儲、精確傳感和計算領域,開創一個新的通信時代,其中存儲在量子比特中的信息可以通過糾纏在遠距離共享的網絡中實現傳輸。 就在幾個月前,美國能源部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美國國家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 連接粒子 量子隱形傳態是量子態從一個位置到另一個位置的「無實體」轉移。
  • 量子隱形傳態新技術:讓物體「瞬間移動」成為可能?
    全球首次推出 VELDT智能手錶:數字與模擬技術的融合 日本國立信息學研究所(東京)與俄羅斯科學院6月30日宣布「成功開發出了新的宏觀物體瞬移方法」。 科幻片中的隱形傳態是指瞬間將人和物體從一個地方傳送到另一個地方的「瞬間移動」。看到這則消息,恐怕每個人都會好奇:像「任意門」一樣的瞬間移動真的能夠實現嗎?
  • 中科大團隊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量子隱形傳態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技術,藉助衛星網絡、光纖網絡等信道,將量子態所攜帶的量子信息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相比二維系統,高維量子網絡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諸多優點。
  • 中科大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量子隱形傳態 傳的是信息不是物質
    」還是個夢,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已經實現了地面與量子衛星「墨子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湯衛東。湯衛東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