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宇宙溫度的新方法被發現,人類對神秘宇宙的了解更近一步

2020-08-28 腦洞網絡版

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基於量子糾纏的溫度計,該溫度計可以精確測量比外層空間溫度低十億倍的溫度。

這些超冷溫度出現在原子云(稱為費米氣體)中,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這些雲來研究物質在極端量子態下的行為。


Trinity QuSys小組負責人Goold教授在討論該提案時,解釋了什麼是超冷氣體。他說:

「最開始溫度測量的方法,為物理學家思考氣體的標準方法是使用一種稱為統計力學的理論。該理論是19世紀的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等物理學巨人發明的。這些是復興時期希臘哲學家的古老觀念。可以通過原子的微觀運動來理解諸如壓力和溫度之類的宏觀現象。當時,由原子構成物質的想法是革命性的。」

「在20世紀初,另一種理論誕生了。這是量子力學,它可能是我們在物理學中擁有的最重要和最精確的理論。量子力學的一個著名預測是單原子具有波狀特徵,這意味著在臨界溫度以下,它們可以與其他原子結合成具有奇特性質的單個宏觀波,這一預測導致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實驗性探索以達到臨界溫度,最終在90年代創造了成功。第一種超冷氣體,用雷射冷卻(1997年諾貝爾獎)並被強磁場捕獲-這一壯舉獲得了2001年諾貝爾獎。」

「像這樣的超低溫氣體現在已在全世界的實驗室中製造,它們具有許多用途,從測試基本的物理理論到檢測引力波。但是,它們的溫度在納克爾文及以下的溫度低得令人難以置信!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想法。 ,在熱力學溫標中,開爾文的稱絕對0度是-271.15攝氏度。這些費米氣體的溫度比宇宙溫度低十億倍,它們是宇宙中最冷的地方產生的。」

那麼費米氣體到底是什麼?

「宇宙中的所有粒子,包括原子,都屬於「玻色子」和「費米子」兩種類型。費米氣體包含以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命名的費米子。在非常低的溫度下,玻色子和費米子的行為完全不同。玻色子喜歡聚在一起,而費米子則相反。它們是終極的社交距離!此屬性實際上使它們的溫度難以測量。」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Mark Mitchison博士解釋說:

「傳統上,超冷氣體的溫度是從其密度推斷出來的:在較低的溫度下,原子沒有足夠的能量擴散開來,使氣體密度更高。但是,即使在超低溫下,費米子也始終保持距離,所以在某些時候,費米氣體的密度與溫度無關。」

「相反,我們建議使用另一種原子作為探針。假設您有一個由鋰原子構成的超冷氣體。現在您將一個不同的原子(例如鉀)浸入該氣體中。周圍的原子會改變鉀離子探針的狀態,從而可以推斷溫度,從技術上講,我們的建議涉及創建量子疊加:一種怪異的狀態,探針原子同時與氣體發生相互作用,而不會與氣體發生相互作用。疊加會以對溫度非常敏感的方式隨時間變化。」

Giacomo Guarnieri博士給出了以下比喻:

「溫度計只是一個系統,其物理特性會以可預測的方式隨溫度變化。例如,您可以通過測量玻璃管中汞的膨脹來獲取身體的溫度。我們的溫度計以類似的方式工作,但是對於汞,我們測量與量子氣體糾纏(或相關)的單個原子的狀態。」

UCD的Steve Campbell教授說:

「這不僅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想法-我們在這裡提出的建議實際上可以使用現代原子物理學實驗室中可用的技術來實現。可以測試這種基本物理學確實令人驚奇。在各種新興的量子技術中,量子像我們的溫度計這樣的傳感器可能會產生最直接的影響,因此這是一項及時的工作,因此,《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編輯著重指出了這一點。」

戈爾德教授補充說:

「事實上,支持這項理論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進行了計算和數值模擬,尤其側重於幾年前在奧地利進行並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實驗。費米氣體是一種稀薄氣體捕獲了與鉀雜質接觸的鋰原子。實驗人員能夠使用射頻脈衝控制量子態並測量出氣體信息。這些是其他量子技術中常規使用的操作。」

「該計量方法可訪問的長度非常驚人,並且在傳統的凝聚態物理實驗中將是空前的。我們很興奮能夠將這些物質用作具有精密精度的量子溫度計上,並且通過現有技術來實施和測試。」

來源:

都柏林三一學院

你知道宇宙中最低溫度是多少嗎?

相關焦點

  • 不僅僅是地球,科學家新研究發現,宇宙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了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宇宙越來越熱了,當然了,這個溫度是相比於過去宇宙的溫度。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宇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事可能是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測量宇宙的膨脹。宇宙一直在膨脹。我們根據可探測到的最遠的電磁輻射測量預測了一個膨脹率值,但這個值與從距離更近的物體處收集到的測量值不同。若這兩個數值真的不相容,可能標誌著目前用來描述宇宙演化的宏大理論被打破了。如今有科學家設計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新方法,這種方法不太依賴於人類假設的宇宙運作規律。
  • 宇宙微波背景下測量微小的變化,將有助於發現宇宙起源的重大發現
    在宇宙微波背景下測量微小的變化,將有助於發現宇宙起源的重大發現。有可能對近140億年前發生的事情有詳細的了解嗎?值得注意的是,答案可能來自於對宇宙微波輻射的新測量,這種輻射如今瀰漫在所有的空間中,但在宇宙形成後不久就會釋放出來。
  • 新方法!測量哈勃常數,探索廣闊宇宙
    如今宇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事可能是我們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測量宇宙的膨脹。宇宙一直在膨脹。我們根據可探測到的最遠的電磁輻射測量預測了一個膨脹率值,但這個值與從距離更近的物體處收集到的測量值不同。若這兩個數值真的不相容,可能標誌著目前用來描述宇宙演化的宏大理論被打破了。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人類離宇宙又近了一步
    據悉,彭羅斯因發現了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結果,將獲得一半獎金;根澤爾和格茲因發現了銀河系中心的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將平分另一半獎金。今年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元)。黑洞是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其引力場大到光都無法從中逃脫。
  • 宇宙溫度如何變化?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
  • 如何測量宇宙物質的總量?加州科學家提出新方法,測量結果很精確
    在地球上,人類想要測量任何一種生物的重量或者種群數量都不成問題,但如果要對宇宙的物質總量進行測量,難度則會直線上升。測量宇宙物質總量的難度顯而易見,一是因為人類至今也沒有弄清楚宇宙是否存在邊界,二是因為人類無法通過直接方法進行測量,往往只能通過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從而導致測量得到的結果可能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 宇宙又多一個謎!宇宙膨脹速率的新測量方法帶來新謎題
    宇宙膨脹速率的新測量方法帶來新謎題  Connor Feng • 2019-07-25 17:08:52 來源:前瞻網
  • 了解宇宙的奧秘!
    宇宙科學就是一步一步地超越人們的這種踏實感的歷史,每一個新發現都伴隨著人們的驚奇和難以置信之感,幾乎每一次難題的解決,都會從相關證據中牽引出更富挑戰性的新難題。為獲得這些知識,人類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努力,每一個成就的取得都是繼續進步的階梯,每一個難題的發現又都是對智力的挑戰……。宇宙科學的發展歷程既充滿著理性和邏輯的魅力,又為人類留下了無盡的想像空間。
  • 更精確地估算宇宙中物質總量的新方法 物質組成僅佔宇宙總量1/3不到
    (來自:UC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在近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一支研究團隊介紹了他們用於更精確地估算宇宙中物質總量的新方法。實際上,我們可見、可互動和感受的一切,只構成了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通過計算數百個星系團的總質量,新研究發現物質組成僅佔宇宙總量的1/3不到。長期以來,科學家們認為物質和能量的佔比為三七開(約32% vs 68%),此外常規(重子)物質僅佔宇宙物質總量的5%左右,「暗物質」則佔絕大多數。
  • 科學家們如何測量出宇宙深空最高和最低溫度?
    其實科學家們在觀測宇宙和我們物質世界最深層次時,我們真的不能夠用生活中的常識來想像,經過幾百年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們已經有許多辦法來了解我們宇宙最遠處和微觀世界的最深處了。宇宙大爆炸後千分之一秒溫度高達萬億度以上。現在科學家們在大型強子對撞機裡面製造出了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場景,在這個瞬間形成的場景裡,溫度達到了10萬億K,達到太陽核心溫度的近100萬倍。那麼,以上這些高溫是測量出來的嗎?也不是,因為沒有這麼高的溫度計。任何溫度計在比這低很多的高溫裡都早就氣化掉了。那麼這些溫度到底是怎麼測量出來的呢?
  • 新的測量方法,得出不同的哈勃常數,引發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天文學家們用一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恆星,對宇宙膨脹的速度進行一次測量。這一次的測量結果來自於美國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測量結果成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激烈爭論的問題中心,而且這個問題可能會引發對宇宙基本屬性的新解釋。
  • 發現宇宙神秘的紫外線閃光,有助於解釋白矮星爆炸和暗能量的作用
    「這些是宇宙中最常見的爆炸。」米勒說,「但是這種紫外線閃光非常特別。天文學家已經搜尋了好幾年,卻從未發現過。據我們所知,這實際上是第二次看到Ia型超新星紫外線閃光。」神秘之謎這種罕見的閃光持續了幾天,表明白矮星內部或附近的東西非常熱。由於白矮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越來越冷,熱浪湧入使天文學家感到困惑。
  • 從相對論到引力波,百年宇宙發展史,宇宙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神秘
    相比之下,希伯·柯蒂斯認為,天空中的一些模糊物體是獨立的星系「島嶼宇宙」,完全等同於我們的銀河系。1924年,埃德溫·哈勃測量了到許多星雲的距離並證明它們不在銀河系的範圍之內,這個問題才解決。不僅如此,哈勃意識到宇宙比許多人想像的要大得多,而且發現宇宙還在增長。1929年,他發現來自遙遠星系的星光中的光譜特徵比附近恆星的特徵更紅(也就是說,它們的波長更長)。
  • 從相對論到引力波,百年宇宙發展史,宇宙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神秘
    魯賓寫道:「我們凝望了一個新世界,並且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神秘和複雜。」 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暗物質的數量比可見物質大約大五倍,但我們幾乎比1930年代更了解暗物質的含義。他們有一個問題:無論如何減少背景幹擾,他們都在各個方向上測量的噪聲水平一致。他們甚至驅逐了一直在天線中的居住的一對鴿子,希望鴿子導致這個問題。但是信號仍然存在。他們發現星際空間並不完全寒冷。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弱微波將其加熱至近三個開爾文(僅在絕對零值以上)。彭齊亞斯和威爾遜無意間發現了「宇宙大爆炸的餘輝」,那個時代的冷卻和稀釋的遺物,當時宇宙中的一切都被擠壓到熾熱而稠密。
  • 丹麥科學家發現: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方法也存在兩種差異
    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方法也存在兩種差異自從美國著名天文學家埃德溫但是,由於使用早期宇宙中的輻射和使用附近物體對這種膨脹的測量結果存在差異。現在,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用於確定宇宙膨脹率的速度測量可能並不可靠。目前,天文學家使用兩種非常不同的技術來測量宇宙的膨脹。一種是基於測量附近星系的距離和速度之間的關係,而另一種則源於研究極早期宇宙的背景輻射。令人驚訝的是,這兩種方法目前發現的宇宙膨脹率並不相同。
  • 研究發現: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
  • 《天體物理學雜誌》:宇宙氣體現在的平均溫度是100億年前的10倍
    《天體物理學雜誌》:宇宙氣體現在的平均溫度是100億年前的10倍(神秘的地球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天文學家測量了不同距離和年齡的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發現現在的溫度大約是100億年前的10倍。在新研究中,該團隊測量了來自100億光年外--即100億年前的氣體的溫度,並與在空間和時間上離我們更近的氣體進行了比較。該團隊從兩個範圍廣泛的空間觀測任務--普朗克和斯隆數字天空勘測計劃的數據開始。他們將這兩個數據集結合起來,然後通過測量其光的紅移計算出與熱氣體的距離。
  •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有新發現後,科學家稱:人類已不敢想像!
    宇宙的外面是什麼?有新發現後,科學家稱:人類已不敢想像!
  • 直到20世紀,人們還認為宇宙是靜態的!哈勃卻發現宇宙在膨脹…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科學家們發現,一種被稱為「暗能量」的神秘能量約佔宇宙總能量含量的68%,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太了解它。探索暗能量的本質是NASA建造寬視場紅外探測望遠鏡(WFIRST)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一個空間望遠鏡,其測量結果將有助於闡明暗能量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