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遠古:英國最新研究稱古人能獵食大象

2021-01-15 中國網

大象頭骨可以重達180公斤。

中國網6月22日訊 據英國BBC報導,遠古人曾經以古象巨大的頭部為食,這些象類如今已經滅絕。舊石器時代人類獵食大象的說法在近日引起了激烈爭論。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人們會獵食大象。除了它們的身體,人類還會留下頭部。這項研究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早期的人類在遷徙中會攜帶著大象的頭骨。

長久以來,人們早已接受了遠古人類獵食動物來補充蛋白質和脂肪的觀點。

然而,科學家質疑大象對於遠古人來說是否體積過大?原則上難以捕殺。他們認為,與其說狩獵大象,遠古人更可能的做法是食用自然死亡或者遭其他食肉動物襲擊而亡的大象屍體。

最新的調查研究不僅得出大象遭到獵食的結論,還指出古象的頭部是遠古人重要的卡路裡來源。儘管如此,即使是運輸大象的頭部,對遠古人類來說都是個麻煩。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的Aviad Agam和Ran Barkai尋遍了多處曾經發現過古象頭骨的考古遺蹟,包括遠古人類(含古猿)居住的舊址,例如1600萬到1300萬年前的遺址(今非洲吉布地共和國)、80萬到50萬年前的遺址(今以色列)以及15萬到13萬年前的遺址(今俄羅斯)。

在死海裂谷一處遺址上,考古學家發現了螃蟹、魚、鹿和龜的遺骸,旁邊還有154頭古象化石,包括一個完整的頭骨、幾個牙齒碎片、尖牙、頭蓋骨以及兩塊腦殼的內表面。

另一塊近乎完整的古象頭骨也在此處被發現,它的一部分遭曾經住在這裡的人類挪動並壓碎。

這些遺蹟都來源於一種如今已經滅絕的古象——古稜齒象。

古稜齒象一般被認為是現代亞洲象的近親,它們都有一對長而粗壯的上門齒。古稜齒象生活的時代正處於地質上的冰川時期,它們比亞洲象體型更大。它們也是遠古人類能夠獵食到的最大食物,比接下來一個時期該地區體型最大的動物——河馬,要大上5倍。

現代非洲象的頭骨與下顎可以重達180公斤,象鼻110公斤,雙耳44公斤,舌頭14公斤。大腦也可以達到6.5公斤,現代大象的頭部總重量甚至能達400公斤。

「對地質時代第四紀更新世滅絕的古象來說,這些數據可以幾乎翻倍增長,」科學家說。這表明大象頭部的營養是值得遠古人類花費力氣的。(編譯:李智)

相關焦點

  • 盤點地球上已經消失的遠古巨蛇,第2個獵食大象,第1個愛吃鱷魚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蛇在人們原始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原始文化當中蛇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被人們當做圖騰信仰,從遠古時代到今天,說類也在大自然的影響下不斷的進化改變,曾經在地球上生活著許多體型巨大的蛇類
  • 遠古人類?遠古大象?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新研究顯示,考古學家在德國北部小鎮舍寧根發現了一具大約30萬年前已滅絕的大象的完整骨架。科學家推測這頭歐亞大陸的直齒象可能死於老年時期,臨死後,食肉動物們把它吃掉了,它骨頭上的咬痕表明食肉動物正在享用這頭死去的大象,在大象附近發現的燧石片和骨制工具表明,遠古人類已經把大象剩下的軀體都吃光了。
  • 大象肉能吃嗎?
    大象肉當然能吃,我們的史前祖先就靠吃大象肉為生,吃了幾十萬年。現在非洲、亞洲還有不少人吃大象肉。不過大象是保護動物,我們就別打它們的主意了。大象是長鼻目象科的統稱,不管是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古稜齒象、矮象,還是現存的亞洲象、非洲草原象、非洲森林象,都可以稱為大象。人類吃大象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數十萬年前的史前時期,各地區發掘的早期人類遺址都證實我們的祖先喜歡獵食巨大而笨拙的象類。
  • 研究稱長毛猛獁DNA可幫助瀕危大象脫離滅絕危險
    來自加州大學的助理教授Beth Shapiro表示科學家雖然不能克隆一隻猛獁象,但卻可以將遠古猛獁和大象在600萬年前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在那之後,猛獁象進化除了抗凍血液和濃密的皮毛以應對寒帶地區的惡劣天氣,大象則生活在熱帶地區。
  • 方舟子說象棋源自印度,中國沒有大象?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
    方舟子說象棋源自印度,中國沒有大象?曹衝稱象沒大象稱的是啥?象棋也是外國的圓?首先,說中國沒有大象是不對的。君不見,好孩子代表曹衝曾經稱過象。如果覺得曹衝的時代還不夠古老的話,聖王大舜在耕於歷山之時,曾經「象耕鳥耘」,也就是訓練大象來耕田,雖然只是傳說,但是如果沒有大象存在,傳說哪兒來的呢?現在出土的文物中,也有商王捕獵大象情景,殷墟出土的獸骨中還有大象的骨頭。曹衝稱象怎麼來的?秦漢時期犀牛和大象分布大半個中國,秦嶺以南都有,現在雲南還有大象,秦朝雲南就已經納入版圖了,中國怎麼會沒有大象。
  • 遠古時代的巨型蜥蜴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一口能吞下一個大象嗎
    地球目前用我們已知的方法推測大約有45.5億年,地球的年齡是與地球起源的假說有密切的關係,地球演變成今天的狀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歷了很多的時代,其中有個遠古時代(距21世紀300萬年的一個時期)。再遠古時代,地球上出現了很多的巨無霸,這個時代在恐龍時代以前,也就是說在恐龍出現在地球以前,地球上就已經出現了比恐龍大得多的生物。
  • 最新DNA研究揭秘英國人祖先:藍眼睛、黑皮膚
    英國廣播公司(BBC)當地時間2月7日報導稱,研究人員通過提取DNA分析,生活在1萬年前的英國人是擁有藍眼睛的黑人。隨後的研究顯示,這名男子的身材矮小,約為5英尺5英寸(165釐米),很可能在20歲出頭的時候就去世了。
  • 揭秘水下蜘蛛生活 攜氧氣囊在水下棲息獵食
    騰訊科技訊(葉孤城/編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目前,科學家揭示一種完全生活在水下的神秘蜘蛛物種的隱密生活。這種蜘蛛叫做「潛水鐘蜘蛛」,它們能在水中有效地呼吸,每天僅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它們可以在水下捕捉獵物這種蜘蛛叫做「潛水鐘蜘蛛」,它們能在水中有效地呼吸,每天僅露出水面呼吸一次空氣。每隻潛水鐘蜘蛛都在水面植物上編織一個蜘蛛網,再被自己束縛在其中,蜘蛛網中充滿著空氣,可附在蜘蛛腹下。
  • 動物園的動物量體重,小動物能上稱,大象又該怎麼稱?
    但是畢竟動物是動物,想要讓它安安靜靜的上稱,那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當然了,為了給這些小動物稱體重,那些飼養員也大顯神通,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讓它們懂了,因為不讓動的話就可以抓著它們放在稱上直接稱就好了。鳥類真的是最萌的了,為了給它們稱體重,需要將它們綁起來,控制住翅膀,這樣就不用擔心它們飛走了。
  • 從遠古生物、大象和老鼠說起
    進化是腫瘤行為的核心,通過了解癌症細胞為什麼會進化,科學家可能會發現治療癌症的最新方法。為了揭曉人類為什麼會患上癌症的根源,我們追溯到遠古時期進行研究,大約7億多年前,那時地球上的生命出現了永久性變化。在地球形成的最初幾十億年裡,單細胞生物佔據了整個地球,隨著生物不斷進化,單細胞開始組合在一起,從而出現了多細胞生命體。多細胞生物具有許多優勢,細胞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結合在一起,這種數萬億計細胞的結合,使我們擁有複雜的身體結構,例如人類的大腦。
  • 奇聞:天鵝追著大象欺負?像豬一樣大的大象,竟是獨眼巨人的原型
    獨眼巨人荷馬史詩《奧德賽》一篇中的獨眼巨人這一神話形象難道真是古人憑空遐想的嗎?其實不然,獨眼巨人的原型其實就是西西里島上的一種史前大象,可能看到這的朋友一定是一臉茫然,聽我慢慢說。在西西里島上,古希臘人登上此地,進行探索,沒想到卻找到了一堆怪異的頭骨。
  • 湖北房縣發現一對距今200萬年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新華網武漢5月30日電 5月27日,湖北房縣發掘出一對距今200萬年的遠古大象門齒化石。  據《十堰晚報》報導,5月20日,房縣城關鎮花寶村磚廠的工人在取土時,從黃土裡挖出石頭形的白色物體,磚廠老闆發現這種石頭形的白色物體非同尋常,及時報告縣公安局和文物部門。
  • 大象怕老鼠 貓有九命?人類對動物12大錯誤認識
    貓有九條命 金魚很健忘 大象怕老鼠———    老鼠喜歡奶酪、鯊魚從不睡覺、貓有九條命、大象害怕老鼠……關於動物有很多傳統說法,可是據英國《獨立報》最新報導,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說法並不正確,甚至純粹是無稽之談。
  • 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原標題: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現代的動物主要都以萌為主,但是你知道遠古時期的動物長什麼樣嗎?遠古時期的動物比人類提前億萬年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它們經過了很漫長的歲月,因為災難有的生物遭遇滅絕,有的生物開始逐漸進化適應新的環境,更是有的生物從海洋中走向陸地,從海洋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但是無論這些動物如何進化,它們都擁有一些在遠古時期最初始的模樣。今天大家就與寵哥穿越到億萬年前,看一看那些遠古時期的動物。
  • 人類的"遠親"體型賽大象 "直系表親"小且像鼩鼱
    2008年,研究人員發現一根56釐米長的二齒獸股骨後,意識到這是一種體型較大的動物。然而,蘇萊賈和同事發現的二齒獸骨骼化石更大,其股骨長度超過80釐米。涅德威茲基說:「獲得這一考古發現之後,更加清晰地表明我們正在研究一種體型巨大的遠古物種。我們認為這是三疊紀歐洲地區最意想不到的考古發現之一,誰會想到這裡會發現接近大象大小的哺乳動物遠親物種化石證據?」
  • 英研究揭秘大象四種獨特個性 推崇領袖智慧而非戰鬥力
    研究人員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0月28日報導,英國斯特靈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象擁有的4種獨特個性使其能夠在艱苦卓絕的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科學家們指出,這些個性在動物王國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目前,《比較心理學雜誌》刊登了這項研究結果。
  • 人類的"遠親"體型賽大象,"直系表親"小且像鼩鼱
    2008年,研究人員發現一根56釐米長的二齒獸股骨後,意識到這是一種體型較大的動物。然而,蘇萊賈和同事發現的二齒獸骨骼化石更大,其股骨長度超過80釐米。涅德威茲基說:「獲得這一考古發現之後,更加清晰地表明我們正在研究一種體型巨大的遠古物種。我們認為這是三疊紀歐洲地區最意想不到的考古發現之一,誰會想到這裡會發現接近大象大小的哺乳動物遠親物種化石證據?」
  • 最新研究:4000萬年前遠古南極或擁有暖溫帶氣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南極洲已知最早現代兩棲動物——約4000萬年前蛙類化石的發現帶來對遠古時代南極的新認識,它提供了進一步證據的證明,
  • 5種狂暴遠古動物,第3種距今兩百萬年,能捕大象
    駭鳥,駭鳥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遠古鳥類,它是生活在6200萬-200萬年前的狂暴掠食者,不僅用飛快的奔跑速度,還有著強壯的肌肉以及利爪,甚至可以用鉤狀的喙給獵物致命一擊,有觀點猜測駭鳥的祖先有可能是霸王龍,因此駭鳥繼承了其能力。
  • 研究稱大象有4種性格 助其野外生存
    在一項對非洲象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大象群落中最常見的四種截然不同的性格——領袖性格、溫和性格、頑皮性格和可靠耐勞性格。科學家稱,每種性格都能幫助這種巨型哺乳動物在嚴酷環境中生存,這在動物王國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