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時代,都有其自己獨特的特徵。最能代表我們今天所處社會特點的,無疑是電腦。
我們一直都把工具的進步和智能,當作人類的驕傲。電腦出世時間雖短,卻足以成為今天最具代表性的,彰顯人類智慧的符號。從普及程度和綜合功能來看,完全可以直接雄居在人類工具排行榜第二名。
位於榜首的是語言。
其實,解放人類體力的工具,確實是人類智慧在現實中轉換的代表,可以代表進步,是我們人類智慧的應用。
可是,解放腦力的工具,真的是好事嗎?
語言與電腦,真的可以相提並論嗎?
語言,是鍛鍊人腦的推理能力,目的為加強人類理解深度。同語言範圍內,階級年齡,性別背景等一切區隔全部打通,在語言的使用權利方面,真正使人類實現了平等。任何人使用語言的能力越強(無論是寫還是說),都標誌其腦力越發達。
然而,今天,好不容易鍛鍊出來的推理能力加強的理解深度,全被電腦代替了。
毋庸置疑,電腦,是最能鍛鍊一小部分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的腦力的。於是,電腦天才和普通大眾在腦力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大。電腦無形中,將人類區隔成,設計電腦程式的和使用電腦程式的。這一區隔很隱形,容易被人忽略,所以比年齡性別種族等外顯性區隔殘酷。
節省腦力和節省體力,對普通人來講,都是益處:既然省了力氣是好事,於是節省腦力也是好事。
只是,普通人實在無性不足,無法體會祖先設計語言時的良苦用心。語言在鍛鍊人腦智慧時,所耗費的腦力,能獲取智慧的必要成本。動腦實苦,動腦的回報最大。動腦,就是深度理解和推理分析。
語言一直在簡化,工具越來越智能,再也不必費勁動腦思考,可是於推理和理解力會有什麼後果呢?
普通大眾無法主動發現電腦在節省腦力上導致的後果。
學習外語的時候,這種不同被放大,足以讓普通人看見此不同後果的鮮明對比。
下面是出自TIME,時代周刊一片討論精英教育的一句話。不討論其單詞和語法,只用以驗證,深度理解的大腦和理解力簡化以後的大腦,在呈現信息上的差異。
1。We've never thought about asking our child to really be elite, and we're not interested in the buzzwords for elite education such as golf, equestrian, and international school。
2.Whether to become an elite or not may be the choice of my child himself, which also depends on his real ability.
理解力簡化之後的大腦,正因為理解力的喪失,便把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單詞和語法上,仿佛單詞加語法等於懂。
其實,單詞加語法等於語義,語義經過推理之後,才能被稱之為懂。
不經理解深度得出的語義是:
1.我們從來沒想過讓自己的孩子真的成為精英,我們對於諸如高爾夫、馬術、國際學校之類的代表精英教育的流行詞也不感興趣,
2.是否真的成為精英在於孩子自己的選擇,當然也取決於他的能力。
表面看來,沒有任何問題,單詞語法對應得非常工整,就是我們平常學英語時,最標準的翻譯。
莫不知,這樣的翻譯,把單詞和語法整合成語義的過程當成了思考的過程。
事實上,整合語義,只不過是形成思考的材料,思考遠沒開始。
一個數學題的解題過程,能更清楚的把行程思考材料,與思考過程,表現出來。
讀題的過程類似於前文,整合英語語義的過程。
但是,做題並沒開始。要想得到答案,還需要三步推理:一計算長寬長度,二,用面積公式算出面積,三,總面積除以每顆樹苗的面積。
所以,在上面那兩句的翻譯,不過是在做應用題讀題的工作。
經過深度理解和推理分析以後,便能理解機器翻譯式閱讀永遠無法企及的潛層信息,上文兩句其實意在表達:
1.坊間,普遍將高爾夫、馬術、國際學校與精英教育畫上了等號,實際上精英教育未必與此有關。
2.是否成為精英不重要,也沒必要讓普通兒童人人皆精英。
這樣的理解,才真正體現了思考和推理的巨大威力,也是能助生在高考英語考試中脫穎而出的利器。
電腦確實是最強大的工具,可是與之相匹配的是最強大的自控能力和深度推理深度理解的能力。電腦普及的時代,最需要加強的不是普及電腦語言機器翻譯,而且自主加強自己的推理能力和深度理解力。
真正有智慧的大腦,會利用電腦在整合資料上優勢,加強大腦的深度理解鍛鍊。而不是將查閱單詞,熟悉語法規則,等同於思考推理。
機器翻譯時代,更要加強深度理解和推理鍛鍊。只要在這方面勤加鍛鍊,單詞和語法才不會是學英語的障礙。
鍛鍊腦力和節省腦力的差異,希望所有學習外語的孩子能看到此文,能自主鍛鍊自己的深刻理解和推理。
機器翻譯時代,財富,權利,再也不是劃分人類等級的標準,無形的腦力分析能力才是。
任何時代,能為自己負責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