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NFC麥可-考克斯為您分析,為何不完美的射門其實更容易得分...
對於第一次看足球比賽的觀眾來說,當一腳射門沒進,聽到評論員說「這腳射的有點兒過於完美」時也許有些不知所云。
在賽跑,或者跳遠等項目中,一個運動員不會因為跑或者跳的完美而失去冠軍。然而足球則不然,隨著比賽用球的升級和球員踢球方式的進化,這背後的邏輯性則有跡可循。
射的太完美有兩種語境,第一種是當射門高出橫梁時,射的太好意味著發力太實太狠。第二種語境更為常見,意指一腳射門打的連貫而又結實,皮球直接飛到了門將的懷裡,而非轉入球門的某個死角。
現代足球中,球員們正在學習如何避免射的太「完美」。例如蘭帕德,作為切爾西隊史最佳射手,英超歷史得分最多的中場球員,他的破門多為禁區外的遠射。
蘭帕德在英超的前6個賽季季均進球只有6個,然而卻在接下來連續10個賽季進球上雙。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球隊的實力更強,他的位置更加靠前,並且開始主罰點球,但是蘭帕德同時調整了自己的射門方式,他學著不再將射門踢的太完美。
「進球的增加一部分要歸功於我射門技巧的變化,」蘭帕德在自傳中回憶道,「以前我總是傾向於打的特別『實』,用強大的力量將球逼入球門死角。現代比賽的用球質量稍輕,因此如果你射門時踢的不是太正,球會在空中改變飛行軌跡,這會讓門將非常難以判斷。切赫也會將看似直衝他飛來的皮球擋進球門,因為他用正常的手法去阻擋,但皮球在最後一刻突然改變了方向。」
事實上,蘭帕德練出了自己的射門絕技:看似可能打呲的遠程發炮讓皮球在到達球門之前突然變向,讓門將無從反應。
一個偶然因素使穆裡尼奧的到來激發了更多神燈的射門練習,葡萄牙人要求切爾西訓練場所有球門後面都裝上大網。這意味著蘭帕德不用在加練時跑到草叢裡撿球,一個小小的舉動卻帶來了驚人的效果。
蘭帕德還提到了現代比賽用球的性質對射門方式的改變。通常在大賽之前新出的比賽用球會招致各方的批評,而門將常常是抱怨最多的一方,比賽用球的進化對改變足球比賽本身的作用不容忽視。儘管尺寸和質量多年來的變化不大,新一代的足球在防水方面做得更好,不會隨著比賽的進行而變得越來越重。還有他們的製造方式不同,在空中的運行方式也會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上世界90年代末期,英超才開始引入一種標準用球。在那之前,大多數俱樂部都用本土品牌Mitre的足球,但以茵寶和阿迪達斯為贊助商的俱樂部又在使用這兩個品牌的足球,門將表示,這兩種球的運行方式更加詭異。
被詬病最多的一款足球要數2010年世界盃官方用球「普天同慶」,它十分「狂暴」,在空中飛得任性,又高又飄,讓長傳打法受到很大限制,當然,西班牙這樣的短傳滲透打法為主的球隊受到的影響最小。
「普天同慶」僅用8塊蒙皮組成,而非老式的32塊。根據前利物浦邊鋒轉型的阿迪達斯球鞋設計師克雷格-約翰斯通,這一設計上的變化顯著的減少了摩擦力,傳統的弧線很難踢出,因此也影響了比賽的技術性。
好在之後再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暴脾氣」足球,儘管球員們越來越喜歡讓球轉起來。在過去,球員習慣於通過用腳弓(如小貝)或者腳背(如裡卡多-誇雷斯馬)踢出內旋和外旋的弧線球。而現在,球員會通過大力正腳背,著力點稍稍偏離皮球的中心點來抽射。比如貝爾,他可以用最小的動作變化踢出不同方向的弧線球,2016年歐洲杯上對陣斯洛伐克和英格蘭時的兩記任意球破門均是代表作。
兩次射門的方法看起來並無二致,但第一腳,他讓球從右向左旋,騙過了科扎契克,第二腳,則讓皮球從左向右旋,又戲弄了喬哈特。兩位門將顯得非常狼狽,但喬哈特也許可以辯解,貝爾射門的來球方向根本無從判斷,尤其是他已經看了此前斯洛伐克的丟球,認為皮球會從同一個方向飛來也十分正常。
貝爾的偶像,現在皇馬隊友C羅在曼聯時也曾改變了射門技巧,啟發他的是助理教練穆倫斯丁。
「他當時的想法是,球朝我滾過來了,我要將它射進球門的上角,」荷蘭教練告訴每日電訊,「我需要他放棄這樣的想法,因此告訴他,『你怎麼射門,在哪射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球要進門,能得分的射門才是漂亮的射門。』」
C羅被鼓勵在射門時不要追求完美,而他的不完美射門在最後時刻的變向讓門將們叫苦不迭。
這幫助了C羅帶領曼聯在2008年奪取歐冠。半決賽第二回合對陣巴薩的比賽更是堪稱經典,曼聯在固守之下由斯科爾斯打進遠射,將曼聯送到了莫斯科。
「我對著球門的方向起腳,」斯科爾斯在自傳中回憶道,「並沒有什麼刻意,我就是對著那個長方形的白框抽了一腳,然後比較幸運,皮球其實稍稍有點在右腳背上打呲的感覺,然而這讓它旋入了巴爾德斯身後球門的右上角。如果是一腳更『好』的射門,球可能會轉出內旋,而巴爾德斯可能會有更多機會擋住它。」
因此,下次射門時,試著不要打的那麼完美。
(楊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