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我國是否要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每經編輯:步靜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主要用於三個目的:一是用於科學研究;二是一部分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三是根據國際合作公約,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 ​​​​

我國是否要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目前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近地球軌道空間站建成,運行得非常好,再規劃論證是否要進行載人登月。不同於美國載人登月,我國的載人登月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服務於掌握地外天體的更多環境因素。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

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

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

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

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

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發射、環月、著陸、歸來……歷經23天的長途跋涉,嫦娥五號此次「出差」雖然辛苦,卻收穫滿滿。

歷經23天,往返超過76萬公裡,嫦娥五號帶著珍貴的月球「土特產」終於返回了地球。

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然而因為任務需要,嫦娥五號「四件套」——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和返回器,經過6次組合、分離,最終只有返回器回到了地球,其他三部分伴隨著本次地月探測之旅的進程而相繼告別。

著陸器——默默無聞「親情守護」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完成中國第一次月面採樣,首要靠的就是著陸器。

攜帶著自動挖土設備的著陸器,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採樣方式完成月壤採集封裝。

之後,著陸器甘當發射塔架,默默守護上升器完成月面發射,自己則永久地留在了月球。

上升器——高光時刻「太空之吻」

脫離了著陸器的守護,上升器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帶著封裝好的月球樣品,上升器化身為一支「小火箭」,完成了中國航天史首次月面起飛,飛行至月球上空找到軌返組合後,上升器進行了一場難度係數十顆星的無人交會對接——與返回器精準的「太空之吻」,將月球樣品轉運至返回器。

高光時刻過後,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最終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使命也畫上了圓滿句點。

軌道器——不辭辛勞「勤懇郵差」

陪伴著上組合體飛往月球,在月球上空迎接上升器,再與返回器一同返航,其間穿插著繞月、繞地飛行,軌返組合中的軌道器堪稱本次地月任務最辛勞、最勤懇的「郵差」,為月球樣品送回地球保駕護航,就是它最大的使命。

功成之時,軌道器也迎來了退場時刻。在月地轉移軌道和返回器分離,軌道器進行規避機動,改變航向,繼續留在太空中,「不再回頭」。

返回器——承載希望「帶貨」凱旋

與軌道器分離,來不及「揮手告別」,返回器作為嫦娥五號「四件套」中唯一返回地球的部分,繼續了它自己的航行。

經歷大氣層燃燒、降落傘減速、反推力減速……返回器最終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凱旋!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官宣
    能不能搞載人旅遊?吳豔華說:「我個人認為,從技術上是沒問題的,關鍵是耗費很昂貴,現階段還是要以服務於探測、服務於科學為首要。」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嫦娥五號任務完成標誌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那麼未來登月和到月球上旅遊是不是指日可待呢?
  • 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嫦娥五號採樣順利完成後,距離載人登月、月球旅遊還有多遠?國務院新聞辦今天(12月17日)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就載人登月計劃進行了回應。
  • 「嫦娥之父」回應中國取消載人登月:遲早要搞
    「嫦娥之父」回應中國取消載人登月:遲早要搞   昨日上午,「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培建做客科普講座「珠江科學大講堂」,揭秘中國的月球探測與深空探測情況,透露了嫦娥五號創新的返回方式,並對之前盛傳的「我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這一不實消息做了回應。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正面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中國何時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今天(1月14日)回應:目前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會上表示,關於載人登月,中國正在組織科學家抓緊研究。目前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當前我國開展的是無人探月或機器人探月,目前基本明確了2030年發展設想,後續還有嫦娥五號、六號、七號、八號任務。
  • 中國發布丨中國未來是否進行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針對中國未來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中國政府目前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待近地球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否要進行載人登月。
  • 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這些問題有答案了!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如何使用?它會與公眾見面嗎?中國會搞載人登月嗎?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李淑姮 攝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為何嫦娥五號的任務著陸點選擇在風暴洋?
  • 中國是否會與美國分享月球樣品?國家航天局回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今天(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安全著陸。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將向國際同行徵集月球樣品分析方案,開展成果共享、共同研究、數據開放相關工作。
  • 國家航天局:不排除嫦娥六號到月背去取樣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家航天局透露: 火星...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表示,嫦娥五號的採樣點是全新的採樣區域,採集到的月球土壤也是全新的樣品研究,將在月球表面的風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區域地質背景、區域地質演化方面作出很多科研貢獻。  對於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吳豔華表示大部分樣品將用於科學研究,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進行科普教育。
  • 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回應
    1月14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是否有了時間表?對此,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中國在組織科學家抓緊研究,目前都在研究當中,還未到決策階段。  【同期】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 吳豔華  中國政府基本明確了2030年發展設想,我剛才介紹了,中國還有嫦娥五號、六號、七號、八號任務。
  •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時間表 比印度還「晚」15年?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時間表 比印度還「晚」15年?、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航天局回載人登月
  • 我國探月工程三步走規劃已完美收官 取回的月壤將如何處理?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豔華說,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裡程碑式的新跨越,標誌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國家航天局:中國 2030 年或將實現載人登月
    IT之家4月25日消息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多位專家計劃2030年或稍後完成載人登月。「嫦娥四號」年底發射我國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展開人類探測器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中國是否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等近地軌道空間站建成再論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再發布會上表示,未來關於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指出,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國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 中國會將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NASA?國家航天局回應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  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針對中國是否會將月球樣品分享給美國NASA,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根據《外空條約》,外空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中國政府會按照《外空條約》來執行。
  •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航天局回應:先搞技術攻關再論證
    對於外界關心的載人登月問題,國家航天局表示要先搞關鍵技術攻關,之後再論證是否載人登月。據央視消息,12月17日下午,在國新辦舉行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答了記者提問。
  • 中國在載人登月方面未來有何規劃?國家航天局回應
    針對「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的計劃」一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按照目前中國政府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等近地軌道的空間站建成,再規劃論證是不是要搞載人登月。吳豔華稱,「載人登月,中國政府的目的可能不同於當時美國載人登月,媒體朋友們都清楚,當時美國和蘇聯搞星球大戰,就是以『誰先上』『上得多』作為主要目的。我們搞載人登月,一定是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
  • 五星紅旗展示月面,網友再次質疑美國國旗,嫦娥之父道出登月真相
    國旗展示系統  但是在嫦娥五號展示國旗後,不少國內外網友質疑「阿波羅」載人登月的真實性,對於這個問題,我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給出了答案。    阿波羅載人登月國旗展示  其實在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月球著陸,到1972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月為止,大洋彼岸前後6次實現了載人登月,共運載12位太空人,帶回數百公斤月壤樣品,我國曾在1978
  • 未來有沒有載人登月計劃?國家航天局曬出下一步計劃表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在今天下午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規劃和遠景目標論證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具體有這麼幾個方面:第一,圍繞月球探測主題來說,基本規劃確定的任務是探月工程四期,總共包括四次任務。第一次任務是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