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曾經陷入低潮的音頻內容市場(國外也被稱為「播客」,Poscast)迎來了振興機會,許多所謂「FM」的音頻節目APP獲得了海量用戶。據外媒最新報導,依靠YouTube成為網絡視頻霸主的谷歌(微博),正準備在音頻市場有所作為,目前收購了一家音頻APP開發商。
據Engadget等國外科技媒體報導,谷歌已經收購了短音頻內容APP「60分貝」。這一軟體的開發機構「 Tiny Garage Labs」日前公開證實,團隊已經加盟了谷歌公司。據悉,該公司之前開發的產品將逐漸被關閉,不過團隊加入谷歌之後從何何種項目的開發,目前尚不詳。
另外,谷歌收購這家新創公司的具體金額,外媒並未報導。
據報導,在過去一年中,上述機構一共和80多個音頻內容製作團隊進行了合作,推出數百個音頻故事等內容。
音頻內容或播客市場,其實由蘋果公司所創造(「Podcast」的Pod,指的是蘋果的音樂播放器),不過這一市場的發展一直保持了不慍不火。在智慧型手機時代,音頻市場再次引發了科技巨頭的關注。今天的消費者可以利用智慧型手機中的APP,隨時隨地聯網欣賞各種有聲節目,免去了過去提前下載到本地的麻煩。
谷歌在音頻市場已經有所布局。去年,在谷歌旗下的「Play音樂」產品中,谷歌推出了音頻內容板塊,外部製作機構可以上傳各種音頻內容。通過此次的併購,谷歌可能計劃強化音頻業務。
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已經出現了諸如喜馬拉雅FM等音頻節目APP,一些製作機構或者名人,甚至可以推出收費服務。音頻APP也進一步削弱了傳統廣播電臺的影響力。
在全球市場,音樂流媒體老大Spotify之前也進軍了音頻市場。之前Spotify招募了「Maker工作室」的執行長Courtney Holt負責音頻部門。Spotify還和美國的一些電臺合作,將其節目內容聚合到了自己的平臺。
據報導,網際網路公司對於音頻市場寄予厚望,除了推廣聚合平臺之外,甚至投入資金進入了音頻節目的原創中。今年初,谷歌宣布將投資製作原創音頻節目《城市音軌》,這一節目類似英國廣播公司的《沙漠孤島CD》,聚焦一些藝術家或者普通人的生活,以及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瞬間和故事。
據分析,在音樂流媒體市場,各大巨頭普遍獲得了幾大音樂公司的三四千萬首歌曲,因此音樂內容上呈現出雷同化,各家公司紛紛在開發差異化功能,音頻內容成為他們發力的新領域。另外,蘋果音樂關注了原創影視節目,希望吸引更多消費者註冊付費會員。
據報導,音頻內容市場將帶來網絡廣告的新機會。據機構預測,2017年,全球音頻廣告規模將增長85%,達到2.2億美元。據彭博社報導,15%的美國人每周都會收聽一次音頻內容,另有四分之一的用戶每月至少收聽一次。
眾所周知的是,一首歌曲的播放長度一般為三分鐘左右,而音頻節目的播放時間更長,對用戶的粘性更大,同時具有更大的廣告創收機會。
據媒體預測,隨著內容製作更加豐富,未來各大音樂流媒體巨頭可能會推出價格更低的獨立音頻內容包月服務。在音樂內容上,網絡公司需要將收入一半以上作為版權費提交給音樂公司,導致會員費高居不下。不過音頻內容大部分來自機構或者個人製作,主動上傳到聚合平臺,因此成本比音樂更低。(綜合/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