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是重慶急救醫療中心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孝昌醫療分隊隊長。
她是重慶市第一批到湖北援助的醫護人員。1月26日深夜,重慶市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抵達湖北孝感,經過短暫的培訓,在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來自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的20名隊員兵分兩組奔赴戰場。5名護士作為重症組成員留在孝感市中心醫院,其餘15名隊員,奔赴孝感市下屬的縣級市漢川市。
如今,楊曉娟換防到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展開救治,至此,已經在湖北抗疫一線奮戰了50多天。
大年初二
1月24日,大年三十的下午,正在家裡準備吃團年飯的楊曉娟接到了醫院領導的電話,準備好馳援湖北的通知。吃年飯時,她與丈夫、孩子都強顏歡笑,實際上內心各自擔心。
楊曉娟很早就開始關注疫情,看到自己的老師和同學都去了武漢,她也很想去。「都是同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楊曉娟的愛人張臻是一名疾控醫生,他倆都是軍校畢業。「愛人希望我能夠一展所長,馳援抗疫一線。」張臻也想來,寫好了請戰書,但是領導沒同意,說一家不能兩人同上前線。張臻曾在部隊多年,在聽到自己的妻子要去湖北馳援,他沒有任何反對,還支持、鼓勵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夠一展所長,馳援抗疫一線。
帶著院領導的重託,懷著丈夫對她的期盼,1月26日大年初二的時候,楊曉娟就帶領著15名隊員從重慶出發前往孝感,在孝感經過短暫培訓之後,前往漢川市人民醫院。在2月15日,楊曉娟帶著她的隊伍換防到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至今已經快兩個月了。
漢川時光
漢川毗鄰武漢,兩地人員流動頻繁,是這次疫情的重災區。作為孝感轄管的縣級市,漢川的疫情更為艱難:感染人數多、醫用防護物資緊缺、病房不堪重負……
「不管再大的困難,我們也必須迎難而上!」作為醫療隊隊長,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楊曉娟說,上了戰場,就沒有退路。
重慶市援助醫療隊抵達漢川後,迅速制訂抗疫計劃,以漢川市人民醫院和當地醫護人員為依託,支援整個漢川市的抗疫工作。查房、嚴格監測尿量、蛋白等各項數據,優化和調整診療方案……
每天,楊曉娟要工作十多個小時,「神經繃得很緊,心裡想的是快點,再快點,再多治一個病人,多下一個醫囑。」
漢川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輕症病區配置了呼吸機,但在該病區的醫護人員絕大多數都是非呼吸科、重症醫學科專業出身,不太會使用。醫療隊就錄製了呼吸機使用小視頻,楊曉娟等人在完成日常診療工作後,又對所有醫護人員進行呼吸機使用現場培訓。
「病毒很無情,人間有大愛!」這是感謝信的第一句話,這封感謝信是離別之際,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人民醫院幾位患者聯名寫的,信中說,我們很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我們又很幸運,遇到了一批專業而敬業的醫療隊……
2月15日, 漢川市人民醫院門口,楊曉娟默默站了會,然後轉身上了車。車上還有和她一樣同樣來自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的14名醫護人員,從這天起,他們將由漢川轉戰孝昌。在漢川,他們奮戰了整整17天,也是第一支來漢川支援的外省醫療隊。
轉戰孝昌
2月15日中午,茫茫大雪中,楊曉娟帶領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轉戰至孝昌縣,與13日抵達孝昌的重慶對口支援隊15名隊員會合。他們將並肩戰鬥,共同打贏湖北保衛戰。
不管是在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還是在漢川市人民醫院,條件都比重慶要落後。「雖然很累,但是看到孝昌的醫務人員比我們更辛苦,自己內心非常欽佩,能和大家一起齊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我感到很開心。」
由於重慶赴孝感支援隊來自重慶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醫院,前來馳援孝昌的時間也各不相同,身為隊長的楊曉娟,更多的是考慮如何安排隊員,如何讓每一位隊員都能夠在合理的崗位上工作。
重慶對口支援孝感醫療隊現在到達孝昌的總人數是103人,其中覆蓋的專業有呼吸、感染、重症、中醫、影像、醫院感染等等,涉及到的專業是非常全面的。
如今,孝昌縣的疫情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作為一名隊長,楊曉娟最重要的職責是帶領隊員和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的醫生、護士齊心協力,把這場戰役打贏。「我們的目標是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我還需要保證每個人都平平安安的,做到醫護人員零感染,帶著隊伍凱旋而歸。」
重報集團孝感報導組記者 張錦旗 甘俠義 羅永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