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轉CS不可能變可能芝大計算社會科學就讀體驗

2021-01-14 騰訊網

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海外學府的真實面目以及在國外頂尖名校的就讀體驗,棕櫚君開設了「名校就讀體驗」專欄!

這一期,我們將為你揭秘申請熱門項目:

芝加哥大學計算社會科學碩士(computational socialscience)-經濟學方向

小編邀請到了畢業於芝大計算社會科學項目的 Tim 學長,為大家分享他眼中的芝加哥大學、項目學習生活與體驗、就業前景,他得到的成長與收穫……

No.1學校印象

大眾眼中的芝大

芝加哥大學在很多學生眼中是學術勝地,它雖然不屬於常青藤學校,但常年能排到全美前十。學校的優勢學科主要在社會科學(如經濟學等)法學、物理以及建築等,學校還有在經濟與建築領域都有著名的「芝加哥學派」。坐落在美麗的密西根湖邊的芝加哥大學,每年都吸引著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本科、碩士與博士學生。

(芝加哥市中心遠景,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我眼中的芝大

雖說芝大一直以學術見長,但並不代表芝大的學生都是學習上的 nerd。每次下課途徑校園,我都能看到長跑、扔飛盤的同學,或是學校體育校隊的同學進行訓練。學校的學生中心負一樓還專門開設了 student club,同學們可以結伴去放鬆休閒,內設桌球等各項娛樂設施。

此外,可能有一些同學和家長和去年剛來芝大的我一樣,比較擔心芝大周邊的安全問題。經過了一年的學習生活,親測還是很安全的。在學校範圍內的 55-61 街,每一個街角都有芝大 police 設置的應急報警柱,傍晚來臨時,報警柱旁還會有警察站崗。同時,學校從傍晚開始會提供校車,一共有四個線路,在學校與周邊循環接送學生,並持續運營至凌晨。這樣的保障對於擔心芝大周邊安全的同學來說無疑是定心丸。

(芝大全景,圖源官網)

No.2在芝大就讀是種什麼體驗?

項目特色 & 課程設置

芝大社會科學院 Master of computational socialscience (計算社會科學) 這個項目是芝大社會科學學院與計算機學院聯合創立的,項目很新,我本人是第四屆學生。項目的培養目標旨在通過計算統計等編程課程的訓練,使同學掌握一定程度的算法與編程技能,並將這些技能運用在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中。項目招收不同社會科學方向的學生,我就讀的是是經濟方向,其他還有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政治經濟學等很多其他的社會科學方向。

項目時長兩年,每一年除了必修課之外,選課自由度比較高。第一學年(註:芝大採用 quarter 學制,每一學年三個學期,每一學期 10 周左右)學生可以選擇一門計算方法課程(如計算機技術等)、一門社會科學課程,以及必修課。第二學年中,每一學期可以選一門計算方法課程(如計算機技術等),一門社會科學課程,以及一門全校任選課程。項目畢業需要完成一篇畢業論文(thesis)。 較高的選課自由度使得同屆學生的規劃十分多樣,比如有堅定學術、準備讀博的學生,也有希望能儘早進入業界開始工作的學生。

(經濟系教室,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課業特色 & 就讀壓力

就課程來說,項目除了必修課之外,大多數同屆同學都分散在全校各個學院與系中,所以平時同項目的同學,除非是與自身方向相似或同選一門課的,基本上比較難見面。

就課程難度來說,學術類學生傾向選擇博士 level 的課程,而這些課程往往也更有難度,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取得好成績(比如芝大經濟系的「三高」課程就是著名的地獄課程之一)。

(課堂,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項目申請門檻 & 個人背景參考借鑑

計算社會科學這個項目是比較年輕的項目,所以相對來說申請門檻沒有特別高,但近年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同時項目的培養方向目前也逐漸向學術人才傾斜。

以申請材料為例,在前年只需選交的 writing sample,去年改為了必須提交,而 writing sample 通常是體現申請者學術能力的材料之一。申請的硬體方面,芝大的社會科學學院有著目前我見過全美申請最嚴格的 TOEFL 要求之一,即四項成績都需達到 26 分。不過這個也不要過分擔心,即便沒有達到,也是會有 conditional offer,可以之後補考,或者針對口語分數沒有達到的,可以參加學院組織的口語測試。

我當時是 GPA3.7, TOEFL110, GRE 330+4,項目的硬性要求大概算是社會科學類碩士中的一般水平,所以不用太大的壓力。當然,申請人的背景會影響到錄取的獎學金數額,所以還是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軟硬背景~

(方庭走道,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同項目學生背景

我身邊錄取的同學一般都是國內應屆畢業的學生,但本科專業很多元,有經濟、社會學、地理、計算機、心理學、語言學等很多方向,同時還有少數已經有工作經驗的同學。

陸本和海本的比例中以陸本居多,中國學生與外國學生中,以中國學生居多。同屆的平均實力都比較強,比如有豐富的實習經歷的牛人,也有本身主申直博、以這個項目當過渡的大神,所以總體來說這個項目的 cohort 可以給到自己很強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No.3就業資源

學院的求職資源 & 校友資源

項目今年與 career services 專門設立了為我們項目提供就業輔導的部門,但鑑於項目向學術的逐漸傾斜,相比芝大其他學院的 career services,比如 Booth 商學院與 Harris 公共政策學院的還是遜色一些。但是希望畢業工作的學生也可以參加其他學院的就業指導以及 career fairs,或者可以去學校 career service 官網(一直在為芝大學生滾動更新就業與實習崗位)尋找機會。

(方庭正門夜景,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同屆去向

大多數的同學其實在芝大異常嚴格的學術要求與課程中紛紛選擇了畢業工作的道路,去向主要在數據分析、商業分析、諮詢行業,或者是更純粹的數據科學與計算機領域,而這與項目設置的編程與計算機相關課程是密不可分的。

學術走向的同學也有很好的出路,有不少同學都能申請到 top10 甚至 top5 的博士項目,項目的領域包括經濟、社會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具體的畢業去向在項目網站中每年都會更新。

No.4申請寄語

申請 tips

項目的申請可能會比較偏好有複合背景的同學(社科學科+數學/統計/計算機等),雖然不是硬性要求,但這樣的複合能力會更加契合項目的培養方案與目標。所以,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學習本科學科的同時訓練自己的數據分析與編程能力,比如選修一些統計學與計算機課程,學習一些常用軟體(比如 python,R,Stata 等),或是參加與數據分析相關的實習,從而在申請中展現自己的複合背景。

(圖書館,照片由導師提供,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對於希望繼續學術道路的同學來說,這個項目是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芝大的學術資源會讓你覺得沒有來錯。比如如果是經濟方向的學生,在去經濟系上課的途中就有可能偶遇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教授。

芝大的學術氛圍對希望讀博的同學是很友好且濃厚的,同時也給了學生展示自己學術能力的機會。當然,希望畢業工作的同學也可以考慮這個項目,因為其設置了靈活的計算編程等課程的培養。希望工作的同學可以調整學術與應用課程的比重,好好利用這一個項目的培養特色,為自己的職業道路添磚加瓦。

-END-

相關焦點

  • 就讀體驗丨香港大學計算機專業(MSc Computer Science)
    香港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就讀體驗
  • 計算社會科學:發展現狀與前景展望
    從早期的自然哲學到中世紀的數學探索,逐步演變到當今的基於數值計算和模擬仿真的計算科學。進入21世紀,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拉開了被稱為第四代科學——(大)數據集約型科學發展的序幕。作為一門科學或學科的發端,CSS其實可上溯到20世紀中葉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經濟行為的可計算規範研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 計算社會科學:一種新研究範式
    計算社會科學是大數據時代的產物,目前計算社會科學更多地被理解為一個利用計算的方法開展社會科學問題研究的新興領域。2009年2月,以David Lazer為首的15位學者在Science上發表題為「計算社會科學」的觀點性文章,標誌著這一領域的誕生。
  • 計算社會科學的哲學透視
    與傳統社會科學相比,這一進路在本體論上預設社會實在是動態的信息—計算之網,從而超越了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之爭,為社會現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論。  2009年2月,一群社會科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聯名在《科學》上發表了《計算社會科學》一文,這幾乎已成為計算社會科學正式誕生的一個標誌[1](P721-723)。概括地說,計算社會科學是一門運用計算進路研究社會的交叉學科,關涉計算機科學、數據科學、人工智慧、複雜性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主要領域。
  • 就讀體驗 | 我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學認知科學
    我是L,目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讀大三。申請時,在有方留學的幫助下,我進入了當時自己最感興趣也是學校的王牌專業——生物學(General Biology)。經過近兩年的探(zhe)索(mo),我找到了真愛,在大二下學期下定決心投入認知科學的懷抱。今天,我特別把這個專業推薦給大家,希望對喜歡生物領域的同學有一些啟發,同時介紹我轉專業的過程。
  • 安德魯·阿伯特北大演講:芝加哥大學的社會科學何以長盛不衰
    簡而言之,自芝加哥大學在1892年成立以來,芝大的社會科學可以說相當穩定地維持了出色的研究水準。這種穩定性在其他偉大的美國大學的社會科學中並不常見,坦率地說在芝大的其他學科中(比如芝大的英語文學研究,音樂學研究等等)也不常見。這種穩定性是從何而來的呢?在這個簡短的講座裡面,我將和各位聊聊在我看來-在美國之內-為芝大僅有的一些學術結構。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哲學社會科學與時代同行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隊伍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主力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關係到整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構建。當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還不夠科學、學術研究的現實感還不夠鮮明等方面。這種狀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 熱帶地區可能在變大(新知)
    近年來,生活在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區北部,以及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區南部的人們有種感覺,氣候似乎發生了改變:全年氣溫較高,四季界限不明顯,日溫度變化大於年溫度變化。這是錯覺嗎?
  • 指南者學員在HKUST就讀王牌專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目前,我已經在科大BDT專業學習了3個月,雖然因為疫情多少還是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CV Workshop轉為了Zoom Meeting的形式),但總體來說在這裡還是收穫良多的。今天,我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科大BDT專業三個月來的就讀體驗,希望可以為同樣想就讀這個專業的同學提供一些真實的參考。
  • 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那麼,在早稻田大學就讀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早稻田大學的學校裡有個銅像,是早稻田大學的創始人,矗立的大隈重信像仿佛在迎接每一位真心求學的學子。早大有個傳統,入學的時候要和他合影,畢業的時候再來合個影。大隈講堂,早大著名的拍照場所。大隈講堂旁邊有棵巨大的銀杏樹,秋天的時候特別的漂亮。
  • 大數據時代的社會科學研究新範式
    其一,大數據技術有助於對社會科學現象進行系統性掃描。傳統社會科學研究受限於資料收集、信息傳遞以及知識獲取的技術性因素,往往不可能對社會現象的全貌進行系統性定位和描述。其二,大數據技術有助於對社會問題進行動態跟蹤。
  • 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分野
    內容提要根據我國現行的學術體制和學科分類,我們習慣於把所有的學科分為人文社會科學(文科)與自然科學(理工科)兩大類,這種分類其實是有問題的: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是很不相同的東西,將它們籠而統之地稱為人文社會科學、甚至將人文學科完全併入社會科學是很不恰當的。
  • 深圳:理科大學在討論文科教育如何創造生產力 這個議題亮了!
    潘立勇 教授 (王超/攝)「新文科教育,跨學科文科創新教育,如何與國際化接軌,如何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人工智慧的時代,變成了生產力要素,變成了資本;尤其在深圳,我們在走進高科技的無人區,文科的價值需要重新考量,重新研究,這套叢書解決了很多應用文科研究,是當今社會急需的。」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科院院長陳躍紅對這套叢書的出版給予了高度評價。
  • 將科技融入生命體驗——虛擬仿真技術在文科教學中的應用
    強調滿足社會需求新文科概念的提出,與我國所處的發展背景及其對文科教育的新要求有關,科學技術不僅構成了我國文科教育的背景,同時也構成了文科教育的新工具和新環境。人文學科的知識,本質上是一種人在某種特殊場景下的體驗,其知識的生產過程來源於這一體驗過程。這就預示著與體驗有關的技術可以大規模進入課堂,通過場景還原使學生理解人文學科知識的生產過程,從而提升學生面對新問題的綜合能力。第三,傳統文科教育強化學科知識體系的自足性,新文科以現實問題為出發點的導向要求打破原學科之間的壁壘,通過各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解決現實問題。
  • 推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深度融合
    近日,市民在呼和浩特玉泉區大數據應用產業基地體驗VR眼鏡。現在社交媒體成為提供數據的重要場所,研究人員不需要被測對象響應和配合,也不需要等待被測對象,因此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大方便。  第三,用科學來破解文學爭議。如辨別紅樓夢前80回和後40回作者是否為同一作者以及《靜靜的頓河》的作者之爭等等,這些文學問題都可以通過統計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手段進行分析。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那麼,在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網友一:說起京大給我的體驗,其實最大的感覺還是和京都這座城市一樣的從容。沒有東京不夜城般的聲色犬馬,也沒有國內大城市建設的如火如荼。京都的節奏永遠是細水長流,不緊不慢。京大也一樣,每個學生做著自己現在想做的事情,有的醉心學術,有的年少貪玩,有的蹉跎歲月,有的且行且歌。
  • 大數據應用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與悖論
    ,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跨學科、跨領域研究的可能。四是從技術支持上講,大數據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亟需的技術支撐。正如美國國家科研委員會在2002年的報告中所稱:「數位技術和網絡的飛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和推進了數據在科學及其他各個領域中的生成、分發、管理和使用方式。」信息技術促進學術研究轉變的最新發展就是大數據,它使得數據運用和計算方法成為社會科學的必需品。
  • UNSW CS選課指南請收藏
    師兄:HTML可能不會系統學。畢竟咱們學校硬核到java都不系統學。agile,uml,er diagram。3.學生:想問一下如果有想去美國好一點的學校讀研究生的傾向的話,wam一般大概需要達到多少呢?
  • 兒童大健康-康芝藥業
    公司簡介: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要從事兒童用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公司生產經營5種劑型11個兒童藥品種,涵蓋了我國當前兒童用藥中銷量最大的解熱鎮痛類、感冒類、抗生素類、呼吸系統類、消食定驚類和營養類等六大類的西藥和中成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