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同名小說的自製劇,自試播集推出之日起,就引起了巨大關注。隨著第三季的上線,此前看過前兩季翹首以盼的劇迷們,終於可以繼續大飽眼福!
菲利普·K·迪克是美國知名的科幻小說作家,其作品多次被搬上大熒幕,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銀翼殺手》以及《少數派報告》。
這部出版於出版於1962年的作品,次年獲得雨果獎。這部世界科幻大會最高獎的作品,改編成影視作品的道路卻是一波三折。
2010年,BBC宣布將與斯科特工作室一起,然而到了2013年,該劇的開發對象變成了美國科幻電視臺,不過斯科特的執行製片人地位沒有變動。
但戲劇性的轉變發生在2014年10月,亞馬遜工作室宣布開拍該劇的試播集,使得該劇成為亞馬遜進軍流媒體行業後,首次試水的自製劇集之一。2015年1月15日,試播集上線播出,成為「史上觀看次數最多的」電視劇試播集。亞馬遜於是在二月宣布續訂該劇全季,並將於年底全部上線。
這部與原著同名的的美劇《高城堡裡的人》設定十分大膽。作者虛構了一個與現實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世界被戰爭勝利者德國與日本瓜分。曾經的美國領土,以中部的落基山脈為界,被分割為兩個殖民國家和一個中立地帶,落基山脈以西的日屬太平洋合眾國(Japanese Pacific States);落基山脈以東的大納粹帝國(Greater Nazi Reich);和被稱為落基山合眾國(Rocky Mountain States)的中立地帶。
但是書中的一位作家,也即「高城堡裡的人」Hawthorne Abendsen,在自己的小說裡也建構了一個虛擬世界,即一個法西斯失敗,反法西斯同盟最終勝利的世界。當然,書中的世界近似於真正的「現實」,但也略有不同。整部小說中塑造了多個人物,有些互相認識,有些不認識,但是彼此之間都相互關聯。作者汲取了《易經》中的思想構建整個小說,使得作品整體上散發出一種和西方傳統科幻都不相同的獨特氣質。
說一點小編自己的心得:有點穿越到國產諜戰劇的感覺,也難怪,都是在抗日,都是被壓迫,都是在掙扎中生活或反抗。當然,劇集製作肯定是一流的。
這部充斥著納粹和日本鬼子的劇集中,最讓人害怕的,居然是看似正義的抵抗組織,動不動就要求別人犧牲,理由,很是簡單粗暴:「我家的人都死絕了,所以,也請你和你的親人為了大義而獻身吧!」當事人覺悟不夠的時候,他們還會自作主張地幫別人決定,讓人不寒而慄——實在沒看出,這種人和恐怖分子之間又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