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樣的中式英語,連老外都笑噴了,發音得從娃娃抓起!

2021-01-13 大思英語

唐詩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可見鄉音(母語)的力量是多少強大,歲月和環境的變化都撼動不了它。

漢語作為我們的母語,其根深蒂固的發音習慣勢必會影響到英語學習者的語音表現,而且,年齡越大,鄉音越難改。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70、80後的父母,小學高年級或初中才學英語,辛辛苦苦學了十幾年,好不容易見到老外用英語交流幾句,一開口就是中式味兒十足的Chinglish,令老外哭笑不得。

比如視頻中的這位仁兄。

比起很多不敢開口說英語的人,這大哥精神可嘉,但一口Chinglish讓人抓狂。驚喜的是,那些老外居然能聽懂!這聽力水平也是沒sei了。

這種說英語的調式,是從普通語(鄉音)而來的。我們說普通話時,一字一音,一音一拍,輕重音無明顯區別,所以我們說英語也這樣。

但英語是極其強調音重的語言,語音呈現的不是一音一拍的節奏,而是根據音重的需要形成節拍,兩個或三個單詞為一拍很常見,所以,英語有許多弱讀甚至連讀的現象。

很多中國學生說起英語來一音一頓,語調平緩,普遍重讀,甚至扯著嗓門說英語,母語為英語的老外會覺得很刺耳,不了解的人甚至會認為是沒有禮貌的表現。這跟我們說普通話的習慣是分不開的。

當然,英語老外說普通話時也會帶有他們說英語的習慣,在不該發重音的地方,時常蹦出一個重音出來。而且他們難以掌握拼音聲調,當老外想說「這是我的馬」時,一般都會說成「這是我的媽」。

發音相當重要。英語能力相同的兩個人,發音比較準確的那位,給人感覺英語水平會高很多。要擺脫說英語時的鄉音,得從娃娃抓起,長大之後再來糾正,不是不可能,但會難上加難。

研究表明,4-12歲是以最接近母語習的方式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應以聽力為主,讓孩子集中精力練習聽力,孩子練聽力時做到以下3點,可以有效地擺脫中式發音。

輸入純正的英語發音

相比大人,4-12歲的孩子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聽覺特別發達和敏感,所以他們抓音快而且準,不但善於捕捉單個音素,也能很好地把握整個句子的韻律和節奏。

正因為如此,我們強調孩子一定要以聽為先,並且一定要輸入純正的英語發音。遺憾的是,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孩子的聽力要求不能得到滿足,不但聽力的數量不夠,質量也得不到保證。

只有當孩子輸入了純正的英語發音之後,才能說出標準的英語,而且聽多了,自然就會說出來,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過了12歲,聽覺的優勢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逝。這個階段不讓孩子聽足聽好,反而讓孩子記單詞學語法,會得不償失。語法詞彙可終生獲得,聽力敏感期,長大了就不復存在。

將英語聲音「聽進去」

聽進去,指兩方面,一是聽得懂,聽力內容是可理解的;二是反覆聽,讓可理解的英語聲音在腦海當中存留。

研究表明,人的聽覺記憶容量很小,只能記住4秒左右的音頻印象,一般聽到超過4秒的句子,我們就難以憑記憶完整地複述出來。而孩子的聽覺記憶容量就更小了,所以必須保證孩子能聽得懂,而且要重複聽,做到一聽就懂,形成條件反射。

大思英語正是遵循這樣的原則來設計課程,讓孩子能切實地將英語聲音「聽進去」。

跟讀有必要

4-12歲的孩子除了聽覺發達敏感,口音模仿能力也特別強,因為孩子的嘴部肌肉很靈活,可以將音發得很到位,而大人已經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鄉音發音習慣,很難再調動多年不用的嘴部肌肉把音發到位。

孩子聽得多了,英語聲音在腦海當中存留,就會自然而然想說出來,表現在大思英語課程中,就是跟讀。很多孩子跟讀起來聲音響亮,發音標準,充分發揮了他們口音模仿的才能。

要說好英語,絕對離不開口音的模仿,所以,當孩子開口跟讀時,家長要加以鼓勵。

同樣是開口讀英語,看著文字朗讀和跟讀卻是不同的概念。朗讀的過程並沒有標準音的輸入,孩子的發音失去了參考基準,正如航海失去了指南,非常不利於孩子標準音的形成。

另外,即使孩子將音發對了,朗讀英文建立的是聲音和文字之間的直接聯繫,並不建立聲音和意義之間的直接聯繫,對於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和口語能力毫無益處。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70、80後父母讀了那麼多年英語仍然讀不出英語交流能力的原因。

相關焦點

  • 大連味英語火了 老外說大連話今日爆笑上線(圖)
    笑噴了嗎?沒學夠?不急,新一期今日火熱上線。這一期將出現洋面孔:一位叫「鐵蛋」的美國人。想知道老外說大連話是什麼「笑果」?馬上到海力網(www.hilizi.com)去欣賞吧!    大連味英語火遍全國  海力網自2011年末推出《標準大連話初級教程》視頻以來,受到廣大網友的熱捧。
  • 海口公交報站系統引吐槽 拼音報站老外乘車遇麻煩
    為了方便中外遊客乘車,公交報站系統運用中英雙語報站,然而最近不少公交車該系統卻因報出中式英語或發音模糊,引來一些市民和外國友人的吐槽。  公交英語報站問題多多  11月25日上午,記者搭乘42路公交車,一路上公交車每到一個站點就會用中英文先後報站,到了瓊山供電公司站竟發現報站系統顯示屏上面錯將「公司」的英文「company」拼成了「compay」,紅紅的螢光大字體十分顯眼。另外,記者發現很多英語報站仍然使用的中式英語翻譯,存在語法和用詞錯誤。
  • 讓老外看了一頭霧水的3句「中式英語」,每一句都能戳中「笑腺」
    接下去我們來幾句「中式英語」,其實也很有意思:以下這3句「中式英語」,是讓老外看了一頭霧水的3句「中式英語」, 學霸看了直搖頭,英語「菜鳥」卻能「秒懂」,每一句基本上都能戳中「笑腺」。
  • 中式英語體現時尚異類文化 或成新的英語方言
    「wash after relief」(便後請衝洗)、「no three no four」(不三不四)、「people mountain peoplesea」(人山人海)……這些令老外摸不著頭腦的「怪詞」,統統是新時代中國人自創的「中式英語」,是時尚。在最近某網站開展的「票選十大中式英語」調查中,「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 2018合肥小學英語自然拼讀及發音的技巧:字母與發音
    2018合肥小學英語自然拼讀及發音的技巧:字母與發音   自然拼讀法(Phonics)是指看到一個英語單詞,就可以根據英文字母在單詞裡的發音規律把這個單詞念出來的一種方法。在美國的幼兒園和學校裡,孩子們從三歲起,就開始接受自然拼讀法的教育了,這種方法是美國孩子學習自己母語的方法。
  • 八大常見問題 | 教你把英語說得像普通話一樣溜
    Leeson老師縱橫英語教學多年,教過無數好萊塢級別菜鳥,也跟無數高手過過招。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國人在說英語時難免有一些通病。這就好比老外說中文,聲調之於他們始終是老大難,他們會把「我想吃粉」說成「我想吃糞」,結果我們都會笑噴。
  • 50個經典搞笑「中式英語」,勝過你在德雲社聽郭德綱說一年相聲
    前些天跟一老外一起吃飯,因為翻譯不在,領導又是學俄語的,關鍵時刻咱得頂上去啊,於是熱情好客的整了幾句類似「你想drink紅tea啊,還是綠tea」、「翻譯not zai,head very sorry」的客套話。可嘆那傻老外愣是聽不懂英語,還好意思說是從美國來的,真是白長了一雙藍汪汪的大眼睛。
  • 濃濃的中式英語基因,如何讓娃的發音變得好聽!
    就是報個數字,容易嗎我 ...不過,從這件事,我深深地為自己那可憐的英語發音感到悲哀,誰叫自己的英語發音不標準呢,也難怪老是被某人鄙視 …1為什麼會有口音?當我們發音的時候,是將空氣從肺部推向喉嚨和聲帶,通過我們的嘴,經過舌頭、牙齒和嘴唇,最後傳遞出去。而當我們需要改變發音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我們會運用嘴部的肌肉、舌頭和嘴唇去控制嘴型以及空氣的流動。
  • 3個可以糾正英語發音的軟體,讓你的英語發音更標準地道
    糾正英語發音的軟體很多人都希望練習標準地道的英語發音我也見過不少人口語流利但是發音總感覺怪怪的的,糾正發音對他們來說顯得非常必要。畢竟,誰不想在說流利英語的同時,讓老外也驚嘆你的發音正宗呢?以下這3個軟體對你練習和糾正發音非常有用,相信你會覺得發音練習不再枯燥,而是變得很好玩。
  • 那些令人崩潰的Chinglish:中式思維和美式思維的差異
    老外聽到Chinglish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是不是跟咱聽老外說蹩腳中文一樣虐? 今天我們來聊聊中式思維和美式思維的差異。   然而,就近年情況目測:他們並沒被我們雷個外焦裡嫩,反而感覺好極了~不僅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這樣的中式英語老外能聽懂;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會死)、You can you up(你行你上)這種中式網絡流行語,也出現在美國在線俚語詞典Urban Dictionary中;甚至高大上的《牛津英語詞典》還收錄了Dama(大媽)、Tuhao(土豪)音譯特色詞彙
  • 視頻:當泰國英語遇到日本英語 中式發音簡直好聽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情景對話>正文視頻:當泰國英語遇到日本英語 中式發音簡直好聽 2015-08-24 16:38 來源:鳳凰衛視 作者:
  • 學渣自創的5句「中式英語」,老外聽了一頭霧水,學霸看了直搖頭
    一看如同蜘蛛網的字體就差點笑噴,再看作文中毫無語法拼接的句子,讓我不由得回憶起曾經流傳在初中教室的那些「中式英語」。一起來回憶下學渣自創的5句「中式英語」吧「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聽起來熟悉,讀起來上口,各位都應該聽過吧,這句話是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翻譯過來的,你們猜老外能聽明白嗎?
  • 語言趣談:那些經典的搞笑中式英語,有沒有你見過的?
    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多多少少都學過一些英語,不過有時候別人會吐槽說,自己說的英語只有自己才能聽得懂,就像以前為了備考四六級,在宿舍和舍友約定說英語,溝通起來可以說毫無障礙,結果考試依舊半做半猜。不過有的網友還是很優秀的,造了一些雖然「中式」但是很有「靈魂」的句子。
  • 新東方:英語發音的4大秘密武器
    很多人認為,英語只要說得流利,對方聽得懂,語音準不準無所謂,其實這是英語學習的一大誤區。我們中國人在英語上投入了太多時間和精力,目的就是能在生活中和老外自由交流、真誠溝通。   試想,面試者在面試時操著一口帶有濃鬱中國或地方色彩的英文口音,會給考官留下什麼樣的第一印象呢?
  • 如何理性對待「中式英語」?
    視頻中的記者除了發音不夠標準外,他的提問「你怎麼看待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竟翻譯成「HowdoyouseeChina『sdevelopmentinrecentlyyears?」(標準英語是「WhatdoyouthinkofChina’sdevelopmentinrecentyears?」),這一中式英語成了不少網友吐槽的重點。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和他們的對話不難看出,如今科學家的培養,「從娃娃抓起」的趨勢愈發明顯。 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因此,「從娃娃抓起」就不難理解。   當然,培養頂尖科學家要「從娃娃抓起」,還有一個極其關鍵的因素——「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今年9月11日在北京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也再次指明了這一方向。
  • 中式英語成標準英文 long time no see成英文詞組
    當中國人自嘲被中式英語雷得「裡嫩外焦」時,說英語的外國人卻開始發起了「拯救中式英語」的活動,在這些擁護中式英語的外國人眼中,英語字典邂逅中國語法,中式英語錯得「韻味十足」。不過,中式英語恐怕會被扼殺,因為上海政府擔心明年世博會期間中式英語可能會讓循規蹈矩的外國遊客尷尬,而發起了一場旨在糾正「離奇誤譯」的行動。在英國《衛報》的報導中稱,美國社交類網站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並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裡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而美國知名照片博客Flickr上的「中式英語之潭」,則有超過3000張有關中式英語的招牌類照片。
  • 培養一個頂尖科學家,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
    和他們的對話不難看出,如今科學家的培養,「從娃娃抓起」 的趨勢愈發明顯。1、為什麼要從娃娃抓起?上一屆的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就曾有過「15 歲少女參加頂科論壇」 的熱搜。今年除了青年科學家論壇,主辦方還新增了「小院士論壇」 與「青少年論壇」。看到這些青少年的簡歷,難免感慨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 我的發音我做主!石家莊長頸鹿美語就是這麼牛
    在孩子的英語啟蒙階段,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的語音語調不標準,說的是一口「中式英語」。很多剛來美國念書的小留學生也有這樣的感受:學了很多年的英語,可是來到美國後,常常會對自己的語音語調不自信,不敢開口和美國同學交流。為什麼很多孩子的英語發音很」中式「呢?
  •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周年
    圖片由北京市科協提供  「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20年前的2月16日,鄧小平同志參觀上海展覽館的十年科技成果展時,親暱地用手摸了摸計算機小操作手李勁的頭,說了這麼一句話。  這句意義深遠的話不僅推動了我國計算機普及事業和信息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也改變了當年這個計算機娃娃的命運。