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喜馬拉雅》:「藏文化」背後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麼?

2020-12-04 墨落說情感

《喜馬拉雅》是一部由法國導演Eric Valli所執導的影片,描述在尼泊爾西北方一個名為Dolpo的偏僻村落的故事。

說實話,《喜馬拉雅》這部電影,豆瓣評分只有8.6分,我認為是嚴重被低了。

#喜馬拉雅#有一句影評評論的非常到位,「有的畫面給眼睛看,有的給心靈;有的聲音給耳朵聽,有的給心靈。」

說的就是《喜馬拉雅》。

想一想,原因可能是因為裡面涉及了一些隱晦的「藏文化」偏小眾,非了解藏文化的人不能理解,或者道其平平

「該片是由法國、尼泊尼、瑞士和英國四國合作,歷時9個月拍攝的劇情與紀錄大片,曾入圍72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2000年愷撒最佳攝影獎。」

最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主題曲和配樂(《Himalaya》專輯獲得了愷撒音樂獎),真的可以讓人聽得淚流滿面,能擊穿人的靈魂~

我認為看懂這部片子一定要基於對藏文化或高原文化的理解,而暢銷書《狼圖騰》和不暢銷的《獵原》《西藏生死書》或許能給予很好的鋪墊和解答。

一個名叫「霆雷」的部落老首領,他的兒子在賣鹽的路上因風雪送命,無奈他想扶持自己的年幼的孫子「慈仁·帕桑」當新的首領。

他信不過兒子的下屬兼好朋友「卡瑪」,認為兒子的死和他有關,自己帶著老弱的「殘兵舊隊」踏上了幾十年不走的賣鹽之路……

01 變革者與傳統者的抗爭

為什麼賣鹽的風險這麼大,還要賣鹽?

電影一開始就交代,這裡雖然也種糧食,但在孫子慈仁眼裡可以吃好久好久的糧食,爺爺霆雷和藹地說「還不夠我們村子吃三個月」。

賣鹽是這個村子重要的經濟來源,而年輕力壯的男青年無疑是這條隊伍的主力。

老霆雷即便曾經是頭領,即便再固執,也落伍了。有人倒下去,就有人站起來,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卡瑪的能力收服了一眾村民,很多人願意推崇他做新的頭領。

真理,到底握在誰的手中?

卡瑪的變革是好的嗎?霆雷的固執是守舊的嗎?

都不見得。最後卡瑪救了霆雷的命,霆雷把頭領的位子傳給了卡瑪。

其實,這樣「新舊力量」的抗爭,不止出現在影片故事裡。

生活中處處皆是。

你與你的父親,一個公司裡的老員工和每年畢業季的新生,他們的身影都在這部電影裡。

在我看來,霆雷的「固執」是一種信念,這是當代人最缺乏的東西。

從卡瑪說出那句「是我救了他?還是雪山饒了他?」

一個新的「傳統者」誕生。

一個變革者和反叛者,終於變成了像霆雷一樣的傳統守護者。

霆雷說,「真正的頭領都是從反叛開始的」,然後把象徵著頭領的「東西」給了卡瑪。

02 弱小的是女人,勇敢的也是女人

電影裡講了兩個女人。

一個是霆雷的老伴兒,一個年紀大的女人。

一個是慈仁的母親,一個剛喪夫的年輕女人,佩瑪。

霆雷的兒子死了,帕桑跑過去抱著哭泣,霆雷怒目而視,而一個剛失去兒子的老母親,卻只能遠遠地看著,悄悄拭淚......

女人在這樣一個「男權」社會裡,是沒有話語權的。

很多時候她都是默默遵從霆雷的「號令」,即便不滿和委屈也只能默默承受。

她的第二個兒子,諾布。

八歲時就被霆雷送去了「寺廟」,就像我們的「公務員」編制一樣。

霆雷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做了「完美」安排,老大在村子裡當首領,老二去寺廟做「輕鬆的工作」。

就這樣,這位母親自八歲以後再也沒見過自己的二兒子。

若不是老大死了,霆雷也不會去寺廟請二兒子諾布。

諾布「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只會誦經和畫壁畫。他綁的鹽袋,在母親看來根本不結實。

她耐心地教給兒子綁鹽袋,抵額頭和眉心以示思念和親暱。

這樣的母親身上,我們看到上輩「隱忍的母親」「慈愛的母親」,不言,卻大愛。

佩瑪,是這個首領之家的兒媳。

她對兒子慈仁的愛,就是守護和教養。

她還年輕,丈夫死了,她還有「再選擇」的權力。

在男權世界裡,女人的生育能力,是她這輩子唯一值得驕傲的事情,也是她被善待的時期。

像佩瑪這樣優秀的女人更是「好資源」。

她和她的丈夫,以及卡瑪一起長大,三個人都有感情。丈夫死了,卡瑪便有了機會。

她也是喜歡卡瑪的吧。

說她勇敢和不同。

體現在,即便她對卡瑪有感情,她還是跟隨了自己公公的隊伍,一路上守護自己兒子。

更是在關鍵的時刻,「教育」卡瑪做個堂堂正正的男子漢。

年輕一代的女人身上有了「堅韌」的影子,也有了「自由」的影子。

多少年過去了。時代變了。

女人的地位改變了嗎?

現代社會的女人身上依舊有影片裡這兩位女人的影子,只不過一個在偏遠的藏族山區,一個在高樓林立的發達城市。

03 是敬畏還是玄學?

「西藏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我認為這話一點也不為過。

影片裡的音樂和恢弘的攝影場景無疑加持了這種震撼靈魂的效果,這是一種敬畏和神聖的感覺。

簡單的故事,簡單的人物,一切簡單到似乎有些老套,可人生莫不過如此。

人生的真相和道理正存在於這樣的「簡單」之中,所謂「大道至簡」。

唯一遺憾的是,如果同樣的簡單的劇情簡單的故事,換做中國人自己的視角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只是覺得中國文化,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卻被外國人發掘得如此鮮活和盡興惋惜罷了。

看看中國目前的影視市場現狀,都一門心思鋪在「流量」「市場」上了。

卡瑪照看帕桑這孩子帶上「眼罩」時,有一位長者說「以後孩子有人照看了」。

西藏人的心裡都是透亮的

所有人都知道佩瑪喜歡卡瑪,丈夫拉帕死後,怕桑會嫁給卡瑪。而她的兒子將來會成為新的頭領,卡瑪會把他的經驗傳給帕桑......

電影最後用「樹」的意象結尾。樹代表什麼?

西藏高原地區,沒有蒼穹大樹,還是孩子的帕桑自然不解。

諾布告訴他,「站在樹上,可以看得遠」。

帕桑便說,「樹就是爺爺,因為爺爺是頭領,站的更高,看得更遠。」

爺爺霆雷堅定不移的信奉喇嘛定下的出發的日期。

堅持地相信「鹽巴扔在火裡,如果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那就預示著是個晴天,

如果像石頭扔進大海一樣沉沒,那就預示著暴風雪的來臨!」

他常說「雪山認識他,看見他來了都會給他讓路」,加上西藏的「天葬」儀式......

這一切玄之又玄,迷之又迷。

(電影中的「天葬」,表現的比較隱晦)

我認為現代人對西藏文化難免有過度的解讀。

其實,這就是他們的一種信仰,普通人很難感同身受的「信仰」。

去西藏看一看雪山,看一看朝聖的人,看一看在廟前路上磕大頭的人,心靈便會為之一顫,是什麼力量驅使他們如此虔誠?

如果說「藏文化」的背後有什麼神秘力量?那就是「信仰」。

影片講了三代「王者」成長、銜接、堅持的故事,這裡有信仰的傳承和精神的歷練。

我們不必感嘆他們的艱辛和糧食的不足,和這些相比,物質的匱乏是最不值得一提。

精神的富足,信仰的守護,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所在!

人的修行方式,真的有有好多種,一步一步跨過雪山,一跪一拜走萬裡去朝聖,

在書法裡,在繪畫裡,在音樂裡,在文字裡......什麼都可以。

唯獨不能在追逐金錢的方式裡。

(作者:墨落)

相關焦點

  • 「桃花源密碼」是隱藏在中國神秘文化符號背後的絕地探險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的是什麼「書」?五德(「金木水火土」)為何被認為能夠決定皇朝興替?徐福東渡,究竟是替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還是出海避難?琉球的海底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近日,作家何殤的新作《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經由捧讀文化與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這部作品中,何殤用故事的形式揭開了中國神話和歷史當中隱藏的文化符號。
  • 美軍的51區,神秘的「外星人基地」,裡面究竟藏了些什麼?
    《51區》是由導演傑森·康納利執導的一部科幻風恐怖片,這部電影中對美國的51區描述成為了一個神秘的「外星人基地」,該片一經上映後,便讓人們對於美國的51區進行了無限遐想。51區在地圖上並不存在,更加堅定了人們的猜測:這裡很可能是美軍研究外星人的場所。
  • 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究竟是什麼?
    凡是練過功的人或者具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感覺到宇宙中有一種神秘力量。由於早期人類還沒有產生自然科學,因此對這種自然現象不理解,於是印度產生「魂論」,西方產生「神論」,而中國產生「道論」,「氣論」,道論,氣論是同一事物。所有人類文明,不過是這三論。
  • 獲獎電影《我的喜馬拉雅》小成本講好故事
    新華社拉薩11月30日電(記者陳尚才) 記者從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了解到,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日前在福建廈門揭曉,西藏題材電影《我的喜馬拉雅》獲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獎。影片真實再現了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牧民桑傑曲巴老人及其女兒卓嘎、央宗姐妹,在玉麥鄉守邊衛國的感人故事,其所傳達的家國情懷在廣大觀眾中引發共鳴。
  • 揭秘「聲音的力量」,我在喜馬拉雅做主播
    「您好,我們是喜馬拉雅。」「啥?那太遠了,去不了哇。」最終,出生於黑龍江的掉掉還是去了「喜馬拉雅」,不過不是那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而是位於浦東的知名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成為了一名主播。現在,他一邊錄節目一邊帶著團隊到處跑,與華晨宇、汪峰合作唱片錄製、電影配音等,在喜馬拉雅,掉掉說,感受最強烈的是「希望」二字,「我想,這份主播職業,我會做到做不動為止。」超過1000萬主播入駐,不斷產生新的內容火花。在物質消費市場呈現出逐漸飽和的情況下,還未被深度挖掘的精神消費市場蘊含著的巨大供給潛力。
  • 諾蘭導演的電影《信條》,英文原名「TENET」究竟什麼意思?
    「TENET」來自於基督教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標誌性符號「The Sator Square」,這是一個由五個拉丁文單詞組成的方陣,這五個單詞的橫向評寫與縱向評寫完全一致,代表著《馬太福音》第13章的一句話,「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He who works the plow sows the seed)。
  • 講述玉麥固土守邊故事 西藏題材電影《我的喜馬拉雅》首播
    西藏題材電影《我的喜馬拉雅》10月 6日在CCTV6電影頻道首播,並在愛奇藝與1905電影網同步上線。影片真實再現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牧民桑傑曲巴老人及其女兒卓嘎、央宗姐妹,在長達幾十年的艱難歲月裡,在玉麥鄉守邊衛國的感人故事。
  • 電影《我的喜馬拉雅》黃金周上線 動人再現玉麥三人鄉守邊故事
    電影《我的喜馬拉雅》由電影頻道節目中心與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真實再現西藏自治區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牧民桑傑曲巴及其女兒卓嘎、央宗姐妹的動人守邊事跡,將在10月6日黃金時間於CCTV-6電影頻道首播,並在愛奇藝與1905電影網同步網絡上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莊嚴獻禮。
  • 藏在喜馬拉雅山深處的神秘王國,三百年前曾屬中國,仍過封閉生活
    喜馬拉雅山脈、藏語意味著「雪之故鄉」,位於青藏高原南邊的頂上邊緣,是中國與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等國的天然邊境, 這座山的深處有一個神秘的王國,300年前屬於中國,至今仍過著封閉的生活。這個地方叫木斯塘,古稱羅域, 喜馬拉雅山脈有10座海拔超過8千米的雪山,其中有兩座大雪山,即阿納布爾納和道拉吉裡, 木斯塘躲在這兩座雪山後面,也就是這兩座雪山的北邊。
  • 藏民族的金屬護身符「天鐵」
    在西藏傳統文化裡認為託甲是天降下來的聖物,埋藏地下,長期不鏽,呈現各種形色。 天鐵的歷史文化 天鐵的地位 藏族傳統的護身符文化,同時也可以擴展到喜馬拉雅文化圈來研究議論,甚至可以參照更為廣大地域的文獻物質材料。
  • 《岡仁波齊》:藏地不需要被「神秘」籠罩 - 南風窗網
    《岡仁波齊》:藏地不需要被「神秘」籠罩 從當初被西藏的神秘吸引走進西藏,到摒棄「神秘化」、「符號化」完成「日常西藏人」的電影作品,是張揚對西藏的再度認知,也是他對於民族與世界概念的重新梳理。
  • 深藏喜馬拉雅的人骨湖:800多具神秘遺骸,查不出身份找不到死因
    在喜馬拉雅山脈深處,藏著一座小湖,湖水閃爍著翡翠般的光。湖水平靜無波,守著這幅天然美景的,卻是來歷不明的成堆人骨……這座藏於山間的「人骨湖」,坐落在喜馬拉雅山腰,海拔大約4800米,周圍山民稱之為「路普康湖」,英文寫作「Roopkund Lake」。
  • 三星堆遺址背後藏著什麼秘密? 為何科學家在80年間挖掘超13次!
    神秘的三星堆遺址背後究竟藏著什麼秘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三星堆遺址位於我國四川成都平原一帶,它的被發現,屬於中國考古學的顯著的成果之一。據相關數據顯示,三星堆遺址在被挖掘的過程中,就出土了很多形狀獨特的奇珍異寶。首先是一些玉器和青銅器。尤其是這些青銅器吸引了無數考古學家的眼球。
  • 月球的神秘洞穴裡,究竟藏著什麼?
    但如果我們探索月球,會發現巨大的黑暗神秘洞穴。這些洞穴很可能是巨大地下洞穴系統的入口。它們散布在月球表面上。以我們當前的技術,仍然可以探測一下這些神秘洞口中究竟有什麼。NASA有一項月球潛水員計劃,將極端地形漫遊車送入神秘洞穴中,沿著洞壁垂降。
  • 推薦喜馬拉雅FM聽書幾款好聽的小說
    2014年的時候無意中接觸到了一款聽書的APP喜馬拉雅FM,我是一個比較懶的人,不喜歡看書,但是生活中不接觸書是萬萬不可的,懶得看那就用眼睛聽吧,當然之前也接觸過荔枝FM,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喜馬拉雅FM,其中原因就不解釋了,個人愛好吧。
  • 《超體》神秘器官,人類大腦究竟要沉睡多久?
    電影是技術、制度和文化的交叉呈現者,它本身的目標之一絕對包含商業上的成功,沒有票房,一切都是不真實的,但如果在商業成功的基礎上,再能衍生出一些「扒拉靈魂」的作用,就更好了。神秘器官,人類大腦究竟要沉睡多久?毫無疑問,大腦是人類最複雜、最神秘的器官。生物學家費盡心思研究,也只能初窺門徑,我們甚至都沒有辦法搞清楚腦血管是怎麼回事兒,所以,任何腦部問題都是醫學難題,一個腦出血就能瞬間掛掉一個人;至於說,記憶、夢境、恐懼等更高級的生命活動,就更無從知曉了。
  • 《攀登者》有沒有抄襲韓國電影《喜馬拉雅》?答案一言難盡
    韓國電影《喜馬拉雅》拍攝於2015年,它也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可想而知,珠峰與韓國在地理上沒有任何交叉點,韓國人登山,也與國家榮耀沒有任何關係,因此,韓國電影《喜馬拉雅》裡的主題基調與《攀登者》是迥然不同的。
  • 國家航天局、喜馬拉雅、China Daily上榜「2019科幻產業觀察榜」
    未來事務管理局在頒獎辭中表示,"喜馬拉雅在2019年以多種方式拓展了科幻和聲音領域的結合,展現前所未有的世界,為科幻提供內在動力,為尋找突破的各領域提供了嶄新的方向。"未來事務管理局是一個專業的科幻文化品牌,專注於科幻原創內容創造,致力於打造中國科幻的真正時代。
  • 電影《喜馬拉雅》中的藏傳佛教
    電影《喜馬拉雅》 法國人艾瑞克·威力導演的藏族題材電影《喜馬拉雅》,淋漓盡致地體現了藏族人的生活:艱苦寒冷的青藏高原上,生活著一群勇敢而淳樸的人,他們的物質條件很匱乏,為了生活,必須付出所有的努力和智慧,頑強地尋找著自己生存的希望
  • 電影《冥王星時刻》,把神秘的喪葬文化,展現在我們面前
    觀影之前,對於電影和導演進行了一番百度,《冥王星時刻》是一部關於一位導演在缺乏資金的情況下要拍攝民間喪歌《黑暗傳》的故事,而《冥王星時刻》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部構思有十年之久,因資金等各種因素至今才與觀眾見面。導演章明先生,是一位低調,獲獎無數,被認為是神秘主義風格的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