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不但有黑白配色的,白色和棕白色的大熊貓也有,十分罕見

2021-01-15 科普君冷知識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物種,主要棲息地是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它以憨態可掬的形象被世界人民所喜愛。大熊貓常見的是黑白相間的體色,其實也有白色和棕白色的大熊貓,數量也是極其稀少。

白色大熊貓

秦嶺南坡陝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我國大熊貓分布密度最大的保護區之一,在該保護區多次發現白色大熊貓。據相關資料記載,據介紹,在該地區發現白色大熊貓較早的一次是1990年11月22日,當時是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在野外巡查時發現的,這隻大熊貓身體大約高0.7米,除眼圈、四肢的端部外,身體其它部位均為白色。此後在1991年、1992年又相繼發現了兩隻。

在2019年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世界上第一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在4月中旬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影像中清晰顯示熊貓全身毛髮呈白色、眼睛為紅色,正在穿過茂密的闊葉林。科研人員根據這隻熊貓的外部特徵和體型判斷,這是一隻青年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該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

據相關專家介紹,臥龍拍攝到的大熊貓,表明在臥龍區域大熊貓區種群中,存有「白化」突變基因。這種白化突變對熊貓的活動、繁殖均沒有明顯影響。

棕色大熊貓

棕白色大熊貓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大熊貓變種個體。截止2019年,有科學記載以來世界上一共僅發現過六隻棕色大熊貓,發現地點均為大熊貓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陝西秦嶺山脈核心地區。

第一隻棕白色大熊貓

1985年3月26日漢中佛坪縣嶽壩鄉當地村民發現一隻棕白色相間的患病大熊貓在佛坪自然保護區內一個海拔大概1200米的河谷中,經過醫護人員的救治很快就康復了,然後被送到西安動物園生活,並取名叫「丹丹」,丹丹的名字也是潘教授所取——「丹」與「單」諧音,第一個「丹」,代表 「紅色」 ,因為它毛是棕色還有點泛紅;第二個「丹」取「單獨、唯一」之意。當時丹丹的年齡是13歲,體重有60多公斤。

熊貓專家潘文石說:這隻雌性大熊貓棕色和白色相間,是迄今為止所見到的世界上唯一一隻棕色大熊貓,在世界動物史上豎起了棕白色大熊貓的裡程碑。

1986年9月13日「丹丹」產下2個幼仔,一隻生下便水腫死亡,另外一隻也在兩天後死去。1989年8月31日「丹丹」又產下一隻健康的雌性幼仔,並取名「秦秦」,「秦秦」身體顏色和普通熊貓一樣,也是黑白相間,並沒有遺傳媽媽的棕白色毛髮。

雌性熊貓「丹丹」於2000年9月7日上午10時35分在西安動物園死亡,死亡時「丹丹」已經29歲(相當於人類80高齡的老人), 「丹丹」的標本現在還保存在佛坪自然保護區。

第二隻棕白色大熊貓

在1990年2月在佛坪自然保護區內,工作人員發現一隻成年的棕白色大熊貓,但當工作人員試圖再靠近觀察時,它跑進了茂密的竹林,並且再也沒有出現。

第三隻棕白色大熊貓

1991年6月,佛坪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梁啟慧在保護區海拔2600多米的南坡松花竹林中發現的,同時發現了一隻黑白色和一隻棕白色大熊貓。黑白色大熊貓大約75公斤,棕白色大熊貓大約15公斤,它們一前一後在竹林中活動,經工作人員判斷它們應該是母子關係。

第四隻棕白色大熊貓

第四隻棕白色大熊貓是1992年在佛坪周邊的長青保護區發現的,名叫「棕寶寶」。

第五隻棕白色大熊貓

2009年11月1日,佛坪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例行巡山,在竹叢中發現這隻幼仔,在這隻幼仔的周圍,還發現了一直在覓食和監護它的媽媽,幼仔身上雖然是棕白色的,大熊貓媽媽身上卻是黑白相間的。這是有科學記載以來世界上第五隻棕白色大熊貓,也是佛坪自然保護區發現的第四隻棕色大熊貓。這隻棕白色大熊貓被起名叫七仔。

在之前發現的棕白色熊貓知只是毛髮呈棕白色, 七仔不但擁有棕色毛髮,它還有完全棕褐色皮膚,這是格外罕見的。

第六隻棕白色大熊貓

2018年3月,在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觀測位點拍攝到一隻健康的成年野生棕白色大熊貓個體,共拍攝到3張照片和1段時長10秒鐘的視頻。

棕白色的體毛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很多動物的一種原始性狀的表現,那麼在秦嶺發現的體色為棕白色大熊貓很可能是它的一種返祖現象,當地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有關,當地的土壤和水源可能對熊貓的毛色也有影響。

無論白色和棕白色大熊貓確為世界罕見,它們的發現,打破了熊貓研究史上「單形性」(即毛色黑白相間)的說法,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相關焦點

  • 大熊貓都是黑白的?這裡有一隻罕見的棕色大熊貓
    大約有800萬年的演化歷史的「活化石」大熊貓不管是慵懶還是嬉鬧,都是一副融化人心的可愛模樣。在秦嶺大熊貓研究中心,有一隻「特別」可愛的大熊貓——七仔。 「特別」的外形:棕熊?大熊貓? 在大家的印象中,「國寶」的標誌之一就是高級「黑白」配色。而七仔最明顯的特別之處就是皮毛配色「大膽」——棕白色。
  • 四川驚現白色大熊貓 和北極熊長得一模一樣
    四川驚現白色大熊貓 和北極熊長得一模一樣  黃琨 • 2019-05-25 18:22:08
  • 黑白照都拍不了 全球首次發現白色大熊貓
    據四川觀察5月25日報導,今天,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一個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省管理局正式掛牌,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區總面積43.86萬公頃,囊括了8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和70%以上的大熊貓棲息地,這標誌著陝西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全新階段;另一個是今年新出生三隻秦嶺大熊貓寶寶有了自己的名字——「秦酷兒」「佳佳」「園園」,這三個名字的寓意是:秦嶺是大熊貓的家園,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下,秦嶺大熊貓保護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
    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
    還記得四川臥龍那隻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嗎?它的最新寫真又出爐啦~看看這白裡透土豪金的背影、圓潤的臀部;健碩的大腿、妖嬈的步伐;還有濃密的毛髮……光是背影都讓人無法淡定,它還是一隻安靜的「美少女」,畫面中,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紅外線相機,若有所思了3分多鐘,真·黑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熊魂萬裡挑一。
  • 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大約3歲左右,已能獨立在野外生存
    在動物世界中,大熊貓是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憑藉一身黑白分明的顏色,吸粉無數,而是否記得有一頭也是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頭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這頭白色大熊貓大約3歲左右,已離開母熊的保護,開始尋找自己棲息地,已具備在野外生存獨立生存能力了。
  • 美國研究人員釋疑:為何大熊貓身上只有黑白兩種顏色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為什麼只有「黑白照片」?這其實是生物研究中的難題。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在新一期《行為生態學》雜誌網絡版上發表論文解答,大熊貓的黑白色有兩種功能:偽裝和交流。領導研究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蒂姆·卡羅介紹說,生物學界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理解大熊貓身上的黑白色,這並不容易回答,因為其他哺乳動物長得都不是這樣的,所以很難通過類比來解釋。該校和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研究人員根據皮毛顏色深淺將大熊貓的身軀劃分成不同區域,並與狗、貓、熊等195種食肉動物以及熊科動物的39個亞種進行比較,來尋找關聯性並確定其功能。
  • 全球首例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嬌穎)今日(5月25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記者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
  • 四川臥龍拍到白色大熊貓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通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 它為什麼通體都是白色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發布了一段珍貴的影像,影像記錄了一隻白色大熊貓的野外活動軌跡,這是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現在已經長大,毛色從白色變成了金白色,它時而漫步,時而靜坐,看上去可愛中帶著點慵懶。
  • 白色大熊貓現身四川臥龍 專家:區域種群存「白化」突變基因
    今年四月中旬,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攝錄下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
  • 眼鏡熊:和大熊貓對調了配色,你就不愛我了嗎?
    長期以來,熊都是一種十分受人喜愛的動物,許多兒童玩具也通常以熊為原型。不過,在遙遠的南美洲大陸,卻生活著一種鮮為人知的「孤獨」的熊類,它們究竟是誰?小編這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除此之外,在稀樹草原,或是沿海一帶長有低矮灌叢的沙漠地帶也有它們活動的蹤跡。
  • 全球唯一的白色大熊貓已「自立門戶」
    新華社成都1月15日電(記者餘裡)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影像。自2019年5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在2020年2月份又有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自立門戶」了
    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發布了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野外活動的視頻影像。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兩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畫面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或在雪地漫步,或在「打坐思考」。它緊貼著安裝紅外線相機的大樹坐下,全程背對相機。
  • 超罕見!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想看沒黑眼圈的小眼睛
    自2019年5月臥龍的紅外線相機首次記錄到該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僅在2020年2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據介紹,視頻中這隻白色大熊貓步伐穩健,身體壯實,毛色光亮,可以看出是一隻健康的野生大熊貓。「白化」現象雖然罕見,但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
  • 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網友都是怎麼來評價的?
    今天的這條關於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長大變金白色的好消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從大家的評論中可以看得出來這隻白色大熊貓有多招人喜愛了。全球唯一白色大熊貓有的網友說這也太罕見了吧!的確這隻白色大熊貓真的非常罕見,因為全球就這麼一隻。而大熊貓的數量本身就非常的少,除了我國之外世界各國都沒有這麼珍貴的動物了。
  • 關於白色大熊貓,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2021年1月15日,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布了白色熊貓野外活動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熱議。下面將有關白色熊貓的科學知識做一下總結。問題一:白色熊貓之前有報導嗎?白色大熊貓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多個地區的老獵人也都說見過,當地叫做「白熊」,而正常花色的熊貓叫「花熊」。
  • 四川臥龍拍到全白色大熊貓,初步判斷系白化個體
    這張白色大熊貓照片是保護區內海拔2000米左右的一臺野外紅外觸發相機,於4月中旬下午攝錄下的一張大熊貓影像,圖片清晰顯示出這隻大熊貓獨特的形態特徵:毛髮通體呈白色、爪子均為白色,眼睛為紅色,正穿過鬱鬱蔥蔥的原始落葉闊葉林。據專家分析,根據照片上這些外部特徵,可以判斷該大熊貓是一隻白化個體。從體型判斷,這是一隻亞成體或青年大熊貓,年齡大概在1-2歲左右。
  • 愛熊貓創造社:全球唯一一隻白色大熊貓長大了!
    自2019年五月紅外線相機首次在野外記錄到這隻白色大熊貓以來,截至2020年底,四川臥龍野外布控的紅外相機僅在去年二月份有2次拍攝到這隻白色大熊貓的活動,畫面異常珍貴。3天後,它穿過密林和小河溝,出現在1公裡外山脊上的另一臺紅外線相機裡,然後用了大約10分鐘到達山腳,山腳的紅外線相機記錄下它離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