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公示

2020-05-12 光明網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公示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公示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

本報合肥8月18日電(記者常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是自1997年實現二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以來,科學家第一次在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為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以及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論文以編輯推薦的形式於8月15日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通過對光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精確主動操縱,量子信息以一種變革性的方式對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傳輸,在信息安全與計算速度等方面可突破經典信息技術的瓶頸。量子通信是目前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訊方式,可以有效解決信息安全傳輸問題。量子計算由於其超快的並行計算能力,有望為密碼分析、大數據處理和材料設計等大規模計算難題提供解決方案。量子隱形傳態能夠藉助量子糾纏將未知的量子態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遠距離量子通信和分布式量子計算的核心功能單元。

在此之前,所有的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都局限於量子態的二維子空間。高維量子態的隱形傳態作為完整傳輸一個量子系統的最後一個待解決挑戰,由於其可行性理論方案和實驗技術上的雙重困難,一直懸而未決。對於高維體系,由於其以維度的平方項增多的貝爾態數量和隨之增加的複雜糾纏特性,必須發展出一套全新的可行理論方案。在實驗技術上,高維貝爾態測量需要等效地實現獨立光子的高維量子態之間的控制邏輯門,這也是量子信息技術的「無人區」。

解決這個關鍵問題需要理論和實驗的同步創新。2014年,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實驗後,隨即投入了對高維度課題的潛心研究。在理論上,該團隊首次提出了光子體系中可擴展至任意維度的貝爾態測量和量子隱形傳態方案;在實驗上,該團隊引入一個額外輔助光子,發展了高穩定性多通道路徑幹涉技術,開創了多光子多維度相互作用的實驗先河,在此基礎上實現了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實驗測試了三維量子態的全部12個無偏基矢,測量了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為75%,以25個統計標準偏差超出了經典界限,嚴格證明了該過程的非經典性以及高維特性。

審稿人指出,高維量子隱形傳態是量子通信領域的一個長期存在的挑戰,解決這個挑戰將開啟量子力學基礎檢驗和量子技術的激動人心的新應用,這是一個非常英雄式的努力,這明顯是量子通信領域的一個裡程碑。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安徽省等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我科學家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劉乃樂等和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塞林格小組合作,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這是自1997年實現二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以來,科學家第一次在理論和實驗上把量子隱形傳態擴展到任意維度,為複雜量子系統的完整態傳輸以及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 瞬間轉移將實現?我國取得突破: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潘建偉以及其他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甚至也有許多權威的媒體爭先恐後的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報導。那麼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2020-12-21 科技日報 吳長鋒 桂運安 【字體:大 中 小】
  •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高維量子通信進展: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2020-12-21 19:58出處/作者:C114通信網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的實現為構建高效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的基礎。
  • 「人體」的瞬間轉移將實現?中國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
    ,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地實現了高維度量子的隱形傳態。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引起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甚至也有許多權威的媒體爭先恐後的對這一件事情進行了報導。那麼高緯度量子隱形傳態究竟是什麼呢?它與瞬間轉移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 我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合肥12月20日電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
  • 光明日報推薦參評2020年中國新聞獎消息通訊類作品《新中國文學...
    這一舉動在當時不啻異想天開,為實現這個夢想,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最智慧和詩性的表達,在給毛澤東的信中寫道:「親愛的毛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決定明年元月創辦《詩刊》,想來您喜歡聽到這個消息,因為您一向關心詩歌,因為您是我們最愛戴的領袖,同時也是我們最愛戴的詩人……我們請求您,幫我們辦好這個詩人們自己的刊物,給我們一些指示,給我們一些支持。」
  • 多自由度量子體系隱形傳態首次實現
    原標題:多自由度量子體系隱形傳態首次實現 記者3月5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陸朝陽、劉乃樂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多自由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近日,《自然》雜誌以封面標題的形式發表了這一成果。
  • 重大進展,中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IT之家12月19日消息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發布,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在高維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該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利用六光子系統實驗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該成果 2020 年 12 月 2 日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IT之家獲悉,量子隱形傳態是建立遠距離量子網絡的關鍵技術之一。
  • 我國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通訊員 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
  • 科學家實現高效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本報訊(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
  • 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科大學者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科大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央廣網合肥12月20日消息(記者劉軍 通訊員桂運安)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為了實現高維量子通信,李傳鋒、柳必恆等人從2016年開始採用光子的路逕自由度編碼,解決路徑比特相干性問題,製備出高保真度的三維糾纏態;解決路徑維度擴展問題,實現了32維量子糾纏態
  • 中科大科學家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中科大團隊: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恆研究組近期利用6光子系統,實現了高效的高維量子隱形傳態。實驗結果表明,量子幹涉可見度在45小時內保持在98%,高維量子隱形傳態保真度達59.6%,為構建高效的高維量子網絡打下堅實基礎。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華東師範大學量子隱形傳態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該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通訊》。 華東師範大學為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劉勝帥和婁彥博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教授荊傑泰為論文的通訊作者。 在量子信息科學中,量子隱形傳態是最重要和極具吸引力的協議之一,利用該協議可以實現對未知量子態無實體地高保真異地傳輸。
  • 科學家首次實現:兩個計算機晶片之間量子隱形傳態|華人一作
    然而,這些技術都依賴於「量子信息」 ,這些信息通常編碼在單個量子粒子中,極難控制和測量。而最近,來自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和丹麥技術大學的科學家們,首次實現了兩個計算機晶片之間的量子隱形傳態。也就是說,在不需要任何物理和電子連接的情況下,信息能夠從一個晶片即時傳送到另一個晶片。
  • 首次!中國科學家實現直接的反事實量子通訊
    在不用傳輸任何粒子的情況下,中科大研究團隊實現了信息傳遞-反事實量子通訊。近幾年來,量子隱形傳態等量子通信技術不斷刷新人們對於奇妙量子世界的認知。然而,在量子通訊領域,最為奇妙而且最為有趣的形式還遠不止這些,在這些奇妙的量子通訊方式中,有一種稱為反事實量子通訊的絕對可以顛覆你的認知。
  • 華為5G摺疊手機將上市;世界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聯邦快遞...
    ,世界首次實現高維度量子隱形傳態8月18日消息,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日前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高維度量子體系的隱形傳態,為發展高效量子網絡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介紹,量子隱形傳態能藉助量子糾纏這一特性,將未知的量子態傳輸到遙遠地點,而不用傳送物質本身,是遠距離量子通信和分布式量子計算的核心功能單元。(央視新聞)蘇寧818半程戰報:雲店小程序瀏覽量超過150萬次18日中午,蘇寧易購發布12小時半程戰報。數據顯示,8月18日上午,全國近6000家蘇寧小店賣出早餐30萬份。
  • 量子隱形傳態 傳的是信息不是物質
    」還是個夢,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彭承志團隊已經實現了地面與量子衛星「墨子號」之間量子態的「瞬間傳輸」——量子隱形傳態和量子密鑰分發。   這是繼今年6月實現千公裡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力學非定域性檢驗後,我國科學家利用「墨子號」實現的又兩項重大突破。   星地量子隱形傳態成功有什麼意義?是否意味著距「瞬間轉移」實現已經不遠了?華商報記者近日專訪了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應用物理系博士湯衛東。湯衛東從事量子信息理論研究,2006年到2013年曾在潘建偉院士的研究團隊學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