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步靜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國家航天局將擇機舉行交接儀式,正式向地面應用系統移交月球樣品,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
在17日舉行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主要用於三個目的:一是用於科學研究;二是一部分樣品將用於博物館展示和科普教育;三是根據國際合作公約,與世界各國科學家共享。
我國是否要搞載人登月?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回應,按照目前初步意向,先搞關鍵技術攻關。近地球軌道空間站建成,運行得非常好,再規劃論證是否要進行載人登月。不同於美國載人登月,我國的載人登月服務於科研,服務於探索未知,服務於掌握地外天體的更多環境因素。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
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
首次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
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
首次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
首次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發射、環月、著陸、歸來……歷經23天的長途跋涉,嫦娥五號此次「出差」雖然辛苦,卻收穫滿滿。
歷經23天,往返超過76萬公裡,嫦娥五號帶著珍貴的月球「土特產」終於返回了地球。
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然而因為任務需要,嫦娥五號「四件套」——上升器、著陸器、軌道器和返回器,經過6次組合、分離,最終只有返回器回到了地球,其他三部分伴隨著本次地月探測之旅的進程而相繼告別。
著陸器——默默無聞「親情守護」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完成中國第一次月面採樣,首要靠的就是著陸器。
攜帶著自動挖土設備的著陸器,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採樣方式完成月壤採集封裝。
之後,著陸器甘當發射塔架,默默守護上升器完成月面發射,自己則永久地留在了月球。
上升器——高光時刻「太空之吻」
脫離了著陸器的守護,上升器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
帶著封裝好的月球樣品,上升器化身為一支「小火箭」,完成了中國航天史首次月面起飛,飛行至月球上空找到軌返組合後,上升器進行了一場難度係數十顆星的無人交會對接——與返回器精準的「太空之吻」,將月球樣品轉運至返回器。
高光時刻過後,上升器按照地面指令受控離軌,最終降落在月面經度0度、南緯30度附近的預定落點,使命也畫上了圓滿句點。
軌道器——不辭辛勞「勤懇郵差」
陪伴著上組合體飛往月球,在月球上空迎接上升器,再與返回器一同返航,其間穿插著繞月、繞地飛行,軌返組合中的軌道器堪稱本次地月任務最辛勞、最勤懇的「郵差」,為月球樣品送回地球保駕護航,就是它最大的使命。
功成之時,軌道器也迎來了退場時刻。在月地轉移軌道和返回器分離,軌道器進行規避機動,改變航向,繼續留在太空中,「不再回頭」。
返回器——承載希望「帶貨」凱旋
與軌道器分離,來不及「揮手告別」,返回器作為嫦娥五號「四件套」中唯一返回地球的部分,繼續了它自己的航行。
經歷大氣層燃燒、降落傘減速、反推力減速……返回器最終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凱旋!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