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障礙是它!

2020-11-29 厚學

勇敢的去做,不要瞻前顧後,也不要怕犯錯。

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高贊的問題:中國人說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高贊提問的回答是來自同胞的苛刻和打壓,這是好聽的話術,說得不好聽就是無情的嘲笑。

回顧過往,好像是這麼回事。每當我們認真、極其努力,甚至是花費自己所有的力氣說出一個單詞,或是一句話時,你的耳邊總會響出一些聲音,那不是讚賞,是嘲笑,好似在說:說錯了,說的怎麼這麼搞笑,怎麼會說成這樣。

漸漸地,我們害怕說出口,甚至是話到嘴邊,內心因為怕別人嘲笑,憋紅了臉,生生地吞到肚子裡去。

若被人嘲笑不可怕,因為那是一種能量的激發。

初中時期我們換了一位英語老師,我對她印象深刻。有一次上課,我們例行問問題,老師不按常理出牌,找了一位平時上課不好好聽的人讀課文,可能她不想放棄每一個人吧,她覺得每個人各有所長。

當同學讀文章時,那股中式口音就這麼得一個一個蹦出來,還伴隨著一口腔調,我們實在忍不住,全班哈哈大笑。

雖然老師微微一笑,但是她還是說,你們笑什麼,他讀的是正確的,只是需要連貫些,不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蹦出來。說完老師說,我自己說英語也有口音,而且當時有的音還發不出來,那時候我就苦練,後來慢慢就好了,但是口音這種東西每個人都不同,沒人會在乎你說的是什麼腔調,在乎的是你說的對不對,所以你把單詞組成句子連貫的說出來就好。

是的,很多時候,第一反應是在你的口音上,如果你的口音不標準,即使你說的是正確的,你也會被嘲笑。

不要說同學之間,朋友之間也會存在的問題,更為熟知的就是明星,之前有一個新聞,因為趙麗穎代言一個品牌,說了一句英文,被各種吐槽,可是她說的是正確的啊,沒人在意,在意的重點是發音上,他們覺得太Chinglish。

這就是因為「嘲笑」,而嘲笑都是源於我們太過於苛刻,苛刻的最終結果會導致很多人有心理障礙,失去英語積極交流的信心。

上面我說我是看到一篇高贊的問題,那個博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自己敏感,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說一句英語結果被當場嘲笑,雖然自己百折不撓,雅思口語考到了7.5,甚至還在國外工作,能和老外流利的交流,但是只要有中國人在場的,自己口語流暢度就會大打折扣。

咱們再回到語言這個問題上,我們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交流而不是完美的口音。交流就是語言正確的輸出,曾幾何時發音代替了語法,佔據第一位?

其實,外國人根本不care你的發音,他們只在乎你說的他是否能聽懂,包括流利度、連貫性,甚至是肢體語言,只要是他能聽懂,這就足夠了。

雖然字正腔圓,夾帶著一股英調或是美調會令人羨慕,更讓人欣賞,但不是衡量英語好壞的標準,你可以去模仿,我也喜歡美式,甚至一度還去模仿,但那僅僅是興趣,並不代表我的英語不能正確的表達出來,只是為了想讓語句配合語音更好的表達出來而已。

但如果過分的偏執發音,反而有點本末倒置了,發音糟糕語法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連標準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勇敢些吧,

敢於表現自己,

敢於用英語跟人交流和溝通,

在交流中進步,不怕犯錯,也不怕指錯。

最後咱投一個票,來看看你的障礙是什麼?

相關焦點

  • 揭秘:孩子學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
    #新年啟航計劃·教育航道#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孩子學習英語最大的障礙是什麼?歡迎文末參與討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上方關注百家號:唄媽美學一、父母的攀比與執念。那些打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父母,從孩子還未呱呱墜地就開始未雨綢繆給孩子聽各種洗腦的英文歌曲和廣播劇,以薰陶和培養孩子的天生語感。
  • 99%中國人不知道 五個手指各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分類詞彙>正文99%中國人不知道 五個手指各用英語怎麼說? 2017-03-22 11:1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thumb 大拇指   與漢語相映成趣的是,英語的all(fingers and ) thumbs也表示"笨手笨腳"的意思。
  • 揭開英語難說之謎:中國人大腦語言區與老外不同
    我科學家揭開中國人難說英語之謎——     現在很多中國人學了多年英語,考試分數可能很高,卻一句英語都說不利索,人謂「啞巴英語」。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對於這一問題,專家們提出了各種觀點。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我們之所以沒有學成英語,是因為我們用學習中文的方法學習它。那麼,為什麼用學習中文的方法就不能學好英語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始終沒有揭開。
  • 別人都在說英語,只有中國人在說口音
    中國人對同胞的英語口音要求無比苛刻,又有多少人能像雷軍一樣,把網友對他口音的群嘲一笑置之。國外明星說一兩句中文,評論也是一片讚揚,但每當國內明星開始說英語了,就會有人評論口音。如果說得不是特別標準的話,彈幕馬上一邊倒。
  • 能不能學會說英語,選擇不對努力白費。美國採用的英語學習方法
    2003年12月26日  來自教育部門的調查資料表明:我國80%的中小學生英語學習水平未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  過去的英語學習方法,處於最佳學習年齡的大中小學生都學不好說英語,成年人就更難學會說英語了。很多學生說,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是英語單詞不會讀、記不住、容易忘。
  • 西方人問: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那麼難學?老外說出了大實話
    資料圖:語文老師  一直以來,語言一直扮演著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重要角色,在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而英語又是全球普及範圍最廣的語言,在中國漢語成為世界第一語言之前,學學英語還是有必要的。
  • 回歸語言交流本質,流利說英語讓學習不再難
    流利說利用「AI+教育」,讓英語教育回歸語言的交流本質,以興趣為導向,利用碎片化時間,用闖關的方式,著重提升學員的口語表達能力,為用戶創造沉浸式的語言學習氛圍。流利說作為國內知名在線英語學習平臺,深諳中國人學習痛點,在外教、課程和AI技術上不遺餘力,賦能每一個人實現最大潛力,說出一口流利英語。
  • 專訪「流利說」首席科學家林暉:如何用機器學習幫中國人說好英語
    由於長期「啞巴英語」式的語言教育,大部分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中國人一直都有著一個問題,那就是擅長讀寫,卻在不擅長口語。但由於資源有限,不是每一個有英語口語提升需求的人都能得到外教的一對一輔導。針對這個問題,英語流利說的解決方法是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幫助中國人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
  • 當年發誓讓3億中國人說上英語,並創辦「瘋狂英語」的李陽,現狀讓人...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下海經商,英語這一門外語就顯得格外的重要,特別是在外貿行業,如果沒有一口流利的英語表達能力,那將很難將中國的商品出口外國,今天要說的這位主人公,他就跟英語有關,就在2000年左右,那個時候英語教材進入中國市場並不久,就首先創辦了「瘋狂英語」系列,發誓要讓3億中國人說上英語,結果怎樣了呢?
  • 老師:最大障礙其實是同儕壓力……
    日本人不地道的英語發音在圈子裡是出了名的,很多人把它歸咎於學校與學生習慣用日文片假名英語或是聽力不好的結果,然而最近有位日本高中老師發文批評「同儕壓力」其實也是英語教育的一大問題!
  • 寫給中國人看的《英語發展史》
    據張勇先介紹,此前中國人用中文寫成的英語語言歷史只有兩本,第一本是1983年出版的《英語簡史》(秦秀白著),第二本是1999年出版的《英語史》(李賦寧著)。      「這是給中國人寫的英語發展史。」張勇先說。在英語發展變化的每一階段,他都在書中補充增加了同時期漢語發展史上的名人名著以及主要事件,幫助讀者建立時間坐標,發現語言演變的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以及語言發展的規律。
  • 機器翻譯時代,英語學習的最大障礙是單詞和語法
    任何人使用語言的能力越強(無論是寫還是說),都標誌其腦力越發達。然而,今天,好不容易鍛鍊出來的推理能力加強的理解深度,全被電腦代替了。毋庸置疑,電腦,是最能鍛鍊一小部分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的腦力的。於是,電腦天才和普通大眾在腦力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電腦無形中,將人類區隔成,設計電腦程式的和使用電腦程式的。這一區隔很隱形,容易被人忽略,所以比年齡性別種族等外顯性區隔殘酷。
  • 養成英語思維才能輕鬆說英語
    搭建英語思維篇讓口語更流利How to improve your oral communication skills?◎什麼是「啞巴英語」?「啞巴英語」指的是中國人之間可以用英語自由交流,但把同樣的想法同樣的思想說給native speakers 說時,經常被反問:Excuse me , what did you say?
  • 世界各地英語口音大全:強大的中國人說英文!(視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世界各地英語口音大全:強大的中國人說英文!
  • 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
    我怎樣才能讓中國人跟我說中文?我在中國教英語,學中文,但課下大家都用英語和我交談以下是Quora讀者的評論:Kevin D. Aslan, Entrepreneur, Author, PodcasterYou have to play the language war.
  • 構建中國人大腦語言區研究的理論體系
    如果你的孩子IQ值沒有問題,而幾門功課中偏偏語文「不及格」,這表明他很可能正在被中文閱讀障礙症所困擾。不過,現在也不要過於擔心,因為這些運氣不佳的孩子有了一個另外的選擇:既然學習中文這樣的方塊字有困難,那就改學英語吧,說不定他閱讀英語這樣的拼音文字遊刃有餘呢! 這種建議決非空穴來風。
  • 《潮流合伙人》吳亦凡、潘瑋柏為什麼總說英語?因為都不是中國人
    對於這件事,只能說見怪不怪了。吳亦凡是加拿大人,而潘瑋柏是美國人。在兩人的成長過程中,英語使用的頻率可能遠高於真正的母語漢語。如果不是在錄製節目對著鏡頭的話,兩人的對話模式可能就是大段的英語中夾雜著一兩個漢語的詞語了。這就像很多人在說話時,總會時不時蹦出一兩個英語單詞一樣。
  • 獨家:三問租賃達爾文港99年的中國人
    中國經濟網記者下意識地走向中間那位:「我也是中國人,我們換張名片吧。」  記者換到的名片上寫著「嵐橋集團葉成,全國政協委員、山東省人大代表、嵐橋集團董事長、總裁。」這是記者在達爾文換到的第一張中國企業家的名片----最近因斥資5億澳元獲得達爾文港99年租賃權而身名大振的中國老闆。
  • 一個中國人,怎麼才能學好英語?
    一般人都會告訴我,「我過了大學英語六級」,還有人說,「我過了英語專業八級」。然後,我就會嚴肅地告訴他們,「衡量一個人英語水平好壞,有且只有隻有標準——你看《紐約時報》是不是跟看《人民日報》一樣輕鬆?你看CNN、BBC是不是跟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一樣輕鬆?你跟美國人交流是不是跟中國人交流一樣輕鬆?」然後,對方都會有點傻眼。
  •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99乘法表」被英國引入,老外學習後感嘆:中國人是這麼算數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古中國在數學方面的造詣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歷經2000多年的發展,我們更是研究出了一套專屬於自己的99乘法表,順口溜式的讀音,使它簡單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