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如果語法學習的好,單詞掌握的到位,可以輕易在英語筆試中獲得高分,但是由於缺少外語學習環境,所以普遍口語水平較低。知識一個不爭的事實。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的口語停滯不前呢?
一、不過多學習語法
我們需要明白一個道理:如果只是單純想要通過考試,那就學習語法;但是如果想要把英語說得更流利,那麼就應該從英語本身入手而不是單純學習語法。
學習語法的一個弊端是會讓人整個狀態慢下來,會變得糊塗。在思考如何組裝句子的時候,自然地就會去思考一些英語的規則,而不是脫口而出自然而然的說出某個句子。其實在世界上來說,只有很小一部分的英語使用者知道超過20%的英語語法規則。
在學校的時候,我們掌握的語法總是最多的,因為我們不斷地在學習語法、學習詞彙。我們也可以很迅速地在語法書上找出一些細節或是一些定義,知道該如何去運用它,但是當我們在脫口而出地說出來的時候都是沒有意識到這些規則的存在的。
所以,不過多學習語法才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二、學習和研究短語
很多學生不斷學習詞彙、擴充自己的詞彙量,以為造句就是把一些單詞組合在一起。但是實踐起來是很難的,單詞說到底是分開的,但是句子不是,句子是一個完整體。究其原因是沒有學習到相關的短語。所以我們在學習一種語言的時候,不僅僅是單詞,詞組、短語等都是要好好去學的。
有些默認定律大家需要知道:如果在清楚1000個單詞的情況下,不一定能夠準確說出一個句子;但知道一個短語,那麼一定能說出至少一百個正確的句子;如果知道100個短語,那麼能夠準確說出的句子的量就會更大;而當你清楚1000個短語,那麼就可以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了。
三、不要翻譯
想要流暢說出某個英文句子,那就不要嘗試從自身母語的思維去翻譯句子。畢竟語言不同、主謂賓的結構也不相同,在很多因素都不盡相同的情況下,貿然翻譯只會出錯。相反的,如果學習了短語和句子,就不用單獨去思考某個單詞的存在,以及具體擺放的位置。這整個過程是不假思索的。
在翻譯中,存在的問題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導致你把所學到的語法、規則全部糅合在一起,從而產生混亂,導致對之前的語法生出一種糊塗之感。所以,單純立足於翻譯和語法來組合英語句子這種方法是不可取,是要避免的。
光靠閱讀和聽力是遠遠不夠的,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是練習!
四、使用正確的學習材料
我們常說:熟能生巧。但是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是有問題的,練習僅僅是練習,也僅僅只能停留在練習。練習最重要的是看選擇的材料是否正確,是否能起到切實的作用。如果練習的材料有誤,那麼長此以往,錯誤會想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所以,我們必須選擇大多數人選用的、認可的材料。
當然,還可以和朋友一起練習,但是如果是和非英語母語國家的人一起練習的話,雖然可以彼此激勵,指出彼此的錯誤所在,互相糾正,但是也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每個人都會有些小習慣,可能是錯誤的地方,這時候如果自身了解不清,就很有可能從朋友那裡帶走這些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